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電室觸電事故的應急預案范文(通用3篇)
配電室觸電事故的應急預案范文 篇1
一、演練目的:
提高對突發事故的`應對、自救、互救處理能力,降低觸電事故發生時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演練過程:
1、3月27日上午8:00,配電作業人員在巡檢時由于未帶絕緣手套,發生觸電,觸電人員當場暈倒。
2、現場監督人員立即大呼:“有人電著了,快來救人呀”,并立即撥打手機,上報車間負責人,并及時切斷電源。
3、車間立即啟動事故應急預案,上報分公司安全,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4、班組人員聽到觸電求救信號后,趕到出事地點,對受傷人員做進一步觀察,發現觸電者已無呼吸、無心跳,立即對觸電人員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
5、經過及時搶救,觸電者恢復知覺,立即送觸電者上救護車,救護車啟動駛往醫院。
6、對現場進行清理,宣布演練結束。
三、現場救援講評:
1、此次演練報告快,統一指揮,救援快,用較短的時間,爭取最快的救治。
2、通過演練提高應急能力,對突發事故進行有效的處理。
3、救援速度迅速,救助傷員及時。
4、演練統一指揮,協作配合一致。
5、救援隊員應急能力有所提高,應變能力增強。
6、救援隊員缺乏實際操作規程,操作時動作不規范。
配電室觸電事故的應急預案范文 篇2
加油站是服務于社會各行各業經濟建設的專營場所,是系統油品銷售的前沿陣地,一旦發生事故,后果不堪設想。因此,防汛安全工作尤為重要,是系統行業永恒的主題。為了保證加油站汛期安全生產經營,加強防汛管理,提高廣大加油員工防汛意識,建立健全各項防范組織和責任到人,全面貫徹落實中石化系統安全、環境與健康(HSE)管理體系提出的“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全員動手,綜合治理;改善環境,保護健康;科學管理,持續發展”的方針和省公司關于做好防汛工作的要求以及各種有關安全生產的法規制度,防止和減少事故的.發生,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促進一方經濟發展,提高系統行業經濟效益。制定本防汛應急預案。
一、站周邊情況分析
我站位與文明路東段合歡街中段,我站東邊30米合歡街開發區,西邊10米制藥廠,北邊5米侯馬征費所,南邊50米農發行,因此,一但發生汛情有可能造成火災,爆炸次生災害,不僅會給企業帶來財產損失,人員傷亡,還會危機到周邊地區的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破壞周邊環境。
二、防汛應急織機構及責任
1、防汛應急領導組及責任
組長:
負責站內防汛抗洪應急搶險過程中的組織領導和指揮工作,并組織實施本預案(上級領導到達現場后及時匯報防洪情況和服從上級領導指揮)。
副組長:
協助組長工作,組長不在時行使組長職責和受組長委托行使組長職責(上級領導到達現場后及時匯報防洪情況和服從上級領導指揮)。
成員:
協助正副站長制定防洪應急搶險措施,并分別負責防汛抗洪搶險措施的具體落實。
2、抗洪應急搶險戰斗組及責任
組長:
帶領若干員工進行一線搶險。
3、應急搶險保障組(后勤)及責任
組長:
帶領若干員工進入一線,負責設施搶修、通訊聯絡、救護、警戒、后勤其他。
三、防汛抗洪應急處置
1、防汛責任:
在接到上級公司和當地防汛指揮部以及氣象部門等發布的防汛抗洪指令后,站領導應及時傳達到每一個員工,并認真做好防汛、抗洪救災宣傳教育工作,按照抗洪應急預案進行定期演練,以提高員工應急救災能力。同時在汛期負責與上級公司和當地防汛指揮部、氣象部門的聯絡,報告訊情和災害情況。
2、訊前準備:
加油站接到訊情通知后,防汛抗洪應急領導組應及時布置防汛抗洪應急準備工作,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及時采取下列防洪措施:
(1)、組織全員疏通站內各部位防汛排水渠道和打開所有排水閥,加固加高站周圍不安全部位,尤其是洪水自上而下直接沖擊、沖刷的站基和站墻以及威脅加油站的相鄰建筑構物、公用建筑、山體滑坡、較高土坎等。
(2)、對站內各部位設施設備進行一次全面安全檢查,尤其是防雷防靜電設施的檢查,發現隱患和失靈時,及時處理和進行更換。
(3)、準備充足的鐵鍬、沙袋、手電筒(站內使用防爆型,站外使用普通型)等防汛抗洪物資,同時備足食品和食用水。
(4)、如洪水到來,立即停止營業,關閉加油機、電源、油罐區出油管線閥門,轉移現金、各種帳單和貴重物品,并派專人妥善保管。
(5)、檢查消防設施、設備和器材的完整好用,預防和撲救因洪水造成的火災事故。
(6)、如有訊情指令,站內全員停止一切活動,在站內集結待命,隨時準備搶險救災。
四、防汛抗洪搶險:
(1)洪水到來后,加油站防汛抗洪領導組迅速向上級公司和當地防汛抗洪領導指揮部報告訊情和災情,災情嚴重時請求支援。
(2)、立即停止一切經營活動,關閉設施、設備的電源、閥門等,派專人看管生活用電的使用和救災時照明、機械等的使用,保證救災人員的人身安全。
(3)、站防汛抗洪領導組及時安排布置應急搶險救災,戰斗組全部進入防洪救災狀態。
