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冰凍天氣交通的應急預案范文(精選4篇)
雨雪冰凍天氣交通的應急預案范文 篇1
為進一步加強鄉村公路管理,切實提高鄉村公路運行能力,保障鄉村公路完好暢通,按照《縣推行公路“路長制”實施方案》通知精神,結合我鎮實際,決定在全鎮全面推行鄉村公路“路長制”,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按照“建立機構、明確責任、保護有力、嚴格考核”的要求,建立制度化、常態化的鄉村公路“路長制”管理機制,構建“暢、潔、綠、美、安”的鄉村公路發展新格局,為鎮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保障。
為加強全鎮鄉村公路“路長制”工作組織領導,并結合我鎮實際,成立“路長制”工作領導小組:
(一)“路長制”的'設置
鎮村所有道路由鎮長擔任總路長,村(居)村社道路路長由各村(居)主任擔任。
(二)工作職責
1.總路長職責:負責全鎮道路的管理和養護及路域環境治理等工作。鎮交管站具體負責鎮級道路管理、養護、運營、安全、橋梁巡查等日常工作,明確轄區內鎮、村、社道路路長職責,制定工作細則,落實經費。
2.村路長職責:負責本村村社道路管養以及路域環境治理等工作,對所轄村內的橋梁進行日常監護,發現問題及時報告。
3.路長制辦公室職責:每季度組織召開一次路長辦公會議,聽取各村路長和相關部門工作情況匯報,安排部署工作,指導、監督落實到位。負責制訂考核細則,建立工作例會制度,下達交辦任務,組織日常巡查,督促各級路長和相關部門切實履行管理職責;定期通報情況,協調解決問題;對各村路長進行考核并定期公布考核結果。
1.干凈。各村根據線路長度落實專職護路員,從事公路管護、保潔工作,及時清理路面障礙物和拋灑物;清除路基、邊坡的非植物和公路用地范圍內的堆積物。(責任單位:各村(居))
2.整潔。加強管轄路段沿線管理,禁止占用公路,禁止向路面排水、排污;制止占路打谷曬糧;制止在護欄、綠化等設施上晾曬;制止擅自設置廣告牌、指路牌等非公路標牌,清除遮擋公路標牌視線的障礙物;發現公路水毀、路面破損、設施缺失及時通知路長辦公室。(責任單位:各村(居))
3.安全。管控公路建筑控制區內(含橋下、隧道口及隧道上方)建筑物及地面構造物,制止不符合間距要求的建房(距離公路水溝外沿國道不少于20米,省道不少于15米,縣道不少于10米,村組道路不少于5米);開展源頭治超,發現車輛超限超載運輸及時舉報;發現損壞、污染公路等違法行為及時通知執法部門進行查處。(責任單位:派出所,各村(居))
4.有序。管轄路段兩旁的建設工地一律圍擋作業,制止公路邊擺攤設點,規勸經營戶離開公路邊溝進行經營;對季節性水果、農副產品的銷售,引導經營戶在不影響公路安全、暢通和美觀的地點集中銷售,統一管理。(責任單位:派出所,各村(居))
5.美觀。對所有鄉道、村道與干線公路接線處兩旁綠化、美化加強管理,確保生態良好。(責任單位:各村(居))
(一)宣傳發動到位。通過qq、微信、廣播、標語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人人參與的良好護路愛路氛圍,為“路長制”管理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
(二)主動公開信息。在鄉道、村社道路顯著位置豎立路長公示牌,標明路長職責、管護目標、監督電話等內容。自覺接受群眾監督,認真辦理群眾對道路管理的投訴舉報和意見建議,辦理結果要及時向社會公開。
(三)組織保障到位。高度重視,建立健全人員投入和資金投入相結合的工作保障機制,形成橫向到底、縱向到邊的路長監管體系。
(四)問責考核到位。加強路長制工作的督查督辦,采用定期考核、日常抽查和社會監督等方式,定期對路長制實施情況開展專項督導、檢查和通報。我鎮將針對不同道路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路長制工作方案要求,實行差異化績效評價考核。
雨雪冰凍天氣交通的應急預案范文 篇2
一、工作目標
堅持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全員參戰,確保全市國省干線公路、農村公路安全暢通,保障客運班線、城市(鄉)客運、水上運輸、危貨運輸安全有序。
二、組織領導及職責
成立交運局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天氣工作領導組
領導組下設四個工作組:
(一)綜合協調組
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負責掌握雪情、冰凍等災害動態情況,及時上報災情、救災、車輛運營情況,落實上級會議決策部署,加大部門之間工作協調。
(二)應急搶險組
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按照“快速高效、科學應對、即時響應”原則,對重點路段開展搶通保暢,及時清理路面積雪結冰,保障公路安全暢通。
