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儲氫罐爆炸的應急預案范文
1總則
1.1儲氫罐如發(fā)生爆炸危害極大,直接威脅機組安全運行,會導致嚴重后果,儲氫罐多是因為氫氣漏泄而引起爆炸。為了最大限度減輕儲氫罐氫氣系統(tǒng)爆炸事故,避免因氫系統(tǒng)爆炸造成人身傷亡及設備損壞的發(fā)生,加強對氫系統(tǒng)爆炸事故處理的綜合指揮能力,提高快速反應和協(xié)調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爆炸造成的損失,根據《大唐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危機事件管理工作規(guī)定》的通知,制定《遼寧大唐國際錦州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儲氫罐爆炸應急預案》。
1.2本預案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以“保人身、保電網、保設備”為原則,結合《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內容。
1.3儲氫罐氫氣系統(tǒng)爆炸是指氫儲系統(tǒng)的爆炸。換言之,氫氣系統(tǒng)爆炸是指儲氫罐氫氣發(fā)生爆炸從而引起的事故。
1.4儲氫罐氫氣系統(tǒng)爆炸的應急處理,需要動員公司內的安監(jiān)、消防、醫(yī)院、物資部門及各單位的力量,總經理是本危機事件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本單位的危機事故管理工作。化學運行高級主管是本單位危機事件的第一責任人。化學運行各班組和個人都有參與危機事件處理的責任和義務。
2概況
2.1化學儲氫罐負責對公司內1、2號機組的發(fā)電機供氫工作,氫是發(fā)電機的冷卻介質。及時補充充足、合格的氫氣是現場發(fā)電機穩(wěn)定、可靠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氫氣滲透性強,與空氣混合后易發(fā)生火災、爆炸等嚴重后果。因此,做好氫氣系統(tǒng)防火、防爆是保證發(fā)電機正常運行和保證周圍生產、生活正常進行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2.2外來氫氣導入儲氫罐內儲存,根據現場需要,通過管路輸送到現場。
3應急預案內容
3.1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職責
3.1.1應急指揮機構的組成: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3.1.2應急指揮機構的職責:
(1)在氫系統(tǒng)發(fā)生爆炸事故后,立即按本預案規(guī)定的程序,組織有關力量趕赴現場進行事故處理,使損失降到最低限,迅速進行恢復和滿足現場送氫的需要。
(2)負責向中國大唐發(fā)電股份有限公司報告本公司的事故情況和事故進展情況。
(3)負責氫氣系統(tǒng)爆炸發(fā)生后,涉及到臨時封閉道路及其它影響到附近居民的解釋和宣傳工作。爆炸撲救后,負責組織對現場的恢復工作。
(4)各應急小組在氫氣系統(tǒng)爆炸發(fā)生后,應立即按職責分工,趕赴現場組織事故處理,首先,要按照保人身、保設備的原則,如現場發(fā)電機氫系統(tǒng)指標不符合要求,應考慮停止機組運行,避免重大設備損壞事故;盡快恢復氫系統(tǒng)運行。
(5)事故處理期間,要求各崗位盡職盡責,聯絡渠道要明確暢通,聯絡用語規(guī)范,認真做好有關情況的記錄工作。
(6)儲氫罐爆炸要對事故發(fā)生的現象、設備損壞情況和事故處理經過一定要記錄清楚,等待備查。
(7)事故應急處理的終止:所有停運機組均恢復正常運行,儲氫罐送出合格、充足的氫氣為氫系統(tǒng)爆炸事故應急處理的終止點。
(8)組織和提供事故恢復所需要的備品備件。組織事故恢復所必需的生產車輛。組織實施事故恢復所必須采取的臨時性措施。
(9)完成儲氫罐氫系統(tǒng)爆炸事故(發(fā)生原因、處理經過、設備損壞和經濟損失情況)調查報告的編寫和上報工作。
3.1.3成立事故應急小組
(1)消防救援組
(2)運行應急組(現場及儲氫罐各成立一個小組)
(3)公用系統(tǒng)應急組
(4)物資保障應急組
(5)后勤、醫(yī)療保障組
(6)安全保障組
(7)保安救援組
(8)通訊保障組
3.2危急事件的預防
3.2.1引起儲氫罐氫系統(tǒng)爆炸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列舉如下:
(1)運行、檢修人員不按要求穿著防靜電服裝及鞋等。
(2)運行、檢修人員違規(guī)操作,引起火花,造成氫氣系統(tǒng)爆炸。主要表現為:使用非銅制工具或不符合要求的銅制工具進行操作。
(3)外來人員攜帶火種和通信工具,穿不符合要求的服裝及鞋等引起氫系統(tǒng)爆炸。
(4)儲氫罐周圍燃放煙花爆竹等引起火種進入儲氫罐。
3.2.2儲氫設備中的氫氣純度和含氧量,在運行中必須按專用規(guī)程的要求進行分析化驗。在儲氫罐出口管上應有帶報警的氫中含氧量在線監(jiān)測儀表。氫純度和含氧量必須符合規(guī)定標準;儲氫設備氫氣系統(tǒng)中,氣體含氫量不應低于99.5%,含氧量不應超過0.5%。如果達不到標準,應立即進行處理,直到合格為止。
