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做燈籠作文(精選18篇)
元宵節做燈籠作文 篇1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過元宵節怎么能少了燈籠呢?今天下午,我們牛通社的小記者一起聚集在青少年活動中心學做燈籠。
主持人于老師說:“今天我們要用廢紙做燈籠。”我很奇怪,心想:廢紙也能變成燈籠嗎?這時候,于老師已經開始示范了。她先把一張紙對折,再沿著邊一刀一刀剪下去……剪好后用雙面膠把兩條邊貼起來,這張紅紙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樣,變成了一個小燈籠。她再把一張小長方形的紙剪成一條一條的,貼在小燈籠下面,一個美麗的燈籠完成了。我看得眼睛都發綠了,迫不及待地照做起來。雖然沒有老師做的那么好,但看著自己的成果,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接著,我還畫了小馬,寫了鼠年祝福:馬到成功!一馬當先!馬上發財!
同學們,你們的鼠年愿望是什么呢?
元宵節做燈籠作文 篇2
正月十五點燈籠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爸爸告訴我,他們小時候,沒有賣燈籠的,都是自己做燈籠,我感覺很不可思議,燈籠有方的,有圓的,既要安全,又要美觀,怎么做呢?于是,我就纏著爸爸教我做燈籠。
爸爸說:“做燈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認真,還要準備一塊木板,一些鐵絲和一張紅紙。”
等材料準備齊了,爸爸讓我先把木板的四個角鉆上小洞,小洞鉆好后,再把鐵絲固定在木板的小洞上,把四根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然后在紅紙上,畫上自己喜歡的畫,把它彎成圓筒,套在鐵絲圍成的支架外邊,用膠帶或膠水粘牢,就成了一盞燈籠了。爸爸說:“為了安全,我們還要在這個圓筒的上邊,用鐵絲挽一個扣,等蠟燭點燃的時候,用小棍挑著,以免燒著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終于做成了一盞燈籠,爸爸一個勁地挑我的毛病:這根鐵絲短,那根鐵絲長,紙粘歪了……可我一點也聽不進去,只顧自我陶醉呢!我第一次做這樣,已經很不錯了!我迫不及待地點燃蠟燭,燭光紅彤彤的,清晰地映出我畫的圖案,我高叫著“成功了!我成功了!”小朋友們都圍在我身邊,用羨慕的眼光看著我做的燈籠,我心里充滿了自豪感,因為自己做的燈籠哪里都買不到!
大家也來動手做一做吧,拿著自己做的燈籠上街走一走,一定很有趣。
元宵節做燈籠作文 篇3
再過幾天就是元宵節了。過一個元宵,少不了的就是燈籠,所以,我趁著這一點空閑時間,動手做起了燈籠。
想要燈籠做的漂亮,首先要選一個好的模版或樣式,在這樣的前提下,加以好的做工,才能做出好燈籠。
這樣想著,我就遇到了一個難題,選個什么形狀的好呢?當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我瞥見了窗邊的一幅蝴蝶的畫。
“誒,對了!蝴蝶!”我一拍腦門,蝴蝶,象征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和奔放,再加上“鼠年大吉”這幾個字,豈不美哉?主意已定,就要開始做了。
我先找來了一個蝴蝶形狀的放筷子的塑料盒,然后小心地把它包上一層紅色的皺紙,再在蝴蝶燈籠的四周包上金紙。
OK!外形做好了!然后我在燈籠的兩面分別用金紙貼上“鼠年”和“大吉”哎呀!大吉的“吉”上的“士”我剪成了“土”,慘那!沒辦法,只好這樣了,因為我已經貼上去了……
再在里面裝上燈就萬事大吉了。
燈籠做好了,真漂亮!
元宵節做燈籠作文 篇4
我喜歡的節日是新年和元宵節,前天就是元宵節,我媽媽喜歡在元宵節的時候猜燈謎。現在,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元宵節吧。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早在多年前西漢時就存在了,元宵節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倡議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莊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了元宵節。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謎,猜謎的人眾多。一般是把謎語寫在紙上,貼在五光十色的燈籠上讓人猜。
我喜歡猜燈謎,喜歡有趣的元宵節。
我愛元宵節!
