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應急預案4篇
為了進一步加強我鎮防震減災能力,保障人民財產的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國家地震應急預案》、《四川省地震應急預案》等制定本預案。本預案適用于我鎮處置地震災害事件的應急活動。
一、工作原則
地震災害事件發生后,鎮人民政府立即自動按照預案實施地震應急,處置本行政區域地震災害事件。鎮人民政府是處置本行政區域地震災害事件的主體,鎮級相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同行動。
二、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成立**鎮抗震救災工作指揮部,下設1個辦公室9個小組,即抗震救災辦公室、組織宣傳組、治安保衛組、醫療救護防疫組、交通運輸組、供電保障組、生活物資供應組、搶險救災組、人口疏散組、恢復建設組。
**鎮抗震救災工作指揮部:
指揮長:(黨委書記)
常務指揮長:(鎮長)
副指揮長:(副鎮長)
。ǜ辨傞L)
成 員:機關各部門成員為9個工作組成員
主要職責:統一領導、收集和協調抗震救災應急救援工作。
指揮部辦公室設在鄉國土村建辦、由呂廷才、曹楊、高霞負責日常工作。
職責:(1)迅速了解、收集和匯總震情、災情、及時向區指揮部報告。
。2)及時傳達貫徹各項命令,并督促檢查各項命令的落實情況。
。3)組織余震監測和震情會商,負責震災損失調查和快速評估,了解匯總現場救災進展情況。
。4)負責對外的聯絡和接待工作
(5)負責處理辦公室日常工作
1、組織宣傳組
組織宣傳組組長由副鎮長吳開榮同志擔任,黨委委員、黨政辦萬毅和廣播電視工作員李升福為成員。
主要職責:
(1)按照規定進行應急宣傳,及時向公眾發布震情、災情等有關信息。
(2)破壞性地震發生后,利用廣播加大宣傳力度,動員全鎮力量,積極參與抗震救災工作。平息地震謠言。當出現地震謠言并對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造成影響時,應派出工作人員調查謠言起因,做好宣傳工作,平息地震謠言。
。3)宣傳抗震救災工作中典型事跡與模范人物,穩定人心,穩定社會秩序,促進救災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
。4)負責地震應急機構體系的人員配置,提出對干部的獎懲及臨時任免意見。
2、治安保衛組
治安保衛組組長由副鎮長張毅同志擔任,成員為鎮綜治辦和安全辦主
任李建軍,楊曉林及駐鄉民警。
主要職責:
(1)在地震臨震預報發布后或地震發生后,及時組織與加強領導機關和生命線工程的安全保衛工作。
(2)當地震發生后,加強災區的治安管理工作,實施緊急防范措施。
(3)預防和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秩序,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災、水災、易燃易爆、有毒氣體等次生災
害的發生和擴大蔓延。
3、醫療救護防疫組
醫療救護防疫組組長由副鎮長金明偉同志擔任,副組長由衛生院院長黃樹林擔任。成員為鎮衛生院主要醫師、防疫人員及各村醫療站工作人員,辦公室設在鄉衛生院。
主要職責:
。1)在臨震應急期間,應儲備一定數量的藥品及醫療救護器械等,并組織好15人的醫療救護隊隨時待命。
。2)地震發生后,應立即合理安排醫療救護人員奔赴災區,利用各種醫療設施或建設臨時醫療點搶救傷員。
(3)在做好受傷人員的搶救、處理及疏散工作的同時,做好衛生防疫
消毒工作。
。4)及時檢查、監測災區的飲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控制傳染病的爆發流行。
4、交通運輸組
交通運輸組組長由副鎮長吳開榮同志擔任,鎮運管站王清明、安全辦李建軍,楊曉林及交警中隊人員為成員。
主要職責:
。1)在臨震應急期間,做好運輸車輛的準備及救災儲備物資、設備的運輸工作。
。2)地震發生后,應盡快組織人員搶修被毀道路、橋梁及有關設施,保證搶險救災人員,物質運輸和災民的疏散。
。3)組織、協調、疏散傷病人員。
5、供電保障組
供電保障組組長由供電所所長譚兵擔任,辦公室設在供電所。
。1)在臨震應急期間,要組織力量對主要變電線路進行檢修、加固。隨時保證線路暢通。
