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安全應急預案(精選3篇)
實驗安全應急預案 篇1
為進一步做好理化生實驗操作考查的安全保衛工作,確保考生的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如下應急預案。
一、安全領導組
領導組下設考務辦公室,教務處主任凡建軍任教務辦公室主任,何峰、王平任考務辦公室副主任,向容任辦公室工作員,負責考務工作的相關資料發放、收集和上報。
二、領導組職責
1.全面負責理化生實驗操作考查期間的安全指導工作。
2.負責理化生實驗操作考查過程中出現的突發事件的處置和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
3.督促理化生實驗操作考查期間的'考務及其他工作。
三、安保組織工作基本措施
1.考查前全體學生在各班教室按課表上課,安排1名工作人員在教學樓(配備對講機)負責按照檢錄進度逐個班級通知學生有秩序到達考點檢錄處排隊。班主任負責本班考生的領隊工作。
2.劃定考區警戒線,安排1名工作人員(配備對講機)負責維護現場秩序,及時引導考查完畢的考生離開考區,保持考區通道安全暢通。每批次考生轉換考查科目時有專人帶領。
四、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
1.有機化學品燃燒的處理,易燃有機化學品有:甲醛、酒精、稀鹽酸、高錳酸鉀等,應急措施如下:在燃燒初期應立即關閉反應器與電器,采用現場滅火器對火焰根部進行滅火或玻璃布覆蓋滅火,發現附近有可燃化學品,應立即搬離,在燃燒中期,火勢難以控制,應迅速撥打 “119”請求外援,組織現場人員撤離,并組織相關人員滅火。
2.無機化學品燃燒的應急處理,無機化學品如金屬鋰、鈉、鈣等,與水發生反應時會燃燒,金屬催化劑或有機金屬化合物自燃而著火,一旦發生,應急措施如下,用砂子、食鹽、純堿等或用消防被、玻璃布覆蓋滅火。
3.電器著火的應急措施,首先切斷電源,用二氧化碳滅火器進行滅火。
4.實驗室發生爆炸,許多化學品燃燒同時也會發生爆炸,應急措施如下,在預料爆炸事故不可避免,應立即疏散人員引導人員安全撤離,切斷電源,搬離附近的可燃物或易爆物,如有機濟劑廢液桶、鋼瓶(液化)等。
5.發生泄漏的處置措施,實驗室化學品發生泄漏,往往涉及到許多有毒物質,措施是,及時疏散人員,佩戴防毒面具,關閉化學反應器,打開窗戶,加強通風。檢查泄漏點,并及時堵塞,對于液體泄漏,用拖把或其它能夠吸液的物質處理現場。人員一旦發生中毒事件,應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搶救,發生火災時,應立即組織人員切斷電源進行有效的滅火。
實驗安全應急預案 篇2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廳字(20xx]3號)及《安徽省教育廳關于加強中小學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工作的通知》(皖教秘(20xx]181號)精神,有效防范中小學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發生,確保中小學校園安全穩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排查整治目標
縣區教育局,各中小學校要充分認識中小學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將維護在校師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嚴格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貴”的要求,建立健全實驗室安全監管責任體系和長效工作機制,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切實把中小學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各項安全管理措施落到實處。要重點對中小學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隱患開展排查,全面掌握危險化學品的`種類、數量以及管理、使用等具體情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要全面深入排查安全隱患,對排查出來的隱患,建立臺賬,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及時整改。
二、排查范圍
開展排查的范圍為中小學校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儲藏室等相關場所,其中要把普通高中學校作為本次中小學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排查工作的重點。
三、排查整治職責
各縣市區教育全面負責本轄區內所有中小學實驗室危化品安全隱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市教育局負責市管學校實驗室危化品安全隱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各級各類學校是學校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隱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責任主體。
四、排查的重點內容
(一)責任機制建立執行情況。是否建立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和長效工作機制,層層落實安全責任人;是否建立校級危險品安全管理的風險隱患清單并作為重點監管目標。
(二)設施維護及運行情況。是否建立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庫(柜);重點部位自動監控、防盜報警、通風、防火防爆設施設備維護及運行情況是否良好;是否定期檢測、維護物防技防設備、設施,確保其狀態良好、使用正常。