元宵節做燈籠作文 篇5
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元宵節,在這一天,人們不僅有吃湯圓的風俗,而且還有觀燈展的風俗。在這一天,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會張燈結彩。大人和孩子紛紛走出家門,觀看奇形怪狀的花燈。我也隨著人流擠入了觀花燈的隊伍
瞧!一位“仙女”正駕著祥云在空中飄蕩,她手里捧著一只花籃,花籃里盛滿了五彩繽紛的花,這就是“天女散花”燈。在她旁邊還站著兩只威風凜凜的“老虎”燈,每只都有兩米高,兩只“老虎”雙目放著光,還不停地轉動著,旁邊還有許多宮燈、荷花燈等,交相輝映,爭奇斗艷。
再瞧那邊的熊貓燈,一只“小熊貓”站在一邊,手里拿著杯子吹泡泡,一只“大熊貓”站在一邊拿著照相機,只見那“燈”一閃一閃,“熊貓媽媽”正給“小熊貓”拍照呢。還有飛機起落燈、鯉魚躍龍門燈真是眼花繚亂,神采飛揚,好像進入仙境一般。
人們在美麗的彩燈間穿行,臉上寫滿了快樂和幸福。
元宵節做燈籠作文 篇6
農歷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慶典元宵節,又稱燈節。古時候,一到過年,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普天同慶。當時掛燈于門上,除了節日期間照明之外,多是為了增添節日氣氛。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動是和燈連在一起的,至元宵節這天人們不光吃元宵,觀燈、賞燈也是延續了20xx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稱“燈節”。
燃燈之俗始于漢代,東漢順帝年間,張道陵創建道教,把正月十五定為“上元節”,這天要燃燈祭祀“太乙神”。此俗歷代相沿,到隋朝時,每年還要舉行盛大燈會,招待各國使節。
元宵節成為燈節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20xx年)正月十五重開宵禁,命點千盞花燈,張燈三夜,成為一時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間,放燈時間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為興盛。故有“宋時湯圓隋時燈”之說。而且在宋代出現了燈謎,即將謎語系于燈上,使人們在賞燈之際伴以猜謎,更添情趣。“燈謎”一詞即源于此。明永樂七年,宮廷下詔“元宵節自十一日始,賜節假十日。”成為歷代最長的燈節,也形成了全民性的節日。到了清代,燈節假日改為四天,但盛況不減。從正月“十三上燈,十四試燈,十五正燈。”一直熱鬧到“十八落燈”整個新春佳節才算落下帷幕。
元宵節做燈籠作文 篇7
春節一過,我盼著元宵節早點到來,這樣就能吃到我喜歡的湯圓了。正月十四,媽媽單位發了四盒湯圓。“這下好了,我能吃到可口的龍鳳湯圓了!”
今天是元宵節。一起床,我就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吃湯圓!”媽媽笑著說:“好的!馬上就煮給你吃!”
不一會兒,媽媽就拿來了一碗香噴噴的湯圓。正當我高興地吃著的時候,我突然想到,要是我也能煮湯圓那該有多好啊!以后,我想吃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動手了!就馬上對媽媽說:“媽媽,你教教我,怎樣煮湯圓好嗎?我如果會煮了,就可以煮給你吃了!”媽媽笑著答應了,嘴上說:“你這鬼丫頭!”
