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傷害事故應急預案(精選3篇)
起重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篇1
1、目的:
對塔式起重機事故發生后進行緊急處理,最大限度的保護職工生命和減少國家財產的損失,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2、適用范圍:
塔式起重機,拆、裝及作業施工中,塔式起重機在施工中發生倒塌事故時。
3、職責:
3.1項目經理
3.1.1 應急救援總指揮、分工、全面負責應急救援指揮工作。
3.1.2 有權采取一切可能手段,以控制和減少事故擴大,將事故損失降到最低。
3.1.3 授予相關人員相應的應急救援處理權。
3.2 項目部主管生產副經理
3.2.1 應急救援事故現場副總指揮,督促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現場防護搶險工作。
3.2.2 當項目經理不在現場時,擔任現場總指揮工作。
3.3 項目主管技術副經理
3.3.1 組織技術部門編制、修訂、評審塔吊應急救援預案。配合應急救援小組對該預案進行演練,在演練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修訂,以使預案達到完善、實用。
3.3.2 配合相關部門、人員進行事故調查,并做好詳細記錄。
3.3.3 當項目經理、項目主管生產副經理不在現場時,擔任應急總指揮工作。
3.4 技術部負責編制、修訂、評審應急救援預案。
3.5 質安部
3.5.1 協助技術部門編制、修訂、評審應急救援預案。
3.5.2 督促檢查相關部門落實應急救援的準備工作。
3.6 工程部
3.6.1 協助技術部編制、修訂、評審應急救援預案。
3.6.2 組織進行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并提出改進建議。
3.6.3 發生事故時,組織搶險隊進行搶險、營救,將事故損失減少到最低。
3.7 器材部
3.7.1 協助技術部門進行應急救援的編制、修訂、評審工作。
3.7.2 落實解決應急救援預案工作中的有關物資及所需設施。
3.8 搶險機構
3.8.1 搶險組織機構
3.8.2 應急指揮中心設在項目經理辦公室。
4、應急物資準備
5、在塔吊倒塌事故發生時能夠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平時準備下述物資。
5.1 警戒隔離物資:警戒柱、警戒線等。
5.2 物資存放地點:應急器材庫。
5.3 人員急救設備:急救箱、急救藥品、擔架。
5.4 物資存放地點:醫療藥品設備室。
5.5 減損防護物資:鋼管、鋼絲繩、卡具、卸夾等。
5.6 物資存放地點:現場倉庫。
6、技術資料
各種材料機具設備的使用說明書,塔吊驗收記錄,應急預案及作業指導書。
7、應急救援搶險小組:
應急救援搶險小組由項目部現場員工組成,平時進行搶險、救援方面的學習和培訓,當事故發生時,即可投入應急搶險和救援工作。
8、應急搶險程序:
8.1 應急聯絡
8.1.1 險情發生后,事故現場第一目擊者迅速向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發出求救信號。求救信號的方式可以采用呼喊、口信、通訊工具等一切可能方式。
8.1.2 應急指揮中心接到險情信息后,立即做出下述應急反映。
8.1.2.1 迅速通知搶險救援小組,立即進行現場搶險工作。
8.1.2.2 通過通訊工具,立即與外部機構聯絡,向相關部門、公安、醫院、消防、環保等部門聯絡,請求救援。
8.1.3 應急聯絡單位、地址、電話:
8.2 事故現場應急處理:
8.2.1 警戒隔離:搶險隊員在事故現場周圍用警戒樁、警戒帶等物資在現場設置警戒隔離區,非搶險隊員不得進入警戒區域,以防止發生連鎖事故,為更好的進行搶險救援創造條件。
8.2.2 人員疏散:搶險隊員將事故現場被困受傷人員,及時組織轉移到安全地帶,并將現場非搶險隊人員轉移出事故現場。
8.2.3 人員搶救:搶險隊員將受傷人員從事故現場解救出來,并進行現場急救處理。
8.2.4 控制險情:搶險隊員使用預備的應急物資,對有進一步發展趨勢的險情進行加固或拆除等控制措施,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8.2.5 設置向導:在事故現場出入口通道邊安排引導人員,引導救險車輛人員物資等迅速準確地投入事故現場。
8.2.6 記錄事故發生后,由質安部門有關人員對事故的發生、發展、以及搶險救護等情況進行詳細記錄,為事后的調查、分析提供原始資料及依據。
