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的中秋節高中作文1000字(通用3篇)
喜悅的中秋節高中作文1000字 篇1
秋天,伴隨著秋姑娘的腳步悄悄地來了。一排排整齊地大雁像軍人一樣飛向南方過冬;白云在天空中漫不經心地散步;稻谷像在讀書一樣,低下頭在讀者大地的書。日子過得就像掉進了蛋糕堆里一樣,又甜又美好……
秋天的中秋節,豐富多彩,有賞月、吃月餅、團圓飯等活動,下面我來給你一一介紹下吧。
中秋節,家家戶戶都掛上了又紅又大的燈籠,因為燈籠代表著吉祥,也代表了團圓;還有些人家忙著準備晚上的團圓飯,忙得不可開交,廚房里“乒呤乓啷”的,就像演奏著一曲交響樂。我們家也不例外,媽媽奶奶在準備著晚上的團圓飯,爸爸和爺爺在準備紅燈籠。而我呢,就成了一個小雜工,一會兒跑這,一會兒跑那,不過我很樂意幫忙。我剛跑到媽媽那邊去,媽媽就給我下任務讓我把米淘好。我就學著媽媽的樣子之前淘米的樣子,把米裝在鍋里,然后拿到水池去洗,可是看似很簡單的一件小事,我卻也是折騰了好久。我一會兒把水倒多了,一會兒把米倒在水池里了。我們忙了好一會兒,終于好了。
我看見月餅像個睡美人一樣靜靜地躺在盤子上,就迫不及待地咬上了一口,哇!是冰激凌月餅。它外皮像雪花一樣潔白無瑕,咬上一口,里面冷冰冰的陷像冰塊一樣,凍得我牙齒打了個顫,真是酷爽無比。
吃完了團圓飯,就到了賞月的時間了。大家邊吃月餅邊談話,聊得不亦樂乎。我望著月餅心想:“嫦娥這時候在干嘛呢?她是不是在和后羿吃團圓飯呢?”剛發著呆呢,我的好朋友就來叫我出去玩。
中秋是美麗的秋天中最愉快的節日,希望每年的這一天大家都能跟親人一起度過。如果感到幸福的話,你是不是可以和我一起拍拍手呢?
喜悅的中秋節高中作文1000字 篇2
我的家鄉在福建詔安的一個小山村,在我兒時的記憶里,中秋是個好節日,因為可以吃到可口的月餅和水果。那個年代(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家庭經濟相對拮據,大多數人都還在為果腹而奔波。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家里才會買些節日的物品祭拜用。 記憶中的中秋似乎都是月朗星稀的,晚飯過后,媽媽會搬張桌子到曬臺上,放幾個月餅在桌上。那時候的月餅沒有餡,也沒有包裝,碗口大小,主要是用面粉做的,上面灑滿白芝麻,餅出爐后做餅師傅用毛筆在每個餅上寫一個紅色的“中”或“秋”或“月”或“圓”等字。這種月餅在我們當地叫“中秋餅”,當時物質相對匱乏,“中秋餅”要在中秋的前幾天餅鋪才有做,去買的時候都是剛出爐,還是熱乎乎的,吃起來格外的香。一家人圍著桌子吃著月餅賞著月亮,聽媽媽講古老而久遠的吳剛伐桂神話故事。在我兒時生活過的那個小山村,人們還有個習慣——賞月吃月餅的時候,要拿著月餅邀請月亮娘娘下來一起吃。大人們還會特地交代小孩子不能用手指著月亮,不然睡覺的時候耳朵會被割掉。孩提時的我們竟信以為真了„„ 后來,社會發展了,經濟發達了,我們也搬離了小山村,住進了大城市。就這樣,我再也沒回過兒時的小山村過中秋賞月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秋節讓遠方游子思鄉之意更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中秋節讓恩愛之人情更切! 長大了喜歡中秋,喜歡中秋的祥和,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變遷;喜歡中秋的歡聚,喜歡在這樣的節日里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的變化。又是一年中秋時,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祈禱我的親人更加健康、我的家鄉更加美麗,也祝福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喜悅的中秋節高中作文1000字 篇3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總盼著過節。春節和中秋是家鄉最受重視的兩個節日。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時家里才會改善一下生活;或許是一到過節就放假,總會搞一些娛樂活動,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或許兩者兼而有之。總之,過節忙的是大人。但大人們忙歸忙,每到過節也都有一種心情的放松。當然,最高興的還是我們這些無憂無慮孩子。
春節的時候,雖然恰逢農閑,但總感覺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獨中秋,給人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別的想往。后來想起來,似乎是心緒不同使然。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獲的積蓄,又是收獲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于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即將收獲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嘗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獲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輕人情有獨鐘。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市場上的月餅琳瑯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但是我還是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月餅的花紋雖然沒有太多變化,但是花紋總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勻,那么好看。所以一趕上中秋過節回家,總要吃上兩大塊兒,覺得好香、好甜……。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你看,農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在人頭馬、茅臺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著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劃和設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戶實實在在的生活寫真。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獲。我愿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秋節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