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精選5篇)
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1
一、總則
1、工作目標
建立健全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機制,提高醫院應對涉及公共危機的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能力,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公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保護環境,促進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創造良好就醫環境。
2、管理、協調醫院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置體系相關資源、組織、指揮、防范和應對各類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整體行動,規范醫療程序和工作行動。
二、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2、工作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3、搶險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4、職責
1)責任環保的.主管院長負責應急現場的統一指揮和調度工作。
2)防保科、總務科負責識別本單位潛在環保事故和緊急情況并在發生事故時,協助主管院長負責現場協調工作,組織力量進行現場搶險,同時在第一時間向區環保部門先行口頭匯報。在事故處理結束再行書面匯報。
3)總務科負責提供竹梯、應急燈、潛水泵等應急物資且負應急責任相應設施的維護保養,使其處于完好狀態。同時應聯系落實搶險人員培訓、演練。
4)全院各部門負責做好與本部門相關的潛在環境事故的預防并在緊急情況下積極響應領導的部署。
5)采購后勤部門負責在必要時提供石灰、黃沙等應急物資。
5、應急組織機構組成人員聯系方式
6、外面聯系電話區環保(白天|):區環保(夜間):環境熱線:12369消防隊:119救護醫院:120公安局:110化工職業病防治所:衛生計生委:
三、應急預防機制
1)總務科負責污水處理設備的日常巡檢管理工作。發現故障及時聯系修理更換,保證污水處理達標排放。
醫院每年定期對關鍵崗位員工進行環境知識培訓,應急救援小組演練,增強職工環境意識,預防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
2)應急響應程序案環境突發事件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分為:一般、較大、重大、特大四級。
如發生突發污染事故,總務科及時向分管院長匯報,啟動應急預案,立即通報普陀區環保應急電話:
醫院將配備個人防護設備,醫療救護藥品箱等安全防護物品可以保證應急人員的安全處理。
3)應急后期處理
突發環境事件緊急處置完成后,產生有吸附液體原料后的廢料,將作為危險廢棄物處理,由總務科收儲進危廢倉庫,請環保資源單位處置。如有高濃度原料廢水暫時應急貯存的,可由總務科日后逐步少量添加到污水處理設施中,同時對處理后排水進行同步監測,達標后排放。
4)事故調查報告與報送
總務科將組織事故調查相關責任部門要對事故原因和緊急處理情況寫出書面報告材料。總務科將書面報告區環保局相關部門。
5)環境污染突發事件分類、措施、責任部門
四、保障措施與經費投入
總務科應定期對應急設備、物資維護保養機制,每年的環保經費中拍一定的經費予以保障,用以宣傳、培訓和演習保障。
五、單位基本情況
1、醫院類型:
2、院區占地面積:
3、建筑面積:
4、在職職工:
5、年門急診量:
6、床位數:
六、污染源處理情況
1、污水處理設備一級
2、污水處理池平方米,月處理量m06
3、醫用廢棄物處理量公斤,由市康環公司回收
4、x光洗片液月處理量公斤,由真源公司回收
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2
為了提高我院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的應對能力,從而達到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的目的,根據《重慶市醫療衛生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方案編寫指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并結合我院實際特制定本條例:
一、醫院建立院長負責制,成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小組,下設監測報告小組、急救醫療小組、后勤保障小組,并配備兼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人員。
二、單位現狀:根據現有的條件在人力資源方面:有從事計劃免疫、傳染病統計分析的預防接種門診;有從事各種檢測化驗,能夠通過科學的手段第一時間知道各種疾病的分類的檢驗科;有臨床經驗豐富的內、外、婦醫療專家;有從事后勤工作的辦公室、醫務科、總務科。在物資方面:有各類先進的檢驗儀器設備;我院藥品種類齊全,儲備量豐富,完全可以滿足各種應急醫療用藥;有用于安全防衛的消毒藥品、干粉滅火器。
三、工作職責
1、突發公共事件小組成員:
