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2025年消防的應急預案(精選3篇)
最新的2025年消防的應急預案 篇1
為加強我校消防安全管理,做到萬一發生火災時能沉著冷靜的指揮,迅速報警,很好的撲滅初起火源或控制火勢,同時安全地組織疏散全體師生,最大限度的減少火災帶來的危害,確保師生平安的目標,特制訂本應急預案。
一、組織機構:
總指揮
顧問(消防大隊隊長)
副總指揮
2、工作小組:
①滅火行動小組:
組長
主要職責:火災初起時,立即切斷電源,盡快到相應地點取下滅火器進行撲救。如發現現場人員需要救護,則應盡力想辦法救人。
②疏散引導組:
組長組員:一號樓X(一樓),X(二樓),X(三樓),X(四樓),X(五樓)以及現場。
組長組員:二號樓X(一樓),X(二樓),X(三樓),X(四樓)。
組長組員:四號樓X(二樓),X(三樓),X(四樓)。
組長(四樓)。
③通訊聯絡組:
組長組員
主要職責:一旦發生火警,負責與疏散、救護各組聯絡,控制校園廣播,調動有關人員到指定地點。應立即報警,先報119救火,再報110維持校門外秩序,根據人員受傷害情況報120,同時報教育局普教科。
④救護安全組:
組長組員。
主要職責:當火災發生時,如有受傷和被困人員,應協助滅火組和消防人員采取救助措施,及時現場救護或移交120急救中心。
二、預防措施
1、開展消防知識的宣傳工作
定期帶學生到消防隊參觀學習,讓學生能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意識,并根據消防知識進學校要求,通過廣播、閉路電視、黑板報等形式,宣傳消防知識,并建立消防宣傳墻,設置消防宣傳長廊,把各項消防制度、防火公約、會議制度等。
2、加強學校消防硬件建設
教學樓按要求配置干粉滅火器,消防水帶、水槍等,并設置一個公共消防應急箱,學校重點部位配置滅火器。
3、設置必要的消防設施標志
在校園內設置學校示意圖,標明消防設施,水源和消防宣傳標志。
4、經常巡查,排除隱患。
對教室的電源、易燃物的存放和用電、用火安全情況經常進行巡查。
三、應急措施
1、發生火災時,由現場教師或學生向校長或副校長或學校行政報告,學校領導立即通知廣播室,由廣播室指揮相關人員立即行動,到達預定地點。總指揮或副總指揮迅速到現場和主控室進行指揮。
①切斷電源、廣播告知。(穩定全校師生情緒,防止引起全校恐慌)
②呼叫119、110,并根據實際情況呼叫120、報教育局普教科(電話:)
③打開校門(當班門衛)
④滅火行動組到位,撲滅初起火源,關閉門窗,控制火勢,為疏散爭取更多時間。
⑤疏散引導組到位;疏散線路原則上由就近樓梯口直往學校操場或教學樓前廣場,特殊情況疏散組可臨時根據火災發生的地點,做出果斷的疏散線路決定,并加以引導。
2、撤離順序:按發生火災地點,所在班級同樓層優先原則,先撤離所在樓層的學生(離火源近的班級先撤),后撤離其他樓層的學生,這樣既確保重點,又便于撲救人員進出。如火災發生在課間,由班主任迅速到班級現場指揮撤離,其他教師按要求到各就各位。如火災發生在上課時,由任課教師現場指揮撤離,空課教師按要求到樓道指揮。
四、火災后有關行動
1、指揮小組得悉消防緊急情況后立即集中校長室,各種小組集結校長室或指定位置待命。
2、各級指揮小組成員在組長及上級消防指揮系統的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本校搶險救災。
①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教學樓的所有人員撤離。
②迅速關閉、切斷輸電、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滋生其它災害。
③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并送至附近救護站搶救。
④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3、積極做好師生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迅速恢復正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受災情況,及時匯總上報。
五、有關要求
1、沉著冷靜指揮。組織人員按分工合作,沉著冷靜,指揮得當。各指揮疏散教師要識大體顧大局,嚴密控制下樓速度,以免造成樓道擠壓,防止學生因恐慌而跳樓情況發生,疏散組成員應最后撤離現場。
2、學生不得參與救火。學生疏散時必須服從教師安排,有序按計劃快步撤離,不得參與救火。
3、穩定學生情緒。無論校園何處發生火災,疏散人員都應撤到學校操場或教學樓前廣場,學生撤離到安全地帶后,不得任意走動,更不得返回火災區。班主任應迅速清點學生人數,并向指揮教師匯報學生情況。
4、撲滅初起火源。滅火行動組在火災初起時,要就近起用滅火器,進行緊急撲救,盡最大努力撲滅初起火源或減弱火勢,或關閉門窗控制火勢漫延,為學生疏散爭取更多時間,在學生末完全撤離前又能確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不得撤離火災現場。
5、確保通信聯絡。在火災發生時,各組要確保通信聯絡,及時聯系,把有關情況報告總指揮。
最新的2025年消防的應急預案 篇2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堅決杜絕重、特大火災事故,努力減少火災危害,保障學校的各項工作秩序穩定,確保師生員工生命財產的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特制訂本預案。
