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消防應急處置方案(精選3篇)
治安消防應急處置方案 篇1
一、前言
隨著我國公路建設的發展,長隧道及特長隧道不斷增多,隧道自身的結構特點和隧道安全管理已成為新的研究課題。我國高速公路建設事業步入了一個歷空前發展的時期,隨著已建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斷增加,我國公路建設的發展,長隧道及特長隧道不斷增多,如何安全管理好高速公路隧道,充分發揮高速公路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這一問題已明顯的擺在了高速公路營運管理者面前。隧道是高速公路的中心樞紐,隧道安全管理,重點是遏制隧道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避免隧道內二次事故發生,是保證高速公路安全,保障過往司乘人員的生命安全,減少國家財產損失的重要舉措。
在我國,隧道大多位處山脈縱橫、丘陵溝壑的區域,高速公路相對平坦的特點決定了多數隧道較長距離的空間近似封閉。在相對狹窄的空間,高速公路交通量、車型、車載可燃物等因素決定了高速公路隧道發生消防安全、交通事故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可以說,高速公路隧道越長,交通量越多,隧道內發生交通意外、消防意外的可能性就越多、越大。
二、隧道火災概率及特點
據國外20世紀90年代的統計資料顯示,隧道火災發生的概率是10次(億車*km)~17次(億車*km)。由于較長隧道近似封閉空間,火災發生較之于正常界面,具有明顯的特點。
1、蔓延快,不易控制。隧道因車輛事故,汽車相撞等引起火災后,除本身攜帶一定數量的燃油外,有時還運載相當數量的?扇计贰⒒瘜W品、危險品,火勢蔓延快,很難加以控制。
2、通道易堵塞,隧道縱深距離窄長,發生火災時,隧道內大量車輛難以疏散,極易造成堵塞,火勢順著車輛蔓延,擴大損失。
3、濃煙高溫,撲救因難。發生火災后,煙霧迅速向四周擴散,雖有通風設備,也難以及時排出煙霧。當隧道內因車輛碰撞等事故引起大火時,油料燃燒,溫度很高,往往使滅火人員無法靠近,以致延長滅火時間,加之出口少,環境惡劣受空間限制,通信聯絡因難。隧道大多遠離城市,缺乏可靠的水源,隧道滅火條件有限。雙向交通隧道、特長隧道內容易產生滅火救援路線與疏散路線、煙氣流動路線的交叉,救援面和救援途徑有限,火災撲救難度極大。
4、供電中斷,疏散因難,著火后,可能損毀供電系統,造成供電停止,會給撲救工作帶來極大的因難。隧道內通道狹長、照明條件差,著火后能見度低,人員難以及時疏散,易引起人員驚慌,從而造成更大的慘禍。
5、高溫有毒煙霧積聚,不易排出。隧道密閉環境,一旦發生火災,隧道內煙霧大、能見度低、散熱慢、溫度較高、火災產生的高溫、有毒濃煙迅速積聚,不易排出。這不僅嚴重危險被因人員的生命,而且使消防隊員也難以及時施救。
6、起火點附近的隧道承重混凝土容易崩落。由于山區高速公路隧道襯層內含有水分,當火災發生時,襯層中的水變成蒸汽,在襯層內快速膨脹,從而產生巨大的壓力。國外隧道襯層火災試驗研究表明,混凝土表面溫度達到200攝氏度時,10~15分鐘內混凝土襯層就會發生爆裂、崩落。
因此,隧道火災可能只造成一輛車的損失,也有可能造成群死群傷,隧道倒塌、交通中斷的重、特大惡性火災。
三、隧道火災處置的戰術要點,滅火措施和行動要求
。1)隧道發生火災時,隧道管理部門要堅持“救人第一”的指導思想,正確處理救人與滅火的關系,一般情況下,救人與滅火同步實施。積極疏散,搶救被困人員,隔離或封洞滅火,有效地控制火勢,消滅火災。
。2)火情偵察。率先抵達現場的人員,要查明火勢發展情況及其危害程度,調查起火燃燒的物質、性質,起火部位,是車輛起火還是貨物或油箱燃燒,有無爆炸可能。
。3)滅火措施。查明滅火路線方向和堵截陣地后,撲救人員要采取不同措施進行撲救。
1)直接滅火法。當隧道內失事汽車火勢較小或處于陰燃狀態,且隧道內無爆炸,倒塌危險時,滅火人員可在做好個人防護、照明、通信聯絡等各項準備工作后,攜帶滅火器材深入隧道內滅火。
2)轉移處置法。當失事車輛位于隧道深處,滅火救援行動無法開展,且有爆炸、倒塌危險時,要采用機車、拖車等將正在燃燒或泄漏的車輛牽引出洞,置于安全地帶而后采取滅火堵漏等措施。
3)封洞窒息法。當隧道內發生火災時,內部人員已全部撤出,且無法采取進洞或牽引至洞外滅火時,即可采取封堵隧道進出口及其它相關孔洞,斷絕空氣,窒息滅火。
。4)火場排煙
1)利用隧道內的固定排煙設施排煙。
2)利用公安消防隊的排煙裝備排煙。
3)利用噴霧水槍排煙。
。5)積極搶救人員
1)搶救的途徑是隧道右側的人行道。
2)搶救的重點是已經中毒或受傷的人員,對其他人員,應引導疏散到緊急避難場所或安全地點。
3)如果是載客車輛,要立即打開車門疏散乘客,在緊急情況下,打碎玻璃,從窗口疏散。
4)隧道倒塌,有人員被因,可選擇距被困人員最近,構筑物較為薄弱的部位,打洞或破拆救人;如果隧道倒塌嚴重,一時難以打通,應設法先向隧道輸送空氣。
治安消防應急處置方案 篇2
一、本預案所稱的“三防”工作是針對遭受風、洪水、潮汛等自然災害所進行的預防及搶險救災工作。
二、本預案的制定是為了進一步加強我段的“三防”工作,及時有效地防治公路自然災害,保障公路安全暢通。
三、“三防”工作主要任務
