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范文大全 > 方案 > 應急預案 >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通用20篇)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

發布時間:2023-08-03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通用20篇)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 篇1

  一、總則

  1、編制目的:為規范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提高處臵安全生產事故能力。在事故發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實施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2、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法》、《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等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預案。

  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我公司所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事故的應對工作。

  4、應急預案體系:根據行業的特點和公司實際情況,本應急預案體系包括公司綜合應急預案、專項(車間)應急預案和現場處臵方案。

  本預案屬公司綜合應急預案,與專項(車間)預案和現場處臵方案共同構成公司應急預案體系。

  公司綜合應急預案是從總體上闡述事故的應急方針、政策,應急組織結構及相關應急職責,應急行動、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應對各類事故的綜合性文件。

  專項(車間)應急預案是針對專項的及各車間具體的事故類別、危險源和應急保障而制定的計劃或方案,主要明確救援的程序和具體的應急救援措施,F場處臵方案是針對具體的裝臵、場所或設施、崗位所制定的應急處臵措施。

  5、應急工作原則: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平戰結合。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二、本單位危險性分析

  1、單位概況:公司是一家水泥生產企業,位于,從業人數200人左右,主要產品為水泥熟料和水泥成品。生產活動具有以下特點:產品的固定性;生產涉及面廣,綜合性強;生產機械設備多;受自然氣候條件影響大;立體交叉作業和高空作業多;由于這些特點,給生產活動帶來了很大的不安全因素,容易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并可能殃及鄰近作業人員,造成重大的人身傷亡事故和重大經濟損失。

  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經過現場勘察與分析,公司在生產活動中存在以下危險源:機械傷害、帶電設備觸電傷害、交通意外傷害、高處墜落傷害、爆破傷害、粉塵、火災等有害因素。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1、應急組織體系:公司成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指揮部。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應急指揮部副總指揮:下設應急救援小組:

  2、組織機構及職責:

 。1)應急指揮部職責

 、傺芯恐贫、修訂本公司應對安全生產事故的政策措施和指導意見。

  ②負責指揮特別安全生產事故的具體應對工作。

 、鄯治隹偨Y本公司安全生產突發事故應對工作,制定工作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

 、茇撠煴局笓]部所屬應急搶險救援隊伍的建設和管理。

 、莩修k上級應急組織交辦的其他事項。

  (2)應急指揮部總指揮職責

 、俜治鼍o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

  ②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

  ③與企業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

 、苤苯颖O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

 、葑畲笙薅鹊乇WC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

  ⑥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

  ⑦應急反應組織的啟動。

 、鄳痹u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

 、嵬▓笸獠繖C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

 、鉀Q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

 。3)應急指揮部副總指揮職責

 、賲f助應急總指揮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

  ②向應急總指揮提出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

  ③保持與事故現場副總指揮的直接聯絡。

 、軈f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

  ⑤組織公司的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廠區生產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

  ⑥定期檢查各常設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狀態。

  ⑦根據本廠區的.實際條件,努力與周邊有條件的企業為在事故應急處理中共享資源、相互幫助、建立共同應急救援網絡和制定應急救援協議。

 。4)應急救援小組職責聽從指揮、服從安排、快速反應、全力做好事故現場搶救、安全保衛、醫療救護、善后處理、事故調查、后勤保障、危險源風險評估、技術支持等應急工作。

  四、預防與預警:

  1、危險源監控:

 、俳ㄔO工程開工前認真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施工方案,做到建設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要符合“三同時”要求,制定出防控措施,并嚴格執行審批程序。

 、谠诠こ淌┕み^程中,嚴格按照方案實施,嚴格執行現場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驗收程序,落實防控措施。

 、奂訌姮F場巡視,對危險源進行辯識登記,掌握危險源的數量和分布狀況,實施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

  ④加強監督檢查和日常巡查,對危險源防控措施進行動態監控,認真整改存在隱患和問題。

 、菡J真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責任制、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加強安全教育,嚴格檢查處罰,切實增強全員安全責任意識。

  ⑥淘汰落后的技術、工藝,適度提高生產活動安全設防標準,從而提升施工安全技術與管理水平,降低施工安全風險。

 、咧朴喓蛯嵭猩a現場大型施工機械安裝、運行、拆卸和外架工程安裝的檢驗檢測、維護保養、驗收制度。

 、嘀朴喓蛯嵤╉椖渴┕ぐ踩兄Z,確保安全投入。

  2、預警行動:各級、各部門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機構接到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信息后,按照應急預案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并通知有關部門、單位采取相應行動預防事故發生。

  預警信息主要對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避免事故發生提前進行警示,有針對性地作出符合公司實際的安全生產工作部署,提示公司各生產車間認真分析和查找安全生產薄弱環節,深刻吸取已發生事故的教訓,總結經驗,確保安全。預警信息主要內容包括安全生產突發事故的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警示事項、應采取的措施和發布機關等。

  3、信息報告與處臵:

 。1)信息報告通知

 、俟緫本仍M織設立24小時值班電話。電話為:。

 、谕话l安全事故時,事故發現人員立即報告車間主任或主要負責人,由車間主任或主要負責人撥打值班電話報告事故情況或直接報告應急救援副總指揮和總指揮。應急值班人員接警后,立即將警情報告應急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

 、蹫橛行ч_展事故救援活動,現場車間主任或主要負責人應在第一時間尋求社會救援力量。火災:項目負責人撥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門求援。急救:項目負責人撥打120,向醫療急救中心求援。

 、軋蟾鎽ㄒ韵聝热荩菏鹿拾l生時間、類別、地點和相關設施;遇險人員人數;現場聯系人姓名和電話等。

 、輵本仍傊笓]、副總指揮事故報告后,符合本預案啟動條件時,立即發出啟動本預案的指令;應急值班人員接到啟動應急預案命令后,立即向各救援小組成員下達趕赴現場指令。

 、藿拥酵话l安全事故指令的各救援小組立即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搶救排險。

 、吒鶕鹿暑悇e及時向事故發生地政府主管部門報告。

 。2)信息上報

  ①事故信息上報采取分級上報原則,最終由公司總經理向政府有關部門上報。

  ②信息上報內容包括:事故發生單位情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以及事故現場情況;初步掌握的人員傷亡(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等情況;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采取的措施;事故報告單位、報告人、批準人、報告時間及聯系方式等。事故傷亡人數及直接經濟損失情況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

