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元宵節(jié)作文(通用15篇)
六年級元宵節(jié)作文 篇1
今天,是元宵佳節(jié)。到了晚上,我們照例要去看一年一度的煙花和燈展。
路上有些人在放煙花,我們看了一會兒。所以遲到了,但煙花不會等我們的。我們到時煙花已經開始燃放了。我們挑了一個好地方,開始看。煙花是從文化宮上放的。這些美麗的煙花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晝,彩色的火球飛騰著,連續(xù)不斷,交映在天空的煙花中綻放。這此煙花簡直像在春天里互相爭芳斗艷的鮮花一樣,令人賞心悅目。夜空的滴滴金雨與地上開放的朵朵銀花匯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有的四射的煙火,組成孔雀開屏的樣子。有的煙花是圓的,密布在天孔中,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元宵節(jié)上不僅是燈的世界,也是人的海洋。無數(shù)燈與人聚在一起,構成了景色奇異的燈和人潮。這些燈別具一格、珠光寶氣、晶瑩發(fā)亮。我看到了有個燈展畫面是一個老奶奶和壯牛組成,牛跳舞時左搖搖右擺擺,耳朵上下擺動很牛。而老奶奶舞姿生風比牛更牛。就這樣,我們在燈海中盡情欣賞。
今年元宵節(jié)真快樂。
六年級元宵節(jié)作文 篇2
元宵節(jié)今天是元宵節(jié),我和媽媽去新一佳購物廣場買湯圓,我們來到面食區(qū),看到了一個大牌子,牌子上寫著:“20xx年2月27日到20xx年2月28日,舉行包湯圓大賽,自愿報名,自己包的可以帶走,有獎品,先到先得,送完為止。”我看了之后問媽媽:“媽媽,你會不會包湯圓?”媽媽說:“會包啊!
”我高興的說:“那你今天能不能參加這個比賽,我今天想嘗嘗你包的湯圓好不好吃。”媽媽說:“好吧,今天就讓你常常我包的湯圓怎么樣。”我們來到報名處,看到那里站滿了許許多多正在包湯圓的人,我問服務員:“中午還可以報名嗎?”服務員說:“中午不可以報名了,下午吧。”我盼望著,盼望著,終于到了三點,我和媽媽走到新一佳購物廣場,來到了報名處,我們報了名,我拿了一點面給媽媽,又拿了一點給自己,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包了起來,第一個,我拿了一張面皮,小心的把豆沙放到里面,揉了起來,結果做成了個“花湯圓”,經過教訓,我漸漸的包的好了起來。
我們包了二十幾個湯圓,看到自己包的湯圓,我特別高興,我們帶著湯圓和禮品,回到了家。
六年級元宵節(jié)作文 篇3
元宵節(jié)到了,家家戶戶掛燈籠、燃煙花、放鞭炮這是為什么呢?我?guī)е@個問題,到書本中去找答案。
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答案。原來,有一位獵人無意中打死了一只神鳥,天上的玉帝聽到了這件事情,大發(fā)雷廷,打算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燒掉凡間所有的畜生。天上有一位善良的仙女,她聽到了玉帝的話,馬上來到凡間,把這件事告訴了人類,人類聽了非常著急。這時,一位老人說:“我們在這三天家家戶戶掛滿了燈籠,燃放煙花,手拿火把。”到了這幾天玉帝看見人間火光沖天,就以為大火正在熊熊燃燒呢……
哦,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元宵節(jié)掛燈籠、放煙花的緣由啊!祖國的每一個傳統(tǒng)文化里都藏著一個神奇的傳說啊!我深深地又一次陶醉在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里。
明年元宵節(jié),我一定要親自掛上燈籠,燃放煙花,讓我們家團團圓圓,紅紅火火過上一年又一年。
六年級元宵節(jié)作文 篇4
爆竹聲中,迎來了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早晨起床當然該吃一碗熱氣騰騰的元宵。元宵用黏黏的面搓成,有大有小,放在籠里,毛巾蓋著,鋪著紅紙。煮好的元宵,活像一個個胖娃娃。咬一口,燙燙的黑芝麻滾入心脾,舌頭上留著那種甜蜜蜜的情思和味道,代表著一家和和睦睦的生活。