到了晚上,媽媽站在我身邊,指導我煮湯圓。我一個人有點不敢動手,媽媽對我說:“別緊張!我怎么說,你就怎么做好嗎?”我想到如果自己學會就可以想要什么吃,就可以自己煮時,鼓起了勇氣,拿起勺子,學著媽媽平時煮湯圓的樣子動起手來。
我先把水倒入鍋中,再把煤氣打開,等水燒開。然后把一個個湯圓小興翼翼地放進鍋內。這時,鍋內熱氣直冒,我的眼睛有點睜不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鍋蓋,蓋在了鍋上。“別急!要用勺子給這些湯圓翻個身!”媽媽對我說。我又小心地掀起鍋蓋,用勺子在鍋里攪了幾下。“該加點泠水了!”媽媽又在邊上說。鍋里的熱氣越來越多,我這時有點手忙腳亂了,都不知怎么辦才好。媽媽看了,笑了起來!打來了一碗冷水,倒入鍋里。熱氣少了許多。
過了二、三分鐘,媽媽說:“可以打開鍋蓋了!”我打開鍋蓋一看,哇!白花花的湯圓像一朵朵雪白的棉花浮在水面上,并不時地在開水中打滾!“湯圓煮熟了!爸爸快來看!”我興奮地叫了起來。“快把它們撈上來,不然要糊了!”我只顧著高興,竟忘了下一步要干什么,媽媽在邊上大聲地提醒我!
當一碗碗香噴噴的湯圓盛起來,放在爸爸、媽媽面前時,我高興地笑了。
元宵節做燈籠作文 篇8
又到元宵佳節,媽媽今年買回了“思念”湯圓。吃著甜甜的湯圓,一縷縷思緒涌上我的心頭,眼前又浮現出三年前太外婆教我包湯圓的情景……
當時太外婆已經90歲高齡了,但她老人家精神矍鑠、思路清晰,是我們家的老壽星。每年春節全家團聚時,她總要親自包春卷、做湯團呢!三年前的元宵節,是我第一次跟著太外婆學做湯圓,那一幕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那天下午,全家老小都聚在外婆家里過元宵,大人們在屋里聊天,我們一群小孩在屋里屋外地奔來跑去,四世同堂,好不熱鬧!這時,我看見桌上已經放好了制作元宵的材料:糯米粉、黑洋酥、冰糖等。太外婆坐在輪椅上,和外婆、姨婆圍在桌子旁忙乎開了。我看了也一下子來了興致,沒等大人同意,就已捋起袖子摻和進來了。
我興奮地學著大人的樣子,把已調好的原料均等地分成若干份餡心,隨后開始號稱自己“力大如牛”,搶著揉搓起糯米粉漿……外婆笑著說:“別鬧了,快一邊兒玩去!”我不理睬,繼續用力。太婆看我小手這么有勁兒,露出慈祥的笑容,說道:“這孩子聰明。既然你這么想干活,太婆來教你包湯圓吧!”我一聽,蹦得老高,開心地叫:“太好了!太好了!”于是,我看著太外婆在和好的面團條上先用皺巴巴的手緩緩擠出一小團,再把那小團面粉搓搓圓,接著就表演起了“絕活”:只見她拇指頂著小面團中間,食指貼著外皮,慢慢地邊推邊轉。慢慢地,小面團中間竟出現了個“小坑”,變成了一個雪白的“小碗”!然后,太外婆把分好的黑洋酥餡兒填進了小坑,便開始封口了。她繼續邊轉邊捏,邊轉邊捏,最后還在掌心里搓了搓,于是“小碗”又變成了一個“小乒乓球”!“太婆真棒!”我看得目瞪口呆,情不自禁地喊了起來。
于是我開是依樣畫葫蘆地學了起來。做著做著,我有點熟練了,感覺這很像是在美術課上做橡皮泥呢!不一會兒就做了好幾個,我把做好的湯圓整整齊齊地排成一排。一排雪白的湯圓,好像一群正待下河的“天鵝”呢!看著自己的“杰作”,我心里別提有多自豪了!
湯圓上桌啦!我連忙端起我親手做的那碗,舀起一顆就往太外婆嘴邊送。太外婆早就沒牙了,但她還是用兩片嘴唇用力抿下一口,用那滿是皺紋的嘴慢慢蠕動著、品嘗著,一邊還喃喃道:“乖……乖!甜……甜!”在場所有的人都笑了!屋子里充滿了幸福和甜蜜……
如今,太外婆已過世了。可每當元宵節吃湯圓時,我的眼前總會浮現出三年前的那一幕幕。“每逢佳節倍思親”,太婆我好想念您!太婆,是您教會了我包湯圓,是您讓我體會到了團圓的幸福和甜蜜。我永遠難忘那年元宵節留給我的溫暖回憶!