 、郯凑諊乙幎,在1個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報告。

  (3)信息傳遞事故現場第一發現人員→現場主要負責人→應急值班電話或直接報告應急救援副總指揮和總指揮→各應急小組→應急小組人員→公司有關部門。

  五、應急響應:

  1、響應分級按事故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本預案應急響應級別原則上分為“一級”(擴大救援響應)和“二級”(公司級救援響應)兩級。

  2、響應程序應急指揮部應急響應的過程為接警、警情判斷、應急啟動、應急指揮、應急行動、資源調配、應急避險、事態控制、擴大應急、應急終止和后期處臵等。

  3、應急結束當社會救援趕到現場,事故現場得以控制,受災人員全部安全。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 篇2

  為了保證在特重大安全事故發生時有條不紊的開展援救工作,使被傷害人及時有效的救援,防止事故演變擴大,特制定本預案。

  一、工程及施工手段概況:

  淳化縣冶峪中學校舍安全工程,位于淳化縣城。該建設項目總建筑面積為4333.8。建筑結構類型為框架結構,建筑總高度25.5m。水平垂直運輸采用塔吊,腳手架為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現場使用機械主要有:砂漿攪拌機、蛙式打夯機、平板砼振動器、插入式砼振動器、電焊機、電鋸、電刨等。

  二、安全生產事故風險分析:

  1、使用切斷機、鋼筋彎曲機、電鋸、電刨等機械,使用不當,誤操作,存在危險及上肢安全的.風險。

  2、架子搭設、拆除過程中存在高空墜落和墜物打擊風險。

  3、切割機、打夯機、振動棒及其手持電動工具使用中絕緣保護不到位存在觸電危險。

  4、宿舍、木工房、易燃品倉庫等易引發火災地方,因電源漏電或用電不當存在火災風險。

  5、鋼筋調直若不按操作規程,有可能脫鉤拉開傷人風險。

  6、冬天用煤爐取暖存在中毒風險。夏天在露天作業存在中暑的風險。食堂衛生工作不到位可能引發事物中毒。

  三、安全生產應急救授組織結構:

  為應對突發安全生產事故,工地成立應急救援小組,對小組組成人員作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高風險部位,人員實行雙配制,每天都有配套人員值班,執行現場搶救。醫療救護人員應經過培訓,具有專業知識,組織救授30天進行一次演練,在施工現場顯著部位公示當日值班人員姓名及聯系電話。

  四、救授物資:

  1、夾板、綁扎帶、急救藥品、消毒藥水、剪刀、鑷子、止血鉗等急救常用藥品、藥具。

  2、干燥木棒、電工鉗、絕緣手套、靴子。

  五、應急救授程序:

  現場調查

  組織搶救

  救授組負責人

  當日值班

  事故第一現場

  通知

  事故報告

  組織搶救

  事故第一現場

  現場應急救援處理方法:

  1、觸電事故:

  a、施工人員做好自身安全防護。

  b、分離開觸電人和用電設施,切斷電源。

  c、作人工呼吸,心臟按摩,處理外傷。

  2、墜落、擊打等肢體受傷事故:

  a、不要輕易移動,盡量在原地施救。

  b、止血、消毒、固定挫傷部位。

  c、保存冷凍殘肢。

  d、服用藥物止血。

  3、火災事故:

  a、切斷電源、轉移離火較近的易燃品。

  b、組織撲救,燃油嚴禁用水撲救,盡量使用現場滅火材料,用砂、土撲壓或其它滅火材料撲救。

  c、搶救受傷人員,進行現場包扎。

  d、保護好現場,防止盜搶發生。

  六、事故調查:

  事故發生后保護好第一現場,為事故調查創造條件。施工現場在專業救援開始后,應由監理方牽頭組織施工單位展開事故調查,如實查清事故發生原因及人員財產損失情況,寫出調查報告,送市建設規劃局、市安監局、市質檢站。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 篇3

  1、總則

  為快速、及時、妥善地處理我公司區域和活動范圍內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做好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的組織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危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以及上級有關文件和要求,特制定本預案。

  2、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公司區域和活動范圍內發生的生產安全重大事故的應急救援。

  2.1一次死亡一人及以上;

  2.2一次重傷三人及以上的事故;

  2.3重大機海損事重大火災、爆炸事故;

  2.4重大交通事故;

  2.5其它性質特別嚴重、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故。

  3、應急分級

  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實行公司統一領導,分級、分部門負責的原則。重傷及其以下事故、一般機海損事故、一般交通消防爆炸事故等,在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指導下,由事故單位和主管部門組織應急救援工作;重大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由公司統一組織,必要時請求外部支援。

  4、組織機構與職責

  4.1公司成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由公司領導、安全質量監督部、工程管理部、設備管理部、總經理辦、綜合事務部、黨委工作部組成,辦公室設在安全質量監督部和總經理辦公室。電話:。

  4.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同時下設搶險救援組、醫療搶救組、對外聯絡組、事故調查組、善后處理組。

  4.3主要職責

  4.3.1領導小組:組織領導全公司的應急救援工作,發布重大事故應急救援命令;公司范圍內緊急調用救援設備、物資、人員;根據災害的變化,隨時調整應急救援措施;做好穩定公司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后安撫工作。

  4.3.2搶險救援組:以事故單位為主,提供搶險設備;組織對傷員、財產的搶救;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負責排除險情。

  4.3.3醫療搶救組:由綜合事務部負責,協同事故單位指導對傷員的搶救,聯系醫療救援隊伍,提供醫療救援保障。

  4.3.4對外聯絡組:由總經理辦公室負責,相關部室配合,負責對外求援,通報救援情況,傳達上級指示。

  4.3.5事故調查組職責:按事故類別由系統主責部門和安全質量監督部負責,組成事故調查組,并配合上級部門,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做好調查處理工作。

  4.3.6善后處理組:由事故單位負責,相關處室配合,做好傷亡人員及家屬的安撫工作。

  4.3.7各基層單位應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和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5、應急報告及措施

  5.1應急報告

  5.1.1重大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領導小組須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將事故的基本情況向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進行報告;與此同時,立即啟動本單位的應急救援預案;必要時,向外部求援。

  5.1.2公司領導小組接到事故單位報告后,緊急磋商,下達命令;啟動公司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同時向上級報告,并接受指示。

  5.2應急措施

  5.2.1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應首先組織自救,并優先救助事故人員,脫離危險區域;

  5.2.2事故現場應切斷電源,隔離可燃物品,防止事態擴大;

  5.2.3疏通事故現場道路,保證救援人員和車輛設備通行;