。2)地震發生后,供電所應迅速組織搶修隊伍,盡快恢復被損壞的線路及設施,確保災區正常供電。
6、物資供應組
物資供應組組長副鎮長由吳開榮擔任,財政所黎志華,民政辦胡太明,康婷為成員。辦公室設在鎮財政所。
主要職責:
(1)在臨震應急期間,做好應急資金、物資、食品的儲備和落實工作。提供后勤保障抗震救災所需物資和生活必需品。
。2)地震發生后,迅速組織隊伍,按照鎮上統一部署,調動糧食、食品與物資,保證災區及救援隊伍生活必需品的供應。
(3)做好應急救濟款的發放工作。
。4)積極組織災區的轉移,安置與恢復重建工作。
7、搶險救災組
搶險救災組組長由副鎮長張毅擔任,武裝干事曹楊和各村民兵連長為成員。
主要職責:
(1)在臨震應急期間,應組織搶險救災隊伍積極開展救災技術訓練,掌握搶險救災技術。
。2)破壞性地震發生后,應迅速組織隊伍奔赴災區,搶救被壓埋人員,并協助有關部門進行工程搶險。
(3)嚴密監視災區火災、易燃、易爆、有毒氣體等此生災害的發生,出現異常情況時,應迅速組織搶救人員和物資,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次生災害的擴大蔓延。
8、人口疏散組
人口疏散組組長由劉萬杰同志擔任。
成員:各村兩委負責人、各社社長、各企事業單位負責人。
主要職責:
。1)在臨震應急期間,負責指導各單位、各村組織群眾進行有秩序的疏散到預定安全區域,特別要注意做好婦女、兒童及老、弱、病殘人員的疏散安置工作。
。2)地震發生后,迅速設置避難場所和救災物資供應點。
。3)配合搞好災民的轉移和安置工作,穩定社會秩序。
9、恢復建設組
恢復建設組組長由副鎮長金明偉同志擔任,成員為民政辦胡太明,康婷,國土村建辦呂廷才、曹楊、高霞和關部門負責人。
主要職責:
(1)迅速組織人員深入災區,普查房屋等建筑物的損毀情況。
(2)提出重建計劃,并報鎮政府、區政府。
。3)積極爭取外援和籌措資金。
三、一般性地震的應急反應
一般破壞性地震時指造成人員傷亡10人以內,直接經濟損失在1億元以下的地震。
地震發生后,應立即啟動地震應急預案,按應急預案程序開展地震應急工作,并將緊急情況及時報區抗震救災指揮部。各村民委在半小時內向鎮辦公室匯報災情,之后每隔一小時向鎮抗震救災辦公室匯報災情,鎮辦公室每隔一小時向指揮部匯報災情。
其他等級破壞性地震應急救援按上級政府要求實施。破壞性地震發生后,各工作組成員迅速到位,按照鎮抗震救災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和職責開展救災工作。迅速向區政府及區抗震救災指揮部報告災情。
四、臨震應急反應
1、鎮防震救災工作指揮部召開緊急會議,研究布置應急準備工作。
2、各工作組立即行動起來,確保通訊暢通,集結搶險救災隊伍,隨時準備工作。
3、積極儲備救災資金,物資和食品。
4、保證供電的暢通。
5、加強全鎮的保衛工作,預防和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穩定。
五、抗震救災人員疏散
全鎮按照實際情況在各村設臨時疏散避難點,每個點應本著寬闊、平坦、附近無高層建筑、特種輸送管線、上游無堰塘水庫的要求位置。各包村干部、村兩委干部及社長要切實擔負本區域內受災群眾的安撫、疏導及開展自救、安全疏散避災的組織工作。
六、其他事項
。ㄒ唬╊A案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鎮政府按照有關規定、發布、報區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備案。
為了適應地震災害事件,應急對策的不斷完善和地震應急機構的調整,需及時對預案進行修訂,預案的更新期限為5年,期間因人事變動職責由新人員自動接替。
(二)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根據《xx縣教育局度防汛應急預案》(教【】52號)要求,結合我校區實際情況,按照統一指揮、高效應對的原則,為快速、有序地做好教育系統防汛工作,特制訂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以“預防為主、安全第一、常備不懈、全力搶險”為原則,立足防大汛、早部署、爭主動,及時、有效地處置全鄉教育系統防汛工作中出現的各類突發性災害事故,實行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做到責任到位、指揮到位、任務到位、措施到位,確保全校區各學校師生、校舍、設施和物資等方面在汛期的安全。
