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攻堅目標責任書(精選3篇)
扶貧攻堅目標責任書 篇1
按照中共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堅決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施方案》,為圓滿完成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目標,確保20xx年與全國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特簽訂本責任書。
一、主要工作目標
按照“五年集中攻堅、一年鞏固提升”的總體要求,確保實現到20xx年全縣貧困縣“摘帽”,6個貧困村、565名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到20xx年末農民可支配收入比20xx年翻兩番的總體目標。鄉鎮黨委、政府要履職盡責,千方百計促進貧困群眾增收,千方百計推進特色產業發展,不斷提高本鄉(鎮)565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收入,16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推動基礎設施大提升、社會保障全覆蓋、村容村貌整潔美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貧困群眾過上“好房子、好身子、好日子,物質富裕、精神富足”的“三好兩富”幸福生活。
二、重點工作和任務
1、扶貧對象精準。認真摸排,嚴格程序,做好精準識別,確保扶真貧、真扶貧。對全鄉(鎮)565名貧困人口,逐戶調查摸底,切實做到“五清”。一是家底狀況要清。充分找準貧困戶致貧原因、收入來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況,建立基礎檔案,做到“底數清”;二是致貧問題要清。找準貧困戶需要解決的主要困難,建立問題臺賬,做到“問題清”;三是扶持措施要清。因人施策、因戶施策,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做到“對策清”;四是幫扶人員要清。明確幫扶單位、幫扶干部,做到定戶定人定時定責幫扶,不脫貧不脫鉤,做到“責任清”;五是脫貧任務要清。要逐戶制定脫貧計劃,確定脫貧時限,做到“任務清”。嚴格按照要求建立精準扶貧檔案,安排專人管理,確保檔案規范化、標準化,做到戶有卡、村有冊、鄉有薄、真實具體、隨時可查。
2、扶貧項目精準。堅持把貧困村作為“主戰場”,盯緊“七難”問題,科學制定扶貧攻堅規劃,用好用活各行業項目資金,形成攻堅合力。扶貧項目要精準投放、精細管理,重點投入經濟發展薄弱環節,將道路、灌溉、產業、公共服務、環境整治等作為項目重點,確;A設施完善提升、主導產業快速發展、村容村貌整潔美觀,項目建設促增收效果明顯。
3、資金使用精準。堅持責任、權力、資金、任務“四到位”制度,對性質相近、用途相同的扶貧開發和涉農資金實施整合,把資金集中投放到貧困村、貧困戶和具體貧困人口,將低保民生資金、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等補貼性資金精準到戶到人,嚴禁擠占挪用、冒領私分,切實發揮資金效益。
4、扶貧措施精準。按照“2+12”扶貧工作方案,緊緊圍繞城鄉群眾增收這個核心,大力推動“五個一批”扶貧攻堅計劃和“扶貧攻堅六大行動”,根據貧困村、貧困戶脫貧需求,因人因地施策、因致貧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產業發展扶持到村到戶、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到村到戶、致富能力提升到村到戶。
5、駐村幫扶精準。結合“雙聯”工作和“軟鄉弱村”集中整頓活動,分片包干、包戶到人,實施每個貧困村有1名責任領導、1個幫扶單位、1名第一書記、1個駐村工作組、1名駐村農技員、每個貧困戶有1名幫扶責任人的“六個一”駐村幫扶行動。充分發揮“第一書記”的帶頭作用,做到思想上、行動上以扶貧攻堅為準繩,嚴格履行職能職責,做到不脫貧不脫鉤。
三、工作措施和責任
1、強化扶貧工作責任。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是扶貧攻堅第一責任人,包村領導、第一書記是貧困村扶貧開發具體責任人。實行黨委、政府直接抓精準扶貧工作制度,鄉(鎮)要建立與縣相符貧困人口的工作臺賬,完善各村精準扶貧考核機制,全面建立以精準扶貧為導向的獎懲機制。
2、分解落實目標任務。
(1)明確年度目標任務,并將任務分解細化到村到人,制定貧困戶脫貧增收計劃,細化脫貧措施,明確增收目標,嚴格組織實施。掛圖作業,認真實施“一計劃八到戶”,即貧困戶脫貧增收計劃和基礎建設、增收產業、教育扶貧、衛生扶貧、科技培訓、社會保障、金融支持、惠農補貼8個到戶。將增收減貧目標分解到村,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實行定位、定量、定時的精細化管理。同時,把建檔立卡的質量、與到村到戶到人的項目相銜接,作為目標考核的重要依據。
(2)按照《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關于落實20xx年減貧人口任務的通知》20xx年應完成減貧目標任務60人,其中:村7戶、22人;村2戶、8人;村2戶、7人;村2戶、9人;村2戶、7人;村2戶、7人。
3、因地制宜強化指導。要根據貧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實際情況,打好“整體戰”,重點瞄準貧困村貧困人口,因人因戶落實扶貧措施,通過生產就業、易地搬遷、政策兜底、醫療救助、連片扶貧等舉措,實施精準扶貧、定點消除。
