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點心的經(jīng)典做法(精選15篇)
西餐點心的經(jīng)典做法 篇1
材料
高筋面粉200克,中筋面粉100克,羅勒葉15克,熱水(85度)150克,油適量,鹽2克
做法
1.將高筋面粉、低筋面粉混合過篩于玻璃碗中
2.將鹽加入熱水中溶解,倒入作法1中混合拌勻
3.將作法2揉成面團,放置一旁松弛約20-25分鐘
4.將羅勒洗凈,放入果汁機中打爛成羅勒泥備用
5.將羅勒泥慢慢加入面團中拌勻,揉搓成面團
6.將羅勒面團每個分割成50克的小面團
7.將面團搟成薄圓餅狀
8.取一平底鍋,倒入適量油,放入圓面皮,以中火煎至兩面呈金黃色即可
西餐點心的經(jīng)典做法 篇2
材料
原料:排骨
配料:黃瓜片,涼拌醋,迷迭香,意大利香草葉,海鮮汁,濃醬油,糖鹽,玉米淀粉,料酒
做法
1、將排骨放入有少量黑胡椒和鹽的沸水焯水10-20秒,撈起待用,半截黃瓜切片代用。
2、醬汁:用盤子取適量水,加入4中茶匙糖、1茶匙鹽、3茶匙涼拌醋、
2茶匙料酒、3茶匙濃醬油、1大茶匙玉米淀粉,加入迷迭香、香草葉拌勻。
3、加入橄欖油,油溫直至聞到橄欖香味,倒入排骨,翻炒。
4、加入適量糖鹽翻炒。
5、倒入少量(約2茶匙)涼拌醋,翻炒。
6、加入1茶匙料酒翻炒。
7、倒入步驟②制作成的醬汁,蓋蓋,大火燜大約5-6分鐘。
8、掀蓋,加入3大餐匙海鮮醬,加入2中茶匙涼拌醋,蓋蓋,大火繼續(xù)燜
10分鐘。
9、煮至醬汁濃稠,小火續(xù)燜3分鐘后,加入黃瓜片,大火1分鐘。上碟!
西餐點心的經(jīng)典做法 篇3
材料
攪糖27.5公斤、回粉22.5公斤
做法
按國家標準制作方法:
1、回粉:糯米浸泡后濾干,以砂拌炒,再粉碎成細粉,并用100眼篩子過篩。然后置于專設(shè)的濕度較大的環(huán)境中吸收水分,成為回粉。
2、攪糖:攪糖中川白糖占90%、花生油5%、飴糖5%,同“花糕”中攪糖的制作方法。
3、糖粉:攪糖與回粉混合,反復(fù)滾壓,用60眼篩過篩。
4、裝盆:用專用方形錫盆。將糖粉裝入錫盆后壓緊,并用銅鏡走平,再按規(guī)格切成塊狀。
5、燉精:將糕盆置于熱水鍋內(nèi)搭氣(需加蓋),水溫80~90℃,時間10分鐘左右。糕體微有熱度時倒出,側(cè)置于“氣板”上,于鍋內(nèi)再搭氣(行語“搭倒氣”),水溫60~70℃,經(jīng)5~6分鐘后,即起鍋冷卻。
6、成型:將糕體兩端著紅色,靜置12小時左右,即可成型。成型時先切成厚約1.5毫米的薄片,后切成方形絲條,即為成品。
西餐點心的經(jīng)典做法 篇4
材料
豬皮1大片、蘿蔔1個、魚蛋1磅、醋少許、薑1塊、蔥幾棵、蒜泥
調(diào)味:磨豉醬、鹽、糖、蠔油、料酒
做法
1. 泡浸豬皮,柔軟後分開幾大片。
2. 以少許醋泡煮去除異味,用清水泡浸並清洗。
3. 再以薑、蔥泡煮,進一步去除異味以及讓豬皮更柔軟滑糯,再用清水泡浸並清洗。
4. 蘿蔔切塊,清水加入少許糖,煮蘿蔔至熟盛起,蘿蔔水後用。
5. 以薑、蒜泥炒煮已處理的豬皮,灑料酒,加入調(diào)味,慢火以蘿蔔水煮至稔滑。
6. 加入魚蛋、蘿蔔,至魚蛋全熟,完成。
小訣竅
豬皮材料分油爆或砂爆兩種,砂爆較好,沒有油附,但需要細心去掉砂粒,處理上較麻煩。並且,市場上油爆豬皮較砂爆多。
油爆豬皮沒有砂粒,但附油,有異味。處理時,如果異味大,可重複用醋泡煮的過程。這個過程同時也讓豬皮更為稔滑。
蘿蔔不能先吸收鹹味,否則不會清甜。以清水先煮蘿蔔,才有甜味。
西餐點心的經(jīng)典做法 篇5
材料
土豆2個(中小號的),雞蛋1個,沙拉醬1條(沒用了),鹽一點兒,黃瓜1小段,圣女果1個(裝飾用),黑白熟芝麻、海苔適量(裝飾用)
做法
1,將土豆去皮,洗凈切塊后,放入水中煮熟,用筷子能穿過即可,裝入保鮮袋,用搟面棍捶打,碾成泥。
2,準備熟雞蛋,黃瓜和沙拉醬。
3,熟雞蛋去皮后,把蛋黃放入土豆泥中碾碎,蛋白切成小粒。
4,黃瓜切成薄片再切成小粒。
5,將蛋白粒和黃瓜粒以及一大部分沙拉醬與土豆泥一起拌勻,加入適量鹽調(diào)味。
6,可將拌好的沙拉裝入容器中,再倒扣在盤子上。用剩余的沙拉醬擠在土豆沙拉上面做裝飾,撒上一些揉碎的芝麻和海苔碎,最后用黃瓜片和小西紅柿做裝飾即可。
西餐點心的經(jīng)典做法 篇6