二、組織機構
為加強對防汛工作的領導,校區成立防汛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日常聯絡等各項工作。
領導小組人員名單
組 長:
副組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辦公室主任:
辦公室成員:
三、防汛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做好上級防汛工作各種文件精神的傳達貫徹,提高廣大干部和教職工對防汛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2、制訂學校防汛預案,做好汛前準備工作。
3、建立預警機制,及時向各學校通報災害天氣情況。要求各學校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汛應急預案,遇到險情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實施救援、搶險。
4、經常性開展防汛基礎設施的自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確保防汛設施的正常性能。
5、加強安全渡汛指導,減少和避免事故發生,確保師生生命安全。
6、協調好各有關防汛部門的關系,做到協調聯動,步調一致,保證防汛工作順利進行。
7、保持與基層學校的信息暢通,及時進行工作部署。
8、保持與氣象部門和上級防汛指揮部辦公室的聯系,及時了解掌握汛情信息,一旦遇到特殊情況及時做出反應。
9、及時處理好防汛工作的應急問題和突發事件;及時處理各種影響防汛工作的事件和責任人;及時發現和總結防汛工作的先進事跡和先進人物,確保安全渡汛。
四、應急措施
分為常備工作,遇有重大汛情時工作和搶險救災工作三方面。
。ㄒ唬┏浞姥垂ぷ
1、各學校要迅速制訂防汛預案,分工明確,責任到人。要準備一些防洪搶險的必要工具和物資,密切注意氣象部門的汛情通告。
2、各學校要加強檢查和防范工作,對本校的儀器室、實驗室、財務室、圖書室、電腦機房等重點部位要切實做好防水防潮工作;對校舍附屬設施、墻體、屋頂、門窗、電器、自行車棚、宣傳欄、電桿、高架物等進行安全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要及時整改,對有可能出現險情的房屋限期進行處理,需要封閉的堅決封閉,需要改造的馬上進行改造,把隱患消除在汛期到來之前,確保不發生安全事故。對校園內容易受淹的地方,要逐點檢查,保持校園排水設施暢通。
3、加強對學生的汛期安全教育。各學校要通過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對師生開展汛期安全教育,強化學生安全意識,特別是要安排相關專業人員加強學生應對洪水等突發事件的應急演練,提高學生自救自護能力。
4、迅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活動。各學校要根據當地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分布特點及誘發因素,尤其是沿河修建的學校進行重點排查。排查重點是建筑物漏雨、地基進水及排水不暢、裂縫傾斜等,要堅持一場雨一排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并及時反饋校區。凡有安全隱患的學校,要立即轉移師生到安全的地方上課,必要時要采取停課等緊急措施,確保師生安全。
5、各學校汛期要加強值班工作,學校領導班子不放假,主要領導必須堅持值班。學校主要領導和防汛負責人要保持通訊暢通,遇有特殊情況及時采取措施。
6、暑假期間學生必須放假。強調不得組織學生集體補課,不準私自組織師生舉行大型的集體活動。
7、加強對全校師生防汛知識的宣傳,把防汛的基本知識宣傳到每位師生,提高自身防范災害的能力。
8、防汛期間,各學校要加強領導,嚴肅紀律,服從安排和指揮。
。ǘ┊斢鲇兄卮笱辞闀r
1、校區防汛領導小組根據上級有關精神和本校區實際,及時對各學校發出防御通知,領導小組成員全部進入臨戰狀態,組長坐鎮指揮部署。校區和各學校要保證24小時有人值班,及時將有關信息上通下達。
