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辦事處防汛抗旱應急預案(通用3篇)
街道辦事處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篇1
為做好水、旱災害的防范和處置,保證抗洪搶險、抗旱救災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最大限度減少水、旱災帶來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全鎮范圍內水、旱、地質災害的預防和應急處置,包括干旱、山洪、山體滑坡、泥石流、潰堤(壩)、河道堵塞、危房倒塌、學校和集鎮防洪以及供水危機等自然災害。
二、工作目標及基本原則
(一)工作目標
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減少人員傷亡,減輕國家和人民群眾財產損失,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用水,維護社會穩定,盡力做到不倒一壩,不潰一堤,不損一站(房),不死一人。
(二)基本原則
1、立足預防,主動防范。把洪澇干旱災害的預防管理放在防災減災工作的中心環節,密切監測雨情、水情、旱情、險情和災情,認真做好各項防范工作。
2、分級負責,加強督查。洪澇干旱災害按行政區域實行屬地管理,以各村委會為主進行處置,并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鎮各有關單位積極支持和指導、督促各村的應急處置工作。
3、科學調度,保障安全。認真分析洪澇干旱災情的發展和防洪抗旱工程現狀,科學調度,優化配置,保障安全。
4、果斷處置,全力搶險。一旦發生重大洪澇干旱災害、地質災害和水利工程險情,應迅速反應,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力量全力搶險救災,盡最大努力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
三、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一)防汛抗旱指揮部
鎮成立防汛抗旱指揮部,由鎮長任總指揮,分管副鎮長任第一副總指揮,班子成員任副總指揮,鎮綜合辦、水務站、安監站、派出所、民政辦、農業服務中心、交管站、綜治辦、司法所、財政所、國土資源所、林業環保站、電管所、村鎮規劃所、科教文化中心、中(小)學、衛生院、村委會等負責人為成員;指揮部下設辦公室,由分管領導兼任辦公室主任,組織快速高效應急救援隊伍,負責日常工作。
(二)指揮部職責
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區、區防汛抗旱的法律、法規、政策,及時掌握全鎮水情、旱情;組織實施抗洪搶險及抗旱減災措施,制定鎮防汛抗旱方案;組織全鎮的防汛抗旱工作;對全鎮水利設施實施統一調控和調度;組織對河流、水利工程的防洪安全管理。
(三)成員單位職責及責任人
1、綜合辦:負責聯絡各成員單位,做好協調,上報及信息工作。
2、安監站:負責防汛抗旱部門、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與監督,督促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改,事故調查與處理。
3、綜治辦:負責出現汛情、旱情的社會綜合治理工作,維護社會穩定。
4、鎮司法所:負責法律、法規、政策宣傳與解釋,向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
5、電管所:負責本單位所轄區內的線路巡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處理。
6、科教文化中心:正確把握全鎮防汛抗旱宣傳工作導向,協助、指導新聞宣傳單位做好防汛抗旱新聞報道工作。
