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元宵節手抄報(通用3篇)
2023年元宵節手抄報 篇1
南北朝時期,寧都縣東山壩鄉的大布村曾是虔州縣(即寧都縣的前身)的縣城。雖然時過境遷,但從大布村直到今天還四處林立的祠堂就可以想見當年這兒的富庶昌盛。千年的歲月在流逝,而虔州的遺風仍歷歷在目。虔州民俗更以它的約定俗成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傳承著。大布村民俗中一項叫“過燈”的古老儀式就一代又一代地流傳下來了。
火在原始社會就被人類奉茗神明般地崇拜著。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神圣的火演繹成了燈和燈彩,滲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寧都的燈彩絢麗多姿、品種繁多,“兔子燈”只是寧都燈彩其中的一種。點燃“兔子燈”的“過燈”是大布村一年一度每家每戶都要參加的大型活動,“過燈”是用彩紙扎成的母子兔子形狀的燈點燃后,在村莊、祠堂、各家各戶巡游。據當地人介紹“過燈”的民俗是明萬歷年間被村里一位姓羅的商人,在揚州貿易時,迷上了“兔子燈”、“扛燈”(另一種大型花燈,燈中可裝置各種栩栩如生的人物,通過火力沖動人物可手舞足蹈燈彩藝術)的工藝,就裝啞巴拜了制作這二種燈彩的師傅,辛勤伺候了師傅三年之久才學會這門技藝帶回大布。兔子燈的制作更簡單,所以村里人家家戶戶都會扎,而精彩細膩的“扛燈”卻成了村里一種傳男不傳女的祖傳藝術。大布“過燈”的民俗興于唐朝,人們把兔子視為吉祥之物,兔子燈所到之處就意味著把吉祥和好運送到了那兒。人們沿用這一吉祥物來迎神接福,其中寄寓的是人們所祈求神靈保佑,期盼來年五谷豐登,人畜興旺的美好愿望。
“過燈”是大布村人集體的活動。每年正月初十至十五的晚上,是大布村人“過燈”的日子,也是大布村最熱鬧紅火的日子。有5千多人口的大布村,每一家每一戶都要扎一盞一母二仔抱成團的兔子燈。兔子燈是由三個并列的兔子頭組成,中間的兔子更大,是兔婆,旁邊二盞是小兔子。兔子燈是用竹篾做骨架,用紅、綠、白三色的紙糊貼。兔身里安放一碗用茶油浸泡的白米,米中間放燈芯草,巡游時就點燃燈芯。“過燈”活動開始時,一家要出一個人擎著兔子燈地加入*的大隊伍。游燈的隊伍是以二盞扇面燈,緊接著一條二十多米長的龍燈,最后是數以百人(早年村里沒有人外工時,是數以千計的人)提著的兔子燈氣勢恢弘地巡游。
在響徹云天的鑼鼓嗩吶聲中,由近千人組成的游燈隊伍浩浩蕩蕩地走家過戶,穿街過巷、巡游在田埂上、池塘邊,最后聚集在祠堂里。之后,村里人還會按家族按房分地分別去事先議定好的人家里熱鬧一番,這些人家都是年前有喜事的,或是家里考出了大學生或是取了媳婦,或是家里添了新丁,主人家則要備好茶點酒席來迎接招待這些賀喜的鄉親,因為,“兔子燈”隊伍的到來,是象征著鄉親們給家里送來了吉祥如意的好運氣。連續幾天,大布村人都洋溢在歡樂喜慶之中,數以千計的“兔子燈”象繁星點燈,把這一方漆黑的天地點燃成了或長或圓或點或線或彎曲或成片的光明燦爛與輝煌火紅。
2023年元宵節手抄報 篇2
吃元宵的習俗源于何時何地,民間說法不一。一說春秋未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不知此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因為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還有一種說法,元宵原來叫湯圓,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圓十分拿手,從此以后,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這兩個傳說不見史料記載,不足為信。
關于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于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
到了現代亦有與元宵節有關的故事。袁世凱在做了大總統之后心猶未甘,還想當皇帝,因美夢不能成真,終日煩惱。一日他的姨太太說要吃元宵,話剛一出口,就被袁世凱打了一個耳光,因“元宵”與“袁消”諧音,從此袁世凱就給手下的人下了個命令,以后不許再說“元宵”,而只能說“湯圓”。后來有人就此事寫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
2023年元宵節手抄報 篇3
吃過喜慶的水餃,吃完長壽的面條,迎來團圓的元宵。元宵佳節馬上到,親手包只元宵送給你,我已經為你包進平平安安,包進順順利利,包進團團圓圓!
趁爆竹聲還未消逝,先把最好的祝福,最美的祝愿,最多的快樂,最真誠的問候,最強壯的健康,最祥和的幸運,最美麗的祝福,送給你和你的家人,祝合家歡樂,元宵節快樂!
潮漲潮落,月盈月虧,鼠年即將迎來第一個月圓之夜,祝你:月月加薪,月月發財,月月健康,月月精彩,月月平安,月月吉祥,月月快樂,月月幸福!元宵節短信
嫦娥美貌天下知,每逢佳節把你思,元宵到來最誠摯,祝福給你學寫詩,快樂伴你發花癡,趕走煩惱那小廝,愿你生活最如意,前途光明最得意,祝你元宵快樂。
嫦娥蟾宮抒廣袖,花燈繡球朝你丟。元宵湯圓和美酒,快樂幸福臉上留。新的一年,祝君:訊息視通千里,事業縱橫捭闔,財源信手拈來,萬事運籌帷幄!
嘗一口友情的美酒,握一把祝福的雙手,元宵的好運跟隨你走,愿你財源廣進最永久,人緣通達眾皆口,好運佳緣為你守,伴你快樂無煩憂,祝你元宵快樂。
嘗嘗元宵餡,你的愛情比它甜蜜;摸摸元宵皮,你的肌膚比它白皙;看看元宵燈,你的容貌比它美麗;賞賞元宵月,你的家庭比它團圓。元宵節快樂!
彩燈寫意世界的華彩,煙花放飛良好的祝愿,湯圓包裹生活的香甜,家是大大小小的同心圓,滿月勾起無盡的思念,喜度元宵美好夜晚,愿你幸福快樂到永遠!
彩燈點綴世界的華彩樂章,湯圓包裹甜蜜的團團圓圓。家是大大的同心圓,把我們的心緊緊相牽。一個美好的夜晚,祝你快樂到永遠。元宵節快樂!
元宵節手抄報資料:元宵節的歷史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