元宵節做燈籠作文 篇9
1.送你一碗湯圓,包含了我的一分誠心、一分真心、一分愛心、一分舒心、一分開心、一分關心、一分小心、一分用心、一分盡心、一分溫心,祝元宵快樂十分!
2.做人要像湯圓:外表一個酷,心田一個暖,冷時硬中甜;待人一個熱,話語一個軟,熱時軟中粘;處事一個穩,為人一個謙,有心不張顯;為人一個正,為官一個廉,清白自在圓。元宵佳節品湯圓,祝你廣結善緣,事事圓 滿!
3.明月霞光耀九州,星星點點綴銀河;花燈祥光添喜慶,湯圓翻滾慶團圓;煙花璀璨增福氣,短信傳情增友誼;祝元宵節快樂!
4.你珠圓玉潤,肌膚雪白,內心豐富,甜蜜動人,渾身散發著誘人的氣息,讓我看了怦然心動,垂涎欲滴,我要一口吃掉你——元宵!元宵節快樂!
5.元宵佳節倍添喜,鑼鼓喧天問候你。煙花絢爛照亮你,彩燈排排祈福你,湯圓粘粘粘住你,明月溫柔愛給你,福福無限纏著你,驚喜連連笑納你。元宵快樂!
6.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世界末日,何時會出現。天中宮闕再展,人間風云突變,翻身奴隸把家還,與我共賞十五之月。問你呢,十五可否一見?
7.明月圓圓添思念,短信字字是真情;元宵節到了祝:鞭炮聲聲向你傳好運!湯圓給你送來甜蜜的幸福!花燈盞盞照亮你的前程!
8.親,幸福若能快遞,快快滴寄送給你!好運若能收集,滿滿滴打包送你!快樂若能讀取,甜甜滴朗誦給你!祝福放進餡里,溜溜滴元宵喂給你!
9.元宵佳節至,湯圓送祝福,圓你事業有成,圓你甜蜜的愛情,圓你美滿的家庭,圓你美好得將來,元宵佳節祝你合家歡樂,幸福安康。
10.元宵佳節,送你一碗元宵,圓你事業步步高,消你人生煩與惱;圓你愛情甜蜜好,消你痛苦與爭吵;圓你幸福享美好,消你生活不祥兆;這條短信來回漂,所有夢元,所有愁宵。
11.元宵節,燈謎不可少,發揮你的小智慧,全是打一成語哦:①會計;②傘兵;③蜜餞黃連;④愛好旅游;⑤節日的焰火。答案依次揭曉:希望利用你的足智多謀讓幸福從天而降,我和你同甘共苦共創五彩繽紛的生活,收獲喜出望外的成績!元宵節快樂!
12.這條短信有魔力,閱讀后一切的煩惱都宵去,所有的霉運都宵去,全部的苦難都宵去,獨留快樂與幸福。祝你元宵節快樂宵遙!
13.那一抹天庭的月光,傾訴我的衷腸;那一縷柔柔的輕風,擄走你的憂傷;那一盞閃爍的蓮燈,將你的前程點亮;那一份屬于你的幸福,在愛與被愛中低吟淺唱;那一份淡淡的問候,平常中卻透露著不平常。元宵將至,祝你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14.正月里來正月正,正月里來鬧花燈。花燈里面藏謎念,開啟智慧把它想。小小謎念學問大,大千世界樣樣有。祝你元宵節聰明賽一休,做個狀元郎!
15.正月十五,皓月當空,閑來無事邀三兩好友賞月:一賞健康,二賞吉祥,三賞富貴,四賞安康,五賞榮光,六賞興旺,短信話牽掛,送你六大寶:健康,吉祥,富貴,安康,榮光,興旺,永遠陪伴你身旁。元宵節快樂!
