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全民義務植樹工作方案(通用4篇)
3.12全民義務植樹工作方案 篇1
為了推進國家生態城市建設步伐,進一步增強廣大市民愛綠、護綠意識,共創和諧社會,共建綠色江城,提升市民生活舒適感和幸福感。長江日報社特聯合市綠委辦,發起“添綠武漢”公益活動。
今年,“添綠武漢”公益活動的主題為“我為身邊添綠蔭”。
一、活動主題
“添綠武漢·我為身邊添綠蔭”。
二、活動目的
激發市民愛綠護綠的責任感、義務感,營造認建認養的社會氛圍,讓“綠色江城”深入民心,融入群眾的日常生活,進一步提高城市主人翁意識。
活動在七個中心城區的社區、單位同步開展,以推動單位庭院綠化和社區綠化更快地提檔升級,使其全面提升我市整體綠化水平,讓市民感受身邊的綠化、享受身邊的綠色、愛護身邊的綠蔭。
(XX區建制鎮可參考此活動方案,引導轄區居民參與)。
三、活動原則
(一)實行市民自愿參與、單位和社區組織實施的原則。
(二)倡導“三自”(自己購苗、自己栽植、自己管護)的原則。
(三)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符合單位、社區整體規劃的原則。
四、活動方式
動員社區(單位)的居民(職工)找尋身邊,即生活(社區)、工作(單位)之地的綠化空白、漏缺,或可“錦上添花”點,靠自己的雙手、熱情來補綠、植綠、養綠。
年終,活動將評選出“武漢十大愛綠社區”、“武漢十大愛綠單位”、“武漢十大愛綠典范”,由市綠委辦與長江日報聯合授牌,并給予一定的獎勵。
五、具體活動流程
(一)報名(3月7日—3月14日)
1、長江日報刊登活動啟動報道,武漢7大中心城區內的社區居委會、單位均可通過長江日報的熱線報名、并通過長江日報的郵箱、網頁、微博,參加“武漢十大愛綠社區”、“武漢十大愛綠單位”評選。
2、報名后,社區與單位動員社區(單位)的居民(職工)找尋身邊,即生活(社區)、工作(單位)之地的綠化空白、漏缺,收集轄區補綠的意見、建議。
3、中心城區的市民也可通過長江日報的熱線、郵箱、網頁、微博,參與活動,發表對居住社區、工作單位的綠化的意見和建議。
(二)公告(3月中)
1、社區將收集上來的意見、建議進行整理,張貼于社區醒目位置進行公告(如:社區入口、中心花園、報刊欄等,不少于3處)。公告7日后,社區再將修改意見匯總定稿集中交由所轄街道辦事處。
2、單位的補綠意見、建議直接提交給所在街道辦事處。
(二)審核(3月底、4月初)
1、街道辦事處審核簽署意見后,報到轄區綠委辦。
2、區綠委辦委派專家到社區現場進行方案論證。
論證方式可采取居民代表、居委會、園林專家、本報記者一道討論,最終確定方案的可行性、選用的樹種、補綠方位、所需經費等。
3、單位補綠方案可邀請轄區綠委辦委派專家上門進行技術指導。
(三)認建認養(4月)
1、我市首批單位和社區添綠方案出爐,長江日報對有代表性的添綠方案進行公示、報道。
2、社區將采取“三自”(自己購苗、自己栽種、自己養護)方式補綠,組織轄區居民進行認建認養。
3、單位或組織職工,或自主實施添綠計劃。
4、對特殊困難的老舊社區,且該社區客觀上確實需要補綠的,長江日報、漢網可開展《“為小樹苗找家”或“尋找樹木監護人”》宣傳活動,跟蹤宣傳報道,在全市廣泛征集愛心人士或企事業單位捐資幫扶。
認建認養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士、機構,將參評“武漢十大愛綠典范”。
認建認養達到一定規模的企事業單位,該單位可對社區綠化進行認建冠名,或在轄區綠委辦的指導下對其掛牌。
(四)評選(6月底)
市、區綠委辦將組織專家評審組,長江日報將組織市民陪審團,赴社區、單位綠化現場打分,評選“武漢十大愛綠社區”、“武漢十大愛綠單位”。同時,尋找冠名單位,為評選出的十佳提供獎勵。
各街道辦事處負責推薦愛心人士、機構,參評“武漢十大愛綠典范”。
五、責任分工
(一)市區綠委辦負責提供技術幫助,確保綠化水平,審核單位、社區綠化種植方案;為苗木的種植、養護,提供技術服務和指導。
(二)長江日報負責活動的動員、宣傳、跟蹤,聯絡愛心企業和社會熱心人士,通過多渠道籌措單位、社區綠化補植經費,確保活動順利推進和達到預期目的。
3.12全民義務植樹工作方案 篇2
一、植樹時間:20xx年3月11日下午3時左右。
二、植樹地點:
1、新庵嶺路口至雙溪口萬虹公路兩旁
2、洋坑村(仰恩大學新校區)
三、參加植樹人員:全體干部職工及鎮直單位全體人員、學生、志愿者等。
四、具體活動措施
1、造林現場組織:由鎮林業站負責場地及人員安排。
2、造林苗木準備:由鎮林業站負責組織,并送到造林地塊和公路兩旁,苗木全部采用帶土蔸的綠化大苗。
3、植樹工具:由鎮林業站負責鎮機關造林的工具50把,其中鋤頭30把,鐵鍬20把,其他人員的由各參加植樹單位自行負責。(工具包括鋤頭、鐵鍬、水桶等)
