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通用27篇)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1
元宵節(jié)是中國自古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賞燈始于上古民眾在鄉(xiāng)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
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qū)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谷場跳舞。
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shù)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
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jié)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
元宵節(jié)習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愿望。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2
傳說元宵節(jié)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后,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yōu)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在呂后手中。
漢惠帝病死后,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后,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于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襄耳中,劉襄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后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lián)系,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于被徹底平定。平亂之后,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
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里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
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jié)日“鬧元宵”。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3
逐鼠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yǎng)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里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于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墻角、邊放嘴里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好死。
《荊楚歲時記》中說,正月十五的時候,有一個神仙下凡到一個姓陳的人家,對他們說:如果你們能祭祀我,今年就讓你們的蠶桑豐收。后來就形成了風俗。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4
這天是元宵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興高采烈地來到了人民廣場。我迫不及待的走了進去。
那里人山人海,花燈也像開會了一樣齊聚一堂。可熱鬧了。花燈讓我看的眼花繚亂。燈有大的,有小的,顏色不一,形狀千奇百怪。最搞笑的要是算金豬燈了。
金豬燈是用幾根鐵絲做的,身體是用幾塊金色的紗布做的。臉上還掛著幾絲笑容。真可愛!它的樣貌好像跑步。金豬燈的豬尾巴上掛了張紙條,上方寫著祝:全國人名元宵節(jié)快樂。
看完了引人注目的金豬燈,再去看看環(huán)保燈吧!兩只手從下方伸出來,旁邊是樹林和草地。還有一條O字行的“小溪”,“小溪”的水真是“清澈見低”啊。都能夠當成一面鏡子了哩!O字行的“小溪”里還有兩艘竹筏,在饒著“小溪”轉。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5
源于佛教說,這種說法主要是胡申生先生主編的《社會風俗三百題》中:佛教教義中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無量壽經(jīng)》有無量火焰,照耀無極說法。
在佛教教義中,燈一直是作為佛前的供具之一。而且佛教經(jīng)典中反復宣傳:百千燈明懺悔罪(《菩薩藏經(jīng)》),為世燈明最福田(《無量壽經(jīng)》)。逢遇佛教盛會都要大明燈火。
在佛教傳說中,于正月十五張燈有關系的是有關佛祖神變的事跡。
據(jù)《僧史略》載,佛祖釋迦牟尼示現(xiàn)神變、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東土正月十五日,為紀念佛祖神變,此日需舉行燃燈法會。
東漢明帝時,摩騰竺法蘭東來傳教,漢明帝就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變之日燃燈,并親自到寺院張燈,以示禮佛。自此以后,元宵燈便蔚然成風。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6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xù)。每年農(nóng)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jié)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
民間過元宵節(jié)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后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7
上下一體(打一字)。卡
另有變動(打一字)。加
異口同聲(打一字)。諧
半耕半讀(打一字)。講
顛三倒四(打一字)。淚
鳳頭虎尾(打一字)。幾
彈丸之地(打一字)。塵
四個晚上(打一字)。羅
熙熙攘攘(打一字)。侈
連聲應允(打一字)。哥
孩子丟了(打一字)。亥
池塘亮底(打一字)。汗
內里有人(打一字)。肉
謝絕參觀(打一字)。企
床前明月光(打一字)。曠
對影成三人(打一字)。奏
總是玉關情(打一字)。國
柴門聞犬吠(打一字)。潤
我獨不得出(打一字)。圄
三點河旁落(打一字)。可
二十四小時(打一字)。舊
兩點天上來(打一字)。關
入門無犬吠(打一字)。問
一人背張弓(打一字)。夷
說話的技術(打一字)。團
第二次握手(打一字)。觀
開門日正中(打一字)。間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8
1、月兒圓圓人兒圓圓合家團圓,湯圓圓圓心兒圓圓花好月圓,祝福圓圓情誼圓圓面面圓到,幸福圓圓甜蜜圓圓珠潤玉圓。祝元宵心情圓圓美美人生圓圓滿滿。
2、趕個早,提個前,送份元宵串串連:新年撞大運,財神寵幸您,家人關心您,春風洋溢您,我會祝福您,幸運之星永遠照著您!元宵節(jié)快樂!