7、水務站:組織、協調、監督、指導全鎮防汛抗旱工作;組織、指導全鎮防洪排澇、抗旱工程的建設和水毀水利工程的修復;負責水情和旱情的監測預報及全鎮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工程建設;保障農村居民安全飲水。
8、鎮派出所:依法打擊造謠惑眾和盜竊、哄搶防汛抗旱物資以及破壞防汛抗旱設施的違法犯罪行為;處置因防汛抗旱引發的群眾性治安事件;協助組織群眾從危險地區安全撤離和轉移。
9、交管站:保障因汛情所造成的水毀道路的及時修復,確保道路暢通。
10、民政辦:組織、協調災后救助工作;核查災情,發布災情及救災工作情況,及時向鎮防汛抗旱指揮部提供災情信息;管理、分配救災款物并監督檢查使用;組織、指導和開展救災捐贈等工作。
11、財政所:組織實施全鎮防汛抗旱經費預算;根據有關部門和村鎮提出的申請,會同鎮防辦在年度預算內審核下撥防汛抗旱經費,并監督使用。
12、國土資源所:指導并監督全鎮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的建設與運行;組織對山體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勘察、監測、防治。
13、農業服務中心:指導農業防汛抗旱和災后農業救災、生產恢復及農業系統的防洪安全;負責災后恢復農業生產和抗旱所需種子、化肥、農藥等物資的組織供應與技術指導。指導防汛抗旱和災后畜牧業救災、生產恢復及養殖系統的防洪安全;負責災后恢復畜牧業生產和抗旱所需種苗、飼料等物資的組織供應與技術指導;組織獸醫開展牲畜防病治病,預防和控制疫情的發生和流行。
14、林業環保站:協調防汛木材的供應,組織做好林區防汛管理工作及環保工作。
15、衛生院:負責水、旱災區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援工作;及時向鎮防指提供水、旱災區疫情和防治信息;組織醫療衛生單位和醫療衛生人員開展防病治病,預防和控制疫情的發生和流行。
16、中(小)學:負責學校防汛抗旱工作,防止洪澇災害,搞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培訓,發生險情組織學生安全撤離。
17、村委會:負責本轄區的防汛抗旱工作,對所涉及的范圍目標要制定詳實的防汛抗旱預案,在汛期要加強巡查,及時排查出險情進行整改;遇到重大險情按照預案邊處理,邊及時上報,確保人員生命安全。
所有成員單位的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具體負責人員為直接責任人。責任人要加強巡查力度,并將檢查情況每月26日前報鎮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電話:)。
街道辦事處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篇2
據氣象預測初步分析,今年汛期氣候形勢復雜多變,區域性、階段性的洪澇災害較明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可能增多,防汛減災形勢嚴峻。為切實做好我辦20xx年防汛抗旱減災安全工作,特制定本預案。
一、防汛搶險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方針
指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近期國、省、市級關于防汛減災和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汛抗旱行動方針,做到以人為本,準備充分,調度科學,反映迅速,決策準備,保障有力。
行動方針:大風暴雨是預兆,防洪抗汛抗旱是命令,全體村(居)民及辦事處各單位干部職工都必須全力以赴投入搶險戰斗,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本著先人畜后物質,先重點后一般,先學校后機關,先賬目現金后機器設備,緊中有序,忙而不亂,確保防洪搶險工作有序進行。