2、各學校要按通知精神,立即行動,主要負責人要堅守崗位,檢查落實防洪預案的各項準備工作。對緊急情況要及時上報,及時申請上級防汛指揮部進行物資及搶險隊伍支援。
3、學校要組織搶險小組待命,對易受洪澇、雨水侵蝕的儀器設備、圖書檔案資料等要做好轉移的準備。
4、切實加強預防管理,嚴防學校重大事故發生。若確定因人力不可抗拒因素發生重大事故,事故單位負責人及現場人員應采取積極有效的自救措施,同時馬上上報,以進行全方位的救援,把損失降到最低。
5、校園內有建筑施工工地的學校,要督促施工單位進行檢查,加固相關施工設備,制訂安全撤離和疏散方案,確保施工工地人員和財產的安全。
(三)搶險救災措施
1、校區對災情確認后,防汛領導小組辦公室在第一時間將情況上報上級防汛指揮部辦公室。
2、學校發生災情后,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如有師生傷亡,要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求援,并積極開展自救;校區、學校防汛領導小組成員知情后,要立即趕赴受災學,F場,成立現場保衛、醫療救護、后勤保障等緊急搶險救援小組。處于危險地帶的學校應立即停止上課,并迅速轉移至安全地帶。
3、防洪措施無法抵御洪水造成災害時,立即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搶險救災。首先搶救受傷人員,并采取最有效措施排除學校積水,力爭將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
4、緊急調用各類物資、設備和人員,做好人員疏散和物資轉移工作。
5、受災學校及時與衛生防疫部門聯系,進行衛生檢查和消毒;校區防汛領導小組辦公室協助學校聯系衛生防疫部門。
6、災害發生后,通過有效途徑告知師生,有秩序地轉移,避免擁擠踩踏,堵塞通道,不得組織學生開展有礙防災的各類活動。
xx鎮校區防汛指揮部聯系電話:
一、總則
1、編制目的
為了做好水災發事件的防范與處置工作,保證抗洪搶險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按國務院的要求和省、市、縣人民政府的統一部署,結合我鎮實際,特制本預案。
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以及《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辦法》、《江西省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九江市紀委、省監察廳關于在防汛抗洪中加強監督嚴肅紀律的規定》等有關規章制度。
二、基本情況
xx鎮是長江中下游一個大沖積洲,四面環水,方圓104平方公里,堤內面積54平方公里,可耕面積5.6萬畝(棉花種植面積5萬畝);轄12個行政村,159個村民小組,8700戶農戶,4.2萬人;重點企業10家,中小學22所(其中,初中1所,小學17所),19個駐鎮單位。
xx大堤始建于1954年,全長64華里,土質結構復雜,半數屬沙質土壤結構,堤面寬度7—10米,堤身高程22.—23米(口高程),共有大小穿堤建筑22處(其中排澇機站10座,抗旱閘口12)座,大堤塊石護坡全長僅10余公里。
存在的主要隱患:①上游83年決口堤段700米(21+300-22+000),滲漏嚴重,泡泉群集中;②xx村九組2700米(27+000—29+700)崩岸嚴重; ③外閘100米(4+200-4+300)地基沙土流失,閘口年久失修,損壞嚴重;④格子堤XX余米未護坡,崩岸嚴重。
三、組織指揮體系
鎮政府成立防汛應急指揮部,負責全鎮的防汛突發事件的應對工作。
1、鎮防汛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鎮指揮部)
(1)、鎮總指揮部
總 指 揮 長:(黨委書記)
常務副總指揮長:(黨委副書記、鎮長)
副 總 指 揮長:
成 員:
(2)、各指揮分部:
、偕嫌沃笓]分部(、責任堤段)
指 揮 長:
副 指 揮長:
技 術 員:
成 員:
物資調配員:
、谥杏沃笓]分部(、責任堤段)
指 揮 長:
副 指 揮長:
技 術 員:
成 員:
物資調配員:
、巯掠沃笓]分部(、責任堤段)
指 揮 長:
副 指 揮長:
技 術 員:
成 員:
物資調配員:
、苤笓]分部(責任堤段)
指 揮 長:
副 指 揮長:
技 術 員:
成 員:
物資調配員:
、葜泻笓]分部(堤段)
指 揮 長:
技 術 員:
成 員:
物資調配員:
⑥后勤指揮分部
指 揮 長:
副 指 揮長:
成 員:
2、其他防汛指揮機構
各村汛其成立防汛指揮機構或相應的專業防汛抗災組織,負責本村的防汛工作;遇重大突發事件,可以組建臨時指揮機構,具體負責應急處理工作。
四、不同水位的應急措施
1、當長江洪水達到警戒水位(17.70米,吳淞口高程)時,在鎮黨委、鎮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鎮防汛總指揮長或常務副總指揮長主持會商,動員部署防汛工作,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鎮黨委、鎮政府下派工作組,分赴各堤段指導防汛工作;各村巡邏隊、搶險隊全部上堤,嚴密布防,每1000米為一巡邏段,24小時巡邏查險,大村上搶隊3支,中村上搶險隊2支,小村上搶險隊1支。(每支30人)
2、當洪水達到1983年水位(水位20.31米)時,各村巡邏隊、搶險隊、運輸隊全部上堤,每500米為一巡邏段,24小時巡邏查險,每1000米設搶險隊一支(人員30人);同時各指揮分部根據水情,采取臨時加高加固堤壩等緊急措施,確保大堤安全。
3.當洪水達到1998年水位(水位21.20米)時,全鎮進入一級緊急狀態,所有力量全力以赴上堤防汛;各村巡邏隊、搶險隊、運輸隊、預備隊全部上堤;每150米為一巡邏段,24小時巡邏查險;每500米設搶險對一支(人員30—50人)。
五、人員緊急撤離方案
1、風險潰堤分析:
(1)、上游1983年決口堤段,滲漏嚴重,泡泉區,遇98年以上特大洪水,可能最大決口寬度60—70米,潰口洪峰流量2070立方米/秒,洪水將從夾江直沖下流,兩側鯪號、同三號圩被洪水沖潰,漫頂后經晗豐圩、東沙公路不同方向流向下游。
。2)、九組崩岸處,遇98年以上特大洪水,可能最大潰口寬度80—100米,潰口洪峰流量2300立方米/秒,洪水將從xx村全境不同方向和境內,同時淹沒及天花凸流向下游。
。3)、當潰口出現在格子堤與大堤交界處,可能最大潰口寬度40—50米,潰口洪峰流量1600立方/秒。洪水先進入xx村,圩潰決,從夾江流向上游,等高線21.5米以下全部淹沒。
(4)、外閘一旦出現潰口,潰口最大寬度40—50米,潰口洪峰流量1700立方米/秒。洪水先進入境內,從圩流向上游,同時可能沖決圩進入夾江,沿夾江流向上游。
2、報警方式:
全鎮統一采用鳴鑼方式,由各指揮分部視情實施。
。1)、連響三聲,預示有重大險情;
。2)、連續急敲,表示已經潰堤;
3、人員撤離:
一旦發生潰 ,首先全鎮實行停電。
。1)、上游83年決堤,由上游指揮分部組織人員撤離預案的實施,指揮長,副指揮長疏浚;xx村黨總支副書記,xx社區黨總支書記,xx村黨總支書記具體實施;決口處兩邊堤段的人員全部撤到xx1—2組和xx3—4組,圩內居民全部撤到大堤,必要時再從大堤乘救援船只轉移到馬當或圩外其他地方;少數滯留在圩內無法及時撤出的居民可撤到高層建筑上待援;同時,上游指揮分部調集小船在圩內尋找被困人員,轉移到臨時住所。
。2)、九組出現潰堤,由中游指揮分部組織人員撤離預案的實施,指揮長,副指揮長、;xx村黨支部書記具體實施。潰口處兩邊住戶分別撤到東道口大堤和北套大堤,xx村天花凸住房和住戶就近撤到大堤,必要時從大堤乘救援船只撤往馬當或圩外其他地方:無法及時撤出的人員,迅速就近撤往高層建筑上待援;中游指揮分部調集船只在圩內及圩內尋找被困人員、撤往臨時住所。
3、格子堤與大堤交界處發生潰堤,由下游指揮分部組織預案的實施,指揮長,副指揮長;xx村黨支部書記、xx村黨支部書記具體組織實施;潰口處住戶分別撤往xx13組大堤和xx大廟大堤,必要時再從大堤乘船撤往馬當,和圩內人員全部撤上大堤,下游指揮分部調集船人在圩內尋找被困人員。
4、外閘發生潰堤,由中游指揮分部和下游指揮分部共同組織實施;中游指揮分部負責潰口處兩邊往戶的撤離,下游指揮分部負責、兩村圩內人員的撤離,中、下游指揮分部均組織調集船只到圩內搜救被困人員。
六、善后工作
發生水災后,做好災區生活供給、衛生防疫、救災物資供應、治安管理、學校復課、水毀修復、恢復生產和重建家園等善后工作。
1、救災
。1)發生重大災情時,成立救災指揮部,負責災害救助的組織、協高和指揮工作。根據救災工作實際需要,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派聯絡員參加指揮部辦公室的工作。