3、許一個美好的愿望愿您生活快樂幸福,品一份美妙的感覺愿您心想事成,真誠的問候愿您的笑容永遠甜甜蜜蜜,來自心底的祝福愿您事事如意,元宵節(jié)快樂!
4、煙花綻放在夜空,快樂蕩漾在臉上;鞭炮鳴響在耳畔,歡歌唱響在心中;花燈布滿在街巷,吉祥圍繞在身旁;元宵甜蜜到心里,幸福在團聚中綿長。祝元宵節(jié)快樂!
5、元宵佳節(jié)龍燈鬧,月兒圓圓心歡笑;情圓事圓人團圓,福運財運好運連;圓圓的元宵粘又粘,吃到嘴里甜又甜;幸福的元宵再來一碗,愿您萬事能圓圓!
6、點亮十五盞七彩蓮燈,照亮遠方的心湖;許下365個心愿,祈福美麗的晨曦;心鏡如水,愛在佳節(jié)中。即使您遠在他鄉(xiāng),祝福依然伴隨您左右,元宵快樂!
7、人圓家圓事業(yè)圓,心圓夢圓愛情圓,財圓運圓生活圓,日圓月圓大團圓!愿您在這個元宵節(jié)萬事皆圓,圓滿如意,盡享幸福團圓!
8、送您一碗湯圓,以誠摯的祝愿為料,以沸騰的祝福為水,以寬大的胸襟為碗,在元宵節(jié)到來的第一時間里送給您,愿您吃出一年的好心情。元宵節(jié)快樂。
9、人生是一條漫漫的道路,總會有人會永遠記住,想您的時候仿佛月圓對大地的呵護,元宵的祝福給您的最投入,祝愿您好運不斷,開心連連,萬事圓圓。
10、張燈結彩龍獅鬧,團圓歡樂一家好,家庭事業(yè)火紅照,愛情友情親情繞,平安健康都來到,真情滋潤好運交,元宵節(jié)的吉祥一路拋,灑下前程更美好,灑下明天如花嬌。元宵節(jié)快樂。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9
元宵節(jié)偷菜節(jié)流行于貴州省黃平一帶苗族,偷菜節(jié)也是在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舉行。
節(jié)日這天,姑娘們便成群結隊去偷別人家的菜,嚴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為偷菜與她們的婚姻大事有關。所他的菜僅限白菜,數(shù)量夠大家吃一頓即可。偷菜不怕被發(fā)現(xiàn),被分的人家并不責怪。大家把偷來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
據(jù)說誰吃得最多,誰能早得意中人,同時所養(yǎng)的蠶最壯,吐出的絲也最多。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10
1、明月天上圓,歌聲地上歡;花燈千光照,煙花綻璀璨;湯圓鍋中鬧,人們展笑顏;神州祥和地,百姓慶團圓;祝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佳節(jié)快樂!
2、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佳節(jié),福到來,吃湯圓,放鞭炮,我祝福,你收到,小短信,很吉祥,發(fā)給你,要珍藏,傳遞它,永安康,祝你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佳節(jié)快樂!
3、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佳節(jié)送您一碗湯圓,將圓起一場事業(yè)的美夢,圓出溫暖如春的愛情,圓得家人幸福的團聚,圓來新一年精彩的運程!元宵快樂!
4、正月十五月亮圓,十五團圓吃湯圓,元宵圓圓像銀元,圓圓團團餐桌圓,吃著湯圓慶團圓,圓圓滿滿收美元。元宵節(jié)快樂!
5、花初放,香自藏;花燈上,謎自忙;黃昏樹梢手牽牢,花好月圓人興旺。親愛的朋友,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佳節(jié)來臨,愿你有個幸福快樂的心情!
6、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佳節(jié)來到,愿所有璀璨的光芒映照你,所有歡樂的聲音都是你,所有溫馨的祝愿送給你:花好月圓人長久,情意濃濃鬧元宵!
