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汛期的應急預案(精選3篇)
有關于汛期的應急預案 篇1
一、總則
二、成立防洪防汛應急響應指揮小組及落實職能組職責
1、成立防洪防汛應急響應指揮小組及組建搶險職能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職能組:
2、指揮小組職責
工地發生洪災事故時,負責指揮工地搶救工作,向各職能組下達搶救指令,協調各組之間的搶救工作,隨時掌握各組最新動態并做出最新決策,第一時間110、120、公司及當地公安部門報告和求援。平時由生產副經理周道祥、技術主管劉海燕輪流值班,值班者必須在工地,手機24小時開通,發生洪災緊急事故時,在應急小組長未到達工地前,值班者即為臨時代理組長,全權負責落實搶險。
職能組職責:
⑴聯絡組:由生產副經理周道祥負責,了解掌握事故情況,負責事故發生后在第一時間向防洪防汛應急響應指揮小組組長匯報,根據情況酌情及時通知當地有關部門。如生產副經理周道祥當時不在現場,現場工班長、技術主管、領工員等均應負責向防洪防汛應急響應指揮小組組長匯報。
⑵搶險組:由安全副經理蔣風成負責,根據指揮組指令,及時組織精干人員負責自救、搶險,工作內容包括:
①將洞內的機械設備、材料及能移動的半成品、成品等盡量轉移至安全地帶;
②對洞內不能轉移的機械設備、材料及半成品、成品等根據需要進行覆蓋,對不能被水淹沒的機械設備零件拆卸搬移至洞外,拆卸不下的零件可將該設備墊高至洪水淹沒線以上;
③有人員傷亡時,在急救車來臨前,配合救護組將傷員送至安全地方進行現場急救,急救車到后,配合救護組將傷員送上急救車;
④設專人隨時關注水勢的變化,當事態無法控制時,立刻通知聯絡組撥打政府主管部門電話求救。
⑶疏散組:由技術主管劉海燕負責,開挖支護班負責人高金福、襯砌班負責人馬飛為副組長,組長、副組長每人配備對講機一個。在發生事故時,高金福、馬飛負責組織人員的疏散、逃生,劉海燕負責兩作業班組的協調和維持洞內的逃生秩序。
⑷救護組:由項目部書記宋晶晶負責,安質部部長張建云協助,負責聯系救護醫院、引導救護車輛,并負責將受傷人員護送至醫院進行急救。
⑸保衛組:由劉建負責,主要工作內容包括:
①損失控制,物資搶救;
②對事故現場劃定警戒區,阻止與工程無關人員進入現場;
③派專人24小時巡視事故現場,防止混亂中物資被盜。
⑹調查組:由總工程師張汪釗負責,工程部部長陳雪峰協助,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及經濟損失等,調查情況及時向上級匯報。如有上級、政府部門介入則配合調查。
⑺后勤組:由辦公室主任丁小海、物資部部長余道闊負責,其中:丁小海負責事故期間抗洪搶險人員及傷員的后勤生活保障,負責按時收聽天氣預報,如有大雨降臨,應及時通知一工區負責人(一工區負責人在接收到消息后,應對即將開展的工作做出部署,盡量減少洞內施工機械和人員)。余道闊負責搶險物資和器材器具的供應。
⑻恢復生產組:由常務副經理張汪釗負責,在事故處理完畢后,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及時組織人員、機械恢復正常生產。
3、應急小組地點和電話及有關單位部門聯系方式:
地點:
電話:
應急小組長電話:
三、防洪防汛器材配置和急救器具設備
救護物資種類、數量:地表土1000m3、麻袋(編制袋)1500只、水桶15個、鐵鍬20把、木板10m3等。
救災裝備器材的種類:挖掘機2臺,翻斗車5臺,裝載機2臺,安全帽、
安全帶、切割機、氣焊設備、小型電動工具、潛水泵(不小于5臺)對講機(3個)一般五金工具、雨衣、雨靴、手電筒等。統一存放在倉庫,倉庫保管員24小時值班。
急救物品:配備急救藥箱、口罩、擔架及各類外傷救護用品。
急救車輛:越野車1輛、桑塔納轎車1輛、面包車2輛。
四、洪災事故應急響應步驟
1、立即上報
當施工現場發生洪災時,最先發現情況的人應及時準確的將信息傳出。聽到呼叫的任何人,均有責任將災情信息報告給與其最近的項目部管理人員或作業班組長、領工員、現場技術員等,使消息迅速報告到應急響應指揮小組,啟動緊急預案。指揮小組要迅速撥“120”急救電話,并及時報告上級領導,便于及時處置洪災事故。
