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鄉鎮地震應急預案(精選3篇)
2024鄉鎮地震應急預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建立健全突發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體系和運行機制,規范應急救援行為,提高應急救援能力,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快速反應,協調高效,預防為主,平震結合,科學、有序、高效地做好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維護社會穩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以及省市地震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二、組織體系
鎮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
指揮長:
副指揮長:
成員:公安、民政、衛生院、財政所、水利站、電信、城建、廣電、供電、人武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
主要職責:在市政府和上級抗震救災指揮部領導下,統一組織指揮和協調本鎮地震預防和應急工作。發生地震災害時,啟動應急預案,迅速了解震情和災情,確定應急工作方案。部署和組織有關部門進行搶險救災;必要時提出采取緊急應急措施的建議;及時將震情、災情向市政府及上級指揮部匯報,并傳達落實上級抗震救災指示;做好善后和災后重建工作;承擔其他有關地震應急救災的重大事項。
災情收集組:由民政、建設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負責組織調查人員傷亡和地震破壞情況。
物資供應與災民安置組:由工辦、民政、財政等部門單位有關負責人組成,負責抗震物資的組織調撥、供應和管理,保障災民的基本生活,做好災民轉移和安置工作。
通信保障組:由電信部門負責組織力量搶修震區通信設備和線路,保證抗震救災通信暢通。
安全保衛組:由公安部門負責災區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預防和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交通秩序,負責金融、救災物資等的安全保衛。
醫療防疫組:以衛生部門為主,負責醫療防疫隊伍的組織安排,部署、組建震區臨時醫院或醫療點;組織搶救、轉運和醫治傷病員;及時檢查、監測災區的飲用水和食品衛生等,指導和幫助災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控制疫情。
宣傳報道組:由宣傳、廣電部門負責人組成,負責組織抗震救災工作宣傳報道;按規定及時向公眾發布震情、災情有關信息。
三、應急響應
1、響應程序
地震災害發生后,根據震情和災情需要,啟動應急預案。組織領導應急工作。根據需要,組織有關部門做好穩定社會、安定民心等工作,及時向上級政府和地震部門報告震情、災情和應急工作情況。
2、指揮協調
地震應急預案啟動后,一般由鎮長先行組織指揮搶險救災工作,現場搶救人員遇到困難時,通過抗震救災指揮部要求有關部門和單位解決,相關部門和單位應盡快協調解決現場的救援問題。
3、緊急處理
地震現場緊急處理的主要內容是:盡快溝通、匯集和上報地震破壞、人員傷亡和被壓埋的情況、災民自救互救成果、救援行動進展情況、分配救援任務、劃分責任區域、協調各級各類救援隊伍的行動。必要時疏散群眾。組織搶修通信、交通、供水、供電等生命線設施;組織救援物資的接收與分配。組織建筑物的安全鑒定;組織災害損失評估等工作。
4、人員搶救與工程搶險
指揮部根據災害種類和分布情況,迅速組織搜救被壓人員,協助有關部門進行工程搶險。公安部門撲滅火災,參與搶救被壓埋人員,兩個衛生院搶救傷員;各種專業工程隊伍搶修破壞的道路、供水、供電設施等,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正常。
5、群眾的安全防護
受災鎮政府及時制定具體的群眾能夠疏散撤離方式、程序、行動組織指揮方案,規定疏散的范圍、路線、避難場所和緊急情況下保護群眾安全的必要保護措施。并分區分片逐一落實。
6、社會力量動員和參與
特別重大、重大或較大地震災害事件發生后,鎮抗震救災指揮部動員非災區的力量,參加搶險救災、動員基層單位和人員開展自救和互救;對災區提供救助,根據需要開展捐款、捐物活動。
7、應急結束
地震災害應急處置工作完成后,由現場指揮部組織相關小組和專家對應急處置工作進行評估。應急達到以下條件:地震災害事件的緊急處置工作已經完成,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的后果基本消除,經過震情趨勢判斷,近期無發生較大地震的可能,災區基本恢復正常社會秩序。鎮指揮部向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申請應急結束,由市政府批準并宣布災區震后應急期結束,終止應急狀態。
