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火災的應急預案范文(精選3篇)
編制火災的應急預案范文 篇1
區護林防火指揮部森林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是象征國家昌盛,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為了保護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針對森林火災發生的特點,進一步貫徹“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工作方針,掌握消滅火災的主動權,達到統一組織、統一指揮,把森林火災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為此特編制我開發區(街道)的森林火災撲救預案。
一、基本情況:
開發區(街道)位于蠡溪路以西,梁溪河以南,西接風景優美的西蠡湖及梅梁湖,方圓約11.2平方公里。轄區內共有山林面積1800畝,其中湖景社區有山林面積1750畝,大箕山社區有山林面積50畝,湖景社區有和民政局共建的湖景公墓。開發區(街道)建立了護林防火指揮部,并設立了護林防火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經發局),共有專業護林員14名,義務撲救隊員55名。湖景社區與駐地武警8723部隊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
二、森林防火撲火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數
1、有利條件。
開發區(街道)、社區兩級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森林防火指揮機構,開發區(街道)指揮部由街道主任任總指揮,各社區護林防火領導小組由社區主任任組長。湖景社區與駐地武警8723部隊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林區離部隊駐地又比較近。
2、不利因數。
一是由于連年封山,雜草灌木叢生,地面枯枝落葉日積月累逐年加厚,可燃物增多,火險隱患大;二是湖景社區基康里、孫家灣拆遷,已無人居住,護林員都居住在安置小區,離山林防火地較遠,加上部隊封住了路口,巡查人員進出難;三是沿山有學校、部隊、靶場、公墓;四是殯葬整治后沿山世居居民上山掃墓等等。這些因素給山林防火工作帶來了較大難度。
三、主要護林防火措施
1、開發區(街道)與社區簽訂護林防火責任狀。社區與護林員簽訂了責任狀,與林區企業單位簽訂山林防火告知書,責任落實到位。
2、充實調整責任性強、身體健康的專職護林員組成護林防火隊伍。
3、加強維護保養,確保GPS護林防火實時監測系統正常運行,確保護林員到崗到位。
4、護林防火重點道口及重點區域設置了8臺自動語音播報器,加強宣傳,提醒入山人員,山路增設醒目的防火標語牌等。
5、湖景社區、大箕山社區共配置了:新增了滅火彈30箱、消防服5套、水槍3支,同時配備了鐵鏟20把和水桶20只等防火物資。
6、湖景社區、大箕山社區分別組建了20人和15人的由社區物業保安組成的半專業山火撲救隊伍。湖景公墓配備了20人的義務撲救隊伍。
四、森林火災的撲救預案
1、區內主要撲救力量:區勤新專業森林消防隊,武警8723部隊共建連隊,主要負責撲滅山火。
2、撲救補充力量:兩個社區的半專業撲救隊伍(35人)及湖景公墓義務撲救隊伍(20人),主要負責清理火場余火,防止死灰復燃。
根據“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防火方針,對一般森林火情,應立足于本開發區(街道)、社區及公墓。發現火情及時上報開發區(街道)、區農林局護林防火指揮部,同時組織義務撲救隊員攜帶滅火彈、水桶、水槍等物資把火災撲滅在初始階段,并由開發區(街道)防火指揮部負責處理有關事宜。
3、撲救指揮人員情況:
指揮:
第一副指揮:
副指揮:
成員:
五、撲救指揮部分組與職責
1、撲救組:負責山火現場的撲救工作,根據風力風向的變化,火災現場的地形、地勢等情況實施撲救,與山下組保持溝通,建議調集有關力量等。