3.2.3儲氫設備和有關裝置(如壓力調整器等)必須定期進行檢修和維護,保持正常運行,以保證氫氣的純度符合規(guī)定。儲氫室內和其他裝有氫氣的設備附近,均必須嚴禁煙火,嚴禁放置易爆易燃物品,并應設“嚴禁煙火”的標示牌。儲氫罐周圍(一般在10m以內)應設有圍欄,在儲氫室附近,應備有必要的消防設備。禁止與工作無關的人員進入制氫室。
3.2.4禁止在儲氫室中或儲氫罐近旁進行明火作業(yè)或做能產生火花的工作。工作人員不準穿有釘子的鞋。如必須在氫氣管道附近進行焊接或點火的工作,應事先經過氫量測定,證實工作區(qū)域內空氣中含氫量小于3%并經公司主管生產的領導(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工作。儲氫室內的管道、閥門或其他設備發(fā)生凍結時,應用蒸汽或熱水解凍,禁止用火烤。為了檢查各連接處有無漏氫的情況,可用儀器或肥皂水進行檢查,禁止用火檢查。
3.2.5儲氫設備(包括管道系統(tǒng))進行檢修前,必須將檢修部分與相連的部分隔斷,加裝嚴密的堵板,并將氫氣置換為空氣,方可進行工作。排出帶有壓力的氫氣或向儲氫罐輸送氫氣時,應均勻緩慢地打開設備上的閥門和節(jié)氣門,使氣體緩慢地放出或輸送。禁止劇烈地排送,以防因摩擦引起自燃。
3.2.6氣瓶應直立地固定在支架上,不要受熱,并盡量避免直接受日光照射。儲氫罐上應涂以白色。儲氫罐上的安全門應定期校驗,保證動作良好。進行儲氫設備的維護工作時,手和衣服不應沾有油脂。儲氫室著火時,應立即停止電氣設備運行,切斷電源,排除系統(tǒng)壓力,并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由于漏氫而著火時,應用二氧化碳滅火并用石棉布密封漏氫處不使氫氣逸出,或采用其他方法斷絕氣源。在儲氫裝置上進行檢修工作,應使用銅制的工具,以防發(fā)生火花;必須使用鋼制工具時,應涂上黃油。
3.2.7儲氫室和機組的供氫裝置應采用防爆型電氣裝置。門窗應向外開,室外還應裝防雷裝置。所有電氣設備的運行維護以及檢修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項,應遵守《電業(yè)安全工作規(guī)程》(發(fā)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的有關規(guī)定。
3.2.8制定演練計劃,加強日常演練。
3.3應急預案的啟動
3.3.1事故發(fā)生后由當值值長立即向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匯報,由副總經理根據情況,發(fā)布命令啟動執(zhí)行本應急預案。副總經理向主管的二級單位運行應急組首先下達應急預案啟動令,運行應急組應立即在運行范圍內,緊急啟動本預案,各就各位,組織事故的應急處理。
3.3.2副總經理匯報總經理、書記,通知各位副總經理和副書記組織所轄部門緊急啟動本預案,各單位人員接到命令后,迅速安排本部門人員各就各位。
3.3.3應急通信
通信聯系電話按本公司下發(fā)的電話號碼簿執(zhí)行。在事故發(fā)生后,通信應急小組,全力確保與各單位及各小組人員聯系的暢通。
3.4危急事件的應對
3.4.1爆炸發(fā)生后,值班員立即斷絕氫源或用石棉布密封漏氫處,不使氫氣逸出,并用二氧化碳或1211滅火器滅火。
3.4.2值班員無法采取有效措施撲救時,立即切斷有關設備電源,報火警119,同時匯報班長、項目部領導、值長、化學高級主管,項目部領導將爆炸情況報告公司領導。報告的主要內容:爆炸發(fā)生時間,爆炸情況,有無人員傷亡,設備有無損壞,需要救災物資人員等。
3.4.3項目部領導、班長、化學高級主管等有關人員接到爆炸通知后迅速趕赴現場組織撲救,防止災情擴大,停止向發(fā)電機補氫,關閉所有的補氫門。
3.4.4所有人員必須服從廠部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一高度,一切從保人身安全,保設備大局出發(fā)。
3.4.5在撲救爆炸過程中,如有人員燒傷,必須首先搶救受傷人員,以保人身安全為原則開展各項工作。
3.4.6爆炸處理期間,各崗位盡職盡責,通訊設備暢通,聯絡用語簡單規(guī)范,認真做好有關情況的記錄工作。
3.4.7爆炸撲滅后,設備部領導應組織恢復搶修,恢復儲氫站設備系統(tǒng)運行,保證發(fā)電機用氫工作。
3.4.8發(fā)電部領導應組織人員分析發(fā)生爆炸原因,搶救過程、損失、采取措施等匯報公司有關單位。
3.5生產、生活維持或恢復方案
3.5.1各單位生產人員在儲氫站爆炸事故發(fā)生后,在人身安全不受危害的情況下,要堅守本職崗位,使生產工作正常進行。
3.5.2根據實際情況恢復對現場的正常氫氣供應,防止損壞設備,并注意操作中的安全。
3.5.3在儲氫站爆炸應急工作中對周圍設施及設備的影響應及時恢復,并做好宣傳工作。
3.5.4保安應急小組要布置安排好人力,做好安全保衛(wèi)工作。其它小組要隨時準備進行救險工作
3.5.5根據現場恢復情況,由主管生產副總經理宣布事故應急處理情況的終止,生產秩序和生活秩序恢復為正常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