9、善后處理:
現場搶險工作完成后,由項目部主管技術副經理組織項目有關部門和人員,配合上級部門,對事故的發生、發展等方面的情況調查形成相關的調查資料(記錄、存檔)。
10、相關文件:
10.1 《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程序》
10.2 《危險源辨別、風險評價與風險控制程序》
10.3 《應急預案與相應控制程序》
10.4 公司危險源、環境因素清單。
10.5 塔吊作業指導書(措施、方案)
11、要求:
本應急預案經預演,修訂后形成正式文件,經項目經理審閱、批準,上報公司總工批準備案,傳達到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學習、執行。
起重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篇2
一、起重傷害事故特征:
根據目前生產車間的特點,可能發生的起重傷害事故有以下幾種:
1、起重設備作業中突然發生安全限位裝置失控,撞擊護欄、抓斗掉落、與周圍墻壁相撞、碰壞雷達及破壞給料器,或違反安全規程操作,造成重大事故。
2、起重設備操作失誤或失靈。
3、自然災害對起重設備、設施的嚴重損壞。
4、在安裝或者維修過程中發生的人員傷亡事故。
5、運行中的電氣設備故障或線路發生嚴重漏電。
二、應急組織機構
應急救援組長:
應急救援副組長:
應急聯絡:
現場維護:
應急救援:
應急搶救:
職責:在第一時間組織人員疏散,營救觸電人員,維護現場秩序等工作;及時將現場情況向領導報告,根據安排及時將傷員送至就近醫院。
三、應急救援器材
略
四、應急處置程序
(一)應急響應
在發生起重傷害事故時,第一目擊者立即呼救,現場人員不要害怕和慌亂,要保持冷靜。
(二)應急聯絡
應急聯絡人員立即撥打急救中心電話(120或999),內容如下:
1、報警人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號碼;
2、發生人員觸電事故的準確地理位置;
3、目前現場狀況及周圍作業人員傷亡等情況等;
4、耐心回答“120”救護人員的詢問;
5、隨時與急救中心人員保持聯系以及匯報情況;
應急聯絡人員將目前現場情況與應急救援組長詳細說明,同時由應急救援組長向車間領導進行匯報,內容如下:
1、匯報人姓名
2、發生人員觸電事故的準確地理位置;
3、目前現場狀況及周圍作業人員傷亡等情況等;
4、是否報警情況及目前人員情況;
5、聽從領導指示。
應急聯絡人員到路口準備迎候救護人員;
(三)現場維護
現場維護人員根據現場周邊環境,利用錐形交通桶封閉現場。封閉現場時擺放錐形交通桶、拉好警戒帶、保護好現場。
(四)應急救援
起重傷害事故發生后,立即停止現場作業活動,應急救援人員將傷員放置平坦的地方,實施緊急救護。
(五)應急搶救
應該先看神智、呼吸、接著摸脈搏、聽心跳、檢查局部有無創傷、出血、骨折、畸形等變化、根據傷者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人工呼吸、心臟擠壓、止血、包扎、固定等臨時應急措施。
如果傷者呼吸已經停止,搶救組立即對傷員實施人工呼吸。如果脈搏不存在,心臟停止跳動,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五、應急處置注意事項
1、當工作現場發生起重傷害事故時,急救人員應盡快趕往出事地點,并呼叫周圍同事及時通知醫療部門,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盡可能不要移動患者,盡量當場施救。如果處在不宜施工的場所時必須將患者搬運到能夠安全施救的地方,搬運時應盡量多找一些人來搬運,觀察患者呼吸和臉色的變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彎曲、扭動患者的頸部和身體,不要接觸患者的傷口,要使患者身體放松,盡量將患者放到擔架或平板上進行搬運。
2、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3、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醫院治療。
起重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篇3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江蘇省防震減災條例》和《鹽城市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加強我公司防震減災工作,提高地震應急能力,結合我公司實際,制定本預案。在有關本地區的破壞性地震發生后,或涉及本地區的破壞性地震臨震的預報發布后,我公司按照本應急預案采取緊急措施。
