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產復工應急處置方案(精選3篇)
復產復工應急處置方案 篇1
一、工作目標
圍繞切實保障疫情防控急需,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及防控指揮部精心組織,推動我市有資質有能力的相關企業技改擴能,開足馬力擴產一批;挖掘我市服裝加工產業潛力,配套生產防護服等半成品,加大支持轉產一批;推進生產醫用防護物資工藝相近或具有配套條件的企業項目建設,創造條件新建一批,努力快速擴大急需醫用物資產能,盡快實現全市一次性醫用口罩30萬只/天、醫用防護服產量2萬套/天、醫用隔離服(手術衣)1萬套/天的目標。
二、重點任務
堅持應急與謀遠相結合,立足當前防疫保障,著眼長遠產業發展,建立清單、突出重點、強化服務、加快建設,組織有條件的企業擴產、轉產、新建,為打贏抗疫阻擊戰提供物資保障,為大健康產業發展打好基礎。
(一)迅速摸清底數。圍繞一次性醫用口罩、醫用隔離衣、醫用防護服、消毒品、疫情防控物資上游原料及配套等五大類別,由經信部門迅速展開調查,拿出我市疫情防控物資生產及配套企業名單。
(二)實施清單管理。疫情防控物資生產及配套企業中尚未復產的、有條件轉產和新建的,只要企業有意愿,同時滿足安全條件,全力支持其復工、上項目。在此基礎上,由經信部門精準鎖定實施疫情防護物資擴產、轉產、新建的具體企業、具體問題,拿出“三個一批”項目清單。
(三)突出重點項目。市級層面重點服務好穩健轉產醫用防護服、新立擴產一次性醫用口罩等項目,確保首批納入全省“三個一批”項目清單。由藥監部門主動上門服務,幫助企業迅速取得有關生產資質;由經信、人社等部門做好生產保障服務,幫助人員返崗,千方百計補齊有關設備缺口和原材料缺口,協調市內外有條件的企業為其提供配套;由經信、財政等部門做好資金保障,落實企業擴產、轉產、新增有關財政補貼資金。
(四)優化項目服務。涉及“三個一批”的項目建設備案、注冊許可、定價檢測等審批核準備案事項一律特事特辦,簡化工作流程,確保快審批、快落地。各相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主動做好督促協調、要素保障、技術指導、質量管理、市場監管等各項相關工作。各縣(市、區)黨委、政府主職上陣,調動一切資源力量,保障轄區疫情防控物資企業用工、用地、水電氣、資金等要素供應,隨時協調解決員工返崗、交通運輸、原料設備采購等一切困難和問題。
(五)建立駐點機制。市防控指揮部組織市直相關部門的干部形成專班,作為市防控指揮部駐廠特派員,派駐重點醫用物資生產企業,代表市防控指揮部全天候協調解決企業擴產、轉產、新建及生產中存在的一切困難和問題。
三、支持政策
對于疫情防控急需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醫用隔離服(手術衣)、測溫儀、心電監護儀、負壓救護車等醫用防護物資生產企業:
(一)列入省防控指揮部統一征用調度的重點企業,享受以下支持政策:
1.設備購置補貼。對納入工信部支持新冠肺炎防護用品(具)技術改造設備購置補貼的重點企業,省級財政給予設備購置費中央補貼后的剩余配套補貼;對其他符合條件的省防控指揮部統一征用調配的重點生產企業,實施擴產、轉產、新建的設備購置費由省級財政給予全額補貼。
2.銀行貸款貼息。支持符合條件的市內企業列入全國重要醫用防護物資重點企業名單,爭取人民銀行優惠貸款支持,省級財政統籌按企業實際獲得貸款利率的50%進行貼息,貼息期限不超過1年。對未能納入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但支持疫情防控作用突出的.衛生防疫、醫藥產品、醫用器材、醫療廢棄物處置等企業20xx年新增貸款,由省財政按照市場報價利率的30%給予貼息。
3.政府收儲兜底。在疫情防控調度任務結束后,對省防控指揮部統一征用調配重點企業已生產的產品,以及省定的醫藥物流企業已按指令采購的剩余產品,全都由省政府兜底采購收儲。