:突發公共事件辦公室總指揮,負責指揮調配各小組所有成員,統籌協調各種關系。
:突發公共事件感染控制及監測報告小組組長,負責36種法定傳染病的監測、報告、分析。
:突發公共事件醫療急救小組組長,負責調配小組內的內兒、外、婦醫療成員進行醫療現場搶救。
:突發公共事件后勤保障小組組長,負責提供應急所需的后勤物資,醫療設備及藥品。
:突發公共事件辦公室成員,負責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的總結工作,突發事件信息上報工作,完善醫院感染控制負責。
2、監測報告小組:
:監測報告小組成員,負責收集36種法定傳染病的標本采樣。
:監測報告小組成員,負責分析36種法定傳染病的分布趨向,及時向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
3、醫療急救小組:
: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婦產科方面的急救工作。
: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內兒科方面的急救工作。
: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外科方面的急救工作。
: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手術工作。
4、后勤保障小組:
:負責保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急救通道的通暢及醫院安全保衛工作。
:負責日常急救物資(救治藥品、醫療器械)的儲備工作。
:負責日常物資的采購工作。
:負責各種醫療物資的消毒處理。
:負責通訊、網絡暢通。
:負責資料的收集,通訊錄的'更新工作。
四、預防和應急準備
1、定期對本院醫務人員開展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定期組織突發事件應急演練。
2、定期查看預防突發事件救治藥品、醫療器械及及其他物資和技術的儲備和調度。
五、應急響應
1、開設24小時值班電話:
2、調度醫療急救小組火速奔赴現場應急搶救。
3、調度后勤小組及時開辟通道、準備急救的藥品、器械。
4、鋪備突發事件專用病房。
5、向上級衛生部門及時匯報突發事件的有關信息。
6、將突發事件的有關信息及時在醫院網站上通報,并依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和有關新聞管理的規定向外公布信息。
7、當突發事件的病人康復出院后,半年內未再次發病且在這一地區無新增病例表明應急結束。
8、突發事件處置完成后,由韋林江、周勝同志負責進行總結,找出經驗教訓,所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成員共同提出整改意見,經突發公共衛生小組會議確定形成文字,寫入我院應急處理方案。所有突發事件的歸檔交由院病案室完成。
六、保障措施
每周對網絡進行殺毒處理,保證網絡的通暢;每月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小組成員輪流對各科室進行監督檢查;每月護士一個課題,由總護士長賴朝鳳親自培訓;每一季度進行一次突發事件的演練,檢測應急隊伍的整體情況。
七、附錄
1、本方案由院辦公室管理,并隨時根據上級要求及實際需要進行修改完善。
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小組成員通訊錄:(略)
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3
為科學規范、高效有序的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治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感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辦法》和《全國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以及我縣對高速公路車禍的救援工作方案,特制訂本預案。
一、總則
(一)預案所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下簡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嚴重水災、火災,特大車禍事故、爆炸事故以及其它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二)本預案在執行中必須服從上級衛生主管部門的指揮,無條件服從上級主管部門的調動和安排。
(三)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應堅持“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
(四)各醫療衛生單位設立對突發事件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急救設施完善,急救人才培訓,突發事件流行病學調查,衛生防護等有關物資、設備、設施的儲備與完善。1
(五)依據國家政策,對參加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醫護人員給予造當的補助和保健津貼,對于參加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做出貢獻的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