。2)民政部門負責受災群眾生活救助。應及時調配救災款物,組織安置受災群眾,做好受災群眾臨時生活安排,負責受災群眾倒塌房屋的恢復重建,保證災民有糧吃、有衣穿、有房住,切實解決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問題。
。3)衛生部門負責調配醫務技術力量,搶救因災傷病人員,對污源進行消毒處理,對災區重大疫情、病情實施緊急處理,防疫病的傳播、蔓延。
。4)組織對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污染物進行清除,保護災區正常的生活環境。
2、防汛物料補充
(1)水災過后,應及時查清、匯總防汛搶險物料的消耗情況,按照分級籌措和常規防汛的要求,及時補充到位。
3、水毀工程修復
(1)對影響當前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的水毀工程,應抓緊摸清情況、制定計劃、實施修復。防洪工程應力爭在下次洪水到來之前恢復其主體功能。
。2)遭到水毀的交通、電力、通信、氣象、水文以及防汛專用通信設施,應盡快組織修復,恢復功能。
4、災后重建
洪澇災害發生后,各相關部門在鎮政府統一領導下,共同實施災后重建工作。原則上按原標準恢復,若條件允許,可提高標準重建。
為認真做好抗雪防災工作,有效應對大雪冰凍災害的發生,迅速、準確、有序、高效地開展減災救災工作,進一步規范和提高抗雪救災應急能力,充分發揮各部門職能和合力作用,提高抗雪防災工作整體水平和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地減輕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損失,維護全縣社會穩定,保障全縣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平羅縣人民政府關于修訂發布〈平羅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通知》(平政發[]89號)和《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石嘴山市大雪天氣應急預案〉的通知》(石政發[]4號)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全縣范圍。
二、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實行政府統一領導、決策,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2)反應迅速原則。災害發生時,各相關部門要分工負責,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團結協作,具體實施。
(3)可操作性原則。一旦發生災害,及時啟動相關層級應急預案,使整個災害應急工作有機結合,高效進行。
。4)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專業隊伍負責清除縣城主要道路和重要部位的積雪積冰,確保城市運行安全、道路暢通;社會力量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清除背街小巷、人行道和重點部位的積雪積冰,確保群眾正常生活和出行安全。
三、組織機構及主要職責
縣人民政府設立抗雪防災指揮機構,在市抗雪防災指揮部領導下開展抗雪防災工作。
。ㄒ唬┛h抗雪防災指揮部。
主要職責:
1、組織全縣抗雪防災應急工作;
2、部署救災應急準備措施;
3、督促檢查救災應急工作所需人、財、物的落實情況;
4、檢查各鄉鎮抗雪防災指揮部和有關部門的救災工作;
5、根據災情發展情況組成抗雪防災現場領導小組,實施靠前指揮;
6、遇重、特大雪災冰凍,適時聯絡駐平部隊請求支援;
7、組織協調建設、房管、國土、工商、交警等部門共同做好抗雪防災工作,并按各自職責落實包干責任制,積極清除轄區內道路及兩側人行道、背街小巷、橋梁、住宅區、公園(景點)、綠化(行道樹)、工地(工棚)、垃圾收集房、公共廁所等設施上的積雪,確保市政公用、市容環衛設施完好和正常運行;要加強對設施農業、畜牧業、漁業養殖及戶用沼氣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對溫室大棚除雪、增溫、保溫、補光,牲畜家禽防寒、保暖,戶用沼氣防寒、保溫和漁業養殖掃雪、破冰增氧、補水防凍等工作,確保農牧業生產安全;
