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愛意寫事作文(精選4篇)
中秋節的愛意寫事作文 篇1
伴隨著一輪皓月的升空,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也隨之而來。
中秋,自古以來都是親人們團聚的日子。想象一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吃月餅邊賞月,有時即興來了一場“中秋頌詩大會”,人人笑逐顏開,到處充滿了濃濃的韻味,別提有多愜意了。與次同時,月亮也成了古人的一種寄托對家鄉親人思念的一種工具,古人有云“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亦有云“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而說到中秋,就不得不提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他的那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堪稱古人寫月詩作的巔峰。其中的那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更是令我記憶猶新。是啊,自古以來有多少人在本因團圓的中秋之夜月與親人相隔萬里呢?又有多少人只能通過這美麗的“嬋娟”來訴說自己無盡的哀思呢?可是,這又怎樣呢?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要有些小的挫折、困難,正所謂“十年磨一劍”,經過困難鍛造的人生才更加完美。不錯,現在的我們可能是不能與親人團聚,但我們還有下一個中秋,下下個中秋。“心態決定一切”,當我們用樂觀的心態去看待世界時,一切的事物都是那么美好。同理,現在我們雖與親人天各一方,卻還能共享這輪明月,共同進入到這美好的意境中去,難道這還不夠嗎?
有人曾經采訪過三個泥瓦匠,問他們各自在干什么。第一個人答道:“你沒長眼睛嗎?沒看到我正在砌這該死的墻嗎?”第二個人答道:“我正在建一座高樓大廈。”第三個人答道:“我正在美化這座城市,我感到很自豪。”
十年后,當那人再次來到那片工地的時候,看到只剩下兩個人了,一個至今還在罵罵咧咧地砌墻,另一個已是他的上層,唯獨那位為自己感到自豪的工人不見了蹤影。經多方打聽才得知,他現已是建筑商的老板。由此可知,樂觀的心態對人的影響是多么大。
同學們,就讓我們懷著樂觀的心態,去度過中秋佳節,度過自己的人生。
中秋節的愛意寫事作文 篇2
9月22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晚上,一輪杏黃色的明月悄悄地從遠方爬出來,照亮了平靜的大地。我和爸爸媽媽站在陽臺上,一邊賞月一邊聊天。看,圓圓的月兒徐徐地穿過一縷一縷青煙似的云彩,向上升著,升著,就在一剎那間,月兒“騰”的一下升高了,微笑著看著大地。大街上,冷冷清清的,偶爾只有那么幾個稀稀拉拉的行人在道路上說笑,行走。啊!今天是中秋節,人們都從千里之外趕回來跟親人一起度過這個幸福團圓之夜。正當我沉思著,猛一抬頭,看見奶奶端著又圓又大的月餅正向桌子走去。哇!我不禁饞得口水直流,恨不得趕緊撲上去大咬一口。
奶奶把月餅切成了好多小塊,一家人坐了下來,一邊聊天一邊吃著月餅,開心極了。
接著,我們看起了“中秋晚會”。這種溫馨的其樂融融的感覺,我喜歡!
中秋節的愛意寫事作文 篇3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在這個節日里,是人們可以全家團聚、吃月餅、賞月、甚至還可以燒烤!那是我最最喜歡的節目。
今年的中秋令人感到無比遺憾,因為它正在下著濛濛細雨,秋風吹過我的臉,還打了個冷顫。我非常盼望能一起聚在天臺上燒烤,看著月亮上的嫦娥與玉兔,那是多么我美妙與快樂。即使,那只是一個瑕想。為了賞月,我不禁打開電腦,畫出了一個又大又圓的月亮,加上漆黑的夜空與幾顆閃爍的星星,然后我把房間里的燈全關了,開了一盞小小的臺燈,使我仿佛真正在賞月。
當雨悄悄地停了后,我們不知不覺,還在房間里“賞月”。小孩們的歡呼聲帶動了我們,這下,我們已經知道,雨停了!
咱們快速地跑上天臺,卻始終看不到月亮,但月光暗淡,可能是被烏云擋住了,蓋上了一層蒙蒙的薄霧。“啪啦!啪啦!啪啦!啪啦!啪啦!”什么聲音,噢!原來是被我踩死了5只蝸牛,沒關系,反正我最恨蝸牛了,加上剛剛下完雨,數過了,有28只蝸牛,也不怎么好奇怪的。“啪啦!啪啦!啪啦!啪啦!啪啦!”難道又是踩著了更大的蝸牛?哇!原來是四面八方都在燒煙花!太響太多煙了,仿佛整個世界都沉浸在煙花里。整個場面五光十色,這里一閃,那里一閃,我不得不捂住耳朵,生怕巨響會震穿我的耳膜,但我同樣開心,因為這樣超有氣氛,我喜歡!
等我回過神來時,已經開了“小太陽”燈,擺了一張燒烤桌。我們小孩歡呼起來:“終于有得燒烤咯!”大人們立刻從冰箱里取出了生食品,叉子、碗。咦?媽媽什么時候給我買來了紙燈籠,我興奮地點燃了蠟燭,插在紙燈籠里,它在暗處微光閃爍!在這一刻,我不禁想起了月亮,我抬起頭,看!月亮稍微顯身了,好漂亮。月亮雖然不像以前那樣又大又圓,但是在一層薄薄的霧遮掩下,好像籠罩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嫦娥和玉兔害羞地躲藏在里面,給今年的中秋節增添了一份神秘的禮物。
這次的中秋是我感到最快樂的,無論它在下雨,或不下雨的情況下,都能過得開心。因為在這個節日里,我們能和親朋戚友相聚在一起,我特別珍惜這一刻。
中秋節的愛意寫事作文 篇4
無法形容今天的心情,中秋了,很平淡的一個節日,起碼對我來說是這樣,爸爸媽媽為了一大堆吃不完的月餅正發愁。孰不知,是人為月殤。還是月為人殤。夜晚來臨,我是否可以象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一樣對月自飲?可那一翻曠世情懷或許早已不復存在,兩千年前的月光在此刻顯得有些多余,躺在床上,撒了一地的銀白色月光有些寂寞,那是一種怎樣的寂寞?讓人不忍心看…
聽的朗誦,已是一種習慣。一遍遍溫習他的情懷,月光一樣灑落,在心里發酵得溫暖而親近。“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無論何時何地讀來,都讓人感到蘇軾的悲憫情懷,心中感到一股暖流。
心情是錯綜復雜的,中秋,月圓人更圓,是這樣嗎?人的一生有太多轉折,最凄美莫過于悲歡離合,一輪寂月,孤懸夜空,更添悲離凄清。是啊,明月,殘月,正所謂人力終有盡時,孤月的陰晴圓缺,又豈是人力能夠左右?自古而來,都是這樣。只愿人人能平安長久,這樣,在望向孤月之時,也不會如此感覺凄清吧…
附: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