  5.2.4配合專業救援隊伍進行急救等各項工作;

  5.2.5做好事故處理后的生產恢復工作。

  6、事故救援

  6.1事故救援要迅速、及時、有序,調動公司的資源并借助外部的力量,避免事故的擴大。

  6.2接報后,公司、基層兩級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要立即前往事故現場,指揮救援工作。

  6.3搶險救援組、醫療搶救組、對外聯絡組、事故調查組、善后處理組要認真履行救援職責。

  6.4按照救援指揮的命令,救援設備、車輛、物品及時到位,投入救援。

  6.5傷員要立即送往指定醫院或就近醫院救治。

  6.6向上級報告事故情況,必要時進一步請求社會援助。

  6.7協助上級部門做好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7、通訊聯絡

  7.1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聯絡

  略

  7.2公司應急救援車、船聯絡

  略

  7.3醫療救助中心聯絡

  略

  7.4上級有關部門聯絡

  略

  8、預案貫徹執行的保障措施

  8.1通訊與信息保障:定期調整公示公司與社會相關資源的信息,以保證應急救援的通訊暢通。

  8.2裝備與支援保障:各類裝備定期修驗,確保使用安全有效,以保證應急救援的需要。

  8.3宣傳、培訓與演練:定期組織各類宣傳培訓,講解應急救援方法,每年組織一次公司級演練。

  9、相關銜接關系

  9.1安全質量監督部和總經理辦公室是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常設辦公室,負責應急救援的日常工作、傳達緊急狀態時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各項指令及落實情況。

  9.2安全質量監督部負責工傷、環保、防火防爆范圍內的預案制定、應急救援、事故調查和處理。

  9.3設備管理部負責船機設備、交通范圍內的預案制定、應急救援、事故調查和處理,在緊急狀態時,負責應急救援的船機、設備的調遣和及時到位等項工作。

  9.4工程管理部負責工程安全方面范圍內的預案制定、應急救援、事故調查和處理,在緊急狀態時,負責應急救援的調度工作。

  9.5綜合事務部負責職業病、公共衛生(設備)范圍內的預案制定、應急救援、事故調查和處理,在緊急狀態時,負責應急救援的醫療救護等項工作。

  9.7總經理辦負責防臺防汛范圍內的預案制定、應急救援、事故調查和處理,在緊急狀態時,負責通訊聯絡等項工作。

  9.8黨委工作部負責輿論導向和通訊報道工作。

  10、管理措施和要求

  10.1加強監督與檢查,定期組織對應急救援工作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并納入公司管理考核評比中。

  10.2本預案將通過演練、事故后的評價、上級要求等定期組織修訂和完善。

  10.3公司所屬各單位應結合實際,制定本單位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定期組織演練,提高應變和控制能力。

  11、附則

  11.1本預案自20xx年3月15日起實施。AHGZ/000.07-25《生產安全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同時廢止。

  11.2本預案由公司安全質量監督部負責解釋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 篇4

  為貫徹我國規定的企業負有"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職責";執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的規定,施工單位制定本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者配備應急救援人員,配備必要的應急器材、設備、并定期組織演練。結合企業生產的特性,制定本應急救援處理預案。

  1、應急預案的任務和目標

  更好地適應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給企業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反應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反應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反應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工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反應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

  2、應急預案的級別

  根據本企業生產的物性,一旦發生重大事故,其有害影響通常只局限在一個單位工程界區之內,并且幾乎可以被現場的操作者遏制和控制在該區內,其影響預期基本不會擴大到社區,故本應急預案按I級進行制定。

  3、應急預案起動涉及的事故內容

  項目經理部施芾場區內發生:

 。1)場區火災

  (2)高聳設計設施傾倒

  (3)腳手架、支架等塌陷

 。4)其他生產性重大安全事故

  (6)其他不可預見突發性事性

  4、應急預案的起動

  施工場區發生重大事故前兆或發生評估預測為:

 。1)死亡數在1人以上;

  (2)直接財產損失在1萬元以上;

 。3)對施工場區外的影響有明顯的.破壞或人身傷亡。

  5、應急預案的起動和響應

  當事故的評估預測達到起動應急預案條件時,由應急總指揮發出起動應急反應預案令。由應急總指揮,事故現場操作副總指揮同時起動應急反應公司總部一級應急反應行動組織和項目經理二級應急反應行動。根據事態的發燕尾服需要,及進起動協議應急救援資源和社會應急救援公共資源,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帶來的經濟損失和減少人員傷亡。

  6、應急預案的終止

  對事故現場經過應急預案實施之后,引起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現場人員均得到清點;并確保未授權人員不會進入事故現場:不存在其他影響應急預案終止的因素養;應急救援行已完全轉化為社會公共救援;局面已無法控制和挽救的,場內相關人員已經全部撤離;應急總指揮根據事故的發展狀態認為必須終止的,由應急總指揮下達應急反應終止令或授權事故現場操作副總指揮明確應急預案終止的決定。

  7、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

  成立指揮部,總指揮部設在大連乾豪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質管辦,各工地下設分指揮部,指揮部下設領導小組,同時配備車輛與人員。具體設置如下: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指揮部電話:

  組長:

  組員:

  領導小組電話:

  救援人員:

  救援車輛清單:車輛4臺;其中面包車一臺、貨車一臺、轎車一臺、灑水車一臺。

  應急指揮小組工作職責:

  1)接到應急報告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指揮事故現場按照《預案》搶救傷員,保護事故現場。

  2)在規定時限內向有關部門進行事故報告。

  3)迅速對事故現場進行勘察,對有可以進一步擴大的事故現場進行封閉,在已明數據和繪制現場示意圖的前提下清除危險。

  4)接待并配合相關部門進行事故的初步調查,組織接待并籍慰事故人員家屬和社會關注方。

  5)組織、調動各方面的資源進行事故人員的求治和事故現場的整頓和整改。

  6)配合事故調查組開展事故調查、分板和處理工作。

  7)應急預案中的內部人員的聯系電話(包括手機號碼)應張貼或放置于相關部門及各項目部的明顯位置。

  8、施工現場安全應急處理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 篇5

  為全面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切實搞好安全管理工作,將可能發生的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據《安全生產法》和上級要求,特制定安全生產事故救援預案,具體措施如下:

  一、安全生產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應急工作原則: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以人為本、減少危害?焖俜磻瑓f調統一。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x街道所屬地域內安全生產事故的防范和應急處置。