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于使用餐具為佳。餐臺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當女主人拿起餐巾時,你才可以拿起餐巾放在腿上。有時餐巾中包有一只小面包,應(yīng)把它取出,放在旁邊的小碟上。
餐巾如果很大,就雙迭著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開。千萬別將餐巾別在領(lǐng)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亂揉。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或臟物,千萬別用它來擦刀叉或碗碟。
西餐的正餐通常從湯開始。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湯匙,它就在你右邊的盤子旁邊。不要錯用放在桌子中間的那把匙子,因為那可能是取蔬菜或果醬用的。
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后才開始。她不會像中國習慣那樣,請你先吃。當她拿起匙或叉時,那就意味著大家也可以那樣做了。
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cè)往內(nèi)側(cè)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zhí)刀將其切成小塊,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yīng)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xù)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并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可用右手持叉,如果講話需要做手勢時,就應(yīng)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zhí)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用餐后,將刀叉擺在4點鐘方向即可。
用刀叉吃東西時,應(yīng)以叉子將左邊固定,用刀子切一小口大小,蘸上調(diào)味汁送入口中。美式的吃法是先將食物全部切成小塊,再換右手拿叉子慢慢吃。但如果吃的是多汁的肉類菜肴,肉汁會流滿盤子,并不雅觀。因此最好是切一塊吃一口。
吃體積較大的蔬菜是可用刀叉來折迭、分切。較軟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稍事休息時,刀叉的擺法: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應(yīng)把刀叉以八字形狀擺在盤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盤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
如果有魚的話,它多半在湯以后送上,桌上可能有魚的一把專用叉子,它也可能與吃肉的叉子相似,通常要小一些,總之,魚叉放在肉叉的外側(cè)離盤較遠的一側(cè)。通常在魚上桌之前,魚骨早就剔凈了,如果你吃的那塊魚還有刺的話,你可以左手拿著面包卷,或一塊面包,右手拿著刀子,把刺撥開。如果嘴里有了一根刺,就應(yīng)悄悄地,盡可能不引起注意地用手指將它取出,放在盤邊沿上,別放在桌上或扔在地下。
必須用手吃時,會附上洗手水。當洗手水和帶骨頭的肉一起端上來時,意味著“請用手吃”。用手指拿東西吃后,將手指放在裝洗手水的碗里洗凈。吃一般的菜時,如果把手指弄臟,也可請侍者端洗手水來,注意洗手時要輕輕地洗。
西餐點心的經(jīng)典做法 篇7
1、手握叉子時不要像握大提琴那樣,或像握麥克佩斯夫人的匕首那樣。另外,不要手握刀叉在空中飛來舞去用以強調(diào)說話的某一點,也不要將刀叉的一頭搭在盤子上,一頭放在餐桌上。刀叉一旦拿起使用,就不能再放回原處。刀子放在盤子上時,刀刃朝里,頭在盤子里,刀把放在盤子邊緣上。
