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責任書(精選3篇)
五水共治責任書 篇1
舟山市“五水共治”責任書主要目標
一、治污水
鞏固提升地表水環境質量,做好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全市地表水水質穩中有升,縣級以上飲用水源地和市控以上劣Ⅴ類斷面水質持續改善,完成省下達地表水環境治理年度任務。推進工業污染防治,鞏固提升重點行業和地方特色行業整治成果,完成危重企業消減工程1個,整治工業企業5家。完成河道綜合治理37公里,完成河湖清污(淤)150萬立方以上。進一步深化本島污水處理一體化,加快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成污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2座,開工一級A提標2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萬噸/日,完成污水管網建設40公里,完成省下達的污水處理率、運行負荷率、COD、氨氮等污染物減排計劃。在前兩年完成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重點區域的深化提升和污水處理設施長效運維管理。加強畜禽養殖監管及執法力度,防止養殖污染反彈。繼續做好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工作,完成水產養殖塘生態化改造2700畝,實施3個農漁業區漁業水質和底質常規監測,實施增殖放流4.2億尾。
二、防洪水
實施“強庫”工程,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8座,病險山塘加固8座。實施“固堤”工程,完成海塘堤防加固6.5公里以上,完成配套水閘加固5座,進一步提升海島防洪抗臺能力。
三、排澇水
結合城區排澇規劃,加快推進城市防汛排澇工作,完成城區河道綜合整治1條,完成易澇片區改造1處。推進排水管網建設,完成雨水管網建設20公里,提標改造10公里,雨污分流5公里,實施排水管網清疏300公里,全面提升新老城區的排澇能力。
四、保供水
重點推進舟山大陸引水三期工程,開工建設大沙調蓄水庫。進一步推進城鄉供水設施建設,新建供水管網15公里,改造供水管網30公里,新增供水能力6萬噸/日,改造供水能力2萬噸/日,完成3.19萬農村人口飲水提升工作。通過農田水利重點縣和農田水利標準化建設,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7580畝。
五、抓節水
全面鞏固舟山國家級節水型社會和節水型城市創建成果,建設大型雨水利用示范工程1處,建設屋頂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統300處,改造節水器具10000套,“一戶一表”改造1000戶,同時進一步推廣農業節水措施,實施滴灌、噴微灌等農業高效節水20xx畝。
五水共治責任書 篇2
麗水市五水共治工作責任書
一、治污水
(一)工業污染治理。完成1家領跑示范企業創建,完成1個小散企業集聚工程,計劃搬遷入園5家。
(二)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污水管網90公里;完成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一級A)1座;開工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一級A)6座。
(三)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完成年存欄生豬50頭以上養殖場生態治理掃尾工作;完成年存欄生豬50頭以下和水禽1500只以上養殖場的擴面整治;完成9個縣畜牧業縣、鄉鎮、村三級畜禽養殖污染線下網格化巡查機制和禁限養區調整劃定工作。實現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85%,主要糧食作物肥料利用率達到37%。氮肥使用量比20xx年減少2%,農藥使用量比上年減少1.5%。
(四)水產養殖污染治理。完成水產養殖塘生態化改造385畝;稻魚輪作共生減排34340畝;禁養限養區劃定和整治16900畝。建設1個市級漁業環境監測信息平臺,集成1個縣級終端和1個自動監測控制終端。
(五)河湖庫塘清污(淤)。完成河湖庫塘清污(淤)年度工作任務。
(六)河道綜合整治。完成河道綜合整治195公里。
(七)飲用水源保護。完成20xx年度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狀況評估。完成日供水規模1000噸或服務人口10000以上水源保護區,以及日供水規模200噸以上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范圍劃定工作。
(八)落后產能淘汰及節能降耗。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工業廢水排放量下降5%以上。清潔生產審核企業25家。
(九)湖泊生態保護。實施云和縣緊水灘水庫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實施遂昌縣錢塘江流域湖山湖(烏溪江庫區)生態環境保護項目。
(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村數413個,新增受益農戶數55380戶。
二、防洪水
(一)麗水盆地易澇區治理工程。實施好溪堰水系河道建設2公里,完成投資0.7億元。實施麗陽坑水系河道建設3公里,完成投資1.3億元。
(二)六江固堤工程。實施甌江大溪治理工程6公里,完成投資7066萬元;實施龍泉溪流域綜合整治工程開工建設5.5公里,完成投資6000萬元。實施云和縣龍泉溪治理工程,完成投資1300萬元。
(三)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實施蓮都區高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完成投資1500萬元。全市計劃實施水庫除險加固10座,完工8座;山塘整治開工28座,完工25座。
三、排澇水
(一)綜合整治城市河道5條。
(二)新開城市河道1條。
(三)改造易澇積水點2處。
(四)建設雨水管網60公里。
(五)提標改造管網40公里。
(六)雨污分流改造管網34公里。
(七)清淤排水管網1000公里。
(八)增加應急設備0.1萬m3/小時。
(九)落實暴雨預警工程。
四、保供水
(一)完成慶元縣蘭溪橋擴建工程可研批復,完成遂昌縣清水源水庫可研批復;完成景寧縣金村水庫及供水工程可研審查、完成麗水市灘坑引水工程可研審查、完成龍泉市瑞垟引水工程可研審查。
(二)加快推進縉云縣潛明水庫、青田縣好溪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新開工建設松陽縣黃南水庫。
(三)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3.14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2.26萬畝。鞏固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建設成果,實施農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改善11.54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條件。
五、抓節水
(一)建設屋頂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統300處。
(二)改造節水器具2500套。
(三)改造一戶一表20xx戶。
(四)繼續推進城市供水價格改革,全面實施非居民超計劃用水累進加價制度和差別化水價政策。
五水共治責任書 篇3
溫州市“五水共治”責任書主要目標
一、治污水
繼續圍繞“清三河、兩覆蓋、兩轉型”的目標要求,以提升水質為核心,突出抓好劣Ⅴ類斷面削減、工業污染防治、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城鎮污水收集與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水產養殖污染治理、河湖庫塘清污疏浚。
完成河道綜合整治130公里。全面消除黑臭河,消除省控斷面劣Ⅴ類水質2個,清三河不反彈,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斷面比例與上年相比保持穩定。
新增污水管網270公里;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一級A)完成2座,開工16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7.8萬噸/日。
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地下水和近岸水域水環境質量保持穩定。
二、防洪水
實施防洪減災能力建設三年(20xx~20xx年)行動計劃,以盡快補齊防洪排澇短板為主要任務,舉全市之力,集中推進“三大江重大防洪工程”“沿海平原排澇骨干工程”等一批事關全局、保障性強的重大防洪排澇項目,完成海塘干堤加固15公里,水庫除險加固4座,山塘整治/新建48座。
三、排澇水
扎實推進城市內澇防治工作;鞠籽鸵诐称瑓^和影響城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嚴重災害現象,綜合整治城市河道12條、新開6條,建設雨水管網90處,提標改造管網60公里,雨污分流改造管網60公里。
四、保供水
加快推進重要主要城鎮供水水源工程建設,解決供水水源突出問題。永嘉縣南岸水庫完成可研審查,并按照國家要求完成相關工作。全年農村飲水安全提升11.06萬人,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3.5萬畝,新增高效節水面積2.71萬畝,新建供水管網60公里,改造供水管網65公里。
五、抓節水
從用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轉變,深入實施*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開展2個縣(市、區)節水型社會建設,建設屋頂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統600處,改造節水器具0.5萬套,改造“一戶一表”0.3萬戶。全面提高農業、工業和城鎮生活節水水平,提高水資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