  四、事故預防措施

  1、認真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2、及時對設備、設施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以及安全管理上的缺陷等隱患進行排查治理,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3、保證消防設備、設施、消防器材、應急照明的完好有效使用。

  4、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安全指示標志明顯連續。

  5、在危險要害部位,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便于公眾識別。

  6、加強對員工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提高安全生產意識,掌握安全技能,提高對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

  五、應急預案機制

 。ㄒ唬┦鹿孰[患監控與事故報告

  1、事故隱患監控

  街道安委辦負責街道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接收、報告、處理、統計分析工作;

  2、事故報告

  (1)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發現)后,任何單位和個人有義務向街道辦事處報告。街道同時向市政府報告,同時按有關規定的程序、時限向上級政府和應急指揮機構報告;

 。2)各受理責任主體在向上級報告時,應包括信息來源、時間、地點、范圍、性質、動態、影響情況和采取的應急措施等內容,并根據事態發展和處置情況及時續報。

 。ǘ┦鹿史旨壖邦A警行動

  按事故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安全生產事故分為一般(Ⅳ級)、較大(Ⅲ級)、重大(Ⅱ級)、特別重大(Ⅰ級)四個等級。

  一般(Ⅳ級):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3人以下生命安全,或30人以下重傷,或直接經濟損失在1000萬元以下,或產生重大社會影響的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

  較大(Ⅲ級):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3人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3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或產生重大社會影響的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災難。

  重大(Ⅱ級):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或產生重大社會影響的.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

  特別重大(Ⅰ級):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蹤),或危及30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00人以上重傷,或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億元,或需要緊緊轉移安置10萬人以上的安全生產事故。

  六、應急響應

  1、先期處置

  發生一般(Ⅳ級)、較大(Ⅲ級)、重大(Ⅱ級)、特別重大(Ⅰ級)安全生產事故后,街道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應立即趕到現場,聽從調遣參與組織指揮公安、消防、醫療救援等相關應急救援隊伍進行先期處置,并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采取下列必要措施:

  (1)立即實施緊急疏散和救援行為,組織群眾開展自救互救;

 。2)緊急調配轄區內應急資源用于應急處置;

  (3)劃定警戒區域,采取必要管制措施;

 。4)實施動態監測,進一步調查核實;

 。5)向社會發出危險或避險警告;

 。6)及時向市政府報告,并提出應急處置建議和支持請求;波及或可能波及其他單位的要同時向其通報;

 。7)其它必要的先期措施。

  2、應急決策

  街道應急指揮部接到一般、較大、重大、特別重大安全事故報告后,立即向市安委辦報告,同時根據事故的性質、類別、危害程度、范圍、等級和可控情況,提出具體處理意見,報市安委辦。街道應急指揮部根據情況,做出如下處置,其中較大、重大、特別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還應根據省、國家應急指揮機構的指令進行處置:

 。1)街道辦事處有關領導以及應急指揮部負責同志趕赴事發地,現場指揮應急處置工作;

 。2)啟動街道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3)對事發的社區居委會、相關單位做出具體的處置指示,責成街道相關組織立即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

 。4)配合上級派出的工作組、專家組或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來事發地進行指導;

  (5)調集專業處置力量和搶險救援物質救援;

 。6)向市政府報告,必要時,請求給予支持;

  3、預案啟動

  應急預案啟動后,街道應急指揮部及其辦公室要立即組織事發村委會、社區和有關單位按預案要求研究部署行動方案,責成有關

  部門和單位的負責同志及工作人員立即進入崗位,做好應急處置的各項準備工作,保證組織到位、應急救援隊伍到位、應急保障物資到位。

  4、指揮協調

  根據事件性質,嚴重程度和應急處置的需要,成立現場指揮部,由街道辦事處主任擔任指揮長,配合區應急指揮部研究制訂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和措施,開展以下工作:

  (1)對應急行動中的重大事項做出決策;

 。2)統一指揮協調現場搶險救援;

 。3)迅速消除安全生產事故的危害和危險源,劃定危害區域,維護社會治安;

 。4)組織營救和救治受到傷害的人員,疏散、撤離、安置受到威脅的人員;

 。5)組織協調有關方面搞好保障和支持;

  (6)向市安監局及時報告事態發展和處置情況。

  七、后期處置

  事發地社區居委會以及相關單位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做好善后處置工作,包括人員安置、補償,征用物資補償,災后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與處理等事項。盡快消除事故后果和影響,安撫受害和受影響人員,保障社會穩定,恢復正常秩序。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 篇6

  (一)施工現場的火警火災急救

  1、火災急救

  施工現場發生火警、火災事故時,應立即了解起火的部位,燃燒的物質等基本情況,撥打"119"向消防部門報警,同時組織撤離和撲救。

  在消防部門到達前,對易引燃易爆的物質采取正確有效的隔離。如切斷電源、撤離火場內的人員和周圍易燃易爆物及一切貴重物品,根據火場情況,機動靈活地選擇滅火器具。

  在撲救現場,應行動統一,如火勢擴大,一般撲救不可能時,應及時組織撤退撲救人員,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撲滅火情可單獨采用、也可同時采用幾種滅火方法(法卻法、窒息法、隔離支、化學中斷法)進行撲救。在撲救的同時要注意周圍情況,防止中毒、坍塌、墜落、觸電、物體打擊等二次事故的發生。

  2、人員傷亡

  在出事現場,立即采取急求措施,使傷員盡快與致傷因互脫離接觸,以免繼續傷害深層組織。

  經現場處理后的.傷員迅速轉送醫院救治,轉送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呼吸、脈搏、血壓等的變化。

  (二)觸電

  1、使觸電者盡快脫離電源。如開關箱在附近,可立即拉下閘刀或撥掉插頭,斷開電源;如距離閘刀較遠,應迅速用絕緣良好的電工鉗或有干燥木柄的利器砍斷電線,或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硬塑料管等物迅速將電線拔離觸電者;若現場無任何合適的絕緣材料可利用,可用幾層干燥衣服將手包裹好,站在干燥木板上,拉觸電人的衣服,使其脫離電源;

  2、對高壓觸電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或迅速拉下開關或由電工采取特殊措施切斷電源;

  3、對觸電者進行搶救。對于神志清醒的觸電者派專人照顧,觀察,情況穩定后方可活動;對于輕度昏迷者或呼吸微弱者可針刺或掐人中、十宣、涌泉等穴位,并送醫院搶救;對有呼吸但心臟停止跳動者,則立即進行心臟擠壓法搶救;對于觸電者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則須同時采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法搶救,并立即送醫院搶救。

