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校水污染應急預案(精選3篇)
小學學校水污染應急預案 篇1
為了提高學校預防和控制突發飲用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范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消除突發飲用水污染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學校突發飲用水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一、領導小組
組長:程萬增
副組長:劉玉民方德才 崔昱 張仕和
成員:房坤周鳳嬌陳守麗 徐傳濤高鳳太苗紀芳穆玉華各班主任楊道山
二、預案預防目標
1.普及突發飲用水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學校教職工的飲用水安全意識。
2.完善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的信息監測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采取措施,確保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不在校園內蔓延。
三、具體措施
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普及突發飲用水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學校教職工的飲用水安全意識。加強日常飲用水供水檢測,做好飲水機設備的檢測和檢修,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污染水源的傳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統一領導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的預防、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對于違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防治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應、運轉高效
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證發現、報告、隔離、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及時準確處置。
四、組織管理
1.報告制度及上報人員:
學校桶裝水一旦受到污染(或接到供水單位告知污染),由發現人(收到供水單位通知第一人)及時向第一責任人(組長)匯報。由第一責任人發出指令,由安辦、辦公室、總務人員分別向教育局和衛生監督、醫院等相關部門報告。
緊急上報人員:
高鳳太(安辦)→ 沂源縣教育和體育局
(安全衛生管理辦公室) 聯系電話:
亓慶麗(辦公室)→ 沂源縣教育和體育局辦公室
(辦公室) 聯系電話:
房坤(總務處)→ 沂源縣衛生局
沂源縣疾控中心:3急救電話:120
2.做好現場保護和水源處理
保護好污染水源現場,請衛生防疫監督局及時提取水樣。將污染水源徹底放盡,停止飲用。
保護污染水源人員:
房坤、亓慶麗、周鳳嬌、陳守麗、高鳳太、徐傳濤、各班主任
五、處理流程
3.指揮協調
應急預案領導小組成員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指揮教職工協調作好校區水源污染的應急處理工作。
六、突發事件預防
1.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學校衛生工作的領導和管理,學校應經常教學環境與飲用水衛生進行自查,盡早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2.增加衛生投入,切實改善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
3.采取有效措施,強化衛生規范化管理。加強生活飲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公共衛生事件。
4.加強飲用水衛生健康教育,提高師生的預防能力。
(1)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普及飲用水衛生知識,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
(2)結合季節性、突發性 傳染病的預防,通過黑板報、宣傳櫥窗、廣播以及校園網等宣傳途徑,大力宣傳、普及防治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的相關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飲用水衛生意識和防治突發事件的能力。
小學學校水污染應急預案 篇2
為做好學校水污染事件發生控制工作,保障全校師生員工及幼兒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學校預防水污染事件發生的應急預案如下:
一、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理原則:
1、學校成立傳染病流行應急領導小組,指揮并調查分析及處理。
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劉振華
主管:王俊宇
組員:楊永秋、武志鵬、龐金海于立奎馬興龍李麗
殷運峰
2、一旦發現水污染事件發生,各級負責人按照職責分工,逐級上報到主管負責人,主管負責人調查分析后在30分鐘內上報校長,校長調查核實后在1小時內上報上級行政及有關主管部門。
職責分工:
校長:負責全校師生員工及幼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揮領導,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主管:負責指揮協調各工作組應急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向校長及時匯報情況。
總務處:一旦有水污染事件發生,總務組要及時提供必須的備品、物資、經費及生活服務,同時做好安全保衛工作。
教導處:組織各年級主任及各班主任全力支持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正確教育引導師生強化體能鍛煉,提高免疫力。
以上各組要協調相互之間聯系,開通電話,收集、處理相關集信息,對突發事件調查分析,及時上報。
3、學校提高對衛生保健及健康教育工作的認識,加強對全校師生員工及幼兒進行衛生知識的宣傳和健康教育工作。
4、學校安排各學年教師、幼兒教師參加衛生知識學習和培訓。
二、當學校發生水污染事件時:
1、學校立刻切斷污染水源,禁止師生飲用,并及時供給清潔衛生水,以保證師生用水。
2、校長負責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教育主管部門、鎮有關部門報告:報告內容有單位名稱、地址、人數、水污染情況等。
3、如有受害師生,要及時接受檢查治療,做好隔離、消毒工作,防止再次受害。
4、校長負責協助教育、衛生行政部門及有關部門做好水污染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報告,并做好相關衛生工作措施的落實工作,做好師生及家長的宣傳教育工作。
三、其他
1、學校的廁所、衛生間必須達到衛生標準,每天清洗兩次,每周清理消毒一次。
2、學生的教室、活動室定期進行一次衛生消毒。
3、學校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保證信息通暢,各級負責人按到緊急情況立即向上級領導報告。
4、如果各級負責人管理不利,使突發事件造成不應有的損失,要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小學學校水污染應急預案 篇3
一、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常抓不懈。提高對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的防范意識,落實各項防范措施,盡量杜絕因各種原因引起的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故的發生。對各類可能引起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的情況要及時進行檢測、分析、預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2、統一領導、分部負責。行政辦負責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應急處置的統一領導和指揮,各部門按照預案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置有關工作。
3、依法規范、措施果斷。各部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完善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應急處置體系,對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和可能發生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做出快速反應,及時、有效開展監測、報告和處置工作。
4、要重視開展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防范和處置的培訓,組織員工廣泛參與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二、應急指揮體系和職責
1、應急指揮組織及職責
重大、特別重大的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時,行政辦牽頭成立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應急指揮部,負責領導、指揮協調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各部門根據職責做好相應的應急處置和行動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