1、國道G233、G329
總負責人:任先澤
G233片區負責人:劉宏勝
現場負責人:王智芳
甲路鎮分管負責人:張波
胡樂鎮分管負責人:劉本念
搶險人員:10人(楓樹嶺5人,蜀洪嶺5人)
重點區域:G233楓樹嶺,G233蜀洪嶺(含G330胡樂大橋、梅樹下)
G233楓樹嶺機械物資安排:工業鹽1噸,鏟車1臺,駕駛員1名
G233蜀洪嶺機械物資安排:工業鹽1.5噸,鏟車1臺,駕駛員1名
G330胡樂大橋工業鹽1.5噸,梅樹下工業鹽1.5噸。聯系人:陳美元
G329片區負責人:方善勇
現場負責人:馮勝寶
中溪鎮分管領導(S104):劉凡
搶險人員:5人
重點區域:G329千秋關
G329機械物資安排:工業鹽1噸,鏟車1臺,駕駛員1名
2、省道S104
總負責人:任先澤
S104片區負責人:方善勇
現場負責人:馮勝寶
云梯鄉分管負責人(G329):王詞銀
搶險人員:5人
機械物資安排:工業鹽1.5噸,鏟車1臺,駕駛員1名
3、城區片區(含虹竹路)
總負責人:任先澤
片區負責人:劉宏勝
現場負責人:王智芳
竹峰街道分管領導:梁鳴
霞西鎮分管領導:王田
搶險人員:3人
重點區域:城鄉結合部及虹竹路
機械物資安排:鏟車2臺,駕駛員2名
4、西片縣級公路(皖南川藏線、寧港路、汪港路、長高路等)
總負責人:程紹忠
現場負責人:汪慶、殷少田
施工機械負責人:張成根
青龍鄉分管領導:趙國華
方塘鄉分管領導:李文進
西津街道分管領導:陶良明
港口鎮分管領導:汪輝
重點路段:鳳板路東風橋段、庫區段、板橋段
西片機械物資安排:鏟車11臺(其中雙橋鋪工區2臺、青龍鄉4臺、方塘鄉5臺),工業鹽9噸,應急隊伍70人(雙橋鋪工區10人、方塘鄉30人、青龍鄉30人)。
工業鹽存放點:青龍村1.5噸,龍閣村1.5噸,西林村1.5噸,雙村村1.5噸,方塘村1.5噸,葛村村1.5噸,鏟車駕駛員若干名
5、東片縣級公路(寧南路、中萬路、橋梅路等)
東片機械物資安排:鏟車6臺,小型車輛3臺,工業鹽4噸,應急隊伍70人(寧墩工區10人、寧墩鎮20人、萬家鄉20人、南極鄉20人、梅林鎮20人)
工業鹽存放點:南極鄉放置1噸,寧墩鎮放置1.5噸,萬家鄉放置1.5噸。交運局另安排2噸工業鹽給各交警中隊應急使用。鏟車駕駛員若干名
6、鄉村公路
按照分級管理原則,鄉鎮(街道)負責轄區內鄉村公路的搶險保通保暢工作,交運局及時發送預警信息和工作提示,對鄉村公路搶險保通保暢通給予支持配合。
(三)交通保障組
組長:張宏友
成員:王徽、寧浩、孫力
工作職責:根據應急情況,及時調配客貨運輸車輛;對客運班線、城市(鄉)公交、水上運輸、危貨運輸制定改線、改道、改班方案以及停運(航)措施,加大停運車輛、停駛船舶監管,嚴防道路(水上)安全事故。加大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公路巡查檢查,及時發送道路通阻信息;對通知停運(航)的企業開展執法監督,堅決防止冒險運營現象;對非法營運和擅自運營車輛嚴厲打擊。在每個搶險現場安排2名執法人員,開展現場引導。
(四)后勤保障組
組長:周毅芳
成員:陳華、周墾新、陳松、胡潭
工作職責:加大對交通在建、續建工程開展監督檢查;準確回復城鄉公交、客運停班、道路通阻、游客滯留等網絡輿情;每天按要求向宣城交運局,寧國市委督察室、政府督辦室、應急局報送信息數據;做好搶險車輛、物資、后勤保障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全體人員要提高站位,克服麻痹心理,各組對應急搶險人員進行 “清點”,確保應急搶險人員能“吹哨到崗”、“有需必到”。
(二)對應急設備、物資及時補充,按照10天左右大雪的應對標準,采取自行購置、社會化租賃和協議儲備等方式,進一步完善儲備,制定補充方案,確保儲備充裕,并趕在大雪來臨前將應急設備、物資提前運送到陡坡、橋梁、隧道等重點部位,確保快速調用、及時到位。
(三)按照搶險工作要求,做好防范應對準備,加強自身安全保障。同時,突出工作重點,加大國省干線和縣級公路暢通搶通保暢力度,積極開展巡查檢查和車輛引導,確保不發生長時間的滯留。
雨雪冰凍天氣交通的應急預案范文 篇3
1.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預警分級
根據《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規定,低溫雨雪冰凍災害主要包括暴雪、冰凍、低溫、寒潮等氣象災害事件。氣象部門根據對各類氣象災害的發展態勢,綜合評估分析確定預警級別。預警級別分為I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IV級(一般), 分別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標示,I級為最高級別。公路交通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預警信息由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會同氣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聯合發布。
