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中秋節:月圓月缺(通用3篇)
有趣的中秋節:月圓月缺 篇1
中秋節已經有悠久的歷史了,是我們祖國重要的節日,跟其他節日一樣也是從古代傳下來的。中秋節我們一般都會走親戚,吃月餅,吃團圓飯……可好玩了!
中秋節的來歷也很有趣!“中秋”表示秋季中間的幾個月,八月就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是這個月中間的那一天。所以古代就把它叫做中秋節。
月餅這個名字這么好聽,其實它也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其實,原來的月餅不叫月餅,叫宮餅、胡餅和團圓餅,就是不叫月餅。相傳,一年中秋節,皇上和楊貴妃一起坐在院子里賞月、吃月餅,皇上說:“胡餅這個名字怎么這么難聽啊!”楊貴妃聽了,為了討皇上開心,楊貴妃望了望月亮,開心的說:“皇上,那不如就叫月餅吧!”皇上聽了,開心極了!便說:“好!”就這樣,月餅這個名字就這樣從古代傳了下來。
月餅的形狀也很多呢!像生龍活虎的獅子和可愛的小鳥,有的是美麗的花朵,還有的是兇猛的狼……各種各樣,多得很!你都數不過來!
今年的中秋節媽媽帶我去了綠博園,綠博園里人山人海,里面為了迎接中秋節,舉辦了“老家味道”,里面有各地的美食,真是太好玩了!
今年的中秋節我們還去姥姥家走親戚了!我們帶了兩大盒月餅。到了中午,我們在屋子里吃了團圓飯。下午,我們又去了奶奶家,一進家門我就看見奶奶正在做飯。飯做好了,我們一家人坐在桌子面前說說笑笑,可有意思了!
今年農歷八月十五的月亮根本看不見。不過,我聽廣播上說:今年八月十五的月亮沒有十六、十七的月亮圓。我聽爸爸說:這種現象十年里面只有四次是這樣的!
中秋節太美了!我最喜歡中秋節了,我真希望一年里有好幾個中秋節!
有趣的中秋節:月圓月缺 篇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我來到小水滴作文培訓中心參加博餅活動。
剛來到小水滴作文培訓中心一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許許多多來參加博餅活動的同學和家長,我東張西望,正忙著找老師呢!我找了許久,才發現老師正在最里頭。我在“人山人海”中穿梭,一一穿過比石縫還小的通道,才走到老師面前。老師把我安排在一張由三張長方形桌子拼成的大桌子旁,那里早已圍滿了人。只見桌上有五六本書,還有六七盒月餅,一個保溫杯,幾本作業本等。由于我來得晚,本來獎品有20多根筆,現在已寥寥無幾了。
我看著琳瑯滿目的獎品一一被輪到擲骰子的同學們贏走,十分羨慕。盼著盼著,終于輪到我擲骰子了,我緊張得渾身冒著冷汗,心里就像揣著一只兔子一樣,怦怦直跳,心里默念著:加油啊,加油啊,一定要博到書啊!我握著瓷碗,把骰子輕輕一擲,噢!中了秀才,得到一支筆。唉,但還是沒博到我最鐘意的書呀!
慢慢地,第五輪過去了,氣氛越來越緊張,每當一位同學擲完之后,大家總是屏息凝神地盯著瓷碗里面的骰子,好像所有的希望都放在里面。在擲骰子的時候,有的同學手握著骰子在那里拜啊拜;有的同學皺起眉頭,目不轉睛地盯著骰子;有的同學鎮定自若,輕松一擲……
第三、四、六輪,我得到了筆;第七輪,我得到了一本筆記本;第八輪時,我得到了一盒月餅。到了第十輪,我得到了頭銜——狀元,獎品是一個電熱水壺!
到了11點,博餅活動結束了,我激動的心情也漸漸地平靜下來,我不僅感受到了這次博餅的熱鬧氣氛,也得到了許多獎品,這是我過得最有趣的中秋節!
有趣的中秋節:月圓月缺 篇3
今天是8月15號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這個重要的節日里,連我們國家也都開放了個公共假期……
當天,我們早早地起床了,激動地準備著過中秋。夜幕降臨,我們一家高高興興地吃了頓團圓飯,然后就各忙各的。我和幾個好朋友,都拿著小燈籠,帶著滿懷的好心情,露出一面喜悅無比的笑臉,手牽手的,一起去逛逛街,走走商場。我們一起來到了附近的小公園,那里可熱鬧了,一片金光閃閃的,看不清對方的相貌,但可以被那種耀眼的光迷住了。有些小孩提著各式各樣的小燈籠到處炫耀,對他們來說好像是新鮮事;有些比較大點的孩子,比較調皮的孩子,他們都拿著螢光棒,幾個拼成一大串,把它當做了五彩光亮的項鏈,帶在頭上,就像是其他民族平時的風俗。在公園里,我們都能看到小燈籠和“項鏈”的身影,小朋友也把它們當成了中秋節的伙伴。而大人呢,他們都陪著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耍,好像自己也返老還童呢!年過花甲的老人,他們也都像小孩那樣,拿著小燈籠,談天說地,津津樂道的。我們孩子們在公園里捉迷藏呢,雖然這個小公園里沒有燈,感到黑漆漆的,但是在這隆重的節日里,我們是感到那么的溫暖,那么的光明。在這個小公園里,到處蕩漾著我們的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