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中秋賀中秋周記400字(精選3篇)
迎中秋賀中秋周記400字 篇1
中秋節的傳統大家都還知道嗎?中秋節在我國已經傳了很久了,雖然唐朝才把它定為節日,但據說它在夏朝就已經存在了呢!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節日。
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于一個很古老的傳說。古代有一位名叫后羿的人,一天他無意中得到了一種人吃了以后能飛上天的藥。他將這藥交給他的妻子嫦娥保管,一天后羿出去了,留下妻子一個人在家,他的哥哥來到嫦娥跟前逼她交出藥來,可嫦娥不肯,無奈之下一口氣吞下藥,只覺得自己輕飄飄的雙腳離開了地面,從窗戶飛出去了,就這樣一直飄到了月亮上面。后羿非常想念自己的妻子,每年的八月十五他都會做嫦娥愛吃的月餅,放在桌子上用心等待著嫦娥。就這樣年復一年八月十五這個特殊的日子被流傳下來了
雖說只是一個傳說,但同時也說明咱們的中秋節已經流傳很久了。
中秋是團聚的日子,是我們又能感受到家中那溫馨感覺的時刻。這一切都帶給我們太多太多的溫暖,我很慶幸我有父母的關愛。想起多少曾經在外流浪的人們啊,在這美好的團圓之夜也只能無可奈何地想念遠在家鄉的親人,那是一種怎樣的傷心欲絕啊。也許只有他們才能感受到離別的滋味。而我可以在家里和父母享受著美好的時光,沒有傷心,只有溫馨。想起古人的“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心中也泛起了一種莫名的傷感,在不久的將來,我也許會奔赴我夢想的地方,離開日日夜夜關愛、呵護我的父母,也許以后在賞月的同時,思念家鄉的人中也會多了我的存在吧。中秋節,我希望它會永遠寄托著我美好的祝愿!
中秋節是甜蜜蜜的,說甜蜜蜜是因為,可以享受可口的月餅,可以和家人們享受著美好的饋贈。中秋讓我更懂得親情的珍貴,讓我嘗到了故鄉的甜美及溫暖。深刻地了解明明知道在身邊卻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才發現它的重要。在蕭瑟、冷清的中秋節點燃了一把溫暖的火,去了秋的涼意。
中秋團圓節,我心中那顆故鄉的圓月。
迎中秋賀中秋周記400字 篇2
又是一年中秋節,銀月當空,這么美的景色,在我的眼中卻是那么憂傷:明明是中秋節,我們一家人卻天各一方……
一個人在窗前,望向窗外,思緒卻飛向了天邊……
中秋節,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一個象征著合家團圓的日子。可是在這一天,“團圓”卻完全沒有體現出來。古有文人墨客感慨:“何事長向別時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今有莘莘學子,為學習不得不與其家人分離,加班族為維持生活,而不得不在這月圓之夜,拼命工作。從古至今,有多少人因為這世間的“必須”,被迫與其親人分開,即使在這中秋之夜,也沒有辦法相見。一生有多少中秋,而我們又有多少個中秋能與家人團聚呢?
于是,我不由得思索起來:中秋真的是合家團圓的日子嗎?真的又只是合家團圓的日子嗎?
忽然之間,我的腦海中忽然恢復清明:或許,中秋節未必這么簡單。它是一種啟示:告訴正在忙碌的人們,有時間多陪陪自己的家人,而不是等自己所在乎的人離開才突然“醒來”,才意識到自己陪她(他)的時間太少,這樣的夢醒已沒有任何意義。有時間感慨,倒不如多陪陪自己在乎的人,多珍惜他們。中秋,只是一個機會,一年中,這樣的機會只有一次,但是這一次都不能珍惜的人,多抽出時間陪陪他們。道理,我相信很多人都明白,可就象是因為像我上面說的那樣,在生活的逼迫下,無法去做。所以,在我們還有時間的時候,請不要浪費。或許,你總是認為,只有衣食無憂的生活,才能使你的親人開心。可是,你要知道,親情永遠在一切的前面。
我在望向那夜空,看見那透過窗戶的她的笑顏,不是憂傷,而是那種淡淡的甜美,就像親情,不需要太多一樣……
我拿出手機,撥出了那個號碼:
“媽,還沒睡啊……今天是中秋節,吃月餅了嗎……嗯,嗯,我知道……嗯……”…………
迎中秋賀中秋周記400字 篇3
今天是陰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吃完團圓飯就會坐在外面吃月餅,賞月。而在外地打工的人,此時此刻,一定在想念家人。今年的中秋節,我過得十分開心。
八月十五的早晨,媽媽一大早就帶我去奶奶家。路上,綠樹成蔭,田野里的稻子變得金黃金黃的,在微風中向我們點頭。蜻蜓,蝴蝶在一碧如洗的天空中飛舞。路邊,雞冠花,向日葵……爭奇斗艷的開放著。空氣中彌漫著陣陣清香,讓人心曠神怡。
來到奶奶家,已經是中午了。太陽高照,讓我們滿頭大汗。來到桌子面前,饞的我們口水直流三千尺。瞧有香噴噴的燒雞,熱乎乎的土豆燒肉,還有甜咪咪的雪峰火焰山……讓我們大飽眼福,我們就像三天沒吃飯似的,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
晚上是我們興的時候了,我們搬來一張桌子和兩把椅子放在小體育場。坐在那里,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心里想著宋代大詩人蘇軾的一首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爸爸雖然遠在天邊,但看見這圓圓的月亮,仿佛近在眼前。
八月十五月兒圓啊,爺爺教我打月餅啊……八月十五是中國人團圓的日子,在這個歡樂日子里,我祝大家中秋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