2.不要拿餐巾去用力擦臉的下部,要輕輕地沾擦。不要抖開餐巾再去折疊,不要在空中像揮動旗子那樣揮動餐巾。餐巾應(yīng)放在大腿上,如果離開餐桌,要將餐巾放在椅子上,并把椅子推近餐桌。注意動作要輕。用餐結(jié)束時不要折疊餐巾;否則,不了解情況的服務(wù)生可能會再給別的客人使用。用餐結(jié)束時要將餐巾從中間拿起,輕輕地放在餐桌上盤子的左側(cè)。
3.嚼東西時嘴要閉緊,無論你有什么驚人的妙語,時機多么恰到好處,只要嘴里有食物,絕不能開口說話。不能為了著急說話而馬上將食物吞下,要保持細嚼慢咽的姿勢,將食物咽下后會意地露出笑容,以轉(zhuǎn)達你內(nèi)心的活動:剛才完全可以有妙語出口,只是口中有食物。
吃西餐的基本禮儀知識十二條
4.要牢記你媽媽的話,坐立要直,不要將胳膊肘支在餐桌上。如果手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自在,放在大腿上。
5、吃魚、肉等帶刺或骨的菜肴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輕輕吐在叉上放入盤內(nèi)。如盤內(nèi)剩余少量菜肴時,不要用叉子刮盤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應(yīng)以小塊面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條時要用叉子先將面條卷起,然后送入口中。
6、面包應(yīng)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整塊面包咬。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面包掰成小塊再抹。
7、吃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為貴。吃雞腿時應(yīng)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著吃。吃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吃完上層后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后再吃下層,吃肉時,要切一塊吃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8、不可在餐桌邊化妝,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時打嗝是最大的禁忌,萬一發(fā)生此種情況,應(yīng)立即向周圍的人道歉。取食時不要站立起來,坐著拿不到的食物應(yīng)請別人傳遞。
9、就餐時不可狼吞虎咽。不愿吃的食物也應(yīng)要一點放在盤中,以示禮貌。主人勸客人添菜,如有胃口,添菜不算失禮,相反主人也許會引以為榮。
10、不可在進餐時中途退席。如有事確需離開應(yīng)向左右的客人小聲打招呼。飲酒干杯時,即使不喝,也應(yīng)該將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當別人為你斟酒時,如不要,可簡單地說一聲“不,謝謝!”或以手稍蓋酒杯,表示謝絕。
11、在進餐尚未全部結(jié)束時,不可抽煙,直到上咖啡表示用餐結(jié)束時方可。如在左右有女客人,應(yīng)有禮貌地詢問一聲“您不介意吧!”
12、進餐時應(yīng)與左右客人交談,但應(yīng)避免高聲談笑。不要只同幾個熟人交談,左右客人如不認識,可選自我介紹。別人講話不可搭嘴抵話。
西餐點心的經(jīng)典做法 篇8
中西文化是有很大的差異的,而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也是不一樣的,中國人吃中餐,而西方人吃的是西餐,自然我們中國的餐桌禮儀校準就不適合于西餐的場合了,我們現(xiàn)在來學習一下西餐座次禮儀和西餐餐桌禮儀,只有學會了這些才會有用餐是不失禮。