2、組織搶險、排洪
當施工現場發生洪災時,應急準備與響應指揮部除及時報警,并要立即組織施工現場搶險組成員和職工進行搶險排洪,搶險組成員應選擇相應器材開展搶險工作(搶險時要遵循“邊排洪,邊搶險;職工生命高于一切;先重點,后一般”的搶險戰術原則)。搶險組應及時派人切斷洞內電流、在洞門處堆碼沙袋圍墻,在洞口洪水匯集處啟動潛水泵,通知疏散組組織洞內人員撤離,通知后勤組發放低壓電筒和其他搶險器材、組織搶救傷亡人員和重要物資設備,同時安排機械在鋼渡槽進口端開排洪溝渠,溝渠順著左側路塹頂挖至桐樹公路。
A、搶險組:利用潛水泵排洪,同時積極搶救洞內傷員和重要物資。
B、疏散組:根據情況確定疏散,指揮撤離,并維持秩序和清點人數。
C、救護組:根據傷員情況確定急救措施,并協助專業醫務人員進行傷員救護。
D、保衛組:做好現場保護工作,設立警示牌。
E、后勤組:及時發放足夠的搶險器材。
3、人員疏散
人員疏散是減少人員傷亡擴大的關鍵,也是最徹底的應急響應。在現場平面布置圖上繪制疏散道路,一旦發生洪災事故,人員可按圖示疏散撤離到安全地帶。疏散組負責人應及時清點逃離危險地段的人數,如發現有人員失蹤,應立即通知搶險組進行搜尋。
4、自救
應急響應小組現場總指揮負責現場組織工作。
處于危險地段的人員,應以最快的速度逃至安全區域,在逃生的過程中,注意不得相互擁擠、推拉,見到有摔倒的人員應迅速扶起。
搶險組電工負責切斷電源。
搶險組應利用潛水泵將洞口的洪水抽排至線路右側的既有水溝,同時在洞口段采用木板架設臨時浮橋,使洞內人員能迅速逃出。
在急救車未達到前,救護組應將溺水的傷員仰面平放在木板(平地)上,將其口腔內異物掏出,并用手有節奏的擠壓其胸部,并口對口做人工呼吸。
5、協助急救中心
聯絡組撥打110、120求救,并派人到路口接應。當110專業救援組達到現場時,應急小組成員要簡要向救援組負責人說明災害情況,并全力協助救援組開展救援行動,聽從專業救援組的指揮,齊心協力,共同搶險。
當120急救車到達現場時,應派專人到路口接應,并負責路口圍觀人員,
使救護車順利抵達現場。在120救護車到達后,應急小組成員應簡要向急救醫生介紹人員傷亡情況,救護組負責將傷員送至急救車,并護送至最近的醫院進行搶救。
6、現場保護
當洪災消除后,指揮小組要派人保護好現場,維護好現場秩序,對事故原因和對責任人的調查。同時應立即采取善后工作,及時清理,將洪災造成的垃圾分類處理及其它有效措施,使火災事故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底限度;并對事故現場灑生石灰消毒,以防洪災過后造成細菌、疾病的滋生。
7、恢復生產
在對事故的損失進行評估、對事故的原因進行調查、對事故造成的破損進行善后處理后,盡快組織人員、設備,恢復生產。
五、加強防洪防汛管理,落實防洪防汛措施
預防洪災的主要措施是:
1、項目經理部成立防洪領導小組,由經理任組長。工區成立搶險組,由生產副經理擔任搶險組組長,搶險組選擇身體強壯、責任心強、有獻身精神的人員參加。
2、制定各項防洪工作制度,對防洪工作做出具體安排。將防洪工作責任進行分工,責任層層分解到人頭。
3、汛期到來之前,對施工管段既有設施及路基坡面、排水設備進行檢查,對檢查后發現的問題和隱患應及時處理。一時處理不及的,應重點布設防洪看守。
4、辦公室及調度員每天與當地氣象部門取得聯系,并將氣象預報及時通知有關人員和單位,并嚴格執行雨前、雨中、雨后檢查制度,現場值班員對防洪工作情況了如指掌。
5、調查施工場地的地形地貌,不應在滑坡體上安置建筑物。
6、調查最高洪水位,當洪水來臨時,及時撤離洪水淹沒線以下區域的人員、機械及生活、生產房屋并備好防洪通訊工具、防洪器材。
7、在DK11+790~+780段將路隧過渡段開挖(暫不澆注混凝土),作為臨時集水坑,使洪水匯集在臨時集水坑內,配備5臺潛水泵,將洪水及時抽排至線路右側既有水溝。
8、當山澗洪水過大、永久改溝泄洪能力不足時,沿線路左側路塹頂開挖臨時瀉洪溝(溝邊離路塹臨空面的距離不得小于3m),瀉洪溝從DK11+844線路左側既有水溝的匯水坑開始、至桐樹公路北面止,使洪水直接經瀉洪溝排至地表既有水系,從而減少對洞口的威脅。