一、組織機構與職責
1、為了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學校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分管領導、各部門的負責人組成,校長為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其他成員為各部位消防安全責任人。學校將消防安全納入綜合治理工作的內容,常抓不懈。
2、校消防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職責:
(1)認真貫徹國家、省、地、市消防工作的指示,將消防工作納入學校常規工作,及時總結,不斷提高。
(2)大力宣傳《消防法》,結合開學、學期結束、119消防日和課堂教學,經常對師生進行消防法規,消防安全知識教育,教育師生掌握正確的安全防火知識以及安全逃生辦法。
(3)定期組織義務消防員學習政治、學習業務,熟練掌握、使用消防器材。
(4)對消防重點部位,要配足消防器材,定期組織檢查,保證完好。
(5)時時刻刻保持高度警惕,進行經常性的消防安全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確保安全,一旦發生火災,及時報警,并組織滅火搶救。
二、消防要害部位管理制度
1、學校確定將教室、廚房列為消防重點要害部位。學校負責人為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
2、嚴禁在消防要害部位吸煙,一旦發現,要立即制止。
3、根據有關規定,學校配備的消防器材、滅火器,要放在明顯的地方。管理人員要學習、掌握有關的消防知識,會正確使用滅火器,會報警。要經常檢查滅火器,健全保養制度,如發現過期,要及時報告,更換藥劑。
4、經常檢查電器、電線的使用情況,不準亂拉臨時電線,經常宣傳安全用電知識。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技術規范,定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7、管理人員打開門窗時,要保持室內有人,人離開時,隨時關好門窗,嚴禁火種入內。
8、教師要認真貫徹消防法規和《未成年人保護法》,認真執行消防制度,積極配合學校開展消防安全知識教育。組織學生活動,要認真考慮消防安全,確保未成年人不受火災侵害。
三、應急措施
1、校長是學校消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一旦突然發生火災,要責組織滅火搶救工作。
2、在教室里,一旦突然發生火災,在場的任課教師為第一責任人,負責組織滅火搶救工作。
3、在公眾聚集場所發生火災時,第一是組織撤離,師生要有秩序地離開,第二報警,第三組織滅火。
4、保護現場,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
附:
消防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聯系方式
組員:
聯系方式
聯系方式
聯系方式
最新的2025年消防的應急預案 篇3
為加強城市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管理,完善公共消防設施建設與維護保養工作,確保公共消防設施完好、有效,保障經濟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xx)、《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xx)等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按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共消火栓管理暫行辦法》(新政辦發〔20xx〕141號)文件要求,進一步細化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管理和維護保養工作職責,盡快扭轉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滯后、維護保養不到位的局面,完善我市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切實提高城市抗御火災和其他災害事故的能力,使市政消火栓、消防水鶴滿足滅火應急救援需要,保障全市消防形勢安全穩定。
二、建設標準
(一)消火栓和消防水鶴設置范圍
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xx),城鎮(包括居住區、商業區、開發區、工業區等)應沿可通行消防車的街道設置市政消火栓系統,民用建筑、廠房、倉庫、儲罐(區)和堆場周圍應設置室外消火栓系統,用于消防救援和消防車停靠的屋面上,應設置室外消火栓系統。
根據《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xx),市政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在冬季宜采用干式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宜設置消防水鶴。當采用地下式室外消火栓,且地下式室外消火栓的取水口在冰凍線以上時,應采取保溫措施。
(二)市政消火栓設置要求
