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校交通安全事故處理的應急預案范文(通用3篇)
關于學校交通安全事故處理的應急預案范文 篇1
一、成立安全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二、安全工作措施
1、建立在開學初和節假日前集中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制度。
2、建立路隊制度。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放學統一排隊,在路上要求學生靠右邊行走,確保安全。
3、值班人員要按時到崗,在學生集中上下學的時段,維護好校門前道路交通秩序,以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4、遇到雨雪天氣時應提前通知各年級學生提前放學或者延遲上學,并在大門口引導學生安全離開學校。
5、要對校園周邊安全隱患及時進行排查,發現問題立即上報,及時整改。
6、在距離學校一定距離的位置設立“前方有學校 車輛慢行”等警示牌,提醒司機減速慢行,注意過往學生,避免交通事故發生。
三、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措施
1、迅速啟動《學校交通事故應急預案》。立即撥打電話120,請求急救中心搶救傷員。同時撥打110電話請求交管部門處理事故。
2、學校領導如在現場要迅速報告上級領導部門;如不在現場,在向上級報告的同時,要迅速趕到現場。
3、要盡快采取科學措施搶救傷員。對傷口大量出血的傷員可立刻用手捂住出血處;對骨折的傷員,不要移動骨折部位,應等待救護人員進行處理。
4、要維護現場秩序,記錄肇事車輛車牌號碼,等待交管部門處理。
5、做好傷亡學生家長的工作、保險理賠以及協助交管部門做好事故調查處理工作等。
6、未盡事宜,以緊急通知為準。
關于學校交通安全事故處理的應急預案范文 篇2
一、事故預防
1、加強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意識。
定期利用教職工例會、班會、晨會、升旗儀式等對全體教職工和學生進行安全宣傳教育。
加強與交警部門的聯系,定期請交警作交通法規講座。各班班主任要隨時提醒學生遵守交通法規。
利用學校、教室內板報進行交通安全宣傳教育。
2、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和公共秩序。
3、未滿12周歲的學生不得騎自行車,未滿16周歲的學生不得駕駛電動自行車。
4、經常檢查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能。
5、集體行進時應排隊,穿統一的校服,安排適當數量的老師參與管理。
6、騎自行車不準在道路上互相追逐、曲折競駛、扶身并行及一手扶把、一手撐傘。
二、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1、獲得學生在交通事故中受傷信息的任何人員,都應當在第一時間用最快方式向學校領導報告,報告內容最重要的是出事地點和人數,同時打110、120電話求援。
2、學校領導必須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并立即向教育局和鎮政府匯報。
3、學校應當及時與受傷學生家長聯系,并派校級領導和班主任等到醫院探視、慰問。
4、學校應當配合交通民警做好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5、及時做好學生及家長的安撫工作,控制事態,維持學校教育教學秩序正常進行。
6、通知保險公司介入。
7、在事故原因沒有調查清楚以前,不得私自向外界發布信息。
關于學校交通安全事故處理的應急預案范文 篇3
為進一步提升我校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社會化水平,建立健全學校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長效機制,促進全社會交通法制意識、安全意識和文明意識不斷提高,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尤其是涉及小學生的事故發生,我校安全領導小組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交通安全從少兒抓起”的工作思路,以維護全校小學生道路交通安全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進學校為載體,以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和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為主線,進一步深化小學生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小學生交通安全意識和認知能力,以及自我防護和學法、守法水平,進而影響和推進學生家長乃至全社會對交通安全的重視和關注,自覺提高交通法制意識、安全意識和文明意識,最大限度的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尤其是涉及小學生的事故發生,為少年兒童生活、學習,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創造安全暢通、文明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
二、工作目標
小學生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有關規章制度完備,長效工作機制健全,全校交通安全宣傳教育覆蓋率達到100%,小學生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實現規范化、常態化。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小學生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特別是人身傷亡事故,不發生小學生群死群傷惡性事故。
三、領導小組
組長:史榮新
副組長:劉娜、石寬、楊樂
組員:裴新軍、王素青、高艷茹、孫瑞姣、趙素梅、魏秀麗、任香艾
職責及主要任務:
(一)落實“三個一”工作要求。一是每年組織開展1次小學生交通安全主題“宣傳教育周”活動;二是每月為學生安排1堂交通安全課;三是寒假、暑假兩大假期前和開學后組織1次中小學生交通安全集中宣傳教育活動。
(二)執行“個人、班級操行評比”制度。對于小學生交通違法和不文明交通行為,學校采取通報、教育等處理措施,并納入學生個人和班級集體的操行評比。
(三)加強學校周邊的交通安全管理。根據學校周邊環境和實際需求設立護校崗,在學生上學、放學等人流高峰期安排專人做好學校門前及周邊道路疏堵保暢工作,確保學生安全、順暢通過馬路。
(四)以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基地為平臺,加強學生交通安全宣教。定期組織學生走進本地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基地參觀學習,接受系統交通安全宣傳教育。
(五)指導學生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榜樣,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駕車時,要戴好頭盔、系好安全帶;接送孩子時,不能為了趕時間超速行駛,到學校時自覺有秩序的在遠離校門處的人行道或靠邊停車,不強行掉頭、超快拐彎,以免在學校門口造成擁堵。要經常對孩子進行日常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孩子走路要靠右邊行走,不要在馬路上游玩嬉戲;橫穿馬路要走人行橫道,不著急、不猛跑,一讓二看三通過,無人行橫道的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直行通過;騎車不聽耳機,不帶人,不騎飛車,不勾肩搭背、互相追逐。要為孩子選擇安全有保障的上下學交通方式。對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學生,家長要切實履行上下學接送義務,不能貪圖便利省事,合租或讓孩子乘坐無接送學生(幼兒)資質的非法客運車輛和超載的車輛。未滿12周歲的兒童嚴禁騎車上學。對騎車上學的孩子,要經常檢查車況,確保孩子所騎車輛的性能良好。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小學生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同時也是帶動全社會交通法制意識、安全意識和文明意識不斷提高的有力抓手。我校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切實抓好組織領導、動員部署、協作配合、檢查指導和評先創優等各個環節,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二)加強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經常聯合公安交警部門組織開展各種類型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切實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為廣大學生健康學習、生活創造安全暢通、文明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
(三)堅持求實創新,不斷實現突破。學校積極開展小學生交通安全宣傳教育調查研究,及時總結經驗做法,不斷在工作思路、方式、方法以及具體措施等方面實現創新與突破,推動全校小學生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深入、健康發展。
(四)加強信息收集上報和新聞宣傳。各班級要將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典型人物、先進事跡、特色活動和突出成果,及時總結上報學校。學校統一宣傳報道,積極營造“人人關注少兒成長,事事關系交通安全”的社會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