4、技術指導:由鎮林業站負責組織所有的技術骨干力量深入到造林植樹地點進行技術指導。要確保每個地塊都有技術人員進行指導。
5、宣傳報道:鎮直各單位門口都要懸掛有關造林綠化的橫幅一幅、標語若干條,由鎮林業站負責幾個主要路口的橫幅、標語。鎮文化站負責宣傳報道,將此次造林綠化活動的聲勢造大造強。
6、秩序維持:交警中隊負責維持交通秩序,植樹造林活動期保證車輛通行有序和車輛的停放。派出所負責參加植樹活動期間的安全保衛工作。
五、其他事項說明:
1、體、弱病殘者不宜參加此次活動、
2、參加植樹人員要各自注意人身安全,嚴防勞動工具誤傷他人等傷人事情發生。
3、參加植樹活動的交通車輛務必貼上“植樹造林”等字樣,以便交警區分維持交通秩序。
5、各參加人員的勞動工具、交通工具、飲用水、用餐等由各單位自行負責。
3.12全民義務植樹工作方案 篇3
一、義務植樹時間
201x年3月12日上午9時30分(上午9點20分鐘從四大班子院內統一坐車出發,9時30分到達植樹地點)。
二、義務植樹地點、樹種、數量及規格
義務植樹地點位于翠屏山辦事處新橋社區石家灣文武學校后面的公路綠化,嘎云村6社至8社公路段兩側。規劃單邊長度1.0公里。栽植樹種為桂花,需苗木400株,苗木規格為米徑5厘米以上,全冠。
三、資金概算
(一)單價。苗木費240元/株;打植樹穴20元/株,并清除植樹穴內的石塊、樹根等廢棄物;苗木栽植10元/株;管護費20元/株;其它費用0.4萬元。
(二)資金概算及來源。需資金12萬元,其中苗木費9.6萬元,打植樹穴0.8萬元,栽植苗木0.4萬元,管護費0.8萬元,其它費用0.4萬元。資金來源在義務植樹捐款中解決。
四、參加義務植樹單位及人員
(一)四套班子領導,區委、人大、政府、政協領導及辦公室,共計40人。
(二)區綠委成員:農辦、國土、建設、財政、水利、交通、農業、教育、環保、治理辦、廣電、團委、婦聯、林業等單位的主要領導,共計15人。
(三)翠屏山辦事處:領導及機關干部,共計30人。
(四)區團委組織初中以上學生50人,自帶水桶灌水。
五、準備工作
(一)宣傳工作
1.標語宣傳:一幅,落款:中共達川區區委、達川區人大、達川區人民政府、達川區政協委員會。于栽植前一天掛出,由區林業局制作。其內容為:義務植樹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2.區廣電局負責現場采訪和宣傳報道。
3.區電視臺負責電視字幕宣傳。從2月15日至3月31日播出。其內容為:
(1)每年2月16日為XX市植樹日。
(2)義務植樹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3)全面動員,全民動手,綠化達川。
(4)大力植樹造林,建設生態達川。
(5)共建綠色家園,共促生態文明。
(二)植樹準備
1.植樹穴的定點、打穴:清除植樹區域內的廢棄物,按照株行距33米,確定栽植點,并組織勞動力打穴,植樹穴規格為:606050厘米,由嘎云村負責。
2.植樹組劃分:共劃分5個植樹組,地段劃分由區林業局制作碑牌標示。
(1)區委及辦公室植樹組;(2)區人大及辦公室植樹組;
(3)區政府及辦公室植樹組;(4)區政協及辦公室植樹組;
(5)區綠委成員及翠屏山辦事處植樹組。
3.植樹通知:由區林業局于3月11日分別通知到相關單位,相關單位通知到相關領導及參加人員。
4.樹苗準備:于3月11日前對植樹地點進行定點打穴,于植樹當天下午2點鐘前將栽植的樹苗拉到植樹地點,并分發到每個植樹穴,由嘎云村負責。
5.工具準備:需鋤頭100把,由翠屏山辦事處負責組織,并負責分發及收回。
6.樹苗灌溉用水:由區住建局負責,確保灌溉用水。
7.栽后管護及補植:由嘎云村負責落實。
8.車輛準備:區委辦公室接待車1輛、區機關事務管理局大巴車1輛。
以上方案,當否,請批示。
3.12全民義務植樹工作方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指針,以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提高人居環境質量為目標,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和《XX省關于加快林業發展決議》及《XX省義務植樹條例》,大力推進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開展,努力營造全民參與綠化全社會關注人居環境的良好氛圍,大力弘揚植綠、護綠、愛綠的文明新風,攜手共建綠色家園。
二、活動安排
