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樓應急疏散演練方活動方案范文(精選5篇)
辦公樓應急疏散演練方活動方案范文 篇1
為認真貫徹落實x區關于加強中小學安全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打造平安校園,切實增強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強化學生的安全逃生技能,提高全體師生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我校決定在12月中旬舉行一次以“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為主題的全校師生消防應急逃生演練活動,現制定活動方案如下:
一、演習原則
全員參與、安全、有序、求真、務實
二、組織領導
1、成立演習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總指揮)
副組長:(現場指揮)
組員:各班主任各體育組老師
2、各班班主任和第二節課任老師負責本班的逃生演練。(班主任和課任老師務必要帶領學生到達安全場地)
三、逃生演習前的準備工作
學校政教處在周一晨會宣傳發動,要求全體學生認真參與消防逃生演練,說明逃生演練安排以及安全注意事項。各班周二召開班會進行再動員和交代注意事項,教育學生演練過程中要聽從指揮,沉著冷靜,不慌不亂;讓學生熟悉逃生的路線、方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用最短的時間到達集合地。
逃生演習方案:
1、演習時間
20xx年x月x日或x日或x日(周x或周x或周x)上午第二節課后(9:30)開始。(主要為了考慮雨天會給逃生演練帶來極大安全隱患,各班級各老師要注意如該時間是晴天,隨時準備舉行逃生演練,以拉響消防警鈴的信號為準。)
2、逃生要求
⑴要求每位學生彎著腰,在任課教師的引導下靠墻快步有序疏散逃生。(要求班主任一定參加,男女分成兩隊。)
⑵全體同學都以班級為單位有序地到大操場集中,以廣播操隊型排列。
3、逃生路線(就是平時廣播操進場路線)
七年級
七⑴班、七⑵班從教學樓西首經食堂前直入操場指定位置。
七⑶班、七⑷班從大廳至前面中央花壇,右拐小賣部旁水泥路進入操場指定位置。
七⑸班、七⑹班從教學樓東首空地,右拐至傳達室旁,經食堂前空地進入操場指定位置。
七⑺班、七⑻班從實驗樓一樓出發,經體操房旁進入操場指定位置。
八、九年級
八⑴班、八⑵班、九⑴班、九⑵班、九⑻班
從教學樓西首樓梯下,經食堂前空地進入操場指定位置。
八⑶班、八⑷班八⑸班、八⑼班、八⑻班、九⑹班、九⑺班
從教學樓中間樓梯下,經宣傳欄前面空地、食堂前空地,進入操場指定位置。
八⑹班、八⑺班、九⑶班
從教學樓東首樓梯下,右拐至傳達室旁空地,經食堂前空地進入操場指定位置。
九⑸班、九⑷班
從教室出發,經四樓南至北通道到實驗樓四樓,左拐至實驗樓西首樓梯下,經體操房旁,進入操場指定位置。
九⑼班、九⑽班
從實驗樓東首樓梯下,經體操房旁進入操場指定位置。
四、具體演練過程安排:
A、早上x時x分,x老師發現火情并拉響警鈴,同時廣播告知上課老師與學生。上課老師及班主任立即組織疏散,x老師馬上了解火情并向校長(總指揮)報告險情。
B、學生聽到警鈴后,應立即相互提醒,并迅速在老師帶領下有序撤離,但須注意:
①沉著冷靜,不慌不亂;
②學生和老師要用衣服或毛巾捂住口鼻彎腰靠墻,低身快步撤離;
③應絕對服從老師的組織,按規定的逃生線路有序撤離。
C、學生撤離后,到田徑場按周一晨會隊伍排列,班主任或班長按班級清點人數(若缺人立即查找),結果由班主任向段長匯報,再由段長向總指揮做匯報。匯報內容統一:“x班或x段原有學生多少人,現已到操場多少人,報告完畢,請指示。”
D、班主任做好安撫學生等善后工作(檢查有否受傷情況)。
E、總指揮宣布本次演練結束,學生按常規退場返回教室,班主任再做分析小結,加深印象,鞏固成果。班主任要把本次演練流程中學生表現情況書面記錄在班主任工作日記上,今后備查。
五、對師生的具體要求
1、演練以警鈴為號。(鈴響時間為50秒)
2、全體師生要高度重視此項活動,要積極宣傳、廣泛發動全體學生準時參加。
3、要嚴格按照計劃和方案要求開展逃生演練活動,不得隨意更改具體安排。
4、在教學樓內逃生過程中,學生應該彎下腰快走。
5、各班主任、任課老師和工作人員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保證每位學生安全、有序地逃生。
六、組織人員安排(在有險情時到指定位置組織引導學生撤離)
⑴班主任、當堂課任課教師要組織疏導學生,要求低樓層要快于高樓層的撤離,要求不影響和阻擋上一樓層的撤離路線。
⑵七年級集結地:八年級集結地:九年級集結地:
⑶主控臺:
⑷檢查搜救組:教學樓2樓教學樓1樓
教學樓3樓教學樓4樓
實驗樓3至4樓實驗樓1至2樓
⑸放煙彈:教學樓二樓東首,;
教學樓二樓西首,;