元宵節做燈籠作文 篇10
過了春節,又一個高潮到了,那就是元宵節。
元宵節前幾天,有些人就在大街上擺起了攤子,賣起了煙花,買煙花的人可謂是絡繹不絕。元宵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空蕩蕩的,沒有幾個人,全在家里吃團圓飯;而元宵街上人山人海,大家一吃完飯,就干著來看元宵。
元宵時,我們先吃完飯,然后拿著自己買的煙花在小區里放。大家都興高采烈的放著自己的煙花,我差不多要放煙花了。一手拿著煙花,另一只手按著打火機,引線立刻被點燃了。在這時我的心激動得快要跳出來了。我的眼睛不敢睜得太開,怕煙花噴出來的沙子蒙在眼睛里。“嘭”第一響噴出來了,我迫不及待的等著第二發出來。煙花一發連著一發出來了,正當我在興頭上時,煙花已經放完了。我還是為煙花的美感到幸福。接著,我們又出去看煙花,走出去,便看見許多大型的煙花在美麗的綻放著,讓人陶醉不已,還有許多人放孔明燈呢,祝愿家人平平安安。這確實是個美好快樂的日子。
一眨眼,一晚上就過去了,大人們照常上班,學生上學。可熱鬧的元宵卻讓人難以忘懷!
元宵節做燈籠作文 篇11
我們的晚餐是排骨湯加湯圓。這次晚飯真是太豐盛了!可我最愛吃的湯圓他們卻只給了我六個。怎么辦哪?我便說:“你們誰知道比利時在哪個洲?”他們都答不上來。我便從他們的碗里夾走了兩個湯圓。
我們又去博物館看花燈。那里的花燈可多了,連每棵樹上都綁了四個花燈,亮起來可好看了!每當這個時候,博物館就變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
那里不光有花燈,還有各式各樣的禮花:有的象綻開的花朵,有的象飛走的火箭,還有一種禮花,剛放出來的時候不太亮,等一會才亮。亮的時候好象天上又多了一個太陽……
真希望以后能多過一些象元宵節的節日!
元宵節做燈籠作文 篇12
元宵節,它雖然沒有春節熱鬧的氣氛,沒有春節紅火的喜慶,也比不上春節的歷史悠久,但它有屬于自己的獨特含義。
因為元宵節緊挨著春節,所以在我的家鄉,從春節前夕一直到元宵節,近一個月的時間,家家戶戶都忙碌著、卻很開心的過著盛大的節日,直到元宵節完,這熱鬧、歡快的氣氛才漸漸平息下來。小時候,在我心中,我只知道元宵節像春節一樣熱鬧,一樣有趣。
記得有一句古語說:“正月十五鬧元宵”。每次還沒到正月十五的時候,人們便開始做準備,排秧歌、買煙花、買燈籠,有些心靈手巧的人便會自己做一個與眾不同的燈籠,就只為了那一天而做準備。
正月十五日那一天早晨還算清靜,可以到中午,剛吃過晚飯后,如果你想午休,那恐怕沒戲了。剛一過十二點,街上就準時開始了敲鑼打鼓,隨即而來的就是俗稱的扭秧歌。各個表演者臉上都洋溢著歡樂,透出了節日的氣氛,都跳出了自己的個性,各式各樣的,有扮小丑的,有舉花傘的,有轉手絹的,使你大飽眼福。看完了,會覺得肚子有一點餓了,這是餐桌頭號食品——湯圓,一個個濃郁可口,要到嘴里,感到一陣香甜,可口,好吃極了。
這都不算什么,只是個開幕式,最為熱鬧的還要數晚上了。
晚上,整條街都比以往亮,燈火通明的,必行在街上,琳瑯滿目的燈籠看得人眼花繚亂。有材質不同的,大小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各有各的特色,絕對都是獨一無二的。在拿一根細竹竿,將點燃的燈籠挑起來,俗稱挑燈籠,也有一個文雅點的名字叫看花燈。
看,那邊是什么,熱火朝天的,走,去湊湊熱鬧。哦,原來是——猜燈謎呀!火紅的紙片透過燈光,將整個廣場都被紅色包圍,被喜慶包圍著,人們站在一張張紙條前,有的低頭用手機查,有的撓撓頭,有的安靜的思考,想到后,便爭先恐后地去兌獎,廣場充滿了無窮的歡樂聲。
最后,再欣賞一下圓盤般的月亮,這是一年中第一個全月,皎潔的月光將每一個角落都照亮了,有一種仙境般的美。
這是我家鄉的元宵節,一個與眾不同,熱鬧非凡的節日。我愛家鄉的元宵節,更愛我美麗、熱鬧、與眾非凡的家鄉!