7、花好月圓人長久,情意濃濃鬧元宵!所有璀璨的光芒映照你,所有歡樂的聲音都是你,所有溫馨的祝愿送給你!祝元宵快樂,事事順!
8、火樹銀花不夜天,歡歌笑語人不眠;燈謎條條逗人樂,明月霞光照笑顏;親朋好互慶賀,湯圓個個幸福甜;祝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佳節(jié)給力!前途似錦!
9、元宵之夜月圓圓,圓圓元宵像月圓,家家戶戶共團圓,圍坐餐桌吃湯圓,海峽兩岸大團圓,炎黃子孫世界圓。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佳節(jié)快樂!
10、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佳節(jié),送你一碗湯圓,愿你吃后,愛情如湯圓,黏黏合合不分離;事業(yè)如湯圓,火火熱熱賺大錢;生活如湯圓,美美味味甜滋滋!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11
農(nóng)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元夜、燈節(jié)。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游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jié),這一夜就叫元宵。司馬遷創(chuàng)建《太初歷》,將元宵節(jié)列為重大節(jié)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shù)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jié)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
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早在20__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據(jù)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jīng)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jié)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后來節(jié)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jié)”。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xù)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 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元宵在早期節(jié)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jié)。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12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jié),過完了元宵代表春節(jié)也就結束了。吃完早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超市買湯圓,超市里人山人海,特別是冷凍柜前擠滿了人,大家都在挑著湯圓。湯圓有花生醬,豆沙醬,芝麻醬等等。最后我和媽媽挑了芝麻醬的和花生醬的。在回來的路上爸爸還買了煙花,我也挑了兩把握在手里放的小煙花。
晚上,我們一起來到爺爺奶奶家過元宵節(jié),爺爺奶奶早就為我們準備了瓜子,糖果,飲料,奶奶還包好了餃子等我們一起吃飯。晚飯后,爸爸就把煙花拿出來放在門口。爸爸用打火機點燃了引線頭,只聽見“砰”的一聲,五顏六色的煙花像仙女一樣從天空中飄落下來。我自己也點燃了握在手里的小煙花,我一邊跳一邊手上轉著圈圈,好看極了!
奶奶和媽媽在廚房煮著湯圓,我跑進廚房掀開蓋子,只見一個個雪白的湯圓漂浮在水中,彼此緊貼著,好像一粒粒珍珠,看得我都快流口水了。將它們舀在碗里,聞著那香噴噴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開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今天真是一個難忘的元宵節(jié)呀!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13
1、畫個圈圈祝福你,幸福健康追隨你。畫個元宵送給你,團團圓圓心歡喜。畫個花燈掛你家,元宵佳節(jié)綻心花。元宵快樂,闔家團圓!
2、歲月如詩,句句悠揚;友誼如歌,余音繞梁;佳節(jié)借吉,恭賀安康;爾汝情誼,亙古綿長!十五元宵節(jié),舉杯邀明月;傾心祝福您,吉祥又安泰!
3、收到我祝福的人永不被炒;閱讀的人會飛皇騰達;儲存的人會愛情甜蜜;刪除的人會好運連連;轉發(fā)的人薪水猛漲!元宵節(jié)快樂!
4、拈朵微笑的花,點盞溫暖的燈,吃碗團圓的湯,許個幸福的愿—愿花圓月圓燈圓湯圓人圓心圓事事圓滿,天天團圓,好夢常圓,元宵節(jié),緣來緣去快樂源源!
5、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6、迎來春天的燦爛,世界隨著季節(jié)變,思念卻是更勝前,元宵佳節(jié)心情暖,給你祝福不會變,愿你生活比春花艷,愿你事業(yè)比月亮圓。
7、小小湯圓,圓頭圓腦圓肚子,短短問候,真情真意真祝福,八月十五元宵節(jié),發(fā)的是短信,送的是祝福,祝朋友元宵節(jié)快樂啊!
8、把真誠的米,磨成祝福的面,摻上甜蜜的糖,包上吉祥的仁,合成幸福的團,放進如意的湯,煮成美滿的霄,送給開心的你。讓甜蜜包圍你,吉祥呵護你,美滿溫暖你,團圓擁抱你。祝元宵節(jié)快樂!
