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小學實踐活動方案(通用3篇)
植樹節小學實踐活動方案 篇1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的以宣傳森林效益,并動員群眾參加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們對森林功用的認識,促進國土綠化,達到愛林護林和擴大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我校在20xx年3月12日下午舉行了校園植樹實踐活動。
各中隊輔導員帶領各班學生,于13日下午組織各班學生排隊、清點人數、清數小樹苗,由學校行政領導對學校操場旁邊的泥巴地進行規劃和分區給各個班級。
六(1)班、五(2)班、四(1)班、四(2)班,班主任都與學生一起種植樹,體驗這種實際行動相結合,與學生在活動中一起完成的成功喜悅。
春花秋月,是詩人們歌頌的情景,可是我對于它,卻感到十分平凡。只有你嵌著梨渦的笑容,才是我眼中最美的景色。
森林最值得贊頌就是它的自我表達,不論是工具的把手,還是枯木椿,或是每一根活生生的枝桿,都紀錄風的吹襲,它總是敘述自己的故事,這就是為何木材對人有一種吸引力,不僅是質料本身,而是一種同源共存與了解的精神。我們一直認為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豐富的資源看來實在浪費,但是當我們觀察大自然的運作,會知道任何一種資源不是無窮盡的,我們始終在等待,旁觀看著每一種資源消耗殆盡,期待下一次會更好。孩子們這次的收獲我認為不僅僅只是種下一顆樹如此簡單,因為笑容代表了一切。
植樹節小學實踐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目的
以三月份植樹節為契機,各中隊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愛綠護綠行動和植物種植實踐體驗活動,范文之規劃方案:植樹節活動方案。做到人人參與,宣傳與實際行動相結合,從而讓少先隊員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增強環保意識,生態意識,以達到為教室、為學校、為社會增添綠色,凈化、美化環境的目的。
二、活動
20xx年3月10日至3月14日
三、參加對象:全體少先隊員
四、活動內容
1、宣傳發動。
通過3月10日升旗儀式上的講話,向全體少先隊員宣傳環保知識,并發出號召:人人參與植樹節護綠、養綠系列活動,為美化、凈化環境盡一份力。
2、“小手添新綠”,美化校園環境。
各中隊輔導員發動學生把好的花苗,帶到班級,進行觀察、養殖,班級成立“植物角”,美化班級。也可發動學生自帶種子進行動手種植實踐,觀察植物生長過程,激發興趣。
3、環境保護,我的心聲。
少先隊員先以中隊為單位,中隊輔導員組織開展以“植樹節”為主題的征文活動,內容要結合環境保護教育,星期五前每中隊由中隊輔導員評選出2篇優秀作品上送少先隊大隊部,少先隊大隊將會進行優秀作品展覽。
4、環境保護,交流心聲
星期三下午第三節,全校以中隊為單位,圍繞“植樹節”開展主題班會,主題自定,形式可以是討論交流、專題講座、演講、觀看專題影片等。
活動要求:各中隊要做好主題班會的資料收集,利用好40分鐘,確保每位少先隊員從中得到環境保護的教育,增強環保意識。
5、動手種植,珍惜糧食。
四、五年級要開辟好勞動實踐基地,比較空蕩的菜地要補充種植植物;每天安排隊員進行松土、澆水、施肥、除草、抓蟲,同時要積極在網上收集、向學校花王查問種植方法,從中啟發大家食物是來之不易的,要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生活習慣。
6、網上植樹。
我校從3月份開始開發一個植樹節專題網站,可以通過互聯網讓少先隊員進行網上植樹活動,網上植樹的同時可以自己留言發表自己心聲。
五、注意事項
1、各中隊要高度重視,注重活動過程。
2、對每項活動的開展,學校行政及大隊輔導員會進行檢查監督和指導,確保活動順利開展。
植樹節小學實踐活動方案 篇3
一、植樹時間:20xx年3月11日下午3時左右。
二、植樹地點:
1、
2、
三、參加植樹人員:全體干部職工及鎮直單位全體人員、學生、志愿者等。
四、具體活動措施
1、造林現場組織:由鎮林業站負責場地及人員安排。
2、造林苗木準備:由鎮林業站負責組織,并送到造林地塊和公路兩旁,苗木全部采用帶土蔸的綠化大苗。
3、植樹工具:由鎮林業站負責鎮機關造林的工具50把,其中鋤頭30把,鐵鍬20把,其他人員的由各參加植樹單位自行負責。(工具包括鋤頭、鐵鍬、水桶等)
4、技術指導:由鎮林業站負責組織所有的技術骨干力量深入到造林植樹地點進行技術指導。要確保每個地塊都有技術人員進行指導。
5、宣傳報道:鎮直各單位門口都要懸掛有關造林綠化的橫幅一幅、標語若干條,由鎮林業站負責幾個主要路口的橫幅、標語。鎮文化站負責宣傳報道,將此次造林綠化活動的聲勢造大造強。
6、秩序維持:交警中隊負責維持交通秩序,植樹造林活動期保證車輛通行有序和車輛的停放。派出所負責參加植樹活動期間的安全保衛工作。
五、其他事項說明:
1、體、弱病殘者不宜參加此次活動、
2、參加植樹人員要各自注意人身安全,嚴防勞動工具誤傷他人等傷人事情發生。
3、參加植樹活動的交通車輛務必貼上“植樹造林”等字樣,以便交警區分維持交通秩序。
5、各參加人員的勞動工具、交通工具、飲用水、用餐等由各單位自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