(4)、防汛抗洪應急保障組及時配合戰斗組搶修設備、轉移現金、各種帳單和貴重物品,不間斷的向上級公司和當地防汛抗洪指揮部聯系,匯報訊情和抗洪情況,搶救傷員,疏通排水渠道、警戒觀察訊情和災情,并負責抗洪救災物品的充足使用和抗洪救災人員的食品、飲用水的供應,保證抗洪一線的戰斗順利進行。
(5)、站防洪領導組要對重點部位派人實行不間斷的巡查和檢查,實行封閉式管理,并正確引導前來救援人員進入救災現場。
(6)、訊情穩定或正常后,及時和當地防疫站聯系,認真做好控制疾病流行的消毒和防治工作,確保員工和顧客的人身安全。
(7)、及時上報防汛抗洪救災和損失情況。
(8)、盡快恢復經營生產運行活動。
加油站防汛抗洪領導組,要組織站內全員在汛期來臨之前進行防汛抗洪應急預案的演練(每月不少于兩次),在每次演練結束后,總結性的進行講評,及時修改和補充防汛應急預案,并認真做好演練記錄。
配電室觸電事故的應急預案范文 篇3
一、總則:
1、編制目的:
制定觸電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為了一旦中鐵六局太原市軌道交通2號線 一期工程土建施SGTJ-216標段晉陽街站項目部內突發觸電事故時,能夠及時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資源,迅速展開有組織的控制和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JGJ46-20__)《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及有關安全用電方面的法律法規,結合項目部實際,制定本預案。
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中鐵六局太原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土建施SGTJ-216標段晉陽街站項目部施工現場、生活區及辦公區突發觸電事故的應急救援。
4、工作原則:
我項目部開展應急救援工作遵循的工作原則是: “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依法合規;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資源共享、協同應對;反應快捷、措施果斷。”
二、工程概況:
1、工程概況:
太原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晉陽街站,為新增車站。該站為太原市軌道交通2號線與3號線同期施工的明挖T形換乘車站,中心里程為YCK15+572.399,建筑面積約33706平方米。
晉陽街站為太原城市軌道交通2號線與3號線同期施工T形換乘車站,車站位于長治路和晉陽街交叉口,2號線車站沿長治路南北方向布置,3號線位于路口東側沿晉陽街東西向布置。長治路道路紅線寬50m,現狀為雙向8車道2條非機動車道,路口處渠化為50m。車站所處位置周邊道路車流量較大,西北、西南象限建筑距紅線較近,東北象限為在建地塊,東南象限現狀為綠地。
2、事故類型和危害分析:
本項目生活區和施項目域范圍內觸電事故事故危險源主要分布情況:
(1)施工現場各種電動工具。
(2)施工現場配電箱。
(3)施工期間可能碰到臨近高、低壓線。
(4)宿舍內電燈、插座、線路等。
3、組織機構及職責
三、應急救援:
1、組織機構及成員構成:
組長:(項目經理) 。
副組長:(項目總工)、(項目副經理)、(項目副經理)。
成員:、。
各班組成員為急救援隊隊員: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設在綜合辦公室。
綜合辦公室及調度電話:
項目部調度電話:
監理站總監電話:
六局項目經理電話:
六局項目總工電話:
2、應急職能部門職責:
依據項目部實際情況,成立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總指揮一人,由項目經理擔任,副指揮三人,下設技術保障組、物資保障組、監測巡查組、警戒疏散組、醫療救護隊、突擊隊、媒體接待組、后勤保障組。
(1)總指揮(由項目經理擔任)的職責 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啟動。負責事故應急行動期間各單位的運作協調,按照應急預案合理部署應急策略,和事故現場指揮協調工作,保證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完成。
(2)副指揮的職責:
總工程師:負責指揮技術保障組工作,根據事故現場實際需要及時聯絡專家組。
安全總監:負責指揮醫療救護隊和安全保衛組的工作及對外宣傳的工作,負責指揮設備物資保障組和監測組工作,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時聯絡外部隊伍參加應急救援。
生產副經理:負責指揮突擊隊的工作,識別危險物質及存在的潛在危險并對事故現場進行分析,執行有效的應急操作,保證應急行動隊員的個人安全,并負責事故后的現場清除工作。 (3)技術保障組:
組長:(工程部長)。
成員:工程部成員。
職責:擔負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技術處理,從技術方面提供處理意見。事故發生后,及時準確的提供事故現場的基礎技術資料,為現場應急搶險提供依據。
(4)監測巡查組:
組長:(測量主管)。
成員:測量班成員。