西式的座次也是很講究禮儀的,西餐是要根據(jù)餐桌的情況來安排的客人的座次的,我們常說的西餐一般用的是長桌。
西餐餐桌禮儀是要按照宴會的座次,客人的社會地位來安排的,女賓客的座次都是根據(jù)自己的丈夫的地位來定的。
也就是這么說,西餐座次是按類別進行分坐的,有男女分坐的情況,有夫婦分坐的情況,也有華洋分坐的情況。
西餐餐桌的席次是按照以下的情況進行排位的,右高左低,在同一個餐桌上,客人們的席位是按離主人的遠近期而定。
如果是主人的男女一起并肩坐在于一個桌子上,座次就應(yīng)該是男左女右,右席就是尊女性,如果男女分桌,坐于右席的是女主位。
西餐點心的經(jīng)典做法 篇9
食材準備
菲力牛排150克,西蘭花1小朵,黃油適量,黑胡椒適量,西紅柿半個。
1、西蘭花焯水備用,西紅柿切片備用。2、將黃油放入炒鍋中,煎化后,放入牛排,煎到兩面黃即可。3、擺盤,撒上黑胡椒醬。4、可以煎一個雞蛋,即可煎熟火半熟。5、西蘭花擺盤,西紅柿圍邊,完成。
1、一分熟的牛排中間幾乎是生的,帶血色。生的帶血牛排,汁多而且具有真正的牛肉原味。2、全熟牛排則呈咖啡色,幾乎熟透。但并不是越熟透越好吃,其實牛排在半生時,用刀切開所見的粉紅色肉汁,并不是血,而是烤肉時滲入的調(diào)味品汁。3、五成熟的牛排,有美妙的牛肉原汁,烤得時間越長,肉汁漸漸蒸發(fā),肉質(zhì)也變得堅韌,鮮美感消失殆盡,所以“老饕”是不吃老牛排的。4、初試者不妨以七成熟開始。表面焦黃,而中心已熟個七、八分者,就是所謂七成熟。
牛肉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肉品,它富含肌氨酸對于肌肉增長有幫助作用,另外含有的維B6能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肉毒堿能促進脂肪的消耗,增長肌肉。此外牛肉含有的蛋白質(zhì),鋅鎂,鐵鉀物質(zhì)的含量都比較高,能夠補血抗衰老,促進身體康復(fù)。
西餐點心的經(jīng)典做法 篇10
材料
(此分量可做40克左右面團,十個油旋)
主料:面粉300克、水170克、豬油45克、章丘大蔥35克
配料:花生油、鹽
做法
1、面粉中分次加水,攪拌成雪花狀,再用手和成均勻的面團,蓋保鮮膜餳30分鐘。
2、章丘大蔥切末,加少許鹽與豬油混合成豬油泥。
3、餳好的面團搓條分成每個重約40克左右的劑子,揉勻滾圓,取一個劑子用手按扁,搟長。
4、搟成厚度約為2毫米的長條,面片均勻抹一層蔥油泥。
5、然后將面向順長的方向?qū)φ郏砻嬖倌ㄒ粚踊ㄉ汀?/p>
6、把一端的頂部抻直. 再從頭卷起,邊卷邊抻。
7、收口垂直放置在案板上,所有的劑子依次做好。
8、卷好的劑子用手壓扁, 平底鍋燒熱,加入少許油鋪滿鍋面,放入餅坯,煎至底部定型后翻面。
9、小火烙至餅坯兩面金黃,取出放入烤盤。
10、入已預(yù)熱的烤箱中200度上下火烤6-8分鐘(這一步可以把餅中多余的油脂烤出來,表皮更酥脆)
11、烤好的餅?zāi)迷谑种校媚粗冈陲灥闹虚g向后捅一下,讓餅的層次出來。
西餐點心的經(jīng)典做法 篇11
點完餐后再打開
餐巾是為了在用餐時防止衣服弄臟而準備的。大部分都沒有折痕,皺褶的餐巾適合放置在桌上。在餐廳,一開始就將餐巾打開是違反餐桌禮儀的`。通常是在點完料理后才將餐巾打開。
餐巾對折后應(yīng)放置于膝蓋上
將餐巾打開后對折,并將開口朝外置于膝上。對折的目的在于防止餐巾,而開口朝外則是方便拿起擦嘴巴。但是對于經(jīng)常會弄臟衣服前襟的人,也可以將一整條餐巾張開夾在衣服上。要以不弄臟衣服為第一考慮因素。餐巾除了用來擦拭嘴巴、手、手指以外,也可以在吐出魚骨頭或水果的種子時,拿來遮住嘴巴。另外,在飲用飲料之前也可利用餐巾擦拭嘴唇。
擦拭嘴巴時,先用餐巾的末端順著嘴唇輕輕一下,弄臟的部分往內(nèi)側(cè)卷起。
吐魚骨頭或水果的種子時,先用餐巾遮住嘴,然后用手指拿出來或吐在叉子上,最后再放在餐盤上。也可以直接吐在餐巾內(nèi),再將餐巾向內(nèi)折起。此時,服務(wù)生會注意并換上一條新的餐巾。
如不想將餐巾弄臟,而取出自己的手帕或面紙使用,是違反用餐禮儀的。所以用餐時切記餐巾是可以弄臟的。不過用來擦汗或是擦鼻涕,或是將口紅整個印在餐巾上等都是不對的。涂了口紅的人應(yīng)在用餐前以面紙輕輕抹去口紅,決不能將口紅印在餐巾上。