二、預防與應急組織
(一)我院突發事件應急醫療救治領導小組
組長:王康縣中醫醫院副院長(主持工作)副組長:湯忠澤縣中醫醫院副院長
王平縣中醫醫院副院長
馬永菊縣中醫院院辦公室主任
蔣道義縣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
楊茂春縣中醫醫院急診科副主任
劉賢君縣中醫醫院藥劑科主任
職責:
1、全面領導本縣突發事件應急醫療救治工作。
2、負責醫療救治重大事項的決策、督查落實和指導工作。
3、負責緊急調集人員、儲備物資、交通工具以及相關的設施、設備。
4、報請上級主管部門和縣應急指揮中心,決定人員疏散或隔離,并依法對疫區封鎖。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院辦公室,馬永菊同志任辦公室主任。
成員:劉龍芬、毛竹玉、韋時文、陳久蕓、楊發文、林順達、顧亨、羅小海
職責:收集、匯總突發事件傷病員情況,并及時向指揮小組報告;負責與縣突發事件應急各成員單位和各醫療機構聯系;及時向上級報告突發事件傷病員情況;負責落實指揮小組交辦的其它工作。
(二)工作組織
1、醫療救治小組及醫療救護隊
(1)醫療救治小組
組長:縣中醫醫院院長
副組長:縣中醫醫院分管副院長擔任
成員:縣中醫醫院抽調業務技術人員組成
職責:負責全院應急醫療救治工作,負責本院應急醫療救治預案制定工作,成立醫療急救、護理、后勤保障等相關組織;負責組建現場醫療救護分隊,接受領導小組的派遣;負責本院內的突發事件傷病員情況的信息收集、匯總、報告工作;負責落實指揮小組交辦的其它工作。
(2)現場醫療救護隊
隊長:湯忠澤縣中醫醫院副院長
副隊長:蔣道義縣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
楊茂春縣中醫醫院急診科副主任
成員:楊華縣中醫醫院醫務科主任
馬永菊縣中醫醫院辦公室主任
鄭均縣中醫醫院外科主任
陳建陽縣中醫醫院骨科主任
楊發文縣中醫醫院內科主任
張良榮縣中醫醫院護理部主任
劉賢君縣中醫醫院藥劑科主任
羅樂縣中醫醫院司機
柳青縣中醫醫院司機
2、疾病控制組:
組長:王康縣中醫醫院副院長
副組長:韋時文縣中醫醫院控感科主任
涂志城縣中醫醫院保育科主任
成員:各科室護士長
職責:負責全縣突發事件后疫情防治工作;負責對突發事件災害區疫情處理方案制定工作;負責疫點消毒和疫區資料信息匯總報告工作;指導相關人員對疫區的消毒、封鎖;接受指揮小組的領導,完成指揮小組交辦的其它工作。
3、后勤供應組:
組長:王平縣中醫醫院副院長
副組長:劉賢君縣中醫醫院藥劑科主任
羅小海縣中醫醫院總務科負責人
成員:后勤科室所有人員
職責:負責對突發事件的所需物品設備、藥品、衛生材料的供應;負責車輛和各種急救物資的調配和應急;負責參加醫療救治的醫務人員的生活、飲食等后勤服務。
三、預案啟動
突發事件發生后,突發事件領導小組接上級相關部門指示,明確是否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四、醫療救治工作程序
1、120、122接到突發事件急救信息,應迅速派出救護車趕赴現場,同時報告本院,醫療單位要及時報告縣衛生局。
2、各醫療機構在接診急救病人時,如發現重特大災害事故信息,應迅速報告縣衛生局。
3、縣衛生局在預案啟動后,應立既向各醫療單位下達緊急救治任務。
4、各醫療單位院內救治迅速到位,暢通綠色通道,做好救治準備工作,確定責任醫生和責任護士。
5、各救治醫院確定專人負責,傷病員救治情況的收集匯總并及時向縣衛生局報告。
6、如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依據《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條例》規定,在2小時內向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①發生或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的;
②發生或者發現不同原因的群體性疾病的;
③發生重大食物或職業中毒的;
④發生重大火災、水災、特大爆炸、車禍及其它重大傷害事件。
7、疫情突發時,實行“零報告”制度,嚴格報告程序。不得漏報和瞞報。
8、突發事件報告電話:。
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4
為科學規范、高效有序的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治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感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辦法》和《全國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以及我縣對高速公路車禍的救援工作方案,特制訂本預案。
一、總則
(一)預案所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下簡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嚴重水災、火災,特大車禍事故、爆炸事故以及其它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二)本預案在執行中必須服從上級衛生主管部門的指揮,無條件服從上級主管部門的調動和安排。
(三)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應堅持“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