1、加強組織領導,切實提高對“三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叭馈惫ぷ魇玛P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大局。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重于搶,有備無患”的工作方針,保持憂患意識,做好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災的思想準備,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建立健全“三防”工作機構,做到思想到位、責任到位、檢查到位、措施到位、物資到位,把“三防”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2、強化責任意識,不斷完善“三防”應急預案,做好機動運力調配工作,為緊急搶險和撤離人員及時提供機械設備、搶險車輛等,努力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繼續加強“三防”工作檢查,狠抓隱患整改,及時排除安全隱患,并落實專人負責跟蹤,嚴防因工作不到位而出現漏洞和事故。同時加強路況巡查,對山區道路、橋梁、隧道和高邊坡、高擋墻、高路堤路段、在建工程、設備設施及易出現塌方和滑坡的路段等要逐一排查,尤其是山區公路要加大巡查力度,發現異常和隱患,應及時劃出警戒線,設立醒目標志,并組織力量盡快排除。對于在建項目,應盡量在汛期前完成沿河、沿溪的擋墻和橋梁樁基工程;已完成的要及時清除影響河道泄洪的障礙物,確保河道的正常排洪。
3、督促、檢查各股室、大隊、公司及時做好防汛、防洪、防的準備工作。組織干部職工加強對全區各公路和橋梁進行巡查,發現存在隱患及隱情通知相關部門及時處理,同時加強設備設施和倉庫管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盡可能減少因災害造成的損失。
4、做好自身及財產的安全工作。及時組織災后恢復生產工作。加強值班,做好值班記錄。并完成上級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四、為保證我段“三防”工作順利進行,決定成立“三防”領導小組,段長任組長,汛期間實行晝夜24小時值班,同時建立值班匯報制度。
五、具體工作
1、面對災情,段養護工程科要認真做好抗災的各項準備工作,全面檢查落實各項措施,特別是對水毀、坍方、路阻等災害的薄弱環節,要及時督促,提醒養護公司落實現場應急對策,一旦發生災情立即組織力量及時搶修排險,保障國、省及主干線公路安全暢通。
2、路政大隊要加強巡查,增加巡查密度,事先加固路政宣傳牌,補設交通標志、標線等公路安全設施,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隱患,一定要督促相關部門認真落實整改,對重大事故隱患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落實專人負責跟蹤整改,嚴防出現嚴重的工作漏洞和“三防”工作中出現重大事故。
3、機料部門負責準備“三防”搶修機械設備及搶修所需物資,災前做好聯系工作及貯備工作。
4、辦公室要及時加強“三防”工作的宣傳,要結合全國安全生產月和反三違月活動,定期和不定期地利用各種媒介宣傳報道“三防”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我段干部職工對“三防”工作的思想認識、責任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5、辦公室要全面負責“三防”后勤保障工作,建立和協調落實值班制度,安排好值班人員,行政車輛要原地待命,聽候調配。
六、為了能及時處置“三防”工作中出現的突發事件,我段決定成立抗災搶險突擊隊,李建勇為突擊隊隊長,盧軍、鮑萬利、姚東升為副隊長。
七、全段干部職工都必須嚴格執行此“三防”預案,做到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對違反預案規定,造成重大損失和重大人員傷亡事故的,將追究個人責任。
八、在抗災搶險中,全段干部職工要做到視“三防”為已任,視抗災為職,發揮“抗洪精神”,認真履行各自的職責,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注意自身安全,講究工作方式、方法,盡可能地避免出現不必要的人員傷亡現象。
治安消防應急處置方案 篇3
觸電急救原則:迅速、就地、準確、堅持。
如果是低壓電源觸電,實施“五字”脫離電源法:
1.拉,立即拉下附近電源開關或拔掉電源插頭;
2.斷,迅速用絕緣完好的鋼絲鉗或斷線鉗剪斷電線;
3.挑,急救人員可用替代的絕緣工具(如干燥的木棒等)將電線挑開;
4.拽,急救人員可戴上手套或手上包纏干燥的衣服等絕緣物品拖拽觸電者,或用一只手將觸電者拖拽開來,切不可觸及其肉體;
5.墊,如觸電者緊握導線,可設法用干木板塞到觸電者身下,與地面隔絕。
如果是高壓電源觸電,脫離電源的'方法是:
1.戴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靴,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按順序拉開高壓斷路器。
遇到觸電事故,現場救援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2.救護人應使用適當的絕緣工具,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觸電;
3.防止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摔傷,若觸電者在高處,應考慮采取防止墜落措施;
4.在救護過程中,要注意自身和被救者與附近帶電體之間的安全距離,防止再次觸電;
5.如事故發生在夜間,應設置臨時照明,以便于搶救,避免發生意外;
6.采用心肺復蘇法要不間斷地進行救護(包括送醫院途中),不得輕易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