2、通訊組:負責火災現場和各級指揮機構的通訊聯絡,保證總指揮的各項指令暢通無阻。
3、后勤組:負責撲救人員撲火工具、裝備、油料、等物資保障供應。
4、醫療救護組:社區衛生中心及就近醫院負責對受傷人員就地急救和護送。
5、火案查處組:負責火場調查,及時查明起火原因和損失情況,對火災肇事者和責任者,依法作出處理,并將結果上報區護林防火指揮部。
六、聯合撲救處理程序和力量調集。
開發區(街道)防火指揮部接到任何一處山林火災的報告,應根據火情立即派員奔赴現場,有部分工作人員留守值班,進行監聽,并與火場聯系,開發區(街道)指揮部和有關社區必須有人員在火場第一線,以便及時準確向現場指揮長和區護林防火指揮部匯報情況,由負責人決定是否采用預案撲救,以后工作人員接上級精神用電話通知消防隊伍,同時將火情及調集滅火力量報告值班室,并與區護林防火指揮部保持不間斷聯系,及時掌握火情變化,適時調集力量、調撥救火物資。
七、火災的調查、統計和善后工作。
根據森林防火條例和國家森林防火總指揮部、林業部《關于劃分森林消防監督職責范圍的通知》精神進行火災的調查和統計。由公安分局消防股牽頭,會同區、開發區(街道)職能部門組織調查組,對起火的時間、地點、原因、肇事者姓名、單位及森林過火面積、燒死、燒傷樹木情況、撲救情況、物資消耗、及其他經濟損失,人身傷亡和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等,進行詳細的調查,經區護林防火指揮部審查后記入檔案,統計工作按森林防火條例第二十九、三十條有關規定進行。
八、防火物資庫物資配備情況。
消防服5套、滅火彈1000只,滅火水槍6支,水桶20只,掃把20把,鐵鏟20把,風力滅火機5臺,強光手電2臺。
編制火災的應急預案范文 篇2
起火處理
1、一旦發生火情,應迅速將火警信息傳到消防控制中心或安全部,報警方式通常有三種:
(1)自動報警裝置報警。
(2)員工報警,應講清著火地點、部位、燃燒物品、目前狀況及報警人姓名和電話。
(3)客人報警,應向報警人了解著火地點、部位、燃燒物品、目前狀況及報警人姓名和電話,并準確做好記錄。
2、消防控制中心或安全部接到報警后,要迅速通知保安巡邏員到現場檢查:
(1)如屬誤報,就解除報警。
(2)如確認起火,即通知電話總機聯系相關部門領導或向119報警。
成立滅火救災指揮中心
1、滅火救災指揮部由下列人員組成:當時在酒店的主要領導和保安、工程及事發部門的負責人(夜間由夜間值班經理和保安、工程及事發部門的值班人員組成)。
2、指揮部地點設在掌握信息的消防控制中心,或視事發現場另選合適地點。
3、指揮部的主要職責是:
(1)確定現場滅火指揮人,成立現場指揮組,由安全部分管消防經理、工程部有關技術人員和事發部門的工作人員組成,掌握火勢發展情況,指揮參戰人員滅火,根據火勢及時采取進一步措施,并向指揮部匯報,公安消防人員到現場后,協同組織滅火搶救。
(2)根據火情,決定是否通報人員疏散并組織實施,通報的次序為:著火層、著火層以上各層,有可能蔓延的以下樓層,語言通報可利用消防應急廣播。
(3)指令各部門按火災應急預案的規定,應采取應急措施,履行各自的職責。
(4)密切注意店內的情況,穩定客人情緒,做好安全工作。
(5)公安消防到達后,及時向火場指揮部報告情況,按照布置的要求,帶領員工貫徹執行。
滅火與救護
現場指揮組在著火現場組織滅火與救護。
1、組織滅火、指揮參戰人員滅火,并根據火勢,切斷著火層電源和可燃氣體源,關閉著火層防火分區的防火門,阻止火勢水平或縱向蔓延。
2、組織救護,指揮參戰人員在著火層救護人員、疏散和搶救物資。
各部室應采取的措施
1、安全部
(1)遵命負責現場指揮,組織、指揮義務消防隊員和就近員工滅火、救人、搶救物資。
(2)備好手推消防器材車和現場必須的大容量滅火器、防煙防毒面具及破折工具,保障供給。
(3)指派保安人員或義務消防隊員在酒店首層控制消防電梯使用。
(4)指派保安人員或義務消防隊員在著火層執行警戒任務,指導疏散人流向安全區有秩序地撤離,防止有人趁火打劫,搗亂破壞。
(5)車場組加強酒店外圍和各出入口的安全警戒,酒店外圍的警戒任務是:清除車道上的路障,指導疏散酒店周圍和店內的無關車輛,為安全消防車隊到場展開滅火行動維持好秩序。
(6)保衛監控室應嚴密注視無人警戒的樓面及出入口,及時發現火勢蔓延情況和違法犯罪分子進行打劫和破壞。
2、工程部