四、后期處置
1、善后處置
地震災害所在地區必須做好受災群眾的安置工作,為受災群眾提供臨時住所和應急食品、衣被等生活必須品,做好現場污染物收集、清理與處理工作,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2、社會救助
鎮民政部門要發動社會、個人開展救助活動,并按有關規定做好捐贈款物的接收、分配、運輸、發放工作。民政部門負責對社會捐贈資金和物資實行全過程管理和監督,確保救助資金和物資用于受災地區和受災群眾。
3、調查和總結
參與地震應急工作的各相關部門、單位做好各自應急工作的總結并上報鎮抗震救災指揮部,鎮抗震救災指揮部對應急工作進行總結并提出改進建議,上報市抗震救災辦公室。
五、保障措施
1、通信保障
電信部門負責對通信系統的維護,制定通信系統備用方案,確保地震應急期間通訊暢通。
2、交通運輸保障
公安部門負責應急處置工作中的交通運輸保證,本著平震結合的原則,組織一定數量的應急運輸工具,供地震災害應急救援使用,并建立應急交通工具動態數據庫。
3、醫療衛生保障
衛生部門負責地震災害應急處置工作中的醫療衛生保障,組織應急衛生救援梯隊,及時提供現場創傷醫療救治、疫情處置的基本設備,建立醫療衛生保障動態數據庫。
4、治安保障
公安部門負責地震應急處置工作中的治安保障,開展群防聯防。
5、物資保障
民政部門合理建立物資的儲備網絡,完善鎮級救災儲備管理制度,增強鎮級調控能力,必要時,可依法動員和征用社會物資。
6、資金保障
地震災害應急處置工作所必須的專項資金由鎮財政予以保障。
7、社會動員保障
鎮政府建立應對突發性公共事件災害的社會動員機制,保證在特別重大、重大或較大地震災害發生后,能夠使社會各方面力量及時、主動地參與應急處置工作。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實行。
2024鄉鎮地震應急預案 篇2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和《山西省防震減災條例》,保證地震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提高應急反應能力,根據學院的方案,特制定我系地震應急演練方案。
一、 指導思想和目的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通過地震應急演練,進一步增強師生的防震減災意識,掌握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熟悉地震發生時緊急疏散的程序、方式、路線和安全避險區域,培養自我保護、自救互救、團隊協作的基本能力,確保在地震來臨時我系地震應急預案能夠快速啟動,各項工作能夠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系師生的生命安全,特別是減少不必要的非震傷害。
二、組織機構和職責
(一)系應急演練領導、指揮組機構
組 長:劉 趙
副組長:劉 耿
成 員:郝 賀 王 學生各班班主任。
辦公室:領導組辦公室設在綜合辦公室,郝瑞剛兼辦公室主任。
(二)系應急演練領導、指揮組職責
1、負責制定、落實系防震抗震宣傳教育方案和計劃。
2、負責制定、宣傳、落實地震逃生演練方案。
3、擬定地震逃生演練的時間和范圍。
4、負責對地震逃生演練的組織、指揮、協調及各項工作的檢查、指導。
5、負責地震逃生演練后對各項工作的總結及逃生方案的修改、完善。
6、負責與上級部門、專業部門及友鄰單位的聯系與溝通,邀請有關領導和專家指導,演練方案和總結的上報、歸檔等。
(三)系應急演練領導、指揮組分工
1、總指揮:劉 趙
全面負責系《地震應急演練方案》的組織、指揮、協調、監督等,保證演練的安全、有序、真實、有效。
2、宣傳、教育、協調聯絡組組長:劉
對系教職工和學生進行防震抗震知識教育培訓,向院、系領導組報告演練準備和進行情況,協調演練中的各項事宜。
3、職工工作組組長:郝
參照學院《地震應急演練方案》中職工工作組的職責,負責做好教職工地震應急演練的組織、動員、實施和總結工作。
4、教學工作組組長:耿
參照學院《地震應急演練方案》中教學工作組職責,負責做好本單位實驗室、代課老師地震應急演練的組織、動員、實施和總結工作。
5、學生工作組組長:賀
參照學院《地震應急演練方案》中學生工作組的職責,負責做好本單位學生地震應急演練的組織、動員、實施和總結工作。
三、避險區(疏散到達區域)與安全區
(一)避險區:
東區:
1號:19#公寓往東25米以外的草坪內。
2號:距離16#公寓和18#公寓各25米以外的籃球場內。
3號:主樓東面、主干道以南的空地。
4號:主樓前廣場以南的花園內。
5號:主樓后往北距主樓50米以外、23#和24#公寓往東25米以外的區域。
西區:
6號:中心花園內距四周道路10米以外的區域。
7號:3#-4#樓之間距四周建筑物各15米以外的區域。
8號:7#公寓南、12#公寓西、食堂北各20米以外,茶爐房東10米以外的區域。
9號:理化樓西和8#公寓南各15米以外、圖書館輔樓和公寓服務中心庫房北10米以外的區域。
家屬區:
各家內洗手間、衛生間、廚房(在陽臺的除外)、每間房靠內的墻角為緊急避險區,東西兩條路距前后樓各10米以外的路段為臨時避險區域(安全路段)。
(二)安全區:
東區:體育場跑道以內的部分。