二、防汛抗旱搶險的組織機構及人員安排
(一)成立防汛抗旱搶險指揮部
總指揮:張松
副指揮長:戚釗
組長:楊澤釗、楊金華、華雪峰、楊偉、王小軍、杜敏、馮劍、孫國川
成員:蔣兆云、王鈞、何躍、鄧奇雄、王春華、鄭舒、何志彪、馬曉明、李朝國、谷勇春、謝雨潔、江麗萍、楊韜、任超、謝榮俊、劉劍、傅開彬、羅長清、劉雪梅、任洪銀、宋青龍、李政涌、佘德剛、陳玉、曹曉芹、溫洪波、陳懿、趙志成、王建、朱德興、楊大明、莫泗斌、敬國雄、張碧強、劉永合、王林、郭大坤、雍興全、岳克孝、杜永國、張興文、何志芳、莊中學、陳棵、李國政、王勇德、趙良軍、張仲強、江永瑞、楊廷勝、伏云彬、田福黨、敬思文、戚曉錦、戚定全、鄧澤凡、陳福堂、戚仕富、李仕桂、戚平
(二)指揮部下設九個工作小組一個辦公室
1、監測預警組
組長:楊澤釗
副組長:蔣兆云
成員:張李莉、陳艷寧、蔣培培、各村(居)地質災害監測員
主要職責:負責收集各類災情訊息、預警預報和風險評估,實時啟動應急響應預案,將災害發生的具體時間、點位、事態信息迅速傳達至相關責任部門,對救災的情況進行宣傳報道及警示教育。
村(居)地災災害監測人員負責汛期各自轄區每日安全巡查,特別是學校、磚廠、碼頭、在建工地和人口集居等區域,發現情況及時上報。
2、嘉陵江搶險組
組長:馮劍
副組長:劉劍
成員:鄭淙、韓遠、李劍鋒、馬曉明、杜光紅、李朝國、胡洪斌、江麗萍、李碧蓉、張鈴、楊韜、陳治名、任超、羅忠瓊、邢敏、謝榮俊、晁麗、鄭妤心、李政涌、何春燕、沿途村(居)干部民兵應急分隊
主要職責:負責嘉陵江沿岸的防汛搶險工作。
3、白溪濠搶險組
組長:孫國川
副組長:宋青龍
成員:丁滔、茍金泉、李建華、王鈞、伏天玉、何躍、李仕均、杜正倫、劉銳、楊凡、朱德興、徐興榮、陳利、沿途村(居)干部民兵應急分隊
主要職責:負責白溪濠沿岸的防汛搶險工作。
4、水利設施搶險抗旱組
組長:華雪峰
副組長:任洪銀
成員:胡清權、何志彪、何東、雷子泰、陳映軍、劉雪梅、水利設施單位負責人
主要職責:負責水利設施檢查、整治、搶險及抗旱工作。
5、地質災害搶險組
組長:杜敏
副組長:王健
成員:劉作勇、周國勇、李香、胡博文
屬地村(居)干部
主要職責:負責地質災害的監測及上報、整治、搶險。
6、通信聯絡及宣傳組
組長:王小軍
副組長:佘德剛
成員:鄭舒、周薇、陳玉、鄧洪金、蒲朝春、劉益江
主要職責:負責防汛搶險信息收集、整理及上傳下達;防汛搶險預案及相關知識宣傳。
7、安全保衛組
組長:陳懿
副組長:趙志成
成員:派出所民警城管執法中隊人員
主要職責:負責防汛搶險相關安全保衛和秩序維護工作。
8、醫療衛生組
組長:楊偉
副組長:楊大明、莫泗斌
成員:謝雨潔、王丹
原江南、裕華、埡口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
主要職責:負責在搶險過程中受傷人員及群眾醫療救治和傷員轉移(120救護車輛由事發地段衛生院負責人進行調動)。
9、后勤服務及防洪督查組
組長:楊金華
副組長:鄧奇雄
成員:谷勇春、傅開彬、王永惠、張曉彥、羅長清、何廷彬、廖茂克、溫洪波、王春華、鄧長樹、曹曉芹、葉邱
主要職責:負責防汛搶險物質的準備、運送、發放等后勤服務和督辦防洪人員到位及工作落實情況。
防汛辦公室設在應急辦,由劉劍、韓遠、鄭淙、丁滔、茍金泉、李劍鋒等同志負責日常事務和防汛預報、預警信息的聯絡傳遞。
三、工作具體要求
(一)監測預警組各位成員為本年度各自轄區防汛巡查上報的主要負責人,必須堅持每天按時巡查,發現情況第一時間監測預警組組長,由組長報指揮部,由指揮部視情況安排應急響應及救援事宜。
(二)各村(居)、辦事處各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轄區防汛搶險的主要責任人。在汛期到來之前,要對本轄區內的學校、危房、水利工程設施、物質倉庫、會計人文檔案等主要部位進行一次檢查、安排,把具體工作任務落實到專人。
(三)各村居要成立相應的防汛搶險組織機構,組建20人以上的應急搶險隊伍。辦事處由人武部長馮劍牽頭,負責組建20人以上的民兵搶險隊伍,做好救援演練,保障第一時間拉得出、用得上、救得了。