(三)危化品管理和使用情況。是否建立實驗室危險化學品“雙人、雙鎖、雙賬”等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操作規范和安全管理記錄;是否嚴格按照要求嚴格分類、定位、定點有序存放;是否進行危險化學品管理及重點部位全方位的排查摸底;是否有危險化學品的種類、數量詳細清單;是否建立從認購、領用、使用、回收、銷毀全過程的記錄和控制制度;危險化學品臺賬與使用登記賬、庫存物資之間是否賬賬相符、賬物相符,是否按規定到屬地公安部門登記備案。
(四)從業人員教育培訓情況。是否開展對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管理人員和師生進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使用意識、操作規程、安全技能、應急處理等的定期培訓。
(五)防護設施和防護用品配置情況。是否配備安全保護用品,包括抽排風設施、眼睛沖洗設施、消防滅火設施等。是否配備個人安全防護用品,包括防護服、呼吸防護用品、護目鏡、化學安全防護手套等。
(六)應急預案完善和演練情況。是否設立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是否科學合理;是否開展經常性的演練;是否結合形勢任務變化適時修訂完善。
(七)危險化學品規范處置情況。實驗室是否放置化學廢棄物收集桶,并有明顯的標記;是否徹底清查實驗室存在的過期和廢棄危險化學品;過期和廢棄危險化學品是否通過社會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安全處置。
五、實施步驟
各中小學即日起至6月15日前完成自查自糾;6月15日至6月30日前整改落實到位;7月30日前市、縣區教育局對所轄各學校自查自糾整改落實情況開展督查,市縣區按很多于10%的比例對所轄中小學開展抽查。
六、有關要求
(一)縣區教育局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中小學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排查工作實施方案,組織對中小學實驗室及相關場所進行〃全過程、全要素、全覆蓋”排查。縣區教育局及各學校要對排查中發現的隱患,列出清單,建立臺賬,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根據排查發現的問題情況,全面自查自糾,形成報告。自查自糾報告及匯總表需經主要負責人審核簽字并加蓋公章后,連同中小學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排查工作實施方案于6月25日前發送電子版和PDF格式版本至郵箱,市教育局匯總后,6月30日前報省教育廳。
(二)省教育廳將對各地上報的工作方案、自查自糾報告進行綜合分析,下發中小學實驗室安全工作開展情況通報。同時,將中小學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納入省政府對市政府教育工作目標考核和省教育廳對各市(省直管縣)教育局基礎教育重點工作考核內容。市教育局也將此項工作納入對縣區政府政府教育工作目標考核及各縣區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學基礎教育重點工作考核內容。
教育裝備科聯系人:
聯系電話:
實驗安全應急預案 篇3
為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察民生、知民意”的有關要求,完善全市漁業基層安全體系和隊伍建設,構建漁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促進全市漁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市政府要求沿海各鎮區街道在相關各漁業村配備漁業安全生產協管員。具體方案如下:
一、目標要求
沿海各鎮區街道按要求在相關漁業村配備工作責任心強、愿意為民服務、具有相應安全知識和管理能力的漁業安全生產協管員,協助當地政府和漁業安全生產主管部門,確保漁業安全有關規章制度及災害天氣信息能及時下達并落實到位,確保漁業安全有關知識和相關漁業政策法規得到有效宣傳,滿足漁民對安全生產的服務需求。
二、工作要求
(一)人員選拔
沿海各鎮區街道政府(管委、辦事處)負責轄區內漁業村漁業安全生產協管員的選拔,嚴格按照規定和標準配備(依據登記在冊的漁船,原則上每30只漁船配備1名協管員,漁船不足30只的漁村配備1名協管員。漁船增減變動按實際管理數量進行調整)。協管員應由村里有威信、有責任心的人擔任。各沿海鎮區街道于12月30日前將協管員名單上報至市漁業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
(二)人員培訓
各沿海鎮區街道將協管員名單提報后,由市漁業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進行審核,并于20xx年春節前組織進行首次全面培訓,培訓結束后,頒發相關職業技術資格證書,做到持證上崗。自20xx年起,每年6-9月份對全市漁業安全生產協管員進行漁業安全生產基礎知識及業務培訓,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管理能力。培訓計劃由市漁業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制定并組織實施。
(三)人員管理
漁業安全生產協管員由沿海各鎮區街道政府(管委、辦事處)和所在村支部、村委共同管理和監督指導。市漁業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會同沿海各鎮區街道研究制定漁業安全生產協管員考核管理辦法并組織考核,實行工作報酬與工作績效緊密掛鉤,優勝劣汰。工作考核合格的漁業安全生產協管員每年報酬標準為:管理漁船數量5只以內按20xx元,6-10只按3000元,11-20只按4000元,21-30只按5000元。此項支出按5:3:2的比例由市、鎮、村三級補貼(漁業企業除外),于次年1月份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