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就餐禮儀(精選3篇)
食堂就餐禮儀 篇1
1、要注意公共衛生。進食堂不可隨地吐痰,不可向地面潑水、扔雜物,剩余的飯菜倒在指定地方。
2、愛護食堂公物,不準在墻上、餐桌上亂刻亂寫;不準損壞食堂的餐具和設施;不得隨意挪動桌子及其他設施。
3、遵守秩序,互相禮讓,自覺按先后次序排隊購買飯菜,不要硬擠或插隊,更不應打鬧、起哄和出現其他不文明行為。工作人員繁忙顧不過來時,要耐心等待,不要敲柜臺、餐具,或揮舞手臂,也不要“師傅、師傅”地叫個不停,更不能隔柜臺伸手拉工作人員的衣袖、衣角,這些做法都是失禮的。輪到自己打飯時,要客氣地講話。打飯后,應禮貌地說聲“謝謝”。
4、進餐時應注意節約糧食。例如,饅頭不小心掉在地上,應撿起,不要礙于面子而顯得過于“大方”、“瀟灑”,一腳踢開,以顯示自己多么“高貴”。所購買的飯菜,以吃飽為度,不要超量購買,以免吃不完造成浪費。
5、吃飯時,如發現飯菜有異物或質量問題時,可找有關管理人員有禮貌地說清楚,以幫助食堂改進工作,提高服務質量。不可感情沖動,大發脾氣,失去理智,吵鬧不休。如果一味堅持粗暴無理的態度,不但不利于問題的解決,而且還會引起食堂工作人員的反感,降低學生的人格。特殊情況下,還會引發學生與食堂工作人員關系的惡化。
6、尊重工作人員的勞動,適時對他們為大家的服務表示感謝,如果對食堂工作人員有意見時,須通過老師向其提出,禁止與食堂工作人員發生爭執。
7、就餐完,在半小時內不能跑、跳或進行劇烈運動,以保障身體健康。
禮儀小貼士
1、口內有食物,應避免說話。
2、吃進口的東西,不能吐出來,如系滾燙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沖涼。
3、切忌用手指掏牙,應用牙簽,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4、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噴嚏。
5、在進飯廳前,應把正在咀嚼的口香糖吐出,用紙包好,扔進垃圾桶。
6、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
7、吃飯時不要大聲喧嘩。
變相插隊惹人煩
變相插隊雖方便了自己,卻讓別人反感。生活中,排隊不是硬性規定,而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矩。食堂用餐、購物付款、乘車等,都需要自覺排隊等候。
排隊最忌諱插隊。如果有特殊緊急情況,應征得排在前面的人同意,才能越隊先行。面對插隊行為,排隊者應該及時而堅決地加以勸阻。但勸阻時,要用語恰當,好言相勸,避免不必要的爭吵。
情侶就餐別太親密
在公共食堂,尤其是在學校食堂,就餐的人比較多,情侶之間舉止要端莊,盡量不要出現相互喂飯等過度親密行為,以免引起同學們的反感心理。
不要帶飯到教室
很多學生早晨趕著上課,就在食堂打了飯帶到教室吃。上課的時候,老師在臺上講課,學生在下面吃飯,教室里也是彌漫著飯香,這樣肯定會影響上課質量。如果帶的是氣味大的飯菜,就“污染”了公共空間的空氣。
食堂就餐禮儀 篇2
開學啦!無論你是剛踏入校門的新生,還是吃過食堂飯的老生,學校食堂都是學校生活里重要的公共活動場所。一日三餐,餐餐要去,發生在學校食堂里的故事可是有很多哦。可是,在學校食堂里就餐的細節你可知道?本期我們和你一起細數一下在食堂就餐的禮節。
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就餐時不要浪費飯菜。
學校食堂,是學生們生活中最重要的地方,尤其是在肚子餓的時候,食堂里的飯香定是勾住教室里每一個學生的小胃,仔細的嗅著,哪還聽得進老師在臺上講課。只待下課鈴聲一響,便箭也似的奔進食堂,排隊、打飯、狼吞虎咽。
可是,同學們,你可注意到了一些就餐細節。在食堂,我們的一舉一動隨時會進入別人的眼簾,成為自身形象最有力的證據。
所以,填飽肚子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哦。
變相插隊惹人煩
蘇同學是一所高校新聞專業大三的一名學生,他告訴記者,在學校食堂直接插隊打飯的很少,可變相插隊的不在少數。一次,他在食堂買雞蛋灌餅,都輪到他了,但是排在他前面的同學幫剛過來的熟人帶了7個,餅就沒了,急著上課的他只好離開。
點評:變相插隊雖方便了自己,卻讓別人反感。生活中,排隊不是硬性規定,而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矩。食堂用餐、購物付款、乘車等,都需要自覺排隊等候。
排隊最忌諱插隊。如果有特殊緊急情況,應征得排在前面的.人同意,才能越隊先行。面對插隊行為,排隊者應該及時而堅決地加以勸阻。但勸阻時,要用語恰當,好言相勸,避免不必要的爭吵。
在排隊時如果碰到熟人,打個招呼就可以了,不要站在原地聊天,這樣會妨礙其他人。
情侶就餐別太親密
一所職業大學計算機專業大三學生小李告訴記者,一次他和女朋友去學校食堂吃飯,由于女友胃口不好,他就給女友夾菜,并且喂女友吃,表現的有點親密。結果就有同學過來說:“同學,注意影響,這是食堂。”弄得他和女友尷尬極了。
點評:在公共食堂,尤其是在學校食堂,就餐的人比較多,情侶之間舉止要端莊,盡量不要出現相互喂飯等過度親密行為,以免引起同學們的反感心理。
不要帶飯到教室