9、元宵夜,你只要對月亮盈盈一笑,月亮就變成月食。這一刻,偉大的西施在你身上靈魂附體,你一個人代表了中國美女悠久的歷史和傳統(tǒng),你就是當世的閉月!
10、湯圓是圓圓的,代表幸福是年年的,月兒是圓圓的,代表愛情是甜甜的;好夢是圓圓的,代表好運是連連的。元宵節(jié)祝你好事成雙,合家團圓!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14
1、包上紅糖,愿你甜蜜如糖。
2、包上芝麻,愿你好運發(fā)達。
3、祝您元宵闔家歡樂,事事如意!
4、心愿,情愿,祝您理想天隨人愿!
5、吃元宵,品元宵,元宵佳節(jié)香氣飄。
6、幸福湯圓一入口,健康快樂常陪伴。
7、愿友元宵樂連連,開心幸福綻笑顏。
8、祝愿你身體健康,合家幸福,萬事團圓。
9、送上一盞如意燈,生活處處順,事業(yè)節(jié)節(jié)高。
10、祝福,點綴著今夜的美妙,愿你佳節(jié)快樂,越過越好。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15
《元宵》
(明)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夕》
(明)王守仁
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
賴有遺經(jīng)堪作伴,喜無車馬過相邀。
《臺城路·上元》
(清)納蘭性德
闌珊火樹魚龍舞,望中寶釵樓遠。
靺鞨余紅,琉璃剩碧,待囑花歸緩緩。
《清平樂·上元月蝕》
(清)納蘭性德
比擬尋常清景別,第一團圓時節(jié)。
影蛾忽泛初弦,分輝借與宮蓮。
七寶修成合璧,重輪歲歲中天。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16
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上元節(jié)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guī)。
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jié),七月十五為中元節(jié),十月十五為下元節(jié),合稱“三元”。
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斗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
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為上元節(jié)。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jié),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故上元節(jié)要燃燈。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17
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自漢代以來,民間即有元夜張燈賞燈的習俗,所以人們又把這一天稱作"燈節(jié)"。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fā)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后,已發(fā)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jié)。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guī)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fā)展,燈節(jié)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18
1、元宵佳節(jié)歡樂渡,張燈結彩花擁簇。一夜魚龍酣暢舞,銀花閃爍映火樹。邀約親友齊歡聚,美景怡人悅心目。此時此景情意濃,萬事和樂沐幸福。恭祝元旦佳節(jié)快樂。
2、正月十五元宵吃湯圓:你圓、我圓,人人結緣!日圓、月圓,事事皆圓!人源、福源,處處皆源!官源、財源,源源不斷!心愿、情愿,愿愿稱心!
3、就是現(xiàn)在,用我最真切的思念。讓風捎去滿心的祝愿,給我生命中不可多得的你!愿你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元宵節(jié)!
4、賞月,觀燈,我等你!花燈,月下,我想你!月圓,湯圓,緣夢圓!
5、正月十五佳節(jié)到,月圓人圓元宵鬧。親人團聚樂淘淘,吃完湯圓看熱鬧。大街小巷放鞭炮,燈謎猜得汗直冒。龍獅舞得真是妙,此起彼伏試比高。心滿意足生活好,美好明天將來到。元宵快樂!
6、正月十五月兒圓,歡樂喜慶到人間;正月十五元宵甜,萬里河山盡開顏,正月十五幸福綿,好運好事喜連連,正月十五手相牽,幸福生活比蜜甜,短信一條到身邊,愿您開心過兔年!
7、明明月色,朦朧美好;盞盞花燈,搖曳浪漫;個個湯圓,團團圓圓;聲聲祝福,溫馨美好。賞月,觀燈,吃湯圓,送祝福,元宵佳節(jié)我想你,發(fā)條短信思念你,元宵節(jié)快樂!