2. 防御響應
防御響應啟動后,相關公路管理部門在本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采取相應的防御措施,避免或盡可能減少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對公路交通的影響。
(1) 針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特點,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加強與氣象、公安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密切關注天氣變化趨勢。
(2) 加強預報、預警、預防工作,科學合理利用傳統方法和現代化手段,多渠道及時發布公路路網運行信息,會同氣象部門聯合發布公路交通氣象預報信息。
(3) 準備好應急裝備物資,必要時擺放到橋梁、坡道等重要節點。
(4) 通過廣播、互聯網、電子顯示屏,及時發布惡劣天氣信息和公路路網運行信息,提示、引導社會公眾合理選擇出行方式。
3. 分級響應
應對符合I級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情形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時,由交通運輸部啟動并實施I級應急響應,相關省、市、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分別啟動并實施本級I級應急響應。
應對符合Ⅱ級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情形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時,由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啟動并實施省級部門應急響應,相關市、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分別啟動并實施本級部門應急響應。交通運輸部視情啟動本級應急響應,指導、支持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應對符合Ⅲ級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情形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時,由市級公路管理部門啟動并實施市級部門應急響應,相關縣級公路管理部門啟動并實施縣級部門應急響應。省級公路管理部門視情啟動本級應急響應,指導、支持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應對符合IV級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情形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時,由縣級公路管理部門啟動并實施縣級部門應急響應。市級公路管理部門視情啟動本級應急響應,指導、支持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4. 指揮與協調
1、領導小組、災區各級公路管理部門啟動24小時應急值班,相關責任人立即上崗到位,應急隊伍立即集結,應急裝備物資就近調集,根據統一安排投入搶通工作。
2、領導小組組長主持召集成員單位和專家進行會商,并召開緊急專題會議,協調指揮搶通,同時立即派出工作組,組織或指導現場處置工作,并抽調技術專家提供技術支持。與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建立協調機制,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協作,共同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3、市級公路管理部門組織災區各級公路管理部門評估災害對公路設施的破壞、對交通通行的影響,并了解掌握救災需求,匯總后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
4、根據災情程度,必要時,領導小組組織協調跨縣應急隊伍調度和應急裝備物資調配,可根據需要,報請當地政府救災指揮機構協調武警或其他系統相關單位支援,或向社會公眾緊急征用搶通急需的裝備物資。
5、災害發生后及救災期間,各級公路管理部門應定期逐級上報災情發展、搶通進展情況,由市級公路管理部門匯總后報領導小組。
5. 應急響應通用措施
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發生后,相關公路管理部門在本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根據災情程度,采用相應的應急搶修保通、應急通行保障等處置措施。