4、健全制度完善機制。要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強化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村干部帶領帶頭作用,切實盯緊抓實扶貧攻堅工作,對完不成貧困村減貧、貧困戶脫貧任務的,嚴格追究鄉鎮黨政領導、包村領導、村“兩委”負責人、駐村幫扶責任人責任,在干部提拔任用時一票否決,在年度目標考核時一票否決。
扶貧攻堅目標責任書 篇2
為了認真貫徹白湖鎮20xx年9月19日上午在鎮政府召開的秋季秸稈禁燒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明確村民組長工作責任,現與村民組長簽訂秸稈禁燒責任書:
1、秸稈禁燒工作目標:實行“三全”即:全天候、全區域、全年禁;“兩不”即:不燒一把火、不冒一處煙;“五抓”即:抓重點、抓宣傳、抓人員、抓處罰、抓考核。
2、秸稈禁燒工作任務:禁止焚燒農作物秸稈、垃圾、荒草。
3、秸稈重點禁燒期為9月20日至11月20日。
4、村民組長應及時宣傳秸稈禁燒工作會議精神,簽訂農戶禁燒協議書,統計上報農作物秸稈面積。
5、秸稈禁燒工作管理責任。
(1)以村民組為單位建立聯收聯耕工作機制,村民組長協調機械,進行統一收割,粉碎還田,或打捆離田,統一旋耕。
(2)秸稈焚燒處罰實行聯防聯控:
(3)出現全村第一把火,村民組長處以50元的罰款,視情況處以該農戶200元至500元的罰款,扣罰該農戶秸稈禁燒補助資金20%—100%;扣罰村民組秸稈禁燒補助資金5%—20%。
(4)出現全鎮第一把火,村民組長處以80元的罰款,焚燒秸稈的農戶對照政府文件有關規定進行執行處罰,同時扣罰農戶秸稈禁燒補助資金20%—100%;扣罰村民組秸稈禁燒補助資金20%—50%。
(5)村民組出現焚燒秸稈、冒煙、黑斑,一次、一處、一塊分別處以村民組長20元的罰款,村民組長主動跟蹤處罰到戶的免于處罰。
(6) 焚燒秸稈面積在1畝以下的處以該農戶200元罰款;1畝以上,3畝以下的處以該農戶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同時扣罰該農戶補助資金10%—30%;3畝以上,5畝以下的處以該農戶500元以上,700元以下的罰款同時扣罰該農戶補助資金30%—50%;5畝以上,10畝以下處以該農戶7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同時扣罰該農戶補助資金50%—100%,并扣罰村民組秸稈禁燒補助資金5%—20%;10畝以上的處以該農戶1000元以上,20xx元以下的罰款,扣罰該農戶秸稈補助資金100%,同時對照有關法律法規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并扣罰村民組秸稈禁燒補助資金20%—30%。
6、村民組在秸稈重點禁燒期內沒有出現焚燒秸稈、冒煙、巡查時沒有發現黑斑的,秸稈禁燒工作結束后,獎勵村民組長100元的。
7、本責任書簽字后生效。
扶貧攻堅目標責任書 篇3
為加強漁業安全生產管理,進一步落實漁業安全管理責任,維護轄區漁業安全生產秩序,保障漁船民生命財產安全,現與漁船簽訂漁業安全生產責任書。
一、責任目標
不發生人員死亡失蹤漁業安全生產事故。
二、工作措施
1、漁船經營者對漁船的安全生產負全面責任,船長對漁船的安全生產負直接責任。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抓生產必須抓安全的原則,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杜絕違章指揮和違規作業現象,確保漁船生產安全。
2、漁船經營者或船長要服從村(居)漁業主任和漁業安全生產協管員的安全管理,出海前,返港后必須向分管的漁業安全協管員匯報。
3、必須按規定為漁船配備救生、消防、通訊等安全設備,并存放在規定位置。按時到有關部門申報漁船檢驗,保證船舶證書證件合格有效。
4、為漁船配備合格的船員,并組織船員參加村和有關部門組織的安全教育和業務培訓。
5、船舶證書、安全設備必須隨船攜帶。嚴格執行漁船編隊生產作業制度和漁船輔助船航次簽證制度,嚴禁超載、超航區、超抗風登記作業,船員臨水作業必須穿著救生衣,嚴禁穿拖鞋作業,嚴禁酒后駕駛。
6、按照《山東省漁業港口和漁業船舶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配備漁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統終端設備(即具有報警定位功能的CDMA手機或超短波對講機),為漁船、船員辦理財產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7、保持通信聯絡暢通,收到大風警報或接到大風信息通知后,應立即返港避風,不得搶風頭、趕風尾冒險作業。返港避風情況應通過編隊隊長及時向漁業安全生產協管員或村漁業主任報告。
8、大風天氣航行及進出港時,船長必須親自駕駛,漁船停港后,要做好防風、防火、防碰撞、防盜等工作。
9、漁船不得非法載客,不得儲存、運輸易燃易爆及有毒等危險物品,嚴禁機艙、駕駛室頂部存放網具、魚箱等易燃物品。未經相關部門許可,不得在甲板以上使用活魚箱,不得從事本船作業類型以外的其他作業活動。
10、冬季使用火爐取暖漁船,火爐要安放得當,不得靠近電器設備,火爐與船體之間要設置隔熱層,周圍不得存放易燃物品。
11、漁船發生險情或事故時,應立即通過安全救助信息系統終端設備報警,并報告情況,開展自救,編隊漁船應及時進行救援。
因不服從安全管理或違規違章作業而引發漁業安全生產事故的,特別是發生人員死亡失蹤安全生產事故的,將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處理,觸犯刑法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