職責:擔負事故現場的監測工作。事故發生后,立即對相關監測點進行實時監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現場指揮匯報。負責日常施工的監控量測。
(5)物資保障組:
組長:(物機部部長)。
成員:物機部成員。
職責:擔負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的物資設備的供應。當現場應急物資不足時,及時聯絡相關供應商,保證應急搶險所需物資供應。平時與各類物資供應商、設備租賃單位建立聯系,負責日常施工的物資采購與設備租賃。
(6)安全保衛小組:
組長:(安質部長)。
成員:安質部成員、工地安保人員。
職責:負責對事故現場進行警戒,對受安全威脅的人員進行疏散并轉移至安全地帶,確保無受安全威脅的人員后,再對受安全威脅的財產實施轉移,轉移至安全地帶。
(7)突擊隊:
隊 長:(副經理)。
隊員:由各工區班組長、項目部義務消防隊隊員組成。
職責:擔負事故現場的應急處置及對受傷人員進行轉移。
(8)醫療救護隊:
隊 長:(工經部部長) 。
成員:綜合部成員及經過相關醫療急救培訓人員。
職責:負責緊急情況下受傷人員的初步救護,聯絡醫院并護送受傷人員到達醫院。
(9)媒體接待組:
隊長:(項目書記)。
成員:綜合辦公室成員。
職責:收到信息或指令后,迅速到達事故現場,在指揮部指揮長的統一指揮下,負責接待媒體單位,安排好媒體人員的辦公休息事宜,收集事故現場影像資料,準備相關的文件,并起草新聞稿件。
(10)后勤保障組:
隊長: 。
成員:工程部資料員。
后勤保障組對傷員的物品進行收集和保管;負責受傷人員的醫療、安置等工作,并與保險公司協調理賠事宜。
四、應急響應:
(一)應急救援指導方針:
1、以人為本、確保安全。最大限度地減輕或避免因災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同時確保應急搶險救援人員的安全。
2、分級響應、分級負責。應急處置工作以屬地管理為主,由項目部負責組織實施。根據災害的嚴重性、影響范圍、所需動用的資源等,分級制定應急預案,明確責任人和責權范圍。
3、快速反應、及時有效。建立和完善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理機制,強化應急響應機制,確保發現、報告、指揮、處置等環節緊密銜接,有效將負面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4、統一指揮。各級各部門各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協同作戰。要充分利用和發揮現有資源作用,對已有的各類應急處置系統進行資源整合,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能。必要時對有關人員、物資、車輛、設備實行統一指揮、統一調度。
(二)應急救援程序:
1、啟動預案 當觸電緊急情況發生后,立即向項目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并采取應急措施,確保人身安全,防止事態擴大。
2、展開救援:
事故發生后,現場應急救援隊立即組織各責任小組展開救援,根據現場情況采取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控制事態擴展。各責任小組立即實施搶救排險,并隨時貫徹執行救援指揮針對險情做出的決策。
3、應急措施:
(1)對于低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a.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插銷,可立即拉開電源開關或拔下電源插頭,以切斷電源;
b.可用有絕緣手柄的電工鉗、干燥木柄的斧頭、干燥木把的鐵鍬等切斷電源線。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離電源;
c.當電線搭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為工具,拉開提高或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觸電者;
(2)對于高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a.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 b.帶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鞋,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按順序拉開開關; c.用高壓絕緣桿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
(3)當傷員脫離電源后,應立即檢查傷員全身情況,特別是呼吸和心跳,發現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就地搶救;
(4)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臥解松衣扣,通暢氣道,立即口對口人工呼吸,有條件的可氣管插管,加壓氧氣人工呼吸。