按照《XX省義務植樹條例》的規定,全縣義務植樹適齡公民14萬人,計劃完成義務植樹42萬株(盡責率95%以上),總體要求在201x年4月15日開工于4月底前完成。今年我縣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由縣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具體組織,各級黨委和政府統一領導,在義務植樹期間要進行大型義務植樹簽名活動,實行參加義務植樹與以資代勞相結合的義務植樹新機制,豐富義務植樹形式 義務植樹,把義務植樹活動進一步引向深入。
1、縣直及駐縣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由縣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統一組織實施。結合XX縣人民政府關于201x年推進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實施方案,義務植樹基地安排如下:①、完善鴛鴦河300畝綠化景觀工程,實施造林 萬株。②森林公園景觀綠化工程,占地20xx畝造林 萬株。③、濱路、平安大街、一中東南路、希望路、水廠東路、交警巷等,10條主次干道綠化植樹 萬株。④、住宅小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庭院綠化,植樹 萬株。通過義務植樹活動城區新增綠地800畝。(各單位義務植樹任務見附表)
2、城鎮居民、個體工商戶、鄉鎮所屬其他適齡公民因特殊原因,無法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的可采取收繳綠化費的形式,以資代勞。收取的綠化費由縣綠委辦委派專業隊負責施工造林。各鄉鎮義務植樹活動由所在鄉鎮組織開展,鄉鎮義務植樹要求以鄉鎮所在地和主村莊為主,同時要重點安排新民居綠化和校園綠化。
三、組織管理
各鄉鎮義務造林根據縣綠委辦下達的任務自行組織,及早謀劃、科學規劃、按時開工、按時完成、保證質量。各鄉鎮要將義務植樹規劃于4月10日前報林業局(包括基地的具體位置、設計數種及數量)。植樹期間,縣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將對各單位義務植樹活動及盡責情況造林質量進行抽查,植樹期間縣林業局組織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各施工單位采取有效抗旱保障措施嚴格標準,突出美化效果,提高綠化成效。義務植樹單位要包栽、包活、包管理,確保基地植樹成活率在90%以上。縣綠委辦將組織有關部門和新聞單位對各單位義務植樹活動完成情況、栽植質量進行檢查驗收,并通報情況。
四、保障措施
1、強化領導,建全組織。
縣政府成立“XX縣全民義務植樹活動領導小組”、下設技術指導組,檢查督導組。技術指導組負責組織協調各有關單位,以及造林、規劃、苗木調運、現場技術指導。檢查督導組主要負責各單位義務植樹盡責情況,各鄉鎮義務植樹開展及完成情況。對好的經驗和做法,及時總結推廣,對行動遲緩的、應付差事的要及時批評督促糾正,對于工作敷衍應付差事的單位通報批評,確保年度造林綠化任務的全面完成。
2、加大宣傳,營造氛圍。
為做到義務植樹活動深入人心,義務植樹條例家喻戶曉,縣綠委辦根據市綠委辦的安排確定4月份為全縣義務植樹月,采取媒體報道、大型集會等形式,開展多種形式的義務植樹宣傳活動。4月8日召開全縣義務植樹動員大會,4月15日在迎賓大道植樹基地舉行全縣義務植樹啟動儀式,同時開展萬人義務植樹簽名活動。在義務植樹期間媒體將對義務植樹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跟蹤報道。
3、明確責任、強化管理。
今年的義務植樹,要把質量放在第一位,全面落實質量責任制,實行全過程質量監管。縣綠委辦按照《XX省義務植樹條例》的有關規定下發《XX縣全民義務植樹通知書》,完善登記、檢查、督導和考核四大制度體系,規范義務植樹管理程序,理順管理體制。各單位、各部門要嚴格按照所分任務抓好組織實施,確實做到栽一棵活一棵。今年繼續實施義務植樹以資代勞新機制,對于有困難確實不能參加義務植樹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出資,林業局牽頭指定專業隊施工管理。根據市綠委辦意見,每株樹出資30元。同時做到科學栽植,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嚴把苗木、整地、栽植、澆水、管護五大環節。技術人員實行包單位、落實責任進行全程技術指導,實行義務植樹質量負責制。
落實專人看護,明確責任實行看護人包片、包段、包樹木,看護效果與工資掛鉤,嚴明獎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