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社會實踐安全應急預案范文(精選3篇)
學生社會實踐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篇1
㈠預防措施
1、組織各類社會實踐活動,要制定詳細的安全防范預案。
2、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前,學校應檢查場地、設施是否安全。
3、活動前,要對學生進行勞動安全和勞動紀律教育,避免發生安全事故。
4、組織社會實踐活動,應當與學生家長或者監護人做好溝通,明確活動內容、時間、地點等相關信息。
5、禁止組織學生為教師私人進行勞動,不得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商業活動。
㈡現場處置及救援措施
1、班主任應立即檢查學生的受傷程度,情況嚴重的立即撥打120并向120詳細說明學生的情況和學生的位置。
2、帶隊領導班主任、跟班老師應立即組織、實施力所能及和切實有效的搶救措施。
3、及時通知家長,并告之學生的情況、已采取的措施和現送往的醫院。
㈢事故報告及現場保護
1、采用逐級匯報制度,社會實踐活動帶隊的學校領導應在第一時間向學校易發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匯報,并隨時與上級保持密切聯系。
2、嚴格執行學校重大事件報告程序。對于各類突發事件,應迅速判斷事件性質,根據事件性質,及時向縣教育局匯報。在得到指示和未得到指示前,對事故可能影響善后處理的現場、證件證物等要進行保護。
㈣事故調查及處理
1、突發事件發生后,學校易發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及有部門,負責組織對突發事件進行調查處理。通過對突發事件調查、現場勘驗,采取控制措施等,對危害程度做出評估。
2、突發事件發生后,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應組織人員立即保護現場、采取疏散、隔離等措施,加強學生管理,并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確保學生心態和情緒穩定。
3、突發事件發生后,學校易發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根據需要,可以采取中止活動、疏散等措施,并及時向縣教育局匯報事件情況以及采取的應急措施。
4、突發事件發生后,根據事件性質,應及時與涉及事件的學生家長或家屬聯系,在適當條件下,告知事件原因和處理結果。
學生社會實踐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篇2
一、活動目標:
通過走進圖書館,進行志愿講解、文化傳播、圖書整理、圖書導讀等志愿服務活動,提高學生參與社會公共文化服務能力。
二、活動內容
(一)、時間安排:
xx月xx日上午
(二)、活動地點
圖書館
(三)、活動方式:
1、整理自己負責圖書室的圖書,及時提醒別人借閱書籍要歸還原處,保持圖書室的干凈整潔環境。
2、公共圖書室,可輪流進行整理。
(四)、活動內容:
1、去圖書館整理書籍,將擺放凌亂的書籍統一歸類,按目錄擺放好,方便讀者查找。
2、活動中,發現有破損的圖書可以協助圖書管理員進行保護x修補。
3、在活動中看見不好的行為及時進行提醒并糾正,告知圖書擺放等相關信息。
(五)、活動流程
1、前期準備
寫好策劃,并聯系圖書館負責人,說明此次活動內容、方式及目的。
2、活動中期
(1)聯系圖書館負責人,是否有必要對整理圖書的志愿者進行必要的培訓。
(2)活動可以開展時,自行組織人員進行整理。
(3)準備一些必要的修書工具,如膠帶、筆、剪x等,發現破損的書籍及時進行修補。
(六)、后期總結
1、活動結束后做一次總結,發現不足與缺點,及時改進。
2、負責人認真登記好參加活動的同學,并做表彰。
3、活動結束后在圖書館門口留影紀念。
(七)、注意事項
1、活動時間要按學生的課表安排。
2、活動中志愿者要保持積極認真的態度,工作要仔細耐心。
3、在圖書館活動手機要靜音,不能大聲喧嘩。
4、活動過程要佩戴好工作x、帽子、青年志愿者標志。
一、實踐內容:
高一級新生x訓
二、實踐時間:
安排在20xx年高一第一學期開學之初,時間1周。
三、實踐地點:
紫金縣武裝部國防x訓基地
四、社會實踐的目的
1、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科技、國防、勞動、法制、環保、歷史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學生關心社會和科技進步、關心地球和生存環境。
2、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組織紀律x。
3、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認識社會、探究社會問題的基本能力,形成綜合思考問題的能力。
4、通過社會實踐活動,養成良好的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5、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協作能力、組織能力和x作能力以及適應環境的能力。
6、更重要的是,通過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創新意識和勤于實踐、勇于探索、精誠合作的精神,不斷提升學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識和能力,完善學生人格。
五、組織管理形式
社會實踐課程在學校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的指導下,由德育處統一負責實施。年級組負責社會實踐活動的具體實施,班主任對全班的社會實踐活動負責,指導老師對所管的社會實踐小組負責。社會實踐活動一般以班級形成的小組為單位開展,每個組推舉小組長一名,根據活動項目聘請指導老師1—2名,根據活動項目的需要可聘請校外人士充當指導老師。
六、活動實施的過程