8、督促落實各鄉鎮與縣城內街道沿線兩側的企業、機關、學校、商店等單位做好門前積雪的清除工作,并納入“門前三包”檢查管理范圍;
9、研究解決有關抗雪防災工作的重大問題;
10、完成縣人民政府交辦的其它抗雪防災工作。
(二)各鄉鎮抗雪防災指揮部。各鄉鎮參照縣抗雪防災指揮部組織建立。主要職責:
1、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負責轄區內的抗雪防災工作,并按專群結合的原則,制定或完善轄區抗雪防災預案;
2、根據縣抗雪防災指揮部的指令執行預案,組織動員轄區村隊和企事業單位建立抗雪救災工作網絡;
3、完成縣抗雪防災指揮部交辦的其它抗雪防災工作。
。ㄈ┛h抗雪防災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辦公室(以下簡稱縣指揮部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建設局。主要職責:
1、負責處理縣抗雪防災指揮部日常事務,并根據相關部門建議,向指揮部提出應急預案的調動終止建議;
2、傳達縣抗雪防災指揮部的工作指令并監督落實;
3、會同民政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做好救災工作;
4、會同民政部門及時收集信息,綜合評估災情、發布災情和救災工作信息;
5、會同民政部門向縣抗雪防災指揮部及上級有關部門匯報災情和救災工作情況;
6、負責對抗雪物資使用情況進行初審匯總上報,由縣財政審核并落實專項資金保障,用于抗雪工作所需;
7、完成縣抗雪防災指揮部賦予的其他任務。
。ㄋ模┛h抗雪防災指揮部現場處理組?h抗雪防災指揮部所有成員單位為現場處理組成員單位。主要職責:
1、根據工作實際,制定本單位抗雪防災工作應急預案,并做好預警工作;
2、做好物資儲備和重點部位的保護工作。
各成員單位主要任務:
縣建設局:組織協調有關鄉鎮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做好縣城基礎設施的抗雪防災搶險工作;及時監督有關單位清除積雪,配合縣交通、交警部門做好道路除雪的協調、保障工作;負責排水、供氣、供熱等涉及居民日常生活各項設施的正常運轉和安全保障工作,確保供氣、供熱管網安全運行,做好抗雪物資、車輛、機具設備和應急搶險隊伍的準備工作。負責城市公交系統的正常運轉和安全保障工作,確保公交車輛安全運行、做好公交應急車輛的準備。建立與各鄉鎮的應急聯動網絡,保證雪情發生時,能在第一時間和最大范圍內組織有效的搶險工作。
縣民政局:負責督促各鄉鎮以及相關單位做好搶險救災物資、車輛、機具設備和應急搶險的準備工作;配合各鄉鎮做好街道、社區的全民應急動員,當雪情發生時,在第一時間內做好組織發動工作,力爭戶戶發動,人人參與。
縣交通局:負責入城公路路面的積雪清除工作,保障道路暢通;聯系電視臺,積極做好春運車輛在積雪冰凍情況下安全運行的宣傳教育工作,及時提醒車輛駕駛人減速緩行,確保安全。
縣水務局:做好縣城供水監督檢查工作,保證居民正常供水。
縣農牧局:負責協調各鄉鎮對設施農業加強溫棚管理,及時清除棚面積雪,防止塌棚;采取增加覆蓋物、熱風爐加溫等措施,增溫保溫,預防凍害;保障菜苗照射散射光,有條件的可采用補光措施。畜牧業主要確保草料儲備和棚圈的保溫通風,漁業養殖場點要積極掃雪、破冰增氧、補水防凍。沼氣用戶要做好沼氣池的防寒保溫。
縣林業局:負責倒伏樹木的清除工作,保證道路暢通;及時組織清除縣城樹木上的積雪,確保樹木不被大面積積雪壓損。
縣工商局:配合各鄉鎮做好個體工商戶的應急動員工作,當雪情發生時,在第一時間內做好門前清雪的組織發動工作。
縣供電局:負責全縣電網及供電設施安全生產工作,確保供電設施安全有效。
縣交警大隊:有效地利用信息組織網絡,在第一時間將路面狀況及時通報縣指揮部辦公室,并成立臨時事故處理應急小組,及時處理交通事故,組織交警就近現場疏導交通。
縣氣象局:為全縣指揮防御雪災、啟動和終止應急預案提供決策依據和建議;負責降雪天氣的監測、預報預測、警報的發布,并及時向縣抗雪防災指揮部辦公室報告氣象信息;負責氣象災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上報工作。
縣公安局、發改局、安監局、衛生局、縣消防大隊等其他相關部門均應按照各自工作職責做好配合和保障工作。