元宵節(jié)又稱“花燈節(jié)”,最重要的活動是看花燈,花燈的品種很多,有的是加菲貓形的,尖尖的耳朵,粉紅色的小鼻子,櫻桃似的小嘴。一打開開關,加菲貓中的風車“呼”的一聲,風車旋轉起來。泡沫球也上蹦下跳的,站在中間拉著小提琴的小女孩還唱著歌:“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有的是蜻蜓形的,大大的眼睛,小黑點般的眼珠,薄紗似的飛翼,一節(jié)一節(jié)的尾巴,只要推一下開頭,蜻蜓綠色的飛翼就有節(jié)奏地跳起舞來。我買了一個蓮花形的燈,小巧精致的蓮花,葉子上白里透紅,閃著明亮的光。超市門口有兩條龍,龍頭上戴一顆珠子,兩邊頂著白色的龍角,黑亮的大眼睛,鋒利的牙齒,一副威風凜凜的模樣。今年是鼠年,龍身上站著幾只神氣十足的老鼠,大大的耳朵,在向我們招手呢…… 元宵節(jié)猜燈謎也是一個重要的活動,走在廣場上,到處都是燈謎。“飄雪下雨(打一成語)”,“落花流水”,爸爸興奮地說。“回答正確”售貨員小姐說。“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聯(lián)系(打一字)”,會是什么呢?我苦思冥想,找到了答案:孫。
這個元宵節(jié)過得真有趣!
六年級元宵節(jié)作文 篇5
農歷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的慶典元宵節(jié),又稱燈節(jié)。古時候,一到過年,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普天同慶。當時掛燈于門上,除了節(jié)日期間照明之外,多是為了增添節(jié)日氣氛。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動是和燈連在一起的,至元宵節(jié)這天人們不光吃元宵,觀燈、賞燈也是延續(xù)了20xx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稱“燈節(jié)”。
燃燈之俗始于漢代,東漢順帝年間,張道陵創(chuàng)建道教,把正月十五定為“上元節(jié)”,這天要燃燈祭祀“太乙神”。此俗歷代相沿,到隋朝時,每年還要舉行盛大燈會,招待各國使節(jié)
元宵節(jié)成為燈節(jié)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20xx年)正月十五重開宵禁,命點千盞花燈,張燈三夜,成為一時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間,放燈時間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為興盛。故有“宋時湯圓隋時燈”之說。而且在宋代出現(xiàn)了燈謎,即將謎語系于燈上,使人們在賞燈之際伴以猜謎,更添情趣。“燈謎”一詞即源于此。明永樂七年,宮廷下詔“元宵節(jié)自十一日始,賜節(jié)假十日。”成為歷代最長的燈節(jié),也形成了全民性的節(jié)日。到了清代,燈節(jié)假日改為四天,但盛況不減。從正月“十三上燈,十四試燈,十五正燈。”一直熱鬧到“十八落燈”整個新春佳節(jié)才算落下帷幕。
六年級元宵節(jié)作文 篇6
春節(jié)一過,我盼著元宵節(jié)早點到來,這樣就能吃到我喜歡的湯圓了。
今天是元宵節(jié)。一起床,我就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吃湯圓!”媽媽笑著說:“好的!馬上就煮給你吃!”
不一會兒,媽媽就拿來了一碗香噴噴的湯圓。正當我高興地吃著的時候,我突然想到,要是我也能煮湯圓那該有多好啊!以后,我想吃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動手了!就馬上對媽媽說:“媽媽,你教教我,怎樣煮湯圓好嗎?我如果會煮了,就可以煮給你吃了!”媽媽笑著答應了,嘴上說:“你這愛吃鬼!”