(1)指派技術人員在消防泵房,并確保消防水泵正常運轉和用水不間斷。
(2)派出電工控制著火區域的電源,該切斷的及時切斷,并設法解決滅火搶險現場必需的照明,同時保證消防用電不間斷。
(3)將客用電梯降至底層關閉,消防電梯切換為手動控制,交公安消防隊和安全部使用。
(4)關閉空調裝置和燃氣總閥。
(5)組織本部門人員投入滅火。
3、客房部
(1)客房部應準備足夠的濕毛巾,用于客人和滅火人員防煙嗆。
(2)組織客房工作人員滅火和搶救,疏散賓客至安全區域,并配合總服務臺工作人員準確統計撤離人數,安撫客人情緒。
(3)如是客房火災,滅火后派人留守警戒。
(4)總服務臺停止營業,看管好錢物,帳單和設備,并準備好旅客登記薄單,與客房樓面工作人員一起檢查客人是否全部撤離到指定地點,并安撫客人。
(5)行李房要看管好客人存放的行李,并按指令和視火情迅速移運至安全區域。
(6)電話總機房在未接到總指揮撤離的命令前,應堅守崗位,快速、準確無誤地傳遞火情信息和指揮部指令。
(7)商務中心和娛樂中心停止營業,安撫和疏散客人,看管好錢物、帳單和設備,并按指令撤離和疏散物資、商品及設備。
4、餐飲部
(1)停止營業,管好錢物。
(2)廚房應關閉煤氣閥門。
(3)按指令或視火情由服務員引導疏散客人到安全地帶。
(4)組織部門人員投入滅火和搶救行動。
(5)準備和提供滅火人員及賓客所需的食品。
5、營銷部
組織好外包單位的人員疏散和滅火工作。
6、其它部、室
(1)協助醫務人員進行現場搶救。
(2)安排車輛及駕駛員待命,聽候調遣。
(3)指派專人在部門值班,聽候工作指令。
(4)組織人員投入滅火及救護工作,提供滅火救災中必需的其它物品。
編制火災的應急預案范文 篇3
1編制目的
為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增強賓館整體應對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處置能力,減少火災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危害,構建安全、舒適的賓館環境,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制定本預案。
2危險性分析
2.1企業概況
(略)
2.2危險性分析
(1)賓館業經營的特點如下:
賓館為開放式經營管理,具有人員密集、流動性大的特點,賓館內各項飲食娛樂配套設施齊全,客房數量多,裝修富麗堂皇,賓館還配有各種大型機電設備,確保賓館的正常經營。
(2)火災危險性分析:
賓館大廈主體為框架結構,總建筑面積大,樓高層數多,建筑立面復雜。由于賓館配有廚房、高低壓配電房、鍋爐房、發電機房、化學品倉庫、油庫等危險源,加上客人和員工的一些不安全行為和賓館設備設施的不安全狀態,容易發生火災。一旦賓館發生火災,煙、火蔓延途徑多,容易形成立體火災,疏散困難。由于客房內有大量的織布用品,火勢在短時內會迅速增大,如不及時撲救,火勢擴大,將難以控制,屆時將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如果重點部位發生火災及爆炸事故將會使設備損壞、營運癱瘓、人員傷亡將更加嚴重,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及不良的社會影響。
3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
賓館火災事故應急組織體系圖(見附圖1)。
3.2指揮機構及應急行動組
3.2.1指揮機構
火災事故應急救援指揮系統啟動后,成立由賓館安委會、事發賓館自身的安委會共同組成的應急現場指揮部,安委會主任任總指揮,賓館主管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任副總指揮,賓館高級管理人員和安全主任等為成員。現場指揮部及時召集相關單位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組成專家組,負責火災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策劃工作,為指揮部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