元宵節做燈籠作文 篇13
大家都知道元宵節是在農歷的正月十五,我想大家一定很喜歡過元宵節吧。那就讓我講講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吧。其是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傳統,這一天要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還要合家團聚,同慶佳節,真是其樂融融呀!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宋代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明代要賞燈10天,清代3天。在這些習俗中,我還是喜歡賞燈。而且還是夫子廟,每一年去夫子廟上等都是人山人海。里面什么都有得賣,有五彩繽紛,模樣格式的棉花糖。還有玩具。當然也有花燈,種類很多,有荷花燈、兔子燈、魚燈、蛇燈……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荷花燈,一共有三層。第一層是綠葉,一共有8片葉子,第二層是盛開的花瓣,一共有8片花瓣,第三層是由很多的花瓣組成的花骨朵。我講了這么多關于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我想大家一定對元宵節有了新的了解。在這里我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元宵節做燈籠作文 篇14
Till today,the lantern festival is still held each year around the country.Lanterns of various shapes and sizes are hung in the streets,attracting countless visitors."Guessing lantern riddles"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Festival.People will eat yuanxiao,or rice dumplings,on this day,so it is also called the "Yuanxiao Festival."Yuanxiao also has another name,tangyuan.Tangyuan can be boiled,fried or steamed.It tastes sweet and delicious.
元宵節做燈籠作文 篇15
元宵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團圓在一起吃著元宵,我家也不例外,可這次我們不是買元宵,而是我們自己親手做元宵,我覺得非常快樂。
元宵節那天,姑姑從超市里買回來了許多巧克力。姑姑告訴我們今天要自己動手做元宵,我聽了非常高興,歡蹦亂跳。迫不及待的開始準備了,開始做了,我和姐姐妹妹都把手洗的干干凈凈的,洗完后我們開始吧巧克力的袋子撕開,然后姑姑就給我們做了個示范做好的元宵就像包包子一樣,我看了后,覺得非常簡單就學著姑姑的樣子做了起來,開始我做的非常順利,可是到合攏的時候,巧克力開始不合作了,不是這漏出頭,就是那伸出了腰,一個元宵包了半天,卻包得一塌糊涂,那凹凸不平的身板上還有斑斑點點——巧克力,真是讓我大失所望。我生氣的說:“不信做不好,再試試,再試試。”可是我又試了非常多次還是不行,于是我急了說:“不做了”姐姐和妹妹看了后鼓勵我說:“你能行,你一定可以的,出國你要相信自己!”我聽了后,心里想起了一句名言“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于是心里又充滿了信心,又做了起來。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一顆“珍珠”誕生了。白白的圓滾滾的身子真是誘人。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我信心十足,做得更起勁了,于是一顆顆“珍珠”呈現在我眼前。元宵煮熟了,我吃著自己做得元宵,覺得我吃到了快樂的味道,心里是說不出開了的滋味。
從這件事中我品嘗到了快樂,但努力后的成功是快樂的,這份快樂是無與倫比的,而在快樂的同時我也收獲了一份堅持與執著。
元宵節做燈籠作文 篇16