8、一份誠摯的祝福,祝你在元宵佳節(jié)里,開心像鞭炮,噼噼叭叭好快樂;幸福像彩燈,照亮甜蜜的生活,甜蜜像湯圓,圓出一生一世的執(zhí)著!
9、元宵到我托湯圓親親你,我托花燈抱抱你,我讓快樂圍繞你,我要幸福陪伴你。元宵節(jié)祝親愛的,身體健健康康,心情快快樂樂。
10、元宵佳節(jié)到,花燈到處照。送您一碗特制湯圓:真心餡,好運料,健康皮,平安汁。送您一份祝福,人團圓,樂逍遙,福無邊。祝您元宵快樂合家歡!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19
正月十五得像大年三十一樣的重視,一家人不僅要團聚再吃頓年夜飯,夜晚還特別熱鬧,有集會玩龍燈、舞獅、旱船、猜燈謎、放焰火等各項社團活動。
北方的正月十五同樣也過的熱鬧非凡,把正月十四當作大年三十再吃頓年飯,然后再繼續(xù)過三天的年(十五為小初一,十六為小初二,十七為小初三)。直到正月十八,人們才開始投入到正常的生產(chǎn)工作中去。
不管南方北方,正月十五這一天都要合家團聚吃元宵。“元宵”這種食品名稱,據(jù)說出現(xiàn)于宋末元初,是因為人們習慣在上元節(jié)之夜吃它的緣故。
元宵和春節(jié)的年糕、端午節(jié)的粽子一樣,都是節(jié)日食品。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20
今天是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吃糖心圓子,喜氣洋洋。
我與爸爸吃完晚飯后,徑直向燈會走去。還未到達目的地,人群就像潮水一想蜂擁而至。
隨夜色加濃,穹廬中的“明燈”亮了。尤其是市民廣場上的那一片燈光,它們從半空中倒映在地磚上,跟風,隨晃動,閃爍,像一串串流動的珍珠,與那一片片密布在蒼穹里的星斗互相輝耀,煞是好看!
向前走,遠處的鞭炮聲就想成一片。禮花呼哧的響,忽然冒出了大禮花,如清泉一般,灑向人間;又如顆顆珍珠,從天而降;又似朵朵花朵,開滿夜空。
街兩旁的飲食攤點爐火正旺,香氣陣陣撲鼻,吆呼聲不絕于耳。雖然已經(jīng)吃過晚飯,但我匆匆看了幾眼就垂涎欲滴了。在摩肩接踵的人海中又擠又鉆,穿過鑼鼓喧天的舞臺,終于來到了燈展處。
哇—滿眼花燈五彩繽紛,千姿百態(tài),巧奪天工,令我目不暇接:鼠燈,荷花燈,走馬燈,福娃燈~~造型各異,色彩多樣,新奇有趣,贏得人們嘖嘖的贊嘆聲。再往前去,就是琳瑯滿目的商品攤了。一多黑色的玫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看就愛不釋手,便纏爸爸買下了。
伴隨人們的歡聲笑語與無數(shù)的鞭炮聲,沙碩的彩燈光,一起匯成了歡樂的元宵交響樂,飄蕩在空中,灑向人間。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21
為了讓孩子能更多的感受到元宵節(jié)熱鬧喜慶的氣氛,也為了體現(xiàn)中國人對傳統(tǒng)民間習俗的了解,同時能體驗與父母在幼兒園過元宵節(jié)的愉快,萌發(fā)愛集體、愛幼兒園的美好情感,我們舉辦了這次《游園活動》元宵親子同樂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整個校園、每個活動室都被布置的喜氣洋洋,大大的中國結、各種各樣的燈籠(幼兒和家長利用廢舊材料自制)、歡快地音樂……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就沉浸到“元宵”的快樂氛圍之中。以下是本次元宵節(jié)活動的總結:
一、活動的主題突出、計劃詳細