  (三)中毒

  1、分析原因是氣體(乙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還是工業品(瀝青、砼添加劑、苯系物)中毒;

  2、戴防毒面具或先采取通風后再進入現場;

  3、排除毒物:有害氣體中毒應使中毒者盡快離開現場;接觸性中毒,應盡快用肥皂洗凈皮膚局部;食入性中毒,可用雞毛或手指刺激咽喉部,或服用大量溫鹽水催吐,必要時送醫院洗胃、導瀉或灌腸。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 篇7

  為明確安全生產責任,防止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糧食系統安全生產無事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糧食部門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糧食系統內部安全生產(消防)事故的預防和應急救援處置。

  二、工作原則

  安全生產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按照“不漏一處,不存死角”的原則,把安全生產(消防)預防和強化安全管理作為中心,認真做到各項防范工作。

  三、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市糧食局成立安全生產(消防)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組長由市糧食局局長洪在龍擔任,副組長由分管局長朱國成擔任,成員由管理監督科有關成員組成,辦公室設在管理監督科,各所屬企業也相應成立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負責本系統企業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定期開展對相關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對違反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予以制止和糾正,負責相關事故的報告,參與事故的調查處理。

  四、事故危害分級

  按照安全生產(消防)發生事故的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分為一般事故、較大事故、重大事故。

  一般事故:凡發生職工輕傷以下事故,火災直接經濟損失5000元以下。

  較大事故:凡發生職工重傷以下事故,火災直接經濟損失1萬元以下。

  重大事故:凡發生職工死亡事故,火災直接經濟損失1萬元以上。

  五、事故預防和保障措施

 。ㄒ唬└髌髽I要把安全生產(消防)責任層層落實分解,達到橫到邊,縱到底、到人。

 。ǘ└髌髽I都要建立以下制度即:安全生產(消防)值班保衛制度、電器設備和機械管理制度、化學藥劑管理制度、房屋設施維修養護安全操作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制度、事故及突發性事件報告制度。

  (三)加強值班保衛工作,值班人員要認真負責,堅守崗位,及時通報值班訊息,做好記錄。

 。ㄋ模⿵娀T衛工作,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任何人不準攜帶易燃易爆物品進入庫區。倉庫必須有醒目的防火標志。

  (五)做好安全用電,及時更換老化的電線。電線路走向要規范,嚴禁私自亂拉亂接,嚴禁在宿舍內使用電爐。

 。﹫猿帧邦A防為主,消防結合”,配好配足消防器材、保證“拉得出、用得上”。

 。ㄆ撸﹪栏駡绦懈黜梻}儲管理制度,確保登高作業、機械作業、裝卸作業和藥劑使用過程中的安全。

  (八)定期開展安全生產(消防)大檢查,在檢查中務必做到認真細致,不走過場、不留死角、不講情面,對查出的事故隱患,必須及時整改消除。

 。ň牛┘訌妼β毠さ陌踩a教育,提高職工素質和自我防范能力。

  六、事故發生的應急處理

  1、所屬企業發生一般事故應在8小時內上報市糧食局。市糧食局在接到事故報告的后6小時內趕到事發地點,指導企業做好事故處理工作。

  2、所屬企業發生較大事故應在6小時內上報市局,市糧食局在接到報告后的5小時內趕到事發地,指導企業抗災搶險工作。

  3、所屬企業發生重大事故應在1小時內上報市局,接報后市糧食局應到1小時內上報市安委會及市安監局,并快速趕到事發地,指導企業開展工作。并與市有關部門組成事故聯合調查組開展工作。

  4、當事故發生時,企業安全管理員及單位負責人應對事故進行應急處理:

  (1)事故發生后首先應立即救護受傷者。要立即組織力量搶救,把損失降至最低程度。

 。2)采取措施制止事故的蔓延擴大,防止二次災害。

 。3)保護事故現場,建立警戒線。撤離所有無關人員并禁止入內,需要時應斷絕交通。

  七、預案的啟動條件

  所屬企業一旦發生事故,立即啟動預案,糧食局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立即到位落實各自的職責和任務。全系統所有人員都必須無條件服從領導小組的指揮。

  八、事故責任追究

  1、不按照本預案的規定或市糧食局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的要求實施本預案的有關單位和個人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

  2、對事故發生后采取瞞報、漏報、遲報的有關單位和責任人給予嚴肅行政處分。

  3、由于失職、瀆職等原因致使事故發生的.責任人、負有責任的領導,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追究刑事責任。

  九、對有下列突出表現的單位或個人,由市糧食局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給予表揚或獎勵。

  1、出色完成應急救援任務的。

  2、對應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議的且實施效果顯著的。

  十、本預案在實施過程中,要及時進行分析和總結,對實施應急救援預案中存在的問題要研究整改措施,使之進一步完善。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 篇8

  一、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陵縣干線公路計有國道1條,省道4條,G104線與S315線連接線1條,總里程151.903公里,橋梁40座,總計2399.2延米。其中大橋6座,1212.16延米;中小橋梁34座,1187.04延米。其中四類橋梁1座。事故類型為橋面沉陷、橋板斷裂、坍塌等,其嚴重程度易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交通中斷。

  本預案適用于轄區內國省道干線公路橋梁在建設、維修、檢測、使用過程中出現重大隱患或發生坍塌等的應急救援工作。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1、應急組織體系

  成立國省道干線公路橋梁事故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養護科,主任由養護科科長付立軍擔任,成員由養護科全體人員及公路站人員組成。

  2、工作職責

  橋梁事故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具體職責是:

 。1)負責監督、檢查公路橋梁的日常養護管理以及公路橋梁檢測等制度的落實情況;

 。2)時刻了解和掌握公路橋梁的隱患情況,視隱患嚴重程度,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3)負責組織編制、修訂、更新、完善應急救援預案,并定期開展演練;

 。4)統一領導、指揮搶險救援工作,綜合協調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5)負責緊急調用應急救援所需的各類物資、設備、人員及占用場所;

 。6)根據事故嚴重程度及可能波及的范圍,組織人員的疏散工作;

  (7)配合上級或其他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3、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主要職責