1、活動前教育。學校在活動前都安排一定時間進行安全、法制、禮儀教育。教育學生預防事故,注意自我保護;教育學生必須遵守法規,遵守實踐地和社區的規章制度;教育學生禮貌待人,體現中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2、交流。活動結束后,小組完成社會實踐的報告。個人寫出活動小結及活動過程中的體會、感受等,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組織小組間的交流。形式由班級自定,可以是主題班會、班級網頁、墻報展覽等。每班推薦最好的一個活動小組參加級組的社會實踐活動成果匯報。
3、評價考核。小組和個人提供相應的材料,由班主任和指導老師進行初步評,然后由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導小組進行終評。
七、課程評價與學分認定
1、評價原則
貫徹三結合評價原則: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自評和他評相結合,定x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
2、評價內容
①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課時量和態度;
②活動的選擇與活動設計評價;
③活動過程中的體驗和收獲:認識社會、研究社會問題的基本能力和人際交往、協作、適應環境等能力的發展情況;
④活動的成果和社會效益評價;
⑤活動過程中的創新x和實踐x的體現情況。
3、評價方法
實施檔案袋管理。學生建立個人社會實踐活動檔案袋,里面應裝有能反映小組和個人活動過程的種種記錄和其他材料,并提供核實方法或途徑(如實踐單位的地址和電話,相關人員的姓名和聯系電話等),具體考評方法如下:
評價內容:
a、學生個人自評(撰寫x訓小結);
b、班主任和教官初評,進行等級認定;
c、教務處、德育處審核。
考核等級:從活動態度和活動收獲等方面進行考核。活動用時合計不少于7日;活動態度和活動收獲可進行定x評價,使用“優秀”、“良好”、“一般”、“較差”等描述x語言。
4、評價學分認定程序
學生個人或小組整理參評材料——小組交流及互評——班主任或導師初評、等級認定——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導小組終評——學校學分認定委員會學分認定——教導處登記學分。
八、獎勵
對于那些參與意識和創新意識強,有勤于實踐、勇于探索、精誠合作精神的學生個人或小組,他們付出了努力且有了豐碩的收獲,等級認定為a者,學校給與表彰;對于三項活動評價均獲a等的學生,學校給予專項獎勵;如果社會實踐成果經專家認定為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科學價值或實用價值,學校給予特殊獎勵。
學生社會實踐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篇3
一、活動主題
暑期社會實踐交流與成果展示
二、活動背景
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更應當注重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多走出去。對于實踐本身,我們也需要深入學習和了解,我們需要認真體悟實踐的意義,抓住實踐的要領才能真正開展好實踐,才能發揮實踐的作用。
本著團結小班同學,增強班級凝聚力,豐富課余生活,增進同班同學間溝通交流,倡導同學們勞逸結合,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本次活動將緊貼團日活動主題,鼓勵同學們經過分享總結暑期社會實踐,為日后學習和工作積累經驗。
三、活動目的與意義
目的:
1為了讓同學們更好的了解實踐,明白實踐的意義。
2交流實踐成果,促進小班同學的交流與發展,促進友誼。
3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供給實踐、交流、學習的平臺。
意義:
經過此次社會實踐交流活動,不僅僅能夠增加本班同學的交流,還能相互學習實踐中的經驗。再者,進入大學已經一年了班上同學的感情已經有了必須基礎,但還需深化。經過這次近距離的接觸,能夠促進同學們的交流,培養默契,增強班級凝聚力,還能夠培養同學們的合作本事,加強同學們的合作意識。
四、活動形式與對象
活動形式:大家聚在一齊,以各種形式分享社會實踐成果。
活動對象:__(1)班成員及邀請嘉賓1人共計26人。
五、活動時間與地點
活動時間:20__年x月20日19:00-21:00
活動地點:__x
六、活動資料
(一)前期準備工作
(1)班(團)委員圍繞活動主題,商量討論策劃方案,并做好活動安排
(2)各支部進取準備實踐成果PPT展示及優秀個人發言等資料
(3)各支部分工合作,準備好相應的物品等
(二)活動當天事宜
(1)場地布置(班委共同完成);
(2)主持人宣布交流會開始,放音樂,齊唱團歌;
(3)對此次活動做簡要說明;
(4)開始進行各自的實踐風采展示,以PPT或視頻為主;
(5)互動環節,優秀個人發言,交流及提問;
(6)放音樂,齊唱團歌。
(三)后期工作
(1)了解同學們對此次出行的滿意程度,以及征集一些意見與提議。
(2)整理并收集好此次活動的照片。
(3)做好此次活動心得體會,總結的書寫。
七、活動組辦方:20__01(班)團委員。
活動協辦方:20__01全體團員。
八、活動經費的預算
資料打印30元。
買材料10元。
共計40元。
九、活動預期效果
此次團日活動是在開學第一月,剛好能夠借同學們實踐熱潮還未退之前開展班級實踐成果交流,一方面是對實踐本身的宣傳及總結,另一方面也是對班級成員感情交流的提升,同時還能夠促進多個團體交流與合作,增進了解,增強友誼,共同提高。
十、應急預案
(1)活動前各負責人要明確自我負責的活動,并做好工作安排,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2)活動過程中,維持現場秩序,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3)要注意愛護公共設施,避免損壞。
(4)注意重點環節的拍照,攝影工作。
(5)展示時間要計劃好,資料盡量充實,盡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