六、救災、救護人員的培訓和演練
1、救助知識培訓:定時組織員工培訓有關安全、抗災救助知識,通過知識培訓,做到迅速、及時地處理好洪災事故現場,把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2、使用和器材維護技術培訓:對各類器材的使用,組織員工培訓、演練,教會員工人人會使用搶險器材。倉庫保管員定時對配置的.各類器材維修保護,加強管理。搶險器材平時不得挪作他用,對各類防災器具應落實專人保管。
3、每半年對搶險組組員和相關人員進行一次防洪防汛知識和搶險培訓(傷員急救常識、防訊器材使用常識、搶險救災基本常識等)。
4、加強宣傳教育,使全體施工人員了解防洪防汛、自救的常識。
有關于汛期的應急預案 篇2
根據物業集團公司下發通知與要求,為扎實做好公司及各項目汛期預防工作,保障公司和業主財產及人身安全,特制定應急預案。
(一)、成立防汛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職責:負責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和各項目排水設施設備檢查維護工作,保證排水系統完好有效;加強各項目的巡視檢查,及時查找漏點,避免因漏雨導致的電路短路、設備損壞問題的發生,特別是各項目的高配間,必須保證正常供電;負責各項目避雷設施設備的檢修工作,負責儲備必要的防汛、救災物資;一旦發生洪澇災害,按照本防汛救災預案組織維護和搶險工作。
(二)、在防汛領導小組的指揮下成立四個工作組
1、成立防汛搶險組
組 長: 成 員:
職責:在防汛領導組的指揮下進行防汛搶險工作,各項目經理組織搶險職員對各管理區域進行全面檢查,確定積水區域事故發生原因,制定局部應急措施,組織職員進行處理。
2、成立設備保障組
組 長: 成 員:
職責:在防汛領導組的指揮下進行防汛搶險(用水泵進行排水)工作。各項目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合理組織職員利用排水泵等設備對積水嚴重區域進行排水,保障各管理區域正常。
3、后勤保障組 組 長: 成 員:
職責:在防汛領導小組的指揮下進行搶險通訊、統計、后勤保障工作。在發生汛情時,做好公司內部信息的傳遞和后勤保障工作,在汛情后,統計匯總由于汛情造成的損失情況。
4、應急救援組 組 長: 成 員:
一、職 責:在防汛領導小組的指揮下進行汛情援助工作。當某項目發生重大險情時,及時抽調職員進行救援。
二、防汛物資:雨鞋、雨衣、鐵锨、編織袋、手電筒、鐵絲、排水泵、托線盤等,并設專人負責,確保防汛物資在二十四點小時可領用。
三、各項目經理為各區域防汛責任人;加強防汛意識培訓,對重點部位要檢查到位,發現險情及時上報部門或公司領導,并采取積極措施,避免險情擴大。
四、防汛期間所有防汛職員必須保持通訊工具24小時暢通。
五、遇中雨以上雨情時,項目經理必須在崗值班;遇大到暴雨雨情時,實行全員全崗值班制度。
六、當辦公室值班職員接防汛通知后,應及時通知值班領導及全體防汛職員。
七、各項目值班職員接到業主求助信息后,應及時通知當值領導和項目。防汛主要成員迅速到現場查看情況,及時處置;當遇到管理區域內出現大面積積水時,應迅速組織職員趕赴現場,調集水泵等相關設備進行疏通、排水,同時上報公司領導。
八、平時,辦公室職員內勤職員和各項目客服職員應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并及時通知相關職員天氣異常情況,同時做好防汛期間值班職員簽名,及重大汛情記錄。
九、防汛物資應加強管理,汛期結束后交倉庫保管,以備后期續用。
有關于汛期的應急預案 篇3
一、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工作的組織領導,局成立防汛防臺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為副組長,各科室、執法大隊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執法管理科科長兼任,具體負責防風防汛的日常工作。實行領導帶班職責制,按照班子成員日督查安排,切實加強領導督查,并做好搶險救災的各項工作。