 。1)搶險組

  由養護科長付立軍任組長,養護科、公路站工作人員為成員,負責事故的搶險救援工作。具體負責公路橋梁事故傷員的搶救,對損壞的橋梁進行搶修加固,盡快恢復交通。

  (2)專家組

  安全科負責組織橋梁設計、施工、維修、養護等方面的專家,成立專家組,專家組在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指揮下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及時研究分析事故的有關情況,對事故的發展提前做出判斷,對損毀橋梁的搶險恢復研究制定具體方案,為應急救援工作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協助事故調查人員進行事故調查,對事故處理提出專家意見。完成應急工作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預警

  養護科負責全縣境內國省道干線公路橋梁的日常巡查、檢測、維修和養護工作,對發現的隱患,能立即消除的,及時予以消除;為危機行車安全,一時難以消除的,應及時向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匯報。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接到匯報后,應立即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必要時限制通行,并通過媒體向社會發布信息。同時,及時派專家組和搶險組趕赴現場,對橋梁進行勘察和技術檢測,提出隱患整改方案,盡快排出險情。

  四、報警

  橋梁事故發生后,橋梁管理人員要立即向橋梁管養部門報告,按照規定,單位負責人立即如實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事故現場概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的簡要經過‘事故已經造成的.或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已經采取的措施’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縣局安全科電話:

  縣局養護科電話:

  五、應急處置

  1、響應分級

  按照公路橋梁的損壞程度和事故性質分為一級事故、二級事故、三級事故三個級別。

 。1)一級事故:公路橋梁坍塌導致死亡和人員失蹤的事故;超出本認為處置能力的其他公路橋梁重大事故。

  (2)二級事故:除一級事故中規定以外的各類公路橋梁發生突然坍塌的事故。

 。3)三級事故:公路橋梁雖未坍塌,但橋面已出現沉陷,主體結構失去承載力,必須立即采取措施的事故;交通事故造成橋梁設備嚴重損壞的事故。

  2、響應程序

  一級、二級橋梁事故發生后,橋梁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應立即啟動本預案,實施搶險救援工作,同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三級橋梁事故發生后,應啟動相應預案,實施搶險救援工作,同時,向市局報告。

  3、處置措施

 。1)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接到事故報告后,組長要立即啟動橋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搶險救援人員立即趕赴事故現場,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態發展,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調配橋梁事故搶險所需的物資、設備、機械,做好應急救援保障工作。

 。2)搶險組趕赴現場后,迅速組織成立搶險救援隊伍開展搶險救援工作,同時,配合公安交警做好交通疏導工作,協助醫療救助人員做好傷員的救治工作。必要時架設臨時便橋,盡快恢復交通。

 。3)專家組趕赴現場后,立即勘察、檢測損毀橋梁,向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提出搶險工作建議,并研究制定搶險救援的具體方案,為搶險救援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六、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根據職責范圍和應急工作需要,必須儲備足夠的應急物資與裝備,保證應急救援的需要,應急物資和裝備應包括:警示燈、切割工具、鐵馬圍欄、反光衣、反光桶、反光帶、伸縮梯、腳手架型材、安全帽、安全繩、完全網、絕緣手套、絕緣鞋、開關箱、照明燈、發電機、吊車、鏟車、空壓機、風炮等。

  七、響應結束

  事故的現場搶險救援工作結束后,經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批準后,現場應急結束。同時,向市局和當地政府報告。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 篇9

  一.建全科室人員組織機構

  組長:

  成員:藥房全體員工

  二.具體職責

  1.藥房的”地震藥事應急預案”小組的工作應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統一領導下開展,并按時匯報工作情況。

  2.組長負責地震時期藥劑科搶險救災全面的組織協調工作,將工作情況及時向中心領導小組和科室主任匯報。

  3.所有員工在地震來臨之際不得以任何形式休假,保持通訊暢通,接到通知30分鐘內必須到達各自崗位,服從領導,聽從安排。

  4.藥工、臨時工人須聽從指揮,不得擅自行動,除特殊情況應該有正式職工一道工作。

  三.搶險救災程序

  1、藥房在接到中心災情的通知后立即啟動“藥房地震藥事預案”做好防災工作的一且準備。

  2、所有部門在保持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在組長的統一指揮下積極參加搶險救災,將門診西藥房的藥品、微機、藥柜、藥架以及能搬動的其他物品搬到妥善的地方臨時存放,能搬動的其他物品盡量搬離。臨時存放按照“危險藥品、易燃易爆藥品先搬;災情重的區域先搬;藥品價格較昂貴的先搬”原則進行。

  3、危險、易燃易爆搬運時必須2人在場,臨時工不得搬運上述藥品。

  4、臨時存放藥品庫房應做到:危險、易燃易爆藥品要單獨存放;須低溫保存的藥品要冰箱儲藏。搬到其它科的藥品須派專人看守。

  5、如果災情輕微,藥品不需要搬出原地,則正常工作。

  6、全體員工要隨時待命。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7、整個救災過程中,科室要做好工作安排,加強安全教育,盡量避免員工受傷事件的發生。

  四.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藥事預案”

  由于地震的發生具有突然性,因此,藥房在做好科室應急地震預案的同時,還承擔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事管理委員會的職責。必須立即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藥事預預案”充分保障救災藥品的`準備。

  五.地震后期的藥事工作

  1.應將在地震期間搬走的藥品如數搬回,恢復正常工作。如有差錯應認真分析原因,書面說明經主任簽字后交財務科。

  2.員工在地震期間的表現納入考核,對表現突出的要給予獎勵并報中心;對表現差的本不能評優、評先進;表現特別差甚至臨陣脫逃的要上報中心作出嚴肅處理,觸犯法律的要移交司法部門追究刑事責任。

  3.藥房要對整過救災工作進行總結,查找“預案”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修改意見,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將工作做得更實在。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 篇10

  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國發〔20xx〕23號)和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通知)精神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安委辦〔20xx〕25號)及國家安監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20xx年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安監總廳〔20xx〕19號)精神,在依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監總局令第17號)和《山東省(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魯安監發〔20xx〕124號)基礎上,并結合濟南工作實際,制定《濟南市(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現予以發布,望各有關單位按照要求認真貫徹執行。

  濟南市《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工作,增強應急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17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特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本實施細則用于規范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評審(或論證)、發布、備案、培訓、演練和修訂等工作。

  第三條 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全市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的綜合協調管理工作;各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轄區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綜合協調管理工作。

  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本行業、本領域內應急預案的管理工作。

  生產經營單位負責落實本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評審(或論證)、發布、備案、宣傳、培訓和演練等工作,并組織應急預案確定的各項措施的實施。

  第二章 應急預案的編制

  第四條 應急預案編制應符合《管理辦法》第五條的基本要求;市、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可根據本部門監管的安全生產應急工作特點,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編制指導性文件。

