快樂的中秋節(jié)作文800字:萬千思緒的中秋節(jié)(精選3篇)
快樂的中秋節(jié)作文800字:萬千思緒的中秋節(jié) 篇1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這是蘇軾中秋節(jié)酒后興起,所寫的一句話,卻成為千古名言。——
記得去年的中秋節(jié),我是在家里度過的。桌上的菜肴色香味俱全,我們一家大小圍在桌子旁,快快樂樂地吃晚飯、說笑,偶爾爸爸會說一兩個笑話,逗得我們哈哈大笑。感覺有點像過春節(jié)一樣,一樣團(tuán)聚在一起。只不過,完飯后,不是放鞭炮,而是進(jìn)行一項中秋特有的活動:吃月餅賞月。收拾好飯碗后,我們都帶著月餅上樓頂去賞月。樓頂上早就坐滿了來賞月的人。“好像我們來晚了啊。”我皺著眉頭說。“沒關(guān)系,反正月亮還等著我們呢。”哥哥笑道。一抬頭,月亮含蓄地朝著我們笑了。黑漆漆的天上,一輪明月掛在上空,就像一顆掛在黑布上的明珠。一陣風(fēng)把黑云吹淡了,變成一縷一縷的灰色飄帶。一縷飄帶在月亮面前飄過,突然感覺像是嫦娥在月亮前飛過,那縷飄帶,就是嫦娥身上的羽衣。只不過,因為是夜晚,所以原本顏色鮮艷的衣服都成了灰黑色。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tuán)團(tuán)。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我突然想起李白的這首詩。對啊,天上的月亮就像一個白玉盤,白的無瑕,漂亮。有時,會在月亮里看見正在搗藥的小兔子,看它那不慌不忙地?fù)v著藥,真令人羨慕;有時又會看見吳剛在月亮里奮力地砍著桂樹,那天上的星星,就像是他砍樹時,不小心掉落下來的桂花。令人想起“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這句詩;有時,又會看到嫦娥撫摸著懷里的白兔,出神地望著她和后羿的家,一驚醒過來,嘴里又輕輕地嘆息著。
“你知道嗎?在中秋節(jié)時,大家都喜歡吃的月餅,因為被人們寄托了一家大小團(tuán)團(tuán)圓圓的愿望,所以又叫做團(tuán)圓餅。”哥哥說道。我想,這個月餅肯定是因為后羿思念嫦娥,而做出來的。不知道月餅是不是這樣來的,但我更愿意相信我的想法。
圓圓的月,輕柔的光,即使不被人賦予更多的詩意和神話,她依舊美麗。因為她是夜空中永遠(yuǎn)的皇后。
快樂的中秋節(jié)作文800字:萬千思緒的中秋節(jié) 篇2
今天是中秋,是一個家人團(tuán)圓的日子,爸爸不在身邊,我和媽媽要先去看望我的爺爺奶奶,再去看望姥姥姥爺,給他們買些禮品,送上我們的祝福!
我們到了超市,便看到了許許多多買禮品的人,我們也買了很多的東西。我好像覺得少了些什么,對了,是月餅!月餅是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食品,象征團(tuán)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tuán)聚的美好愿望。中秋節(jié)吃月餅據(jù)說始于元代:“當(dāng)時,朱元璋領(lǐng)導(dǎo)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
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xí)俗便在民間傳開來。”我仔細(xì)的挑選著月餅,忽然,我被一個包裝精美的禮盒月餅吸引了,包裝盒上畫著青花瓷的圖案,因為覺得包裝很好看,很有特點,所以就買了這盒月餅。到了奶奶家,他們見我們來了,高興地不得了。我們在奶奶家吃了一頓豐盛的午餐。
下午,我們?nèi)タ赐牙牙褷敚牙牙褷斠埠芨吲d,媽媽和姥姥聊天,我和小舅到樓下打羽毛球,四歲的小表弟也非要跟我們一起去。外面剛下過小雨,空氣非常清新,地上還有很多水洼,時不時還有微風(fēng)吹來。第一回合,我接球時沒接好,結(jié)果輸了。第二回合,我們打了半天也沒分出勝負(fù),忽然,朝我這刮了陣風(fēng),小舅打了個順風(fēng)球,一下打到老遠(yuǎn)去了……天漸漸晚了下來,我也回家吃飯了。
晚上,我抬頭朝天看,可是今天是陰天,沒看到月亮,覺得稍有點可惜,我和爸爸在網(wǎng)上通過視頻聊了天。今晚雖然沒有月亮,但中秋也是如此的美好!
快樂的中秋節(jié)作文800字:萬千思緒的中秋節(jié) 篇3
古代詩人們都在中秋上費(fèi)了很多筆墨。像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王建的“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大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等等等等膾炙人口的詩句,然而每家每戶的中秋都是獨(dú)特的,我家就是其中之一,當(dāng)然其中也不失美好。
今年中秋之夜與往常不同,窗外沒有了那朗朗明月,而是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但我們家還同往常一樣,爺爺總是在下午就把他一直珍藏的八仙桌擺在陽臺邊,用布仔細(xì)得擦一擦。做完菜,待到傍晚時分大家才就座,雖然外頭下著雨,但我們還是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窗外。只見窗外的雨像細(xì)針一般,織補(bǔ)著一片安靜祥和的夜,再看看天空,沒有了從前中秋的明亮,但看看云也是有透出一些微微亮光的。您想一想,在這樣的意境,氛圍中,與家人坐在窗邊,共品一茗龍井,聊聊近況,侃侃心事,是多么愜意啊!
我看著這樣的天空,不禁想到:如果在今天,蘇軾還會寫下如此聞名的《水調(diào)歌頭》嗎?李白還會作下膾炙人口的《靜夜思》嗎?這些問題依舊在我的腦海里,想著,想著……
今年中秋,大人們依舊談著和以往一樣的事情,你順不順利?父母是否安康?子女是否有余力?……然而這些問題問了一年又一年,一次又一次,但總是覺得,每年都感到是美好的。
想了半天,終于想出點兒眉頭:我們年代不同,所以機(jī)遇不同;遭遇不同,所以經(jīng)歷不同;人不同,所以想法不同……所以名家的詩也是獨(dú)一無二的。
今年中秋,此時此刻,這個機(jī)遇,這些經(jīng)歷,此刻想法,我也作一首詩,在特別的中秋,作一首特別的詩:
今年十五無月明,只聞得雨聲未停。
與親共度此良辰,共賞得月餅風(fēng)塵。
《丁酉年吾家中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