(二)對未被列入國家、省級統一征用調度重點企業名單,但為我市疫情期間作出貢獻的企業,將在20xx年度市級技術改造設備購置補助和貸款貼息等政策方面給予傾斜。
本實施辦法從發布之日起施行,至疫情防控應急響應取消時終止。
復產復工應急處置方案 篇2
一、復工時間:
20xx年x月x日
二、復工準備工作:
1、組建復工領導小組:
組長姚永輝(項目經理)副組長韓忠(技術負責人)組員馬靈強、于春炎、王家元、申乾林、劉萍、黃月。
2、復工教育:
(一)、針對本工程節后復工的特點,在復工前分別組織召開施管人員會,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會,民工三級教育會,使全體施工作業人員高度重視節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決克服松散麻痹思想和盲目樂觀情緒,進一步落實各級、各崗安全生產工作職責,及早規劃制定安全工作目標及有關工作方案,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二)、要重視和做好節后復工前建筑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對新進場工人必須進行三級教育,未經教育不得上崗。針對春節后外來民工大量進入施工現場的實際狀況,詳細調查摸底節后進場工人的年齡及健康狀況,對患有疾病或年齡偏大,不適合從事建筑施工的人員,要及時調離工作崗位或勸退。對節后工人可能出現的思想松懈、注意力不集中和麻痹心理等,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生產教育和技術交底,特別是要加強新招收工人和轉崗工人的.上崗或轉崗培訓,按規定確保各類施工人員了解其所施工區域存在的危險源,增強從業人員的自我保護和防范意識。安全生產教育必須求真務實,注重實效,并做好相關教育培訓記錄。春節后,各班組應針對新工人入場多,設備、設施停轉時間長的特點,開展從業人員節后復工前的安全教育,尤其是要突出對工人“三級”安全教育、“平安卡”培訓等工作,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
(三)、節后復工前,項目負責人應當會同建設、監理單位對施工現場各類安全防護設施、機械設備等進行一次全面細致的復工檢查,消除隱患。安全檢查必須求真務實,不走形式,不走過場,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檢查的重點:一是塔吊、腳手架等建筑機械設備的金屬結構連接、安全保護裝置及電氣線路的安全狀態和運行情況;二是降排水措施,坑邊土體及周邊環境、建(構)筑物的變形情況;三是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管理情況;四是臨時用電電線是否浸水、老化、漏電;五是腳手架、外電防護架、模板支撐系統各連接部位及穩定性情況;六是現場防火、防凍、防滑措施是否到位,職工宿舍取暖設備是否有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臨舍結構是否穩固等。特別是對塔吊、腳手架專業技術性強且難以發現安全隱患的分部分項工程,應委托專業技術人員或檢測人員進行檢查,并按提出的要求進行整改。復查符合要求后,須經項目總監理工程師簽字下發復工通知方可復工。工程未經復工檢查或檢查不合格的,一律暫停施工。個別在節前因存在嚴重安全隱患被責令限期改正的工程,必須先行組織力量進行整改,經企業安全管理部門及現場監理驗收合格,并報質量監督站核查后方可復工。
(四)、要重視和做好門衛管理工作。針對節后復工人員進出工地頻繁現狀,要加強工地門衛管理,建立人員進出臺帳記錄,嚴防可疑人員及可疑車輛進入工地,防范治安等案件的發生。
三、復工人員組織計劃:
計劃泥工10人、架子工6人、平工30人、機操工4人、安裝工15人。
建設單位:
監理單位:
復產復工應急處置方案 篇3
1、火災應急措施
(1)防護
根據燃燒物料的危險危害性,選取相應的防護面具及防護服。
(2)詢情
詢問遇險人員情況;詢問可燃物料的量、已燃燒的時間、部位、形式、擴散范圍;了解周邊人員數量、電源、火源等情況。
(3)偵檢
搜尋遇險人員;使用檢測儀器測定泄漏物質、氣體或液體蒸氣濃度、擴散范圍;測定風向、風速等氣象數據;確認設施、建(構)筑物險情及可能引發爆炸燃燒的各種危險源;確認消防設施運行情況;確定攻防路線、陣地;現場及周邊污染情況
(4)警戒
根據詢情、偵檢情況確定現場警戒區域;將警戒區域劃分為重危區、中危區、輕危區和安全區,并設立警戒標志,在安全區視情況設立隔離帶。合理設置出入口,嚴格控制各區域進出人員、車輛、物資,并進行安全檢查、逐一登記。
(5)火災現場警示
進入現場必須正必須正確選擇行車路線、停車位置、作戰陣地;嚴密監視液相流淌、氣相擴散情況,防止災情擴大;注意風向變換,適時調整部署。
(6)救生
組成救生小組,攜帶救生器材迅速進入危險區域;采取正確的救助方式,將所有遇險人員移至安全區域;對救出人員進行登記、標識和現場急救;將傷情較重者交醫療救護指揮部救治。
(7)控險
啟用噴淋、泡沫、蒸汽等固定、半固定滅火設施;選定水源,鋪設水帶,設置陣地,有序展開;設置水幕或屏封水槍,稀釋、降解泄漏物濃度,或設置蒸汽幕;采用霧狀射流形成水幕墻,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標或危險源擴散。
(8)堵漏
根據現場泄漏情況,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并嚴格按照堵漏方案實施;
(9)現場排險
外圍滅火:向主火點進攻之前,應將外圍火點徹底撲滅。
(10)火災現場滅火
滅火條件:周圍火點已徹底撲滅,外圍火種等危險源已全部控制 ;
滅火方法:泡沫覆蓋法:對燃燒罐或地面流淌火噴射泡沫進行覆蓋滅火;砂土覆蓋法:使用干砂土、水泥粉、煤灰、石墨等覆蓋滅火;干粉抑制法:視燃燒情況使用車載干粉炮、膠管干粉槍、推車或手提式干粉滅火器滅火。
(11)現場救護
1、將染毒者迅速撤離現場,轉移到上風或側上風方向空氣無污染地區,有條件時立即進行呼吸道及全身防護,防止繼續吸入染毒,或交給應急醫療救護工作人員;
2、應急醫療救護小組未到達之前,應對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采取心肺復蘇措施,并給予氧氣;
3、脫去被污染者的服裝,皮膚污染者用流動清水或肥皂徹底沖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
4、與應急醫療救護小組聯系,將傷員移交給醫療救護人員。
(12)洗消
在危險區與安全區交界處設立洗消站。洗消的對象:輕度中毒的人員;重度中毒人員在送醫院之前;現場醫務人員;消防和其它搶險人員以及群眾互救人員;搶救及染毒器具;使用相應的洗消藥劑;洗消污水的排放必須經過環保監測部門的檢測,以防造成次生災害。
(13)清理
有毒氣體現場清理:用噴霧水、蒸汽、惰性氣體清掃現場內事故罐、管道、低洼、溝渠等處,確保不留殘氣(液);清點人員、車輛及器材;撤險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離。
有害液體現場清理:少量殘液,用干砂土、水泥粉、煤灰、干粉等吸附,收集后作技術處理或視情倒至空曠地方掩埋;在污染地面灑上中和或洗滌劑浸洗,然后用大量直流水清掃現場,特別是低洼、溝渠等處,確保不留殘液;清點人員、車輛及器材;撤險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離。
2、特種設備應急措施
1.1鍋爐事故應急措施
1)鍋爐爆炸事故。一旦發生鍋爐爆炸事故,必須設法躲避爆炸物和高溫水、汽,在可能的情況下盡快將人撤離現場,有條件時撥打"119"、"120"、"110"等電話請求救援,并將情況逐級上報。爆炸停止后立即查看是否有傷亡人員,并進行救助。