本次元宵節(jié)游鑫園小區(qū)活動是一次創(chuàng)新,體現(xiàn)了大帶小活動,讓大班的哥哥、姐姐推著小推車,托班的弟弟妹妹坐在里面,中班的哥哥姐姐攙著小班的弟弟妹妹,大家一隊一隊的游鑫園小區(qū),家長則跟在后面一同游小區(qū),這樣的活動是第一次,也是大膽的一次,因為全園那么多的孩子、那么多的家長,一起參與,場面非常壯觀,讓住在鑫園小區(qū)里的人們一同感受了元宵節(jié)的快樂。另外本次的活動計劃詳細,考慮周全,使得活動中,那么多的家長和幼兒都井然有序進行活動。
二、團結一致、分工協(xié)作
這次的活動離不開全園老師的共同努力,活動前各班老師能帶著幼兒一次次的熟悉游鑫園小區(qū)的路線,需要的材料能發(fā)動各班家長進行收集,為幼兒園開展此活動解決了后顧之憂,大家在游小區(qū)的時候,不僅照料的是自己班的孩子,還要兼顧和自己相鄰的班級的幼兒,包括生活老師在內,大家分工協(xié)作,為一個目的而努力,使得這次的元宵節(jié)活動讓家長們覺得老師考慮的很詳細。
三、活動促進了幼兒園的發(fā)展
這次的活動走出了幼兒園,讓更多的人了解了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在這次的活動中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讓每位老師都有計劃意識,知道一個人的行為代表的是全園的形象,在游小區(qū)的過程中,要維護自身形象和幼兒園形象,要服從指揮者的指揮,聽從安排,正因為老師們的思想覺悟提高了,所以本次的活動大家配合的默契,取得了成功。
這次元宵慶祝活動,以親子聯(lián)歡的形式進行,既融洽了師生與家長之間的關系,也有了情感交流,既感受到在幼兒園過元宵節(jié)的快樂,也感受了大帶小的關愛。在日后的活動中我們還需要不斷推出更新穎的活動內容,創(chuàng)新各個活動形式,相信以后的活動將會越辦越好。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22
1、十五的月亮照夢田,愛情的美酒映笑顏;十五的元宵甜心坎,親情的暖流涌心間;十五的燈籠福壽連,和和美美慶豐年。愿你元宵節(jié)月圓人圓左右逢源,燈紅愛紅萬紫千紅。
2、日子很甜,像我送你的湯圓;生活很美,像春天一樣燦爛;人生如意,像此時你的笑臉;喜氣昂揚,像祝福一樣不斷;心隨人愿,像你家一樣團圓;萬事順利,像藍天一樣永遠。祝元宵節(jié)快樂!
3、一份誠摯的祝福,祝你在元宵佳節(jié)里,開心像鞭炮,噼噼叭叭好快樂;幸福像彩燈,照亮甜蜜的生活,甜蜜像湯圓,圓出一生一世的執(zhí)著!
4、天圓圓,月圓圓,財圓圓,運圓圓,事圓圓,情圓圓,壽圓圓,福圓圓,家圓圓,人圓圓,元宵佳節(jié)送給你圓圓的祝福:吉祥如意幸福團圓。
5、這一刻,有我最深刻的思念。讓云捎去滿心的祝福,點綴你甜蜜的夢,愿你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元宵節(jié)!
6、天涯共此時,元宵佳節(jié)至。好語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海上升明月,祝福情更切。福星將您照,事業(yè)步步高,生活更美妙,日子樂逍遙。祝您元宵節(jié)快樂!
7、明月初圓佳節(jié)到,開開心心人歡笑。大街小巷人如潮,觀燈猜謎多熱鬧。更有龍燈和高蹺,舞得精彩人稱道。親朋好友聚一堂,共品湯圓度良宵。祝元宵節(jié)快樂圍繞!
8、明月當空,事事美滿,春風送暖,情深款款,元宵佳節(jié),真心一片,送上祝福,愿幸福平安,好夢圓圓,好事連連,好心情好身體,能掙好多錢!