各位領導,同志們,朋友們,父老鄉親們:
在這辭舊迎新、吉祥喜慶的時刻,我們滿懷喜悅迎接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的到來!在此文化產業發展中心向全縣父老鄉親,向所有關心和支持發展壯大的各界人士,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良好的祝愿!向精心組織、籌備、參與元宵節文藝展演巡游的工作人員和全體表演繡娘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并預祝鼠年元宵節文藝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回顧過去,成效顯著,我們豪情滿懷。XX年,我們在文化大繁榮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全體員工的鼎力支持下,以跨越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制度創新和傳統創新為動力,緊緊圍繞“傳承刺繡技藝、創立晉繡品牌、打造繁峙精品、培育萬名繡娘、壯大文化產業”的總體目標,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非公黨的建設進一步加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均取得了顯著成績。
元宵節期間,在各級黨政部門勤儉過節而退出文藝活動主角的同時,作為民營文化企業在歷年都參與縣城元宵節活動的基礎上,我們勇于擔當這一歷史傳統節日紅火熱鬧的重任,及早行動擴大陣容主動請纓豐富節日氣氛。不僅如此,我們還將首次將文藝活動隊伍走出縣城,深入到山西十大集鎮之一的繁峙縣砂河鎮及沿途的杏園、下茹越、集義莊、東山等鄉(鎮)進行巡游展演,讓更多的城鄉人民群分享節日的喜悅。同時也借此方式宣傳晉繡的歷史傳承,讓更多的晉繡愛好者加入到這一創收致富的行業中來,使繁峙文化產業有一個大的發展。共同開創繁峙的美好未來。我們堅信,有我們的共同努力,繁峙的明天一定會越來越輝煌,人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幸福!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在元宵節節玩得開心,工作干得順心,生活過得舒心,家庭充滿溫馨!
元宵節做燈籠作文 篇17
我想評論一下新年,在年里我最喜歡鬧元鬧了。
坐在車上,路過廣場,廣場上人山人海,傳來一陣陣甜甜的笑聲。我看到漆黑的天空,有著閃爍的會飄動的“星星”,原來那就是孔明燈。望著它,在地上緩緩的飛向天空,像是想快點投入“天空媽媽”的懷抱中似的。“真想買一個孔明燈喲。”坐在我身旁的堂弟說了話,說真的,我還真想放放孔明燈,再說也是第一次看見嘛,于是我下了車,買了幾個五顏六色的孔明燈。
到了天臺,我急忙把孔明燈展開,哇,好大喲,可在天空中看起來好小,早就聽姐姐說在孔明燈上寫上愿望,有可能實現,現在可好了,我拿了筆,甜甜美美的寫上了自己的愿望,找來了叔叔,幫我點亮蠟燭,蠟燭剛點亮了一小會兒,孔明燈就有點迫不及待了,顯得有點兒“飄飄然”了,“哇,飛上去了!好高好高……”弟弟大聲嚷道,孔明燈飛了,寄托著我的心愿,漸漸消失了……
“元宵佳節真是好,大街小巷樂陶陶……”電視里傳來了一陣動聽的音樂,元宵真的是很熱鬧,可這畢竟是春節的最高潮了,我心里默默想著:要是下一個春節能夠快點到來,那該多好。
元宵節做燈籠作文 篇18
1.我要用:一縷(情思)一棵(紅豆)一勺(蜜糖),月圓十分我會讓玉兔送去(*^v^*)我特制的元宵!
2.甜甜密密,團團圓圓,吃了湯圓,快樂過年!
3.圓圓的圓圓的月亮的臉,甜甜的甜甜的鮮靈的湯圓,滿滿的滿滿的盛給你一碗,裝上我美美的美美的元宵祝愿!元宵節快樂。
4.元宵佳節祝福你,做個元宵送給你!滑滑的,甜甜的,對你的感情粘粘的!
5.元旦除夕沒謀面,宵夜早茶沒約見,節前假后沒做伴。相會團圓暫無緣,思念惦記夢無限。鼠年祝福語
6.元宵夜,夜元宵,夜夜元宵夜喜慶年,年喜慶,年年喜慶年
7.月圓,人圓,事事圓滿!好花,好景,好事連連!
8.元宵佳節鬧花燈,花燈粘滿千紙鶴.舉杯邀月寄相思,月圓人緣樂團圓!
9.元宵到,祝愿你:春風春雨春常在,好花好月好年景!
10.花好月圓圓圓團,花燈紅火掛滿街,寄去心聲和祝愿,愿緣親友每個團“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