劉小姐是勝利路一所高校大三學生,她告訴記者,有次她沒吃中午飯,讓室友給她帶了一份搟面皮到教室。但下午來上課的同學都在抱怨,教室里怎么有股沖鼻子的大蒜味。她和那個帶飯的同學都覺得很尷尬。
點評:很多學生早晨趕著上課,就在食堂打了飯帶到教室吃。上課的時候,老師在臺上講課,學生在下面吃飯,教室里也是彌漫著飯香,這樣肯定會影響上課質量。如果帶的是氣味大的飯菜,就“污染”了公共空間的空氣。
禮儀小貼士
-口內有食物,應避免說話。
-吃進口的東西,不能吐出來,如系滾燙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沖涼。
-切忌用手指掏牙,應用牙簽,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噴嚏。
- 在進飯廳前,應把正在咀嚼的口香糖吐出,用紙包好,扔進垃圾桶。
-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
-吃飯時不要大聲喧嘩。
小李說禮
謹記細節禮貌就餐
《禮記》中記述了孔子的話“夫禮之初,始于飲食”,就是說飲食禮儀是一切禮儀制度的基礎。
中國人講究喜慶熱鬧,但熱鬧絕不是中餐的文化傳統。“食不語,寢不言”,古人早就給了我們告戒。
“毋摶飯”(別搶著吃)、毋詫食(咀嚼時不要出聲)、毋刺齒(不要邊吃邊剔牙),這些就餐時應注意的細節,今天的我們仍要時刻牢記。
在公共場所就餐時,記得控制自己的音量,給周圍的人一個良好的就餐氛圍。
食堂就餐禮儀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正確、適當的方式表達對他人的關心。
2、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發展連貫性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聽說交往能力。
3、培養關心他人的情感。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5、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不快樂、快樂的老爺爺
【活動建議】
一、師生共同玩游戲:聽數抱團,引出活動主題。
(1)老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聽教抱團”的游戲吧。(玩法:老師念到數字幾,就有幾個幼兒抱成團。)
(2)幼兒在老師的指令下開始做游戲。
(3)老師:剛才你們在做游戲的時候,心情怎么樣啊?
二、老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學習關心他人的方法。
(1)出示圖片1,讓幼兒觀察圖片中的內容。
老師:咦?這個老爺爺怎么了?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老師小結:老爺爺很難過,因為他在嘆氣,眉頭擰在了一起,頭發也亂七八糟的,看起來心情很不好。
老師:小朋友們生氣時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也來表演看看吧。
(2)出示圖片2,討論老爺爺變得快樂的原因。
老師:你們剛才在回答問題時,一切都發生了變化,老爺爺露出了笑臉。真奇怪,在這一分鐘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使老爺爺變得快樂起來了呢?
幼兒思考后回答。
(3)出示圖片3,引導幼兒學習關心他人的方法。
老師:做了什么事讓老爺爺快樂起來了呢?(幼兒討論后回答)
老師:做了一件關心別人的有意義的事,小朋友們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別人快樂起來嗎?(幼兒自由回答)
老師小結:我們可以幫老爺爺捶捶背,捏捏肩膀,給老爺爺唱歌,陪老爺爺說說話等。
(4)讓幼兒自由選擇周圍的同伴,針對如何讓大家快樂起來開展討論。
捶背、捏肩膀、親一親、說一句贊美小朋友的話、拉拉同伴的小手、說一句鼓勵別人的話、跳舞、唱歌、畫畫等等。
三、結合幼兒用書,做“一分鐘快樂”游戲。
老師:大家看看幼兒用書,書上的小朋友是怎樣讓別人快樂起來的呢?如果給你一分鐘,你準備怎么讓別人快樂起來呢?
老師:剛才你們想了這么多的好方法,現在就請你們用這些辦法使你的同伴快樂起來吧!幼兒嘗試用各自的方法讓同伴和老師在一分鐘內快樂起來。
四、老師帶領幼兒共同跳舞結束本活動。
老師:剛才小朋友們都嘗試了在一分鐘內讓老師和同伴快樂起來。在別人快樂的同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老師小結:對,當我們幫助別人、付出愛心的同時,我們自己也會感到快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單只有快樂的時候,也有傷心、難過的時候,所以我們要學會盡量讓自己忘記煩惱,只把快樂留在心里。現在老師放音樂,大家跟著音樂快樂起來吧!
活動反思:
通過本節活動,讓我感受到孩子們的純真愛心是無限度的,在本次活動中的優點是時間把握的很好,能控制整個活動的情節發展,孩子的積極性特別高,對于老師的提問發揮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