二、工作原則
按照“預防為主,安全第一,迅速響應,全力搶險”的方針,根據防汛防臺分級響應機制和程序,確保組織有力、職責落實、保障到位、處置及時、信息通暢,及時有效組織實施我局防汛防臺工作。
三、職責分工
(一)通訊聯絡組。由辦公室負責,科學安排值班人員,認真做好值班記錄,及時上傳下達,確保信息渠道暢通。
(二)組織協調組。由辦公室負責,做好任務布置、車輛調配和宣傳報道等,及時向上級報告開展情景,對外與相關職能部門協調工作等。
(三)隱患排查組。由執法管理科牽頭,組織各執法大隊在強降雨、臺風來臨前,組織排查管理職能范圍內的安全隱患,做好情景搜集和隱患處置工作,督促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設施進行加固或拆除以及對受損情景的統計評估。
(四)后勤保障組。由辦公室、財務裝備科負責,及時采購、調配值班、值勤所需雨具和其他所需應急用品。
四、工作重點
各執法大隊按照工作要求,對轄區開展拉網式排查,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1.戶外廣告和門頭招牌的檢查加固。對轄區內所有的戶外廣告和門頭招牌的設置情景進行排查,異常是要密切關注車站、碼頭、學校周邊、交通要道等大型戶外廣告的安全情景,做好實時監控。發現險情,要及時通知業主予以拆除或加固,同時做好周邊的隔離防范工作;不能及時拆除或加固的,應設置警示告知牌,提醒過往車輛、行人注意防范。
2.條幅、拱門等軟體廣告的清理。通知各條幅廣告、氣球拱門廣告發布、制作單位在預報災害到來前12小時自行清理、拆除;對預報災害到來前6小時仍未自行清除的,依法進行強制清理、拆除。
3.辦公樓的安全檢查。對局辦公大樓、各大隊辦公樓的門窗、用電等情景進行全面檢查,落實好各項防范措施。
4.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對上級交辦的臨時性工作任務,要堅決服從安排調度,及時組織人力物力解決。
5.災后工作。災害過后,督促受災單位、個人對受損設施進行維護、清理,及時檢查、評估受災情景,并書面上報局防臺防汛辦。
五、工作制度
(一)24小時值班制度。防汛防臺期間,要制定詳細的值班表,明確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落實值班領導、值班人員和應急力量24小時值班。全局人員電話要24小時處于開機狀態,堅持聯絡暢通。要加強城管執法平臺受理工作,確保及時受理、處置交辦事項。
(二)應急準備制度。要提前開展汛前安全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存在的安全隱患要登記造冊,并督促及時采取相關預防措施。要落實專人負責防汛防臺信息的報送,在第一時間收集、匯總、上報防汛防臺工作信息。要隨時堅持與市城區防汛防臺指揮部的聯系,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
(三)工作保障制度。防汛防臺期間,各科室、各大隊根據工作安排,在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及時組織人員、物資、設備、車輛等,做到保障到位。對處置不力造成嚴重后果和不良影響的,要在全局范圍內進行通報、問責,追究相關職責人的職責。
(四)應急處置制度。防汛防臺工作要區分輕重緩急,沉著應對。對發生的突發性事件要迅速落實力量,在第一時間應急處置,及時有效地排除險情。
(五)災后評估制度。防汛防臺結束后,相關科室和大隊對防汛防臺期間的情景進行匯總,相關科室對履行職責情景對照檢查,從而對完成防汛防臺工作情景作全面、科學地評估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