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開學第一周工作計劃(精選3篇)
幼兒園大班開學第一周工作計劃 篇1
主題名稱
我是大班哥哥姐姐啦
時間
9月3日至9月7日
生活體驗
1、 感知新學期班級的新環境,有做大班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2、能積極參與、共同討論和創設班級的區域環境,能參與制定規則。
3、盡快調整生活作息時間,適應新學期生活。
運動體驗
1、能較熟練地以接力賽的形式進行戶外游戲活動,動作協調、反應靈敏。
2、安全教育:上下樓梯好好走,不推擠。
區域體驗
棋吧:飛行棋 準備:提供飛行棋;
美術屋:我的自畫像 準備:新添記號筆;
小吃店:拉面 準備:提供娃娃家游戲物品;
理發屋:美發 準備:新添燙發器、假發。
環境創設
1、根據升班后活動室的年齡特點準備活動材料,與幼兒一起討論活動區角的設置和物品的擺放。
2、開設“寶寶作品”專欄,布置和展示幼兒暑期中的生活照片和假期作品等,共同分享經驗和快樂。
家長工作
1、接待家長、幼兒的報到,完成各項費用的收費工作。
2、與家長交流幼兒假期情況,請家長配合幫助孩子及時調整作息時間,更好地適應新學期的學習生活。
幼兒園大班開學第一周工作計劃 篇2
開學第一周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結束,眾所周知,開學第一天、第一周、第一個月是最難熬的,因為孩子們經過一個暑假的懶散生活需要在這段時間得到改善,假期綜合癥也不是那么容易說改就能改的了的,不過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回放假前的好習慣,甚至做得更好!
緊張而又忙碌的第一天,在孩子和家長們們高高興興的上學中度過,孩子們跑過來抱著我,家長們也熱情的打招呼,我們訴說著各自的想念。后來的幾天,是緊張而又忙碌的。
在家校溝通方面,每天晚上下自習后把孩子一天的表現和生活照發給家長,等孩子們睡著后,發信息告訴他們孩子已睡著,請放心。當收到家長們的感謝信息后,會莫名的感動,感覺這點累比起家長們的支持和理解根本不算什么!
在學生管理方面,基本上是在做一些常規訓練,由于還是帶自己班的孩子,再加上新轉來的三個同學有兩個是女生,相對而言比較順手。不過在這短短一周也發現了很多問題:基本每個人都存在自由散漫現象,不僅在學習上拖拖拉拉,在餐廳和宿舍也表現的比較明顯。
1、集體榮譽感不強,團隊意識薄弱。不認為自己的言行代表的是整個班級。
2、打鬧現象偶爾出現。雖然基本上是鬧著玩,但也有出現意外的時候,玩著玩著就真的打起來的也有。走廊上,樓道里,路隊行進中大聲喧嘩比較嚴重。
3、路隊較亂。無論是整隊的還是站隊的都不嚴肅,站沒有站相,走也沒有走的樣子。
4、課堂常規。課前準備大部分學生可以做到及時,但卻只有極少數的同學能做到上課需要的物品全部準備齊全。坐姿、寫姿、拿筆姿勢等都需要時刻提醒。
5、餐廳就餐。總體來說就餐秩序還是可以的,只是交接方面比較亂。
6、宿舍休息。由于是家族式管理,我們五年級承擔了幫助一年級小朋友的任務,大部分學生能過表現出大哥哥、大姐姐的樣子,幫助小同學盡快熟悉學校生活。只是由于一年級孩子還太小,存在想家、不適應宿舍生活等問題,很多孩子中午不休息,晚上打鬧,睡覺很晚,以至于我們班學生休息不好,白天犯困,導致課堂效率不高。
7、物品擺放。大部分學生能在第一天就做到上學期的物品擺放要求,只是還需要提醒、完善。
8、衛生清掃。對于衛生清掃方面做得不夠及時,保持的也不夠好,很多同學見到垃圾視而不見,沒有做到上學期見到垃圾就撿的好習慣。
9、時間意識薄弱。上課鈴聲響了才去上廁所或者才去收拾桌面的現象仍然存在。什么時間干什么事情在他們身上基本體現不到。很多鈴聲形同虛設。
當然了,問題的確很多,不過發現問題去解決就好了,沒有問題就沒有進步,只要我們一起去努力改進,相信我們班,我們學校會越來越好!i believe we can!
這一周,雖然累,的卻是幸福!因為我有一群讓我時刻生活在幸福中的可愛的孩子們!
幼兒園大班開學第一周工作計劃 篇3
一、預習:
1、把將要學習的課文讀兩遍,把課文中有拼音的詞語圈出來,家長簽字確認;
2、要求認讀的生字在預習本上寫一遍,在上邊寫上拼音,并在后邊劃上表格組四遍詞語
二、作業:
1、所有作業本、作文本、每課一練必須沒有黑團(否則太難看了,像沒有化妝的夫人),字體要端正,家長簽上大名~~
2、所有作業經過老師修改后有錯誤的地方,孩子們要折起來,老師下次會進行二次批改。這一點家長要重視哦,因為錯誤的知識點如果不及時更正,孩子會記得很牢固,結果是錯的……
三、班級管理:
我的教育理念是,知識與能力并重,在中國這種國情下,只會考試成績高是不夠的,只會做事沒有知識儲備也是不行的,所以從小養成一個很好的學習、生活和辦事的習慣十分重要!
我計劃把準備競選班委干部的孩子分成幾組,在九月份擔任相應職務,分組管理班級,然后在國慶后的競選中結合九月份的表現確定大隊委和中、小隊委的人選。由于進入中高年段,所以以后班級的很多事情,我會先讓班委干部先拿出計劃,經過大家商討和我的確定后,再交給孩子們自己去實施,盡量讓孩子們多參與到班級事務的管理。做得好與不好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經歷,事后我們再來總結得失,讓孩子在下一次活動時成長更多。
班級的許多評價指標我會用積分形式來量化,比如通過作業完成的等級給予加分,在課堂上得到老師的表揚也會加分等等。每個月我會用一節課,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積分來兌換獎品,而且積分前十名的孩子的作文,我會單獨指導!呵呵,大家覺得怎樣呢?
不過,讓陳老師很遺憾的是,班上有兩位女生今天常規性訓練沒來,陳老師只能在下周一再給她們安排座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