西區:中心花園內距四周道路10米以外的區域。
1、領導組在演練開始前要認真查看路線和現場,清除一切雜物,保證暢通與安全。
2、第三聲警報后疏散開始,要迅速打開出口大門,確保疏散人流安全疏散;各教室離電源開關最近的學生要自覺關閉教室電源,離前后門最近的學生要負責打開教室門并看護好,嚴防疏散時教室門突然關閉。
3、疏散時要遵循靠右(樓梯間內要靠墻)、冷靜、迅捷、秩序的原則;要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行動規范,嚴禁推拉、沖撞、擁擠;要遵守紀律,聽從指揮,按規定的路線疏散,不得串線;疏散時要注意不要靠近樓梯扶手,要遠離籃球架、電線桿、廣告牌、樹木和圍墻等。
4、疏散結束后,領導組指揮已疏散到避險區域的教職工和學生迅速、有序地進入安全區域,防止二次災害的危險,并做好人員登記、統計工作。
2024鄉鎮地震應急預案 篇3
為進一步普及應急疏散安全知識,增強全民防震防災意識,掌握在地震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應逃生自救的能力,特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通過本次地震應急演練,進一步增強全司所有人員的防震減災意識,掌握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熟悉地震發生時緊急疏散的程序、方式、路線和安全避險區域,培養自我保護、自救互救、團隊協作的基本能力,確保在地震來臨時我司地震應急預案能夠快速啟動,各項工作能夠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司人員的生命安全,減少不必要的二次傷害。
二、演練時間:20__年6月17日下午17:00 —— 17:30
三、演練地點:公司辦公區,一樓外的空地為本次演練的安全地帶
四、參加人員:本部全體員工
五、演練方式:采取集中疏散及消防演練
六、演練內容:地震應急疏散及消防演練
七、活動安排
(一)組織機構:
總指揮:__
現場指揮:____
(二)下設報警組、疏散組,宣傳組、具體職責及分工如下:
1、報警組(姚成孝負責):
(1)信號員發出“地震警報”信號。
2、疏散組:
(1)辦公區疏散組(____負責):指導帶領員工安全撤離辦公室到臨時避險區域(辦公區大門外的空地),清點人數,并互相確認辦公室里是否還有員工未撤出。
(2)宣傳組:___(攝影)、___(攝像)。
八、演練程序
1、總指揮:負責地震應急疏現場全面指揮。
2、現場指揮下達命令:本部辦公區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活動現在開始!突發地震(模擬),情況十分危急。立即啟動應急疏散預案,馬上有秩序地撤離!
3、辦公區音響喇叭連續響起警報。
4、各部門領導聽到緊急廣播警報后,立即通知本部門員工進行緊急疏散。
5、疏散組組員聽到緊急廣播警報后,立即組織員工按指定路線疏散下樓,小組人員站在樓梯口負責指導員工迅速有序的按規定路線撤離,防止門口擁堵踩踏,確認辦公區無滯留人員后,立即到達指定的安全地帶。
6、現場指揮在疏散過程中用喇叭廣播,請大家不要慌張,在疏散組的指揮下選擇最近的逃生出口,有秩序進行疏散,逃生時要注意保護頭部,到達指定安全地帶。
7、各部門領導數清點人數,向現場指揮報告應到人數,實到人數。
8、人員集中后,報警組向現場指揮報告因地震引起火災,現場指揮下達命令,進行目標火災撲救演練。
9、陳洪斌講解干粉滅火器使用方法。
10、本部員工進行目標火災撲救演練(提前準備好半邊油桶、抹布、柴油、干粉滅火器等物品)。
九、總指揮點評:
今天我們在地震應急疏散演練環中,全體人員能按照統一指令和要求,較快的撤離到指定的地點,并學會了滅火器的正確使用方法,基本達到了應急疏散演練的要求,沒有發生擁擠等不安全事故。當地震事故發生時,時間就是生命,今天的演習從聽到警報到全部撤出辦公區用時__分鐘,大家體驗和增強了地震知識,學會了安全逃離現場的方法,對地震有深刻的認識。但有個別員工未保護頭部和擁擠現象和撤離到指定位置。
十、總指揮宣布地震應急疏散演練結束
十一 、注意事項:
1、在進行演習時,員工在整個撤離過程中要預防摔傷或撞傷人員傷害事件的發生。年輕員工要攙扶年長的員工一起撤離場地,女同志不能穿高跟鞋;
2、在演練開始前職能部門要認真查看路線和現場,清除一切雜物,保證暢通與安全;
3、疏散開始,要迅速打開出口大門,確保疏散人流安全疏散;各部門要提前打開門并看護好,嚴防疏散時門突然關閉;
4、疏散時要遵循靠右(樓梯間內要靠墻)、冷靜、迅捷、秩序的原則;要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行動規范,嚴禁推拉、沖撞、擁擠;要遵守紀律,聽從指揮,按規定的路線疏散,不得串線;
5、各部門領導最后撤離現場前,要協查辦公室人員是否及時撤離,還要大聲呼喊是否有員工沒有撤離現場;
6、要強調演練的仿真性與嚴肅性,參加演練的全體人員要做到:嚴肅認真、不搞過場;聽從指揮、遵守紀律;遇事不慌、頭腦清醒;反應敏捷、動作迅速;
7、拍照要求:在按警鈴,人員在跑動時,樓抵扣轉彎處,多拍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