教學樓二樓中央,;
實驗樓二樓東首,;
實驗樓二樓西首,。
⑹滅火器演示:老師:學生:
⑺樓梯口疏導:教學樓東首三樓樓梯口:
教學樓西首三樓樓梯口:
教學樓中央二樓樓梯口:
教學樓東首一樓樓梯口:
教學樓西首一樓樓梯口:
教學樓中央一樓樓梯口:
實驗樓東首三樓樓梯口:
實驗樓西首二樓樓梯口:
辦公樓應急疏散演練方活動方案范文 篇2
為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學校火災事故,高效、有序地組織事故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結合我校教育工作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消防安全工作領導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班班主任
二、消防安全工作成員的責任分工
組長負責定時召開消防安全工作領導組會議,傳達上級相關文件與會議精神,部署、檢查落實消防安全事宜。
副組長負責各具體負責組織對緊急預案的落實情況,未雨綢繆,做好準備,保證完成校領導部署的各項任務。
領導組各組員具體負責火險發生時全校各年級、各部門突發事件的處理、報告、監控與協調,保證領導小組緊急指令的暢通和順利落實;做好宣傳、教育、檢查等工作,努力將火災事故減小到最低限度。
消防安全領導組織機構下設通訊組、滅火組、搶救組、緊急疏散組,分別具體負責通訊聯絡、組織救火、搶救傷員、疏散師生等工作。
(一)通訊組:
組長:
成員:
(火險發生時,負責立即電話報告校消防安全工作組和上級相關部門,以快速得到指示,視火情撥打119,廣播告知全體學生,報險救災)
(二)滅火組:
組長:
成員:(負責消防設施完善和消防用具準備,負責檢查全校各辦公室、教室、宿舍、圖書館和計算機房等地的用電、用火安全;火險發生,立即參加救火救災工作)
(三)搶救組:
組長:
成員:(負責做好及時送往醫院的準備工作,負責火險發生時受傷師生及救火人員傷痛的緊急處理和救護)
(四)緊急疏散組:
組長:
成員:(負責制定緊急疏散方案,明確各班逃生途徑與辦法指導,負責所在年級組、所管班級學生緊急疏散中的`安全);
(五)圖書室、微機室、儀器室和實驗室由負責消防安全與緊急情況下的學生疏散與逃生。
三、滅火工作預案
1、發現火情,在場人員要立即引導室內人員進行有序疏散,并迅速利用室內的消防器材控制火情,爭取消滅于火災初級階段。
2、如不能及時控制、撲滅火災,在場人員要立即采取措施妥善處理(如切斷電源等),防止火勢蔓延。
3、在場人員要以最快的方式向領導組成員匯報,盡快增加援助人員,協力救火。
4、領導組成員接到報告后,要立即到達火情現場,并視火情撥打“119”報警求救。
四、師生疏散及逃生預案
1、火情發生后,按照滅火預案,管理人員及各工作人員要立即通知學校領導組領導,盡快增加援助人員,如發生重大火情,同時向“119”報警,并根據火情發生的位置、擴散情況及威脅的嚴重程度逐個區域通知人員撤離。
2、管理人員及工作人員應該正確引導撤離師生奔向疏散通道,并將正確的逃生方法告知負責同志,其余人員按照既定位置,統一使用。
辦公樓應急疏散演練方活動方案范文 篇3
一、施工方案
本工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其主要工程量為電線線管敷設、系統聯動調試等。計劃安排7個工作日完工。我方為此配備了現在負責人1名,電氣作業人員4人,專業調試人員2人。施工前,應具有設備布置平面圖,安裝圖。敷設時充分考慮其他線路干擾、交錯等因素,定制出現場施工方案。
二、技術措施
1.1開工前班組人人熟悉圖紙,按施工圖準備好材料,配備相應的施工機械設備。
1.2明配管固定點的距離應均勻。
1.3吊頂內管路應按明配管做法敷設在主龍骨的上邊,管入盒、箱必須煨燈叉彎,并應有里外鎖緊螺母。采用內護口,管進盒、箱以內鎖緊螺母平為準。在管進盒處及彎曲部位兩端15-30cm處加固定卡固定。吊頂內接線盒至探頭、可采用阻燃型金屬軟管過渡,長度不宜超過1m,其兩端應使用專用接頭。吊頂各種盒、箱口的方向應朝向檢查口以利于維修檢查。
1.4鋼管的彎曲半徑一般不小于管外徑的6倍,如有一個彎時,可不小于管外徑的4倍,彎曲方法可采用冷彎法,管徑≤25mm用手板煨管器。
1.5金屬軟管與鋼管或設備連接時,應采用金屬軟管接頭連接,長度不宜超過2m。金屬軟管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間距不應大于1m。不得利用金屬軟管作為接地導線。
2、管內穿線
2.1清掃管路并穿帶線,清除管路中的灰塵、泥水等雜物。在管路較長或轉彎較多時,可以在敷設管路的同時將帶線一并穿好。
2.2放線時應核對導線的規格型號,符合設計要求,剪斷導線時,接線盒、開關盒及燈頭盒內的導線預留長度為15cm,端子箱內導線的預留長度應為端子箱箱體周長的1/2。
2.3鋼管在穿線前,應首先檢查各個管口的護口是否整齊,如有遺漏或破損,均應補齊和更換。兩人穿線時,應配合協調,一拉一送。