  第五條 市、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應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本級人民政府及上一級主管部門的應急預案,結合本級、本部門職責和行業安全生產應急工作特點,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組織制定相應的部門應急預案。

  第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xx),全面分析、評估本企業的危險源狀況、危險性分析和可能發生的事故特點,在廣泛聽取一線生產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及應急管理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

  第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存在三種以上(含三種)風險種類、可能發生較大以上事故的,應當組織編制本單位的綜合應急預案。

  生產經營單位規模較小,事故類型較單一(一至兩類)的,可編制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內容應包括不同事故類型的專項應急預案及現場處置方案。應急救援預案的格式、要素及內容應符合《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xx)要求。

  綜合應急預案應當包括本單位的應急組織機構及其職責、預案體系及響應程序、事故預防及應急保障、應急培訓及預案演練等主要內容。

  第八條 對于某一種類的風險,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存在的重大危險源和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制定相應的專項應急預案。

  專項應急預案應當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征、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預防措施、應急處置程序和應急保障等內容。

  第九條 對于危險性較大的重點崗位或作業場所,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制定重點工作崗位或作業場所的現場處置方案。

  現場處置方案應當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征、應急處置程序、應急處置要點和注意事項等內容。

  第十條 新成立的生產經營單位在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前,應編制有關應急預案,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規規定進行評審(或論證)、備案、培訓和演練等;已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生產經營單位應在本細則實施之日起3個月內編制或完善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按照有關程序完成評審(或論證)、備案等工作,并定期組織開展培訓和演練。

  第三章 應急預案的評審

  第十一條 市、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組織有關專家對本部門應急預案進行審定;必要時可以召開聽證會,聽取社會有關方面的意見。涉及相關部門職能或者需要有關部門配合的,應當征得有關部門同意。

  第十二條 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易燃易爆物品、放射性物品、危險化學品等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使用單位和中型規模以上的其它生產經營單位應當自行組織專家或委托安全生產技術服務機構組織專家對本單位編制的應急預案進行評審。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本單位編制的應急預案進行論證。

  第十三條 參加應急預案評審的人員應當包括預案涉及的主管部門人員、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部門人員和相關安全生產及應急管理方面的專家。參與評審的專家由市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部門從本市的應急預案評審專家庫中抽取。

  大型規模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評審相關專業專家人數原則上不少于5人;中型規模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評審相關專業專家人數不得少于3人。

  小型規模生產經營單位的應急預案評審按照行政區域劃分采用會議形式由專門的專家評審組集中評審,專家人數不得少于5人。集中評審會由各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召集,并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參加。

  第十四條 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建立并向社會公布本市的應急預案評審專家庫;負責應急預案評審專家隊伍的聘任、培訓、考核等管理工作。評審專家應具備相應的職業品德、專業知識和技能。

  第十五條 評審工作應按照《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評審指南(試行)》(安監總廳應急〔20xx〕73號)及《關于印發山東省〈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魯安監發〔20xx〕124號)的要求,以會議形式進行。評審內容主要包括預案基本要素的完整性、危險分析的科學性、預防和救援措施的針對性、應急響應程序的可操作性、應急保障工作的可行性、與政府有關部門應急預案銜接等。評審專家應本著對社會和企業負責的態度,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及標準規定,全面、科學、客觀、公正開展評審工作。

  第十六條 評審(或論證)應當形成書面報告,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應急預案名稱;

  (二)評審地點、時間、參會單位和人員;

  (三)專家書面評審意見(附《要素評審表》);

  (四)專家組會議評審意見;

  (五)專家名單(簽名);

  (六)參會人員(簽名)等。

  第十七條 應急預案編制單位應根據專家和政府有關人員意見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完善;專家組會議評審意見要求重新組織評審的,應急預案編制單位應按要求修訂后重新組織評審。不要求重新組織評審的,應將修改說明報專家會簽通過。

  第十八條 應急預案經專家評審或論證后,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署公布后實施。

  第四章 應急預案的備案

  第十九條 市、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應急預案,應當報同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急預案,應當報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備案,同時應當抄送同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第二十條 市、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制定應急預案備案登記工作制度,建立應急預案數據庫,對審查通過后備案的應急預案進行分類存檔。

  第二十一條 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監督管理的生產經營單位的綜合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應報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其所屬單位的應急預案抄送所在地的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同時報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存檔。

  前款規定以外的生產經營單位中涉及實行安全生產許可的,其綜合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按照隸屬關系報所在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同時報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存檔;未實行安全生產許可的,其綜合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的備案,由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確定。

  第二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在主要負責人簽署公布后15日內向有關部門申請備案登記。申請備案應提交下列材料:

  (一)應急預案備案申請表;

  (二)應急預案評審或論證綜合意見;

  (三)評審或論證專家名單(簽名);

  (四)應急救援相關人員培訓花名冊或證書;

  (五)綜合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文本及電子文檔。

  第二十三條 受理備案登記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應急預案進行審查,經審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備案并出具應急預案備案登記表;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備案并說明理由。

  第二十四條 嚴格執行預案審查和備案制度,依法將實行安全生產許可制度企業的應急預案作為行業準入的必要條件,強化監管監察。應急預案不健全或未通過專家評審的煤礦和非煤礦山企業、建筑施工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等行業企業,不予頒發安全生產許可證。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做好應急預案的備案登記工作。對實行安全生產許可的生產經營單位,已經進行應急預案備案登記的,在申請辦理安全生產許可事項時,可以不提供相應的應急預案,僅提供《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備案登記表》。

  第二十五條 市、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指導、檢查生產經營單位做好應急預案的備案登記工作。

  第五章 應急預案的實施

  第二十六條 市、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及生產經營單位應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應急預案的宣傳教育,普及生產安全事故預防、避險、自救和互救知識,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技能。

  第二十七條 市、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及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將應急預案的'培訓納入安全生產培訓工作計劃,市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負責組織實施行政區域內重點生產經營單位的應急預案培訓工作。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組織開展本單位的應急預案培訓活動,使有關人員了解應急預案內容,熟悉應急職責、應急程序和崗位應急處置方案。

  應急預案的要點和程序應當張貼在應急地點和應急指揮場所,并設有明顯的標志。

  第二十八條 市、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組織本地區、本部門單位開展多種形式的應急預案演練,根據預案演練情況適時修訂應急預案。

  第二十九條 實行應急預案登記備案的生產經營單位應建立健全應急預案演練制度,每年制定應急演練計劃并報送應急預案備案登記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