(四)加強防汛搶險的必要物資準備。辦事處應急燈(手電)、救生衣、救生繩、雨衣等防汛物質準備由劉劍負責落實。各村要結合實際,準備必需的防汛物資,當險情發生時,要確保物資供應及時。
(五)要提前做好轉移的路線、地點等事項的預案,對路線、聯絡信號平時加強應急演練,災情發生時,必須首先保證人員生命安全。
(六)防汛搶險的具體要求
1、洪水警戒線:嘉陵江水位上漲至南津關碼頭平臺時為我辦搶險警戒線,超警戒水位時,所有人員必須立即進入各自搶險崗位,聽從指揮,積極有序地搶救人員和物資。
2、聯絡信號和方法:洪水漲到警戒線時,通信聯絡組的同志應立即打開廣播,全辦黨員、干部應立即投入搶險,聯絡方法是利用廣播、電視、電話和徒步。從即日起至10月31日為防汛期,3-4月為防汛排查整改階段,做到提前謀劃,及早部署,從5月1日起各村(居)、社、辦事處各單位要做到晝夜有人值班守護,辦、村(居)、社全體干部職工必須確保通訊工具暢通,能隨時聯系上,對轄區重點部位、重要地段落實專人值守、巡查。
3、重點區域責任劃分:一是以村級建制調整前原百佛場村、白溪村、三合村、神隍埡村、明埡子村為重點的白溪濠沿岸,由白溪濠搶險組負責實施搶險;二是沿嘉陵江邊的龍潭社區、金銀觀社區、江南社區、閬南橋社區、奎星樓社區、澗溪口村、觀牧寺村,由沿嘉陵江搶險組負責實施搶險;三是轄區水利設施,由水利設施搶險組負責組織搶險;四是若轄區發生地質災害,由地質災害搶險組負責搶險。在搶險過程中,必須首先保證人員生命安全,不能因搶險造成人員傷亡。
各村(居)的防汛搶險重點:學校和現有塘、庫、堰、電灌站、危房和山體滑坡地段、原埡口、裕華、江南場鎮兩邊的住房和企業。場鎮避險地點為埡口裕華學校和農貿市場以及辦事處駐地前廣場,轉移路線經張憲街和閬南橋街。災后防疫由楊偉牽頭,江南、埡口、裕華衛生院具體負責防疫措施落實。
4、在防汛搶險中,指揮長、副指揮長、各組組長必須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廣大黨員、干部和民兵預備役是主力軍,要發揮好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沖鋒在前,對積極參加防汛搶險工作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若有貪生怕死、臨陣逃脫甚至干擾破壞者,必須按黨紀、國法追究責任,造成嚴重后果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同時,在防洪搶險中應保持高度警惕,對個別乘人之危、攔路搶劫、趁火打劫、妄想發洪水之財的犯罪分子要立即扭送到公安機關依法處治。
街道辦事處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篇3
一、目的
為了保障三建轄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障轄區內國家和集體財產安全制定本應急預案。
二、預案適用范圍
三建鄉轄區
三、工作原則
安全第一、常抓不懈、預防為主、全力搶險。采取積極有效的防御措施,把洪勞災害的影響和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四、預案啟動
洪水水位達到警戒水位,降雨量達200mm,或發生旱情,連續干旱,啟動本預案。信號以指揮長電話通知黨政辦。
五、應急機構
1.三建鄉防汛抗旱應急領導機構是三建鄉人民政府。主要職責是:
(1)貫徹執行有關防汛的方針政策,督促制定各種防汛措施,領導三建鄉防汛抗旱指揮部工作,宣傳動員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加防汛搶險救災工作。
(2)統一指揮,分部門負責,密切配合,協調各有關部門落實防汛責任。部署有關防汛措施和督促檢查各項防汛準備。
(3)督促檢查重大防御洪水措施方案、調度計劃、渡汛工程措施和各種非工程措施的落實。
(4)應急搶險時親臨第一線,現場指揮,調動和組織人力、物力、財力有效地投入到搶險工作中。
(5)做好災民安置,搞好生產自救,盡快恢復生產,生活,重建家園等災后工作。
2.三建鄉防汛抗旱應急指揮機構是三建鄉防汛抗旱指揮部。主要職責是:
(1)貫徹執行上級有關防汛工作的方針、政策及法律法規。
(2)制定三建鄉場鎮防汛警戒水位。
(3)了解、掌握氣象趨勢、雨情、水情、暴雨強度、洪水流量等信息工作。
(4)組織檢查防汛搶險的各項工作。
(5)組織汛后檢查,查看水利設施是否完好,制定修復計劃及監督防汛物質的使用和防汛經驗教訓的總結。
(6)檢查災民安置和救濟工作的落實情況。
(7)防汛抗旱搶險隊伍的落實情況。
(8)防汛抗旱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的落實。
(9)檢查通信設備的完好情況。
(10)負責統計上報災情情況。
(11)開展防汛抗旱宣傳教育,推廣好的防汛搶險經驗。
3.日常工作機構是三建鄉防汛抗旱辦公室,設在三建水管所。主要職責是:
(1)制定場鎮汛期值班工作制度、巡查制度、請示和報告制度。
(2)負責防汛抗旱期間的日常事務工作,及時傳達上級防汛機構的批示、命令。
(3)嚴格按科學規律指導防汛搶險工作。
(4)收集掌握水情和災情,按時了解雨情、水情實況,向上級有關部門了解水文、氣象預報。
(5)及時請示報告,對重大汛情和災情要及時向上級匯報;對需要采取的防洪抗旱措施及時請示,對批準的方案及時執行;對授權傳達的上級使命及時準確傳達。
(6)對發生的重大汛情旱情要整理好記錄,以備查閱,并立卷歸檔。
(7)對所發生的各種類型洪澇旱情要根據資料及時進行分析、整理,給領導提供決策依據。
六、指揮體系及職責
1.三建鄉防汛抗旱應急預案領導及指揮機構是三建鄉人民政府各行政村設立相對應的領導機構,堅持行政領導負責制。三建鄉防汛抗旱辦公室設在政府辦公室,主汛期堅持24小時值班,負責防汛抗旱期間的日常事務工作。
2.三建鄉及各行政村負責貫徹執行有關防汛抗旱的方針政策,制定各種防汛抗旱措施。部署有關防汛抗旱措施和督促檢查各項防汛抗旱準備工作。
3.三建鄉防汛抗旱指揮部負責轄區內防汛抗旱的統一指揮、人員調度、部門協調工作。
七、行動方案
(一)防洪渡汛方案
1.指揮組:由鄉長王健同志任指揮長,譚建于、向承忠、毛磊同志為副指揮長。負責統一組織、指揮、調度、統籌協調防汛抗旱等工作。
2.搶險組:由向承忠同志任組長,成員為三建鄉防汛抗旱搶險組全體成員。負責撤離、疏散、斷電、救援受災群眾等工作。
3.安保組:由張金海同志任組長,派出所其余干警為成員。負責警戒險區交通及安全,保障搶險救災道路暢通,調用搶險救災車輛及治安等工作。
4.救護組:由黃本國同志任組長,衛生院及計生服務站全體職工為成員。負責險區傷員搶救、傷員護送、及疫病防治等工作。
5.技術服務組:由陳永翠任組長,向傳興、陳軍、毛政軍為成員。負責防汛抗旱的技術指導和險區界線的劃定及災后重建指導工作。
6.災情調查組:由陶松森同志任組長,凌成英、黃均慶為成員。負責組織民政、社會事務辦、農服中心等部門調查收集受災基本情況及統計資料上報及災后接受捐贈和救災物質發放工作。
7.通信組:由田伍同志任組長、黎勇同志任副組長、三建電信及移動公司全體職工為成員。負責防汛抗旱期間的通訊暢通工作,組織搶修遇險線路及設備、保障通信暢通。
8.電力搶險組:由張先林同志任組長、鄉村電工員為成員。負責全鄉遇險輸電線路及設備的搶修、保護工作,保障輸電線路和設施安全及居民用電安全。
9.供水搶險組:由黃安福同志任組長、三建供水站全體職工為成員。負責三建場鎮供水搶險,保障人飲水安全。
(二)抗旱方案
1.遇干旱天氣,各村及時上報旱情,堅持災情報告制度。鄉上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保證信息暢通。
牽頭領導:譚肖 梁其紅 責任單位:各村委、黨政辦
2.特大旱情發生后,及時送水、送藥品等抗旱物資。
牽頭領導:向承忠 責任單位:財政所、社會事務辦、水利工程管理所
3.旱情嚴重時,做好疫病防治工作,隨時了解疫情并采取檢疫應急措施。
牽頭領導:高秀珍 責任單位:衛生院
4.遇到突發事件,引發糾紛,打架斗毆,及時到位制止、調解。
牽頭領導:毛磊 責任單位:派出所、司法所
5.組織生產自救,最大限度地減輕受災程度,做好災后重建工作。
牽頭領導:譚建于 責任單位:財政所、社事辦、民政辦、農服中心
八、預防、預測和預警