2.4導線在接線盒里連接采用安全型壓線帽,壓線帽分別適用于1.5mm2,2.5mm2,的2-4條導線的連接。按規格選用適當的壓線帽,將線芯插入壓線帽的壓接管內,若填不實,可將線芯折回頭,填滿為止。線芯插到底后,導線絕緣應和壓線管平齊,并包在帽殼內,用專用壓接鉗壓實即可。
2.5多股導線可采用與導線同材質且規格相應的接線端子。削去導線的絕緣層時,不要碰傷線芯,將線芯緊緊地絞在一起,清除套管、接線端子孔內的氧化1-2mm2。
2.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傳輸線路應采用銅芯絕緣導線或銅芯電纜,其電壓等級不應低于交流250V。
2.7不同系統、不同電壓、不同電流類別的線路不應穿于同一根管內或線槽的同一槽孔內。
2.8橫向敷設的報警系統傳輸線路如采用穿管布線時,不同防火分區的線路不宜穿入同一根管內。
2.9穿管絕緣導線或電纜的總截面積不應超過管內截面積的40%。
2.10導線連接完成后應用500型摞表進行絕緣搖測,線路的絕緣電阻值不小于20MΩ。通電前對所做的工作反復認真核實,測量線路對地情況,分層進行帶電壓調試,分回路進行調試,積極與其他工種配合,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做好詳細的'統調記錄。
3、設備安裝
3.1引入火災報警控制器的電纜或導線,應符合下列要求:
a、配線應整齊,避免交叉,并應固定牢靠。
b、電纜芯線和所配導線的端部,均應標明編號,并與圖紙一致,字跡清晰不易退色。
c、端子板的每個接線端,接線不得超過兩根。
d、電纜芯和導線,應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
e、導線應綁扎成束。
f、導線引入線穿線后,在進線管處應封堵。
g、火災報警控制器的主電源引入線,應直接與消防電源連接,嚴禁使用電源插頭。主電源應有明顯標志。
h、控制室落地安裝柜(非標琴臺柜),其底面高出地坪0.1-0.2m(采用10號基礎槽鋼),控制器安裝符合規范牢固,無傾斜。控制器設專用電源,有明顯標志,不使用電源插頭。設備單列布置,盤前操作距離不小于1.5m,盤后維修距離不小于0.5m。
j、端子箱、機器柜內所有設備的進出線端子應有統一的標記,并作書面記錄,以備后用。
3.2消防控制設備在安裝前,應進行功能檢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裝。
3.3消防控制設備的外接導線,當采用金屬軟管作套管時,其長度不宜大于1m,并應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0.5m。金屬軟管與消防控制設備的接線盒(箱),應采用鎖母固定,并應根據配管規定接地。
3.4消防控制設備外接導線的端部,應有明顯標志。
3.5消防控制設備盤(柜)內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端子,應分開,并有明顯標志。
3.6工作接地線應采用不小于25mm2的銅芯絕緣導線或電纜,不得利用鍍鋅扁鐵或金屬軟管。
3.7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體的工作接地線,在通過墻壁時,應穿入鋼管或其他堅固的保護管。
3.8工作接地線與保護接地線,必須分開,保護接地導體不得利用金屬軟管。
3.9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調試,應先分別對探測器、集中報警控制器、火災報警裝置和消防控制設備等逐個進行單機通電檢查,正常后方可進行系統調試。
3.10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通電后,應按現行國家標準GB4717《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的有關要求對報警控制器進行下列功能檢查:
a、火災報警自檢功能。
b、消音、復位功能。
c、故障報警功能。
d、火災優先功能。
e、報警記憶功能。
f、電源自動轉換和備用電源的自動充電功能。
g、備用電源的欠壓和過壓報警功能。
3.11檢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主電源和備用電源,其容量應分別符合現行有關國家標準的要求,在備用電源連續充放電三次后,主電源和備用電源應能自動轉換。
3.12應采用專用的檢查儀器對探測器逐個進行試驗,其動作應準確無誤。
3.13應分別用主電源和備用電源供電,檢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各項控制功能和聯動功能。
4、系統調試
在保證線路絕緣符號規范要求、設備依照說明安裝正確。我們才可以對外線路通電調試。
4.1先調報警部分:按照回路以及短路隔離器號,一路完成,再接下一路。