暫時要離開座位時,輕輕的將餐巾折好,很自然的放在餐桌上。千萬不要把餐巾掛在椅背上,或是揉成一團放在桌子上。吃完甜點后,就可以將餐巾拿掉了。
餐巾是用來擦拭嘴巴
餐巾當然是為了預(yù)防調(diào)味汁滴落,弄臟衣物。但是,最主要的還是用來擦拭嘴巴。吃了油膩的食物后滿嘴油漬,若以這副尊容與人說話,委實不雅。況且喝酒時還會把油漬留在玻璃杯上,更是難看。至于口紅也是同樣要用餐巾略擦一擦,避免唇印沾在酒杯上。
餐巾用畢無須折疊整齊
用餐完畢要站起來,首先將腿上的餐巾拿起,隨意疊好,再把餐巾放在餐桌的左側(cè),然后起身離座。如果站起來后才甩動或折疊餐巾,就不合乎禮節(jié)了。餐巾用完后無須折疊得太過整齊,但也不能隨便搓成一團。如有主賓或長輩在座,一定要等他們拿起餐巾折疊時才能跟著動作。
中途暫時離席時,須讓餐巾從餐桌上垂下一角
宴席中最好避免中途離席。非暫時離席時,許多人會把餐巾疊好放在椅子上,這種處理方式并沒有錯,因為餐巾擺放在桌上容易被誤會已經(jīng)離席。其實,最理想的方式是用盤子或刀子壓住餐巾的一角,讓它從桌沿垂下,當然臟的那一面朝內(nèi)側(cè)才雅觀。
哪些食物可以用手指取食
1、生菜葉中包有食物者:如鴿松、蝦松、越南春卷……等等。如果不用手指取食反而更不方便,但需注意調(diào)味料以及沾醬等避免滴落桌上。
2、蘆筍:可以手指輕巧拿住,再沾以沙拉或調(diào)味料直接送入口中,但是一次以一枝蘆筍為宜。
3、餅干:無論什么樣的餅干,均可以大大方方的用手拿著吃,除非是你不小心把餅干掉進了咖啡中,非得用湯匙不可。
4、煮玉米:面對眼前整枝玉米時不用猶豫,可以自然的用手拿起,或許先抹上一些奶油,然后一排一排的將其食盡。
5、培根肉:這里指的是以油煎過,酥脆易碎者。若以刀叉取食將非常不方便,不但一切就碎,叉子更無法發(fā)揮功能,因此擅用你的手指罷!
6、面包:面包一般都是用手撕著吃,一次最好別撕的太大,以一、兩口能吃完者為佳。國外鮮有人用刀叉切面包來吃,正如同國內(nèi)沒有人用筷子夾饅頭吃是同樣的道理。
7、炸雞、薯條、洋芋片、漢堡等:大家都知道這些所謂的快餐類一定是用手抓著吃,除非是這些食物上已經(jīng)淋了太多的調(diào)味汁。
8、小肉卷、點心等:這類食物往往會在雞尾酒會中出現(xiàn),要知道主人一定早就想到客人如果一手拿酒杯,剩下的另一之手能拿的下什幺樣的食物。
9、三明治:沒想到吧?三明治也是用手拿著吃,除非是三明治中間包了太多的內(nèi)容,或是內(nèi)容汁液飽和,不斷滲出來。
10、帶柄之水果:如櫻桃、葡萄、草莓等,可以用手指輕輕掐住葉柄,然后一口一顆,吃的優(yōu)雅自然。
西餐點心的經(jīng)典做法 篇12
一是餐巾的鋪放。西餐餐巾通常會疊成一定的圖案,放置在就餐者的水杯里,有時直接平放于就餐者的右側(cè)桌面上或就餐者面前的墊盤上。形狀有長方形和正方形之分。
餐巾應(yīng)平鋪在自己并攏的大腿上,如果是正方形的餐巾,應(yīng)將它折成等腰三角形,直角朝向膝蓋方向;如果是長方形餐巾,應(yīng)將其對折,然后折口向外平鋪在腿上。餐巾的打開、折放應(yīng)在桌下悄然進行,不要影響他人。
二是餐巾的用途。餐巾對服裝有保潔作用,防止菜肴、汁湯落下來搞臟衣服;也可以用來揩拭口部,通常用其內(nèi)側(cè),但不能用其擦臉、擦汗、擦餐具;還可以用來遮掩口部,在非要剔牙或吐出嘴中的東西不可時,可用餐巾遮掩,以免失態(tài)。
三是餐巾有暗示作用。西餐以女主人為第一主人。當女主人鋪開餐巾時,暗示用餐開始,當女主人把餐巾放到桌上時,暗示用餐結(jié)束。就餐者如果中途離開,一會還要回來繼續(xù)用餐,可將餐巾放在本人所坐的椅面上;如果放在桌面上,則暗示:我不再吃了,可以撤掉。
西餐點心的經(jīng)典做法 篇13
材料
心形模型(網(wǎng)上購買)
雞蛋 1個(可以多個)
攪蛋器 1個(超市或者網(wǎng)上購買,樂天瑪特較全,淘寶網(wǎng))
其他佐料(想吃上蔥花的準備蔥花根據(jù)個人喜好而定)
做法
1、將雞蛋敲碎,用攪蛋器攪均勻。
2、將鍋刷洗干凈,燒熱倒油,不需要太多,轉(zhuǎn)下鍋把油倒出,接著再倒少許油,放上模型。
3、在里面加入之前攪拌過的雞蛋。
4、開始煎雞蛋(模型不要改變位置),等候幾分鐘就完成啦!