到了晚上,媽媽站在我身邊,指導我煮湯圓。我一個人有點不敢動手,媽媽對我說:“別緊張!我怎么說,你就怎么做好嗎?”我想到如果自己學會就可以想要什么吃,就可以自己煮時,鼓起了勇氣,拿起勺子,學著媽媽平時煮湯圓的樣子動起手來。
我先把水倒入鍋中,再把煤氣打開,等水燒開。然后把一個個湯圓小興翼翼地放進鍋內。這時,鍋內熱氣直冒,我的眼睛有點睜不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鍋蓋,蓋在了鍋上。“別急!要用勺子給這些湯圓翻個身!”媽媽對我說。我又小心地掀起鍋蓋,用勺子在鍋里攪了幾下。“該加點泠水了!”媽媽又在邊上說。鍋里的熱氣越來越多,我這時有點手忙腳亂了,都不知怎么辦才好。媽媽看了,笑了起來!打來了一碗冷水,倒入鍋里。熱氣少了許多。
過了二、三分鐘,媽媽說:“可以打開鍋蓋了!”我打開鍋蓋一看,哇!白花花的湯圓像一朵朵雪白的棉花浮在水面上,并不時地在開水中打滾!“湯圓煮熟了!爸爸快來看!”我興奮地叫了起來。“快把它們撈上來,不然要糊了!”我只顧著高興,竟忘了下一步要干什么,媽媽在邊上大聲地提醒我!
當一碗碗香噴噴的湯圓盛起來,放在爸爸、媽媽面前時,我高興地笑了。
六年級元宵節(jié)作文 篇7
什么?元宵佳節(jié)去“打虎”?老虎是珍稀動物,不能打!呵,不是打老虎,是猜燈謎。那么,老虎和燈謎有什么關系呀?別急,別急,聽我慢慢跟你講……猜燈謎是元宵節(jié)的一個傳統(tǒng)助興節(jié)目,因為要開動腦筋,使出打虎的勁才行,所以。稱作“打文虎”
第一輪比賽開始了,這一組四道謎,都是猜一地名。誰先舉手,誰就可搶答,開始了,第一道題是“一年四季是春天”吳亮先高高地起手,大聲地說:“老師,老師,我知道”吳亮說“是昆明!”可老師一句“不是”打破了吳亮的美夢,老師又提示:“是北方的城市”第二組的陳芊果斷地舉起了手,說“是長春”這道題竟然被三年級的陳芊答對了呀!后來,老師又出了一題,是“兩個胖子”同學們議論了一番,說:“是合肥”答對了,最后,老師評了一下,最高分的是第一組。
競賽完了之后,雖然我們組沒得到冠軍,但是讓我們知道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好玩的謎語。
六年級元宵節(jié)作文 篇8
一提起龍,大家肯定不陌生吧!因為龍就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在春節(jié)期間,永康還有一個習俗:“迎龍燈”。
今天,正是溪邊村迎龍燈,鬧元宵。阿姨早上就邀請我們晚上去看龍燈。到了晚上,我們興致勃勃地去阿姨家,我們先在阿姨家吃晚飯,吃完了可口香甜的飯菜,我們邁著大步來到離龍頭不遠的地方,“哇!”我不由失聲一驚。在我面前的人群已經擠成了人海,密密麻麻的人群已經把龍頭圍得水泄不通。正在我眺望龍頭的時候,遠處傳來了轟隆的煙花爆炸的聲音,開始是東邊一陣西邊一陣,可不一會兒十幾支煙花桶一齊向天空鳴叫,各展各的雄姿。那場面怎不叫人駐足欣賞呢?
龍頭開始活動了,它抬起45度的頭,向煙花呼嘯聲靠近,還向迎接他的主人人點頭致謝。這大伙一起放的煙花足足放了一個半小時,好似舉行煙花晚會。等煙花放完了,龍頭開始要接龍身了,整條龍長達350余米,如此長的龍一圈接一圈地在空地上轉圈,真讓人大飽眼福。
火龍開迎了。龐大的龍身慢慢地挪動著。當龍頭“疏忽大意”的時候,龍尾把龍頭團團圍住,成了名副其實的盤龍了,可這一點難度算不了什么,龍兒把頭扭到另一邊,就急忙飛跑起來,不一會兒龍頭就翻出了身。龍頭上數(shù)萬盞小燈籠忽閃忽閃的,仿佛天上的星星,還眨呀眨的。
龍兒舞,燈兒亮,整條龍兒燈光照;福氣多,晦氣少,平平安安過元宵。
六年級元宵節(jié)作文 篇9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大家都知道今天要賞花燈、猜燈迷、吃元宵。在我們郎溪縣還有一個習俗——看煙花。
晚上我全家一起到大姥姥家看煙花,大姥姥家住在中港小區(qū),體育場對面,是最佳的觀賞點。馬路上熱鬧非凡,人山人海,大家都趕向體育場。我們剛登上平臺煙花晚會就開始了。瞧,那邊的小煙花在低空中竟相開放,爭奇斗艷。紅的、綠的、橙的、黃的….看的人眼花燎爛。