(五)縣抗雪防災指揮部后勤保障組。設在縣民政局,縣抗雪防凍指揮部所有成員單位為后勤保障組成員單位。主要職責:
1、負責抗雪防災物資采購的信息儲備;
2、負責督查各成員單位抗雪防災物資儲備情況,確保2次以上重大雪災的搶險物資需要,必要時統一調配全縣搶險物資;
3、負責對防災救災物資使用情況進行初審匯總上報,由縣財政審核并落實專項資金保障,用于防災救災工作所需。
4、及時收集信息,綜合評估災情,會同指揮部辦公室發布災情和救災工作信息;
5、會同指揮部辦公室向縣抗雪防災指揮部及上級有關部門匯報災情和救災工作情況;
(六)縣抗雪防災指揮部宣傳組。設在縣委宣傳部,負責組織各新聞媒體及時宣傳救災法規、政策,播報防范知識,報道災情和搶險救災工作。
四、災情分級及工作程序
氣象預報以平羅縣氣象局發布的氣象信息為準。
(一)小到中雪
氣象預報有小雪或小到中雪時進入二級值班,縣指揮部辦公室成員單位要安排專業人員24小時值班,加強對重點地段的巡查,在冰凍以前及時清掃本部門(區)負責的雪災區域的積雪,及時掌握并上報災情動態。
縣指揮部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隨時保持與公安局指揮中心的聯系,對全縣道路、橋梁上積雪冰凍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及時掌握降雪氣象信息、發展趨勢和災情,督查落實預案措施。
。ǘ┲械酱笱
氣象預報有中到大雪時進入一級值班,所有成員單位啟動抗雪防災預案,主要領導到崗值班,并視災情做好搶險隊伍和物資、機具設備的準備工作,在冰凍以前及時清掃本部門(區)負責的雪災區域的積雪。
縣抗雪防災指揮部及時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工作部署;各成員單位主要領導到崗值班,掌握災情動態,并按照縣指揮部辦公室的統一指揮積極組織搶險救災工作。
(三)當氣象預報與實際天氣情況發生偏差,且發生降雪時,各成員單位要根據縣指揮部辦公室的要求,及時啟動預案。
五、抗雪防災工作要求
(一)抗雪防災工作是關系到國家財產、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公共基礎設施安全、縣城生產生活正常運行的重要工作,各鄉鎮、各部門、單位都應高度重視,積極應對。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站在對黨、對人民負責的高度,切實擔負起領導責任,認真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確?寡┓罏墓ぷ骷皶r到位,最大限度地減少雪災帶來的損失。
(二)各鄉鎮要保障抗雪防災等應急處置工作所需經費。要明確清雪除冰工作責任和任務,并建立應急機構進行監督檢查。各有關部門要按職責配備好抗雪物資和設備,落實專人加強對抗災物資的管理、維護和使用,做到物資和設備定點存放。
(三)抗雪防災工作中各鄉鎮、各有關部門、企業應按照縣指揮部辦公室的要求,聽從調度、服從指揮,遇有重大事宜應及時向縣指揮部辦公室報告?寡┓纼龉ぷ鲗嵖兞腥肽甓染裎拿鞴ぷ骺荚u及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工作內容。
。ㄋ模┙㈩I導帶班和信息報告制度。在抗雪搶險過程中,要落實專人及時匯總上報災情和所采取的應急措施,實行24小時領導帶班和每2小時報告一次情況制度(重大問題隨時報告)。當日情況匯總應于次日凌晨8時前書面上報縣指揮部辦公室。災情過后,各單位要及時對災情、抗災情況及經驗教訓進行認真總結,并向縣指揮部辦公室作出書面報告。
。ㄎ澹┙㈦p休日及節假日清雪除冰防凍應急機制。在雙休日及節假日期間發生大雪天氣時,各鄉鎮、各有關部門、企業值班領導及工作人員要在第一時間通知人員開展責任區域內的清雪除冰防凍工作。如發生因清雪除冰不及時,或防凍措施不到位,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經縣抗雪防災指揮部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認定后,相關部門承擔一切責任,并追究相關責任領導和人員的責任。
(六)各鄉鎮、各有關部門、企業應在每年11月底前將抗雪防災準備工作情況上報縣指揮部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