4.2再調聯動部分:我們首先調主機對模塊,在主機讀完圖紙上的所有模塊號,再作手動試驗,檢查設備功能以及地址號的理論與實際情況,然后在甲方以及其他外設廠家的協調下調試模塊對外設的控制,并用手動試驗檢查各項功能。
4.3最后在貴方的協調下作全自動聯動試驗。
4.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在連續運行120h無故障后,填寫調試報告。
以上各項自調、自查過程中,發現問題應及時整改、及時排除,全力保證消防驗收一次通過。
第五章、安全技術措施貫徹“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方針。
以防為主、防管結合、專職管理和群眾管理相結合,加強預控預測,做到文明施工,無重大傷亡事故。
第六章、文明施工技術措施
6.1抓緊白天的工作時,有計劃進行加工預制,合理利用機械設備,減少安排夜間作業時間,以及采取防止污染和噪音措施。
6.2即時清理施工現場,走點堆放建筑垃圾和工程廢料。
第七章、主要施工機具
注:設備進施工場地具體時間根據現場施工實際調整。
辦公樓應急疏散演練方活動方案范文 篇4
一、演練時間
20xx年6月14日15點30分
二、演練組織
總指揮:蔣樹財
副總指揮:倉洋嘉措、才文桑周
信號發布組:縣公安消防大隊
宣傳報道組:縣應急辦
信息聯絡組:縣地震局
疏散引導組:縣應急辦、縣安監局、縣公安消防大隊、縣地震局
(一號樓)
一號樓大門口引導員:縣地震局負責安排
一號樓二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人大辦公室安排
一號樓三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政府辦公室安排
一號樓四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委辦公室安排
一號樓五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政協辦公室安排
(二號樓)
二號樓大門口引導員:縣委政法委負責安排
二號樓二樓樓梯口引導員:縣委組織部負責安排
二號樓三樓樓梯口引導員:縣扶貧開發局負責安排
二號樓四樓樓梯口引導員:縣機要局負責安排
(三號樓)
三號樓大門口引導員:由縣人社局安排
三號樓二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國土局負責安排
三號樓三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交通局負責安排
三號樓四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審計局負責安排
(四號樓)
四號樓大門口引導員:由縣殘聯負責安排
四號樓二樓樓梯口引導員:由團縣委負責安排
四號樓三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委宣傳部負責安排
四號樓四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委統戰部負責安排
(五號樓)
五號樓大門口引導員: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安排
五號樓二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環保林業局負責安排
五號樓三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住建局負責安排
五號樓四樓樓梯口引導員:由縣紅十字會負責安排
三、演練程序
(一)總指揮宣布演練活動開始。
(二)縣公安消防大隊發出“地震警報”信號
(三)全體干部職工立即停止手頭工作,迅速抱頭、躲避在各自的辦公桌旁或辦公室承重墻旁,并盡可能用其他物品保護頭部。演練時間為1分鐘。(躲避的姿勢:將一只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受傷害,另一只手用力抓緊桌腿;在墻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護自己)
(四)1分鐘后,信號員發出解除“地震警報”信號
(五)各引導員組織干部職工有秩序地進行緊急疏散
1.信號員發出解除“地震警報”信號后,干部職工在疏散引導員的帶領下有秩序地從樓梯向下撤離,并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迅速撤離到指定的地點蹲下;2.到達指定疏散區域后,各部門立即清點人員和受傷人員情況,并向信息聯絡組報告,信息聯絡組負責向總指揮報告。
(六)由總指揮宣布演練結束
四、相關要求