一、應急組織機構
(一)成立公司防震減災綜合保障中隊,下轄紡紗、針服、水電、生活治安四個區隊和通信綜合、醫療防疫兩個組。
中隊長:(總經理)
教導員:(黨委委員、總經理助理)
副中隊長:(辦公室主任)
(安保部經理)
副教導員:(xx公司總經理)
(二)防震減災綜合保障中隊的主要職責:
1、接受并且落實大豐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指示和命令:
2、在臨震應急期間,組織、檢查、落實臨震應急;準備工作:
3、破壞性地震發生后,迅速部署搶險救災工作,并且及時將災情和救災工作進展情況報告大豐市抗震救災指揮部:
4、地震災情嚴重時,請求人民政府救援。
(三)各區隊、組的組成及主要職責:
l、紡紗區隊
區隊長:(棉紡車間主任)
副區隊長:
隊員人數:20名
主要職責:在公司中隊的統一指揮下,負責棉紡車間區域內的抗震救災工作,并且接受公司中隊的人員調派。
2、針服區隊
區隊長:(xx公司總經理)
副隊長:(服裝車間主任)
(染整車間主任)
隊員人數:15名
主要職責:在公司中隊的統一指揮下,負責針織、染筍、服裝生產區域的抗震救災工作,并且接受公司中隊的。人員調派。
3、水電區隊
區隊長:
隊員人數:20名
主要職責:在公司中隊的統一指揮下,負責水電設施的保護和搶修工作,并且接受公司中隊的人員調派。
4、生活治安區隊
區隊長:(安保部經理)
副區隊長:(供應部經理)
隊員人數:15名
主要職責:在公司中隊的統一指揮下,負責食堂、集體宿舍、衛生所、幼兒園、倉庫的抗震救災工作。負責生活區和生產區的治安保衛工作,保障生活供給,管理和分配政府救災物資。
5、通信綜合組
組長:(辦公室主任)
組員人數:4名
主要職責:負責安排值班、上下聯系、事件記載、對外報道和其它事務的處理,負責辦公大樓內辦公設施的避震防護。
6、醫療防疫紐
組長:
組員人數:5名
主要職責:負責對傷病員的搶救和醫治,開展消毒防疫工作。
二、臨震應急方案
我公司在接到大牛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發布的破壞性地震臨震警報后,公司應急組織機構迅速起動,進入臨震緊急狀態。
(一)召開公司黨政工領導參加的防震減災綜合保障中隊會議,傳達大豐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指示,部署防震搶險救災工作。
(二)根據震情預報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圍工程設施情況,組織人員、設備儀器、貨物的避震疏散。
(三)根據震情預報和發展情況,適時通知車間停產,通知水電區隊切斷電源、水源,通知鍋爐等壓力容器使用部門停用卸壓。
(四)儲備必要的抗震救災物資。
(五)綜合管理部要認真檢修對講機和消防器材,確保完好。
三、震后應急行動方案
破壞性地震發生后、公司應急組織機構迅速啟動,立即分頭行動。
(一)人員搶救和工程搶險。各區隊及醫療防疫組根據中隊命令,派出人員趕赴災害現場扒救被埋壓人員,進行工程搶險和消防滅火。
(二)醫療救護和衛生防疫。醫療防疫組迅速建立臨時醫療點。搶救傷員;采取消毒和保證飲用水、食品衛生等措施防止和控制傳染病的暴發流行。
(三)通信保障。辦公室要盡快恢復被破壞的通信設施。如果大豐通信設施遭破壞尚未正常工作、安保部要為中隊領導和各區隊長和組長配備對講—機。辦公室要建立中隊臨時辦公地點(指揮所),安排人員24小時不間斷值班,對大豐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指示和本公司地域內的震情災情即時上傳下達。
(四)職工生活和治安保衛。生活治安區隊要組織生活服務隊,為本公司地域的災民提供食品、飲用水和必要的生活用品:保管和分配政府提供的救災物資;組織治安隊,保護集體財產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堆擴治安秩序;組織隊伍搭建臨時帳棚。
(五)水電搶修。水電區隊盡快架設臨時電路、管路,提供生活、抗震救災所需電力和飲用水。
(六)聽從大豐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對非本公司地域內的重災區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