小訣竅
因為2、3兩步有點困難,所以可以先煎一個雞蛋,在用模型印上去,這種做法簡單,但營養(yǎng)不多(有一些就要浪費掉)。如果用了多個的,可以把幾個煎蛋摞在一起,一起印下去,這樣感覺像在吃三明治。。
西餐點心的經(jīng)典做法 篇14
自助餐
自助餐和國內(nèi)的自助餐差不多,自助餐都是有很多東西的,水果、甜點、肉食、東西隨便拿但是不能帶走,每次少拿吃完再拿。而自助餐也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非常優(yōu)雅的環(huán)境他需要餐桌,而另一種是不需要餐桌,而且服務(wù)人員也非常的少,客人們自娛自樂,可以吧食物帶到一個自己認為最舒服的`地方食用。
雞尾酒會
雞尾酒會的形式活潑、簡便,便于人們交談。酒會當然是以酒會友,而食物也是以酒為重,也有一些小食品列入點心、面包、香腸等等,放在桌子上或者有服務(wù)員拿著托盤端給客人,客人可以隨意走動,這種酒會一般要備上一張衛(wèi)生紙,因為你會隨時和人握手所以要準備用紙巾擦手或者嘴。
晚宴
西方晚宴一般邀請夫婦同時出席。如果你受到邀請,要仔細閱讀你的邀請函,上面會說明是一個人還是先生或夫人陪同,或者攜帶伴侶。在回復(fù)邀請時,你最好能告訴主人他們的名字。
西方用餐注意事項
1、瓷杯熱水,玻璃杯裝冷水或者冰塊。
2、就坐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要蹺腿,和餐桌的距離以便于使用餐具為佳。
3、就餐期間,如果暫時離開座位,可以把餐巾放在椅子上。千萬不要把餐巾放在桌上,否則就意味著你不想再吃,讓服務(wù)員不再給你上菜。
4、西餐菜單上有四或五大分類,其分別是開胃菜、湯、沙拉、海鮮、肉類、點心等。 (所以不要在開胃菜就直接吃飽,那樣非常糗)
5、不要在餐桌上化妝,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時打嗝是大忌。取食時拿不到的食物可以請別人傳遞,不要站起來。
6、用餐咀嚼食物的時候不要說話,更不要豪氣用餐(狼吞虎咽)。
7、如果是做客的話有的主人是按照地位、年齡等情況來安排座次的,應(yīng)該注意
西餐點心的經(jīng)典做法 篇15
材料
冷凍酥皮派兩片牛肉塊、蘿卜塊適量蛋黃一顆白芝麻少許鹽巴少許馬茲瑞拉起士絲隨意
做法
吃剩的番茄燉牛肉,把里面的牛肉跟紅蘿卜挑出來,用小叉子把牛肉弄碎,紅蘿卜弄小塊。
把酥皮拿出來,把牛肉跟紅蘿卜放進去,放上瑪茲瑞拉起士,四邊涂上蛋黃,對折,用小叉子把周圍壓緊,要壓緊喔,不然起士會流出來。
可以先作很多放冷凍,要吃的時候,拿出來(烤箱180預(yù)熱10分鐘)涂上蛋黃,灑一點白芝麻,少許的鹽,烤網(wǎng)抹一點油,放進烤箱用200度烤到表皮澎起金黃色就可以了。
把剩下的牛肉湯汁加熱,派沾著一起吃,就是美味的一餐了,簡單的剩菜變身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