(一)演練前要分析應急避險的環境條件,講明演練的`程序、內容、時間和紀律要求,以及各單位疏散的路線和到達的區域,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并非真正的地震應急和疏散,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地震謠傳。
(二)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三)演練過程中,上下樓梯要安全有序,避免造成傷害。各樓引導員按時到位,指揮員積極積極有序地疏散參練干部職工。
辦公樓應急疏散演練方活動方案范文 篇5
為進一步增強提高機關員工對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置能力,根據《辦公大樓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制定“辦公樓應急疏散預案演練方案”,并進行演練。
一、演練類型
模擬機關辦公樓一樓西南角倉庫著火,對《辦公大樓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進行演練
二、演練時間
20xx年x月x日x點x分至x點x分
三、演練對象
全體在崗員工
四、演練目標
(一)通過應急演練檢驗預案,提高人員疏散能力,并查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通過應急演練鍛煉隊伍,增強演練組織和人員等對應急預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其應急處置能力。
五、組織體系與職責
(一)組織體系
在HSE委員會(安委會)的基礎上成立《預案》領導小組。安委會主任、副主任分別任現場指揮部的指揮長和副指揮長,安委會的其他成員(機關各部室主任)任指揮部小組成員。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總指揮:全面負責應急疏散演練的全部過程,發布各項指令;
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做好演練的各項工作;
(備注:如總指揮不在公司,副總指揮臨時擔任總指揮;如總指揮和副總指揮都不在公司,臨時擔任總指揮;其余情況按照職位級別臨時擔任總指揮。)
①疏散引導組:引導和調控人員的疏散撤離,檢查各樓層人員的滯留情況(一樓;二樓;三樓;演練時站在各樓層樓梯口)
②滅火組():負責現場的處置和救援。
③警戒組():劃分警戒區、警戒線,封閉現場,防治破壞,控制人員出,協助救援和疏散。
④物資保障組():負責應急物資提供,車輛調配;
⑤通訊聯絡組():負責與外界的聯絡、報警等工作;
⑥拍照組:
⑦計時組:
(二)各部門職責
行政部:在指揮部領導下,負責車輛的調配、救災人員的后勤供給等保障工作。
資產部:在指揮部領導下進行工作。在確保人身安全的`情況下,保護資金安全并搶救本部室相關資料、憑證。
運作部:在指揮部領導下進行工作。負責組織搶救關鍵設備和本部室相關資料,并在確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協助財務部搶救相關重要的資料憑證。
工程部:在指揮部領導下進行工作。負責關鍵設備的搶救和救援物資的后勤保障工作,并協助其它部門的做好關鍵設備、物資、資料憑證的搶救工作。
1、疏散時嚴禁搶先、擁擠、推搡,有序安全撤離;
2、聽從引導員指揮,循著安全通道指示從安全出口撤離,遠離火災現場,撤離到安全地帶(辦公樓對面停車區);
3、撤離過程中注意腳下障礙物、樓梯等,防止跌倒摔傷;
此次模擬是一樓西南角倉庫著火,全體人員從東側樓梯進行有序撤離。
模擬火災煙火的焰火;滅火器(各樓層消防器材箱存放的);照相機等。
機關員工須提前熟知預案內容和演練部署。
1、10:00,演練工作人員在一樓倉庫處點燃模擬火災的焰火;
2、10:02,演練工作人員在樓道大聲呼喊發出火災警報,并第一時間進行滅火;
3、總指揮聽到呼叫后大聲發出指令:“發生火災,趕緊疏散撤離”;
4、樓層引導員一樓;二樓;三樓立即進入崗位,依次敲各辦公、房間的門,示意“發生火災、抓緊撤離”,組織人員疏導撤離,并反復提示“不要擁擠,注意安全,保持冷靜”;
5、救援組提起三樓過道滅火器,對初起火災進行撲救;
6、通訊聯絡組協助指揮長組織人員撤離,并通過手機模擬向消防隊報警;
7、一樓引導員在組織廚房人員撤離后,檢查活動室、廁所等是否有人員滯留。二樓引導員在組織各辦公室撤離后,檢查二樓各辦公室、廁所、會議室等是否有人員滯留。三樓引導員在組織各辦公室撤離后,檢查三樓各辦公室、廁所、會議室等是否有人員滯留;
8、人員撤離過程中,用口罩、手帕或衣物捂住口鼻,防止濃煙熏嗆;
9、人員逃離到安全地帶后,由通訊聯絡組清點人員,并向總指揮匯報人員清點情況以及是否有人員受傷;
10、演練程序完成后,由對本次演練進行講評;
11、總指揮宣布演練成功,演練結束;
12、工程部填寫演練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