(四)各醫療衛生單位設立對突發事件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急救設施完善,急救人才培訓,突發事件流行病學調查,衛生防護等有關物資、設備、設施的儲備與完善。1
(五)依據國家政策,對參加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醫護人員給予造當的補助和保健津貼,對于參加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做出貢獻的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
二、預防與應急組織
(一)我院突發事件應急醫療救治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職責:
1、全面領導本縣突發事件應急醫療救治工作。
2、負責醫療救治重大事項的決策、督查落實和指導工作。
3、負責緊急調集人員、儲備物資、交通工具以及相關的設施、設備。
4、報請上級主管部門和縣應急指揮中心,決定人員疏散或隔離,并依法對疫區封鎖。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院辦公室,任辦公室主任。
成員:
職責:收集、匯總突發事件傷病員情況,并及時向指揮小組報告;負責與縣突發事件應急各成員單位和各醫療機構聯系;及時向上級報告突發事件傷病員情況;負責落實指揮小組交辦的其它工作。
(二)工作組織
1、醫療救治小組及醫療救護隊
(1)醫療救治小組
組長:縣中醫醫院院長
副組長:縣中醫醫院分管副院長擔任
成員:縣中醫醫院抽調業務技術人員組成
職責:負責全院應急醫療救治工作,負責本院應急醫療救治預案制定工作,成立醫療急救、護理、后勤保障等相關組織;負責組建現場醫療救護分隊,接受領導小組的派遣;負責本院內的突發事件傷病員情況的信息收集、匯總、報告工作;負責落實指揮小組交辦的其它工作。
(2)現場醫療救護隊
隊長:
副隊長:
2、疾病控制組:
組長:王康縣中醫醫院副院長
副組長:韋時文縣中醫醫院控感科主任
涂志城縣中醫醫院保育科主任
成員:各科室護士長
職責:負責全縣突發事件后疫情防治工作;負責對突發事件災害區疫情處理方案制定工作;負責疫點消毒和疫區資料信息匯總報告工作;指導相關人員對疫區的消毒、封鎖;接受指揮小組的領導,完成指揮小組交辦的`其它工作。
3、后勤供應組:
組長:王平縣中醫醫院副院長
副組長:劉賢君縣中醫醫院藥劑科主任
羅小海縣中醫醫院總務科負責人
成員:后勤科室所有人員
職責:負責對突發事件的所需物品設備、藥品、衛生材料的供應;負責車輛和各種急救物資的調配和應急;負責參加醫療救治的醫務人員的生活、飲食等后勤服務。
三、預案啟動
突發事件發生后,突發事件領導小組接上級相關部門指示,明確是否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四、醫療救治工作程序
1、120、122接到突發事件急救信息,應迅速派出救護車趕赴現場,同時報告本院,醫療單位要及時報告縣衛生局。
2、各醫療機構在接診急救病人時,如發現重特大災害事故信息,應迅速報告縣衛生局。
3、縣衛生局在預案啟動后,應立既向各醫療單位下達緊急救治任務。
4、各醫療單位院內救治迅速到位,暢通綠色通道,做好救治準備工作,確定責任醫生和責任護士。
5、各救治醫院確定專人負責,傷病員救治情況的收集匯總并及時向縣衛生局報告。
6、如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依據《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條例》規定,在2小時內向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①發生或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的;
②發生或者發現不同原因的群體性疾病的;
③發生重大食物或職業中毒的;
④發生重大火災、水災、特大爆炸、車禍及其它重大傷害事件。
7、疫情突發時,實行“零報告”制度,嚴格報告程序。不得漏報和瞞報。
8、突發事件報告電話:。
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5
一、編制目的
為了切實提高我院應對突發食堂食品安全故事的應急救援能力,保障醫院職工和患者的身體健康,根據國家頒布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應急預案》結合實際,制定本預案。
二、工作原則
(一)以人為本,以防為主。
1、以保障全院醫患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處置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時要以生命救助為主,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將食品安全事故的影響降低到最低。
2、本院職能部門應加強食堂食品安全監管,積極開展食堂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工作,切實做好實施預案的各項準備工作。
3、工作中要以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為指導,與有關政策相銜接,確立決策科學、反應及時的處置方式。
(二)統一領導,協調配合。
1、成立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統一指揮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整合現有資源,提高應急處置效率。