9、賞圓月,鬧元宵,花燈亮彩快樂挑,舞龍燈,敲鑼鼓,幸福為你在做主,放煙花,吃湯圓,祈福祝愿家團圓。元宵節(jié),愿你快樂。
10、元旦除夕沒謀面,宵夜早茶沒約見,節(jié)前假后沒做伴。相會團圓暫無緣,思念惦記夢無限。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23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jié)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xiàn)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jié)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jié)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jié)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jié)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tǒng)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不僅盛行于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qū)也年年歡慶不衰。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24
民間在除夕供奉老天爺時要設立“天地堂”。人們在院子里扎一小棚,棚里面小桌上立著“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擺著香爐、供品,還掛著一盞燈籠,燈籠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據(jù)說姜太公當年封神時,別人都封了,就是忘記了封自己,自己沒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爺坐在一起。
燈籠與神有關,所以也賦予很多象征意義。
古時候,人們?yōu)榱蓑屩鸷诎档目謶指校谑菬艋\衍生為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之意。
在閩南語中“燈”與“丁”發(fā)音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有一種“光明燈”,在歲末年初時,把燈籠放在寺廟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順利。
也有農(nóng)家在田間立長竹竿掛上一盞燈“照田蠶”,觀察火色以預測一年的水旱情況,以期豐年。
“放天燈”,來由是過去人們在躲避盜匪侵襲而四散逃逸之后,以燃放天燈為互報平安的信號。由于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節(jié),從此以后,每年這一天,人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所以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其后逐漸演變?yōu)橄蛏咸炱砀TS愿的民俗活動。天燈上寫滿了心里的各種祈愿,希望天燈能上達天庭,帶給人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傳說唐太宗李世民鼓勵讀書,民間都把小孩送上學。入學的第一個節(jié)目叫“開燈”,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燈帶到學校去,請一位博學的老先生點起來,象征前途光明。從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后開學,因此開學的花燈,也成了“上元節(jié)”的點綴。
元宵節(jié)花燈種類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編制的形象燈,如龍燈、虎燈、兔燈等等,或是根據(jù)民間故事編制而成的活動燈,如牛郎織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現(xiàn)忠孝節(jié)義的民族精神。各種花燈制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25
元宵節(jié),作為北方人是一定要吃元宵。說到元宵這個節(jié)日,不少人以為湯圓就是元宵。其實元宵和湯圓盡管在原料和外形上差別是不大的,實際上是兩種東西。最本質的區(qū)別在于制作工藝上。做湯圓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一般是先把糯米粉用水調和成皮,然后將餡“包”好就是成功了。
而元宵在制作上就是比較繁瑣的:首先需將面和好,把凝固的餡切成小塊,過一遍水后,再扔進盛滿糯米面的笸籮內滾,一邊滾一邊灑水,一直到餡料沾滿糯米面滾成圓球方才告成。
除了湯圓和餃子之外就是,還有豆面團這種食物,也是元宵節(jié)受歡迎的一種食物。
特別其是昆明人特愛吃。其做法就是把豆炒熟后磨面,團成丸子后用水煮熟就可以了,而且吃起來口感也是非常的不錯。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26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天氣睛朗,還在睡夢中就被陣陣的鞭炮聲吵醒了。明媚的陽光透過窗子照了進來,真有春天般的感覺了,天空有一層薄薄的霧,是節(jié)日響成一片的鞭炮裝點的吧。
我們這里既過節(jié)又是廟會,所以顯得格外的熱鬧,平時習慣騎車、乘車的人們,今天都改成步行,成群結隊穿得漂漂亮亮的在大街上游玩。十字街頭有交警在維持秩序,繁華的路段車輛繞行,只準出不許進。
元宵節(jié)比過年還要熱鬧,更有節(jié)日的氣氛,過年家人團聚,大街上行人稀少,都在家里共享節(jié)日的喜悅。元宵節(jié)大人孩子都從家走了出來,脫去厚厚的棉衣,換上漂亮的春裝,五顏六色的風箏隨風飄動,孩子們手拿各式花燈,更有一天都不熄的鞭炮聲,大街上到處都充滿著人們的歡笑聲。
漫步在大街上,穿行于人群中,陽光暖暖的照在身上,春天來了,春天真的來了。
關于元宵節(jié)的黑板報資料 篇27
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jié)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二、觀燈
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后,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
三、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
四、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yōu)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jié)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