哇,你看那邊,那種煙花真漂亮呀!遠看,它就像神話故事中的七仙女,紅、橙、黃、綠、青、藍、紫,流星似的掠過天空;又宛如一位舞蹈演員,她的舞蹈動作婀娜多姿,一會兒,轉動她那五顏六色的舞裙,一會兒以跳起了熱情奔放的蒙古舞,把她那長長的袖子來回擺動,袖帶飄忽;又似森林里的樹木,這棵是新栽的,矮一些,那棵是百年老樹,高大一些,忽高忽低,參次不齊。“呼,嘣”好美呀!好大呀!又是“轟”的一聲,我抬頭望天,一朵巨大的橙色的波斯菊在夜空中盛開。這一朵“菊花”照亮了整個天空。“吧”地一聲,天空中冒出一顆顆五彩繽紛的“星星”,一閃一閃令人難辨真假。
十五元宵鬧花燈、看煙花已成為我們郎溪人正月十五的一道亮麗風景,十五的月兒園,十五的煙花美,十五的家鄉(xiāng)更熱鬧。
六年級元宵節(jié)作文 篇10
元宵佳節(jié)之際,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你瞧,什么猜燈謎、什么放煙火呀……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活動都有,現(xiàn)在我就帶你去看看煙火晚會吧!
我們來到彩虹橋,這里早已人山人海。人來人往。有的小孩騎在爸爸的脖子上;有的手拿銀光棒,笑瞇瞇的;還有的在交流煙花是啥樣的……
開始放煙花了。一顆顆五彩的禮花騰空而起,禮花炸開以后,一朵朵紙花飄落下來,甚至有的紙花還帶著一顆顆亮閃閃的東西,真像一顆顆彩色的流星;有的禮花炸開以后是雙層的,接著就變形狀了;有的炸開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還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環(huán),把天空變得光彩奪目,整個城市都沸騰了……許多人都拍下了如此之美麗的景象……
不知不覺的,時間已經過去三個多小時了,但我們一點兒也不覺得累,因為,這煙花使我陶醉。
六年級元宵節(jié)作文 篇11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春燈節(jié),是中國民俗傳統(tǒng)節(jié)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jié),是春節(jié)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于元宵節(jié)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按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jié)幾項重要民間習俗。合家團聚、同慶佳節(jié),其樂融融。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jié)后增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fā)展而來的,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放焰火
元宵節(jié)最為喜人的活動。元宵節(jié)夜在廣場都要進行放煙火活動,到時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麗的煙火,煙火越來變得越美,越來越大,科技含量越來越高,顏色越來越美越來越艷麗。
六年級元宵節(jié)作文 篇12
今天是元宵節(jié),學校特別為我們準備元宵作為早飯。老遠的,我們就看見盤里的元宵,眉開眼笑地奔向飯桌。旁邊的同學急忙抓起勺子,“貪婪”地往碗里舀了多個,剛準備放下勺子,又停住了,小聲地說:“哎呀,還是再添一個吧。”我接過勺子,望了望盆里所剩不多的元宵,又望了望周圍還空著碗的同學,眼睛重重地閉了一下,狠下心只舀了五個。
沒舀幾個人,盆就見底了,只好去打了。拿著空盆的同學灰頭土臉地走向門邊,當他看到那里早已有同學蜂擁而至時,最立即變成了“o”型。他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將手伸到打湯圓的阿姨面前,身子卻還被及在外面。他回來的時候臉通紅,也只不過打了三個。奇怪的是,居然沒有一個人舀到自己碗里,而是吃起了平常碰都不碰的雞蛋。有元宵吃的同學,一面同情似的望著沒有元宵吃的同學,一面又一個接一個地整個吞下芝麻餡元宵,生怕別人搶了去。