(5)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應立即作胸外心臟按壓;
(6)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則應在人工呼吸的同時施行胸外心臟按壓,以建立呼吸和循環,恢復全身器官的氧供應。現場搶救最好能兩人分別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按壓,以1:5的比例進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臟按壓5次。如現場搶救僅有1人,用15:2的比例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臟按壓15次,再口對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進行,搶救一定要堅持到底;
(7)處理電擊傷時,應注意有無其他損傷。如觸電后彈離電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發顱腦外傷、血氣胸、內臟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傷、灼傷均需同時處理;
(8)現場搶救中,不要隨意移動傷員,若確需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移動傷員或將其送醫院,除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在背部墊以平硬闊木板外,心肺復蘇搶救措施要堅持不斷地進行,在醫務室人員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9)保證現場有足夠的照明和保持空氣流通;
(10)禁止在沒有斷電的情況下對觸電人員進行施救。
(11)緊急事故處理結束后,事故發生所在單位的負責人應在24小時內填寫“應急準備和響應報告書”,自留一份,報公司、太原指揮部、項目部、監理、相關部門各一份。
4、應急結束:
救援結束后,現場救援指揮宣布響應終止。事故調查組開展事故調查取證;善后工作組開展善后處理工作。工程部負責根據應急救援實施過程對應急預案進行補充改進,并按規定向甲方、監理及六局上報詳細的事故報告。
(三)應急救援體系:
1、觸電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控制措施:
①、電氣操作屬特種作業,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合格,持證上崗。
②、現場內的電氣設備,不得隨便亂動。如果電氣設備出了故障,應請電工修理,不得擅自修理,更不得帶故障運行。
③、經常接觸和使用的和配電箱、配電板、閘刀開關、按鈕開關、插座、插銷以及導線等,必須保持完好、安全,不得有破損或將帶電部分裸露出來。在操作閘刀開關、磁力開關時,必須將蓋蓋好。電器設備的外殼應按有關安全規程進行防護性接地或接零;
④、使用手電鉆、電砂輪等手用電動工具,必須安設漏電保護器,同時工具的金屬外殼應防護接地或接零,若使用單相手用電動工具時,其導線、插銷、插座應符合單相三眼的要求,使用三相的手動電動工具,其導線、插銷、插座應符合三相四眼的要求。操作時應戴好絕緣手套和站在絕緣板上,不得將工件等重物壓在導線上,以防止軋斷導線發生觸電。使用的行燈要有良好的絕緣手柄和金屬護罩。在進行電氣作業時,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遇到不清楚或不懂的事情,切不可不懂裝懂,盲目亂動。一般禁止使用臨時線。必須使用時,應經過安檢部門批準,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要按規定時間拆除。進行容易產生靜電火災、爆炸事故的操作時必須有良好的接地裝置,及時消除聚集的靜電。
⑤、移動某些非固定安裝的電氣設備,如果電風扇、照明燈、電焊機等,必須先切斷電源。在雷雨天,不可走近高壓電桿、鐵塔、避雷針的接地導線20米以內,以免發生跨步電壓觸電。
⑥、嚴禁用水沖洗或用濕布去擦拭電氣設備,以防發生短路和觸電事故。
五、保障措施:
1、應急隊伍保障:
各班組負責組織員工組成應急救援小組,平時注重培訓演練,增強面對事故的戰斗能力,以保證在突發事故后,能有效控制事態擴大,及時搶救傷員物資,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 2、應急裝備保障:
物資部負責應急救援物資裝備保障到位,確保應急物資、裝備質量合格,數量充足。裝備的配備以簡單適用為原則,保證現場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據不同情況予以增減,定期檢查補充,確保各種應急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
3、經費保障:
項目部專門劃撥了安全生產措施費用,保障了各班組在裝備配置,預案培訓、演練,實施救援等方面的費用。各班組一定要將安全經費落實,專款專用,一旦發現忽視安全生產,將安全經費挪作他用的現象一定要進行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