根據《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xx),市政消火栓宜采用直徑DN150的室外消火栓,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應有一個直徑為150mm或100mm和兩個直徑為65mm的栓口。
2.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應有直徑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個。
3.市政消火栓宜在道路的一側設置,并宜靠近十字路口,但當市政道路寬度超過60m時,應在道路的兩側交叉錯落設置市政消火栓。市政消火栓的保護半徑不應超過150m,且間距不應大于120m。
4.市政消火栓應布置在消防車易于接近的人行道和綠地等地點,且不應妨礙交通,應距路邊不宜小于0.5m,并不應大于2m;距建筑外墻或外墻邊緣不宜小于5m;應避免設置在機械易撞擊的地點,當確有困難時應采取防撞措施。
5.市政給水管網的閥門設置應便于市政消火栓的使用和維護,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50013—20__)的.有關規定。
6.設有市政消火栓的給水管網平時運行工作壓力不應小于0.14MPa,消防時水力最不利消火栓的出流量不應小于15L/s,且供水壓力從地面算起不應小于0.10MPa。
7.地下式市政消火栓應有明顯的永久性標志。
(三)消防水鶴設置要求
根據《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xx),嚴寒地區在城市主要干道上設置消防水鶴的布置間距宜為1000m,連接消防水鶴的市政給水管的管徑不宜小于DN200。消防時消防水鶴的出流量不宜低于30L/s,且供水壓力從地面算起不應小于0.10MPa。
三、責任分工
(一)制定本年度新建消火栓、消防水鶴施工計劃,明確建設及公共消防設施維護保養資金,并提請列入地方財政預算,屬于固定資產投資范圍的,列入地方固定資產投資計劃。
責任單位:市住建局
配合單位:市財政局
(二)將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維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其他公共基礎設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同步建設。市政消火栓、消防水鶴建設選用的產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并經法定檢驗合格。禁止使用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產品。
責任單位:市住建局
配合單位:市發改委、自然資源局、消防救援大隊
(三)加強市政消火栓、消防水鶴維護和管理,確保消防供水設施完好有效。根據實際配備專(兼)職檢修人員,定期維護市政消火栓、水鶴,并在冬季采取有效的防凍措施,確保公共消防設施保持完好有效。對不符合規定的市政消火栓、消防水鶴,應當及時進行整改,每年2月底前上報維修計劃,每年9月15日完成維護保養工作。同時,要建立健全市政消火栓檔案,提供水源建設圖紙及地理位置坐標。
責任單位:市住建局
配合單位:市清源水務公司
(四)公共消防設施及其給水管線的建設設計及質量,應當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消防供水設施的施工單位必須按照批準的設計施工,不得擅自變更。每年9月15日前完成市政消火栓建設,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在10日內向市住建局提出驗收申請,市住建局應聯合市消防救援大隊一同驗收。
責任單位:市住建局
配合單位:市消防救援大隊
(五)供水部門應當會同市消防救援大隊,每半年對公共消防設施進行1次普查,對檢查發現問題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開展維修工作,維修完成后反饋至市住建局、消防救援大隊。
責任單位:市清源水務公司
配合單位:市住建局、消防救援大隊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街道、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公共消防設施維護保養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全面推動工作落實。要進一步強化公共消防設施維護保養體系建設,在職責落實、人員配備、經費投入等方面予以保障。
(二)強化宣傳教育。各街道、各部門要以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導向,廣泛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宣傳,進一步增強全民消防安全意識,讓廣大群眾熟練消防基本技能,增強抵御火災能力,使消防安全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三)強化工作落實。各街道、各部門要建立健全公共消防設施保養措施和機制,扎實開展拉網式排查,對發現問題逐項列出清單,定期開展維護保養,做到底數清、情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