我夢似地吃完了早飯,回到了班上。一天下來,上課和平常沒什么兩樣,只是周圍小區(qū)放的爆竹格外的響亮。到了放完學的時候,走讀生早早地收拾書包回家了。有些住校生發(fā)了瘋似的到處找班主任,嚷嚷著要回家過小年。
我家離學校太遠了,更何況明天就要回家了。然而今天的晚自習異常的無所事事,我發(fā)呆似的凝視著窗外燦爛卻轉瞬即逝的煙花,從未覺得她是如此的動人,挑動我的心弦。元宵節(jié),沒有媽媽親手為我端上的豆沙餡湯圓,沒有無聊卻還是喜歡看得“元宵喜樂會”······這一天,夢似的過去了,然而心里卻總是空蕩蕩的。
六年級元宵節(jié)作文 篇13
春節(jié)剛過,元宵節(jié)又踏著歡快的步子向我們走來,吃完元宵看燈會,數(shù)花燈猜燈謎,熱熱鬧鬧過元宵。
瞧!兩匹威風凜凜的馬燈拉開了鼠年燈會的序幕,廣場上一盞盞五光十色的燈奕奕生輝,蛇燈、兔燈、猴燈、馬燈、龍燈……看那蛇燈,它點著那又大又圓的頭,扭動著粗粗的身子,好像在向我們招手。再看那“飛馬”,它有一雙炯炯有神地大眼睛,又粗又壯的四肢踩在柔軟的草地上,好像在祝我們一馬當先,馬到成功……人們看了贊嘆不已。
“猜燈謎啦!猜燈謎啦!”我們隨著人群往前走,看見一只只紅燈籠下掛著一張張紙條,每張紙條上面都寫著一個謎語,正等著大家去揭開謎底呢!我和妹妹看著一個個開心地拿著燈籠上去領獎的人,也想一試身手,我們絞盡腦汁地想,終于猜中了一個,提著燈籠高高興興地上臺去領獎了。
元宵真快樂,元宵真熱鬧。
六年級元宵節(jié)作文 篇14
春節(jié)的潮汐剛退后不久,元宵的風暴又再次來襲。雖然這一風暴持續(xù)不久,但是這“獨特”元宵節(jié)依然掀起了很大的波浪。
那天,我來到了萬泉河畔,那里沒有一輛車,我漫無心際的在大馬路上走著,沒有車的大馬路顯得寬了許多,街道上的人時不時與我擦肩而過。不一會兒,就來到了音樂噴泉,這里有的敲鑼打鼓,還有人舞龍、扭秧歌,那種秧歌的舞步太奇特了,走四步,退兩步,手中的扇子也隨之搖擺,別有一番韻味,手中的長絲帶隨風飄舞,美不勝收。
舞龍那邊一個個敲鑼打鼓的人盡力揮舞著鼓棒,鼓韻齊鳴,動作齊整劃一,完美無缺。舞龍人精神抖擻,用雙臂揮舞著,周圍觀眾不時地發(fā)出喝彩聲。
我繼續(xù)漫步在萬泉河畔。忽然,耳邊傳來雷鳴般的轟響,我回眸一看,原來是那邊的舞臺正在演奏搖滾音樂,我擠到人堆里,看著那歌手瘋狂的搖滾著,那歡快的節(jié)奏,影響著我的感觀,讓我有一種心就要跳出來的感覺。聽著那音樂,我興奮不已!
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十一點半。我回到家,躺在床上透過窗子抬頭望去,深藍色的天空那樣迷人,空中閃動著一顆顆的小星星。它們越來越多,好像在藍色的地毯上跳舞,又像在眨著眼睛和我說話。
歡樂的元宵節(jié),美麗十足的舞蹈,震撼人心的搖滾音樂,給我們帶來了莫大的快樂,帶來了生活的美好,也給我留下了快樂的童年。
六年級元宵節(jié)作文 篇15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的習俗是吃湯圓,讓每家團團圓圓。媽媽把煮湯圓的任務交給我。我把它看成一件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心里好像揣著一只兔子。我利用看媽媽煮湯圓的經驗,先把水燒開,把湯圓小心翼翼地放進去。我焦急地等待著。白白胖胖的湯圓浮出水面,看著它們膨脹,我興高采烈地喊道:“湯圓要出鍋了。”我慶幸,還好湯圓沒煮破。媽媽給我打了一個一百分,夸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么高的評價,我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七點左右,我們全家一起下樓放煙花,只見一朵朵美麗的“茶花”沖上天空。我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個,只見那好似流星劃過天際,放射出五彩光芒,飛遠了……最后我們全家其樂融融的看晚會。
今天我學會了煮湯圓的常識,感受到了放煙花的快樂。我期盼著明年的元宵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