(1) 加強與公安部門的溝通協作,采取警車帶道、間斷放行、車輛分流等措施,保障高速公路和國省道暢通。
(2) 配合公安部門做好交通管制、交通事故現場快速勘查處理工作,盡量避免或減輕公路阻塞。
(3) 組織力量及時清除路面積雪、碎冰,對可能或已經結冰的路段,特別是橋梁、坡道、彎道,及時采取撤鹽、撒沙等融雪措施。
(4) 加強橋梁、坡道、彎道等重要節點的巡查,及時與公安等部門互通信息,發布公路路網運行信息。
(5) 組織力量對高速公路故障或者事故車輛實施救援,協助公安部門維持交通秩序。
(6) 對于難以在短期內鏟除冰凍的公路,報請當地政府救災指揮機構協調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武警部隊等社會力量進行除冰。
(7) 對受損公路設施的搶修措施可參考《公路交通地震災害應急處置操作指南》。
雨雪冰凍天氣交通的應急預案范文 篇4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相關規定,為進一步強化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我縣交通應急處置體系,全面提高應對和處置突發事故(件)的能力,特制訂本預案。
一、工作目標
實時掌握低溫雨雪冰凍惡劣天氣信息,及時發布預警通報,加強公路交通、道路運輸、水上交通、交通建筑施工應急工作管理,確保惡劣天氣下交通系統及時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不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縣域范圍內因低溫、雨雪、冰凍等惡劣天氣造成影響正常交通運行,給人們和社會帶來不便及不良影響的交通運輸領域突發事件。
三、應急指揮體系及職責
靖州縣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體系由應急工作領導機構、應急工作機構、現場指揮機構三級構成。
1.應急工作領導機構
成立交通運輸突發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應急領導小組基本職責:做好低溫雨雪冰凍惡劣天氣突發事件預防工作,監督指導部門應急工作,其他與應急工作相關重大事項。
2.應急工作機構
根據事件分類,建立各專項應急工作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系統相關單位工作人員
各應急工作小組職責:組織指揮交通運輸系統應急力量參與公路、水路交通運輸及建設工程險情、事故的應急救援行動,協調解決應急處置中的重大問題。
3.現場指揮機構
由交通主管部門或責任單位負責成立現場應急指揮部。
現場應急指揮部主要職責:執行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各項應急指令;指揮調度現場救援力量;及時報告應急行動進展情況和結果。
四、部門職責
1.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
(1)準備好麻袋、砂礫、防滑劑、潤雪劑、工業鹽等防滑物質,同時,保持采購搶修物資渠道的暢通,做到搶修物資補給及時。
(2)及時維修鏟土車等各類重型機械,保持公路搶修設備的良好狀況。
(3)在接到實施應急預案的指令時,要及時派遣公路搶修人員到達指定點,實施公路搶修,確保道路交通暢通。
2.縣道路運輸服務中心
(1)嚴格管理汽車客運站,及時掌握各汽車客運站動態,維護道路客運秩序。
(2)負責安排應急客運車輛。在實施《應急預案》的情況下,要及時調配客運車輛,疏運滯留人員。
3.縣水運事務中心
(1)準備好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工具。
(2)及時維修水上交通應急船舶,保持應急船舶的良好狀況。
(3)造冊登記全縣水上客貨船舶經營戶的通信聯系方式,以備突發事件時,就近征用。
(4)在接到實施應急預案的指令時要及時派遣海事人員趕赴現場,實施水上救援。
4.縣交通建設質量安全監督站
(1)迅速準確地做出反應,在第一時間趕往事故現場,圍護現場秩序,做好人員的救護和疏散工作。
(2)做好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5.局屬其他各單位
在接到實施應急預案的指令時,要及時派遣人員迅速到達指定區域。
五、保障措施
(一)通信保障。各單位建立應急機構成員名冊及通信聯系方式,并設立值班電話。
(二)裝備保障。各單位配備應急救援物資、設備,要明確類型、數量、性能和存放位置,指定相應的管理制度。
(三)隊伍保障。各單位建立應急處置隊伍,規定召集、出動程序,并明確增援組織與保障預案,確保救援搶險快速反應和持續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