1.預防為主
堅持預防為主,防汛抗旱應急機構在災前組織水利工程管理所、農服中心、國土等部門會商、早部署防汛抗旱搶險工作,做好汛前、汛中、汛后及山坪塘蓄水保水的檢查和巡視等日常工作。
2.信息監測與報告
雨情主要依靠縣防洪辦公室提供數據。水情、汛情、旱情等信息由值班人員隨時報告給鄉防汛辦公室,一般情況下的信息由辦公室處置。當災情特別嚴重時報鄉人民政府處置,若鄉人民政府不能處置,報縣人民政府處置。
3.支持系統
現有的信息監測和預警信息傳遞手段主要是靠電話、預警器、喇叭、傳真和郵傳等手段。
4.預警級別及傳遞
預警級別分為一般(4級)、較重(3級),達到或超過警戒線時為2級,若上游出現潰壩洪水,為特別嚴重(1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
5.預警行動
(1)鄉防汛抗旱辦公室負責河堤管理,防洪調度方案實施和組織防汛搶險工作。
(2)各村村支部、村民委員會負責人員的轉移、安置。
(3)郵政、通信部門保證汛期的各種信息暢通。
(4)公安部門負責防汛治安管理與安全保衛。
(5)衛生部門負責醫療救助。
(6)搶險人員全部到現場待命。
九、保障措施
(1)應急隊伍保障:政府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可投入應急搶險人員50人、各村80人(魚泉子15人、廖家壩30人、蔡森壩20人、綠春壩15人)、鄉武裝部民兵連10人、志愿者30人。
(2)交通運輸保障:三建鄉場鎮現有“長安車”30輛、貨運卡車16輛、摩托車29輛,所有車輛大都分布在三建鄉場鎮附近,基本能做到隨用隨到。要租用時,先由鄉防汛抗旱辦租用,然后給予適當的補償。
(3)醫療衛生保障:以三建衛生院為主體,三建計生服務站協助,共有醫務工作人員14名,衛生院和服務站設施設備都較為完善,完全能做到隨要隨到并開展救援。
(4)治安保障:三建派出所是中心所有足夠的警力維護應急狀態下的治安秩序,其次是三建鄉政府機關和各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的村民小組及群眾互助聯防組成強有力的治安保障體系。
(5)經費保障:應急狀態下鄉政府能提供至少3萬元,用于搶險救災工作。
十、工作要求
1.各村務必做好防汛抗旱期間水利設施狀況排查工作,并將結果及時上報水利工程管理所。
2.各村落實責任人對水利設施的管護,特別加強病險水利設施的監控。
3.龍河流域渡口行船落實專人負責。
4.轄區內各中小學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
5.各村及中小學做好防汛抗旱期間的各種應急措施.
十一、應急響應
1.分級響應程序
當汛情發生到2級時,由防汛抗旱辦公室立即報告給分管領導(分管領導不在時可直接報告給鄉長),再由鄉長命令應急搶險隊待命,同時通知各職能部門作好應急搶險準備。
2.指揮和協調
一旦汛情或旱情發生,立即啟動在鄉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的以防汛抗旱指揮部為主,武裝、民政、財政、衛生等各部門參與的應急救援協調機制。
十二、應急處置及責任
。
10.衛生院至原工商所由向承忠同志組織群眾防汛抗旱及應急避險至原營業所。
11.工商所至原林業站由譚建于同志組織群眾防汛抗旱及應急避險至供銷社庫房。
12.各中小學由學校所在地村長及支部書記協助校長組織師生防汛抗旱及應急避險至安全教室。
13.在防汛抗旱期間本預案包括所有成員通訊工具必須保持24小時暢通。
14.在防汛抗旱期間拒不服從統一指揮的,視情節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情節嚴重的交司法機關處理。
十三、本預案由三建鄉民政府制定,三建鄉防汛抗旱指揮部組織實施,三建鄉防汛抗旱辦公室負責解釋。
十四、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生效,以前相對應預案自動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