2)鍋爐爆管事故。
(1)爐管破裂泄漏不嚴重且能保持水位,事故不致擴大時,可短時間降低負荷維持運行,待備用鍋爐啟動后再停爐。
(2)嚴重爆管且水位無法維持,必須采取緊急停爐,但引風機不應停止,還應繼續給鍋爐上水,降低管壁溫度,使事故不致再擴大。
(3)如因鍋爐缺水,管壁過熱而爆管時,應緊急停爐,嚴禁向鍋爐給水,這時應盡快撤出爐內余火,降低爐膛溫度,減少鍋爐過熱程度。
(4)如兩臺鍋爐并列供汽,應將故障鍋爐的主蒸汽管與蒸汽母管隔斷。
1.2 壓力容器設備及附件的事故應急措施。
(1)當壓力容器及其設備發生爆裂、鼓包、變形、大量泄漏或突然停電、停水,使壓力容器及其設備不能正常運轉,或壓力容器及其設備周圍發生火災等非正常原因時,必須緊急停止運行。
(2)壓力容器及其設備一旦發生爆炸事故,必須設法躲避爆炸物,在可能的情況下盡快將人撤離現場,有條件時撥打"119"、"120"、"110"等電話請求救援。爆炸停止后立即查看是否有傷亡人員,并進行救助。
3、機械傷害應急措施
(1)機械設備漏電觸電。若機械設備出現漏電觸電現象,當事人應及時向作業負責人或應急小組報告,采取有效的搶救措施。若操作人員觸電后,應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實施搶救。
(2)設備剎車失靈。應立即關閉電源,并躲避到安全地方。
(3)發生事故后,當事人應立即報告現場負責人,事故報告時間不得超過事故發生后1小時。同時,迅速聯系119、120處理事故現場。
(4)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現場救援工作和調查處理。事故發生地的'管理員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并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和損失加重,確因搶險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主要痕跡、物證等。
4、配電設備事故應急措施
1)配電設備運行中因短路、過載等故障原因而突然跳閘時,為最大限度降低損失,配電當班人員要進行詳細檢查。
(1)檢查出是高壓斷路器和低壓總屏,其中一項跳閘時,應馬上合閘,保障廠區供電。同時當班班長組織人員對跳閘原因進行查找和處理。
(2)檢查出是分路斷路器跳閘時,應在分路斷路器上掛上"禁止合閘"的警示。同時當班班長組織人員對跳閘原因進行查找和處理。
2)變配電設備出現異常時,應馬上對異常設備進行檢查、分析。
(1)如設備過負荷,及時通知有關部門和主管領導,安排調整負荷或改變變配電設備的運行方式,以適宜生產需要。
(2)如變配電設備出現故障缺陷,值班人員應立即對故障的變配電設備進行檢修。當故障較大或因供電要求一時處理不了時,必須采取應急措施防止故障惡化擴大,并及時報告上級領導。
3)配電設備運行中因短路導致火災,立即切斷電源,在可能的情況下盡快將人撤離現場,有條件時撥打"119"、"120"、"110"等電話請求救援,并將情況逐級上報。同時,立即組織人員展開撲火工作,火災停止后立即查看是否有傷亡人員,并進行救助。
4)外線停電時,配電設備應急措施。
(1)突然停電時,當班人員應立即將主供電線路和備用供電線路進行切換,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盡快恢復供電。
(2)明確外線停電時間時,將停電時間通知企業各部門,讓各部門提前做好停電前的準備。在外線停電之前,當班人員立即將主供電線路和備用供電線路進行切換,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盡快恢復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