2、食堂食品安全事故管理的原則,按照職責分工,密切合作,認真落實各項應急處置措施。
3、健全食堂食品安全信息報告溝通制度,整合本鎮應急資源,加強協同作戰能力;必要時迅速要求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調度應急資源,以應對突發食堂食品安全事故。
(三)信息公開、科學果斷。
1、各有關職能部門要積極主動公布相關信息,保障信息通暢。
2、食堂食品安全關系全院職工及病患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有關職能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要在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依靠科學,提高效率,采取果斷措施控制事態發展,搶救傷員,減少損失,并及時將情況上報有關部門。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全院職工及病患出現的突發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時的應急處置與搶救措施。
四、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1.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組織機構
成立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 長: 王利忠(分管副院長)
成 員:崔鳳才、宏春、孫廣軍、李秀蘭、薛金霞
2.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小組成員職責
組 長:負責總體協調,組織、指揮、做出相應的應急工作安排。
副組長:協助現場整體工作安排,收集記錄相關情況,形成文字材料。
組員:負責現場救治,與衛生、疾控、醫療等部門聯系,查明事因,及時落實相關工作安排,并向食品中毒人員及家屬做好解釋工作。
五、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流程
1.對食物中毒者采取緊急處理
(1)停止使用中毒食品(飯菜);
(2)采集病人排泄物和可疑食品等標本,以備檢驗;
(3)組織好對中毒人員進行救治;
(4)及時將病人送醫院進行治療;
(5)對中毒食物及有關工具、設備和現場采取臨時性措施;
2.對中毒食品控制處理
(1)保護現場,封存剩余的食物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原材料;
(2)為控制食品中毒事故擴散,責令商家和生產經營者回收已出售的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證據證明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3)經檢驗,屬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銷毀或監督銷毀;
3.對相關用品采取相應的消毒措施
(1)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具及工具,并進行清洗消毒。
(2)對微生物食物中毒,要徹底清洗、消毒接觸過引起中毒食物的餐具、容器以及存儲過程中的冰箱、設備,加工人員的手也要進行消毒處理,對餐具、用具、抹布最簡單的方法是采取煮沸辦法,煮沸時間不應少于5分鐘,對不能進行熱力消毒的物品,可用75%的酒精擦拭或用化學消毒劑浸泡。
(3)對化學性食物中毒要用熱堿水徹底清潔接觸過的容器、餐具、用具等,并對剩余的食物徹底清理,杜絕中毒隱患。
4.食物中毒緊急報告制度,發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和接受食物中毒事故的報告應及時填寫《食物中毒事故報告登記表》并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和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說明發生食物中毒的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以及食物中毒等有關內容。
5、環境處理組。由職能部門牽頭快速查明主要污染源、污染種類以及污染影響,在職責范圍內及時控制污染的擴建,消除危害,并對潛在危害繼續監控。
六、責任追究
1.針對外包食堂,我院具有監管職能,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件(事故),善后工作由醫院辦公室,負責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小組集體研究,制定處置方案。
2.責任追究:外包人負責落實執行;屬外包人管轄的,由食堂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集體研究決定。
3.事件處理結束后,立即著手清查隱患,堵塞漏洞,組織食品管理和食堂工作人員全員培訓,并對員工進行情況通報和教育。
七、附則
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每年及時修訂本預案。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xx醫院
20xx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