  第三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或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中型規模以上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演練應邀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和有關主管部門相關人員及專家參加評估。

  第三十一條 應急預案演練對周圍社區、鄰近單位的正常生產和生活可能造成影響的,應在演練7日前公示告知。應急預案演練結束后,演練單位應對演練效果進行評估,撰寫評估報告,分析存在問題,并對應急預案提出修訂意見。

  第三十二條 市、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根據預案演練、機構變化等情況適時修訂。

  生產經營單位制定的應急預案至少每三年修訂一次,預案修訂情況應有記錄并歸檔。預案涉及關鍵要素變化的應及時修訂。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及時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主管部門報告應急預案的修訂情況,并按照報備程序重新備案。

  第三十三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配備相應的應急物資及裝備,建立使用狀況檔案,定期檢測和維護,使其處于良好狀態。

  第三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發生事故后,應當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有關力量進行救援,并按照規定將事故信息及應急預案啟動情況報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

  第三十五條 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每年應對應急預案管理情況進行總結。應急預案管理工作總結應報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急預案管理工作將納入全市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內容。

  第六章 獎勵與處罰

  第三十六條 對于在應急預案編制和管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人員,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生產經營單位可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三十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未按照《管理辦法》規定備案的,由市、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給予警告,并處三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未制定應急預案或者未按照應急預案采取預防措施,導致事故救援不力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由市、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備案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執行。

  第四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分類標準按《關于印發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的通知》(國經貿中小企業〔20xx〕143號)執行。

  第四十一條 本實施細則自發布30日起實施。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 篇11

  應急預案在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適用范圍、條件,有關應急資源情況,以及與相關預案的銜接關系等發生變化時,或發現存在問題時,應當及時修訂。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 篇12

  一、應急演練目的

  1、評估企業應急準備狀態,發現并修改應急預案和執行程序中的缺陷和不足;

  2、評估企業重大事故應急能力,識別資源需求,澄清相關單位和人員的應急職責,改善應急救援中的協調問題;

  3、檢驗應急響應人員對應急預案、執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實際操作技能;同時,通過調整演練難度,進一步培訓和提高應急響應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

  4、提高全員安全意識。

  二、演練適用范圍、總體思想和原則

  本方案針對動用企業內部應急資源進行全面演練進行情景設計,按照《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企業應急預案的要求,進行演練策劃,遵守保護生命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以及“救護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擴大優先、保護環境優先”的原則,并在組織實施過程中,結合實際、突出重點、講究實效,保證演練參與人員、公眾和環境的安全。

  三、演練策劃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其承擔的任務主要包括:確定演練目的、原則、規模、參演的單位;確定演練的性質與方法,選定演練的地點與時間,規定演練的時間尺度和公眾參與的程度;確定演練實施計劃、情景設計與處置方案,審定演練準備工作計劃和調整計劃;檢查和指導演練準備與實施,解決演練準備與實施過程中所發生的重大問題;協調各類演練參與人員之間的關系;組織演練總結與追蹤。

  四、應急演練參與人員

  按照應急演練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任務,將應急演練參與人員分為演習人員、控制人員、模擬人員、評價人員和觀摩人員,這五類人員在演練過程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演練過程中佩帶能表明其身份的識別符(佩戴不同顏色的安全帽和胸卡)。

  1、控制組

  組長:

  成員:(分別派駐指揮中心、事故崗位、消防隊橋頭)

  其承擔的任務包括:確保應急演練目標得到充分演示;確保演練活動對于演習人員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保證演習進度、解答演習人員疑問和演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保證演練過程的安全。

  2、評價組組長:

  成員:(分別派駐指揮中心、事故崗位、消防隊橋頭等)其承擔的任務:觀察演練人員的應急行動,并記錄其觀察結果;在不干擾演練人員工作的情況下,協助控制人員確保演練按計劃進行。

  3、模擬人員

  場外應急組織模擬人員:

  模擬傷員:

  模擬應急響應效果人員:(模擬泄漏)(釋放煙霧)

  模擬被撤離和疏散人員:若干

  4、觀摩人員

  邀請市、區安監局、化醫安環部等領導前來觀看。

  五、應急演練時間:

  20xx年xx月xx日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 篇13

  1、應對突發事件含義

  積極有效應對突發事件有三層含義:一是預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將突發事件消滅在萌芽狀態,不讓其發生,這是我們最大的愿望。做好突發事件處置工作的關鍵和前提是思想認識的提高。二是預警。就是將一切可能導致突發事件的隱患、重大事件一一列出來,確立突發事件發生的指標體系,防止信息不對稱現象發生,并在這些方面實施重點監控。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并完善突發事件預警機制,將監督與預防措施結合起來,做到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三是預案。突發事件既有人為因素,也有非人為因素,包括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說,要想完全避免突發事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必須把防范突發事件的基點放在準備工作上,其中制訂應急預案是重中之重的工作。

  2、應急預案的基本要求

  預案的基本要求是:一要理順關系,二要保證指揮和信息渠道暢通,三要建立反應迅速、處置果斷的指揮體系,四要使預案的包容性強、覆蓋面廣、措施具體、便于操作,五要在具體處置過程中,做到反應靈敏、決策果斷、綜合協調、行動迅速、處置有力。

  應急預案編制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第一,全面分析本企業危險因素,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及事故危害程度。

  第二,排查事故隱患的種類、數量和分布情況,并在隱患治理的基礎上,預測和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及其危害程度。

  第三,確定事故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

  第四,針對事故危險源和存在的問題,確定相應的防范措施。

  第五,客觀評價本企業應急能力。

  第六,借鑒行業內外事故教訓、應急工作經驗。

  3、編制應急預案的原則

  第一,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企業應成立以主要負責人為首、各相關部門成員組成的應急工作組織機構,負責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統一指揮。

  第二,預防為主,常抓不懈

  突發事件的發生和發展具有客觀的和人為因素,并表現出一定的規律性。通過采取充分有效的預防措施,能夠預防事故的發生或者減少事故所造成的損失。然而事故的發生也具有隨機性和突發性,難以準確地預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因而也就不可能當事故發生時才采取措施,這就必須要求建立一個系統的、全過程、全方位的事故預防和控制機制。

  第三,信息暢通,反應靈敏,體現聯動的原則

  建立高效、可靠,暢通的信息系統,保證在事故發生時,能夠將事故信息在最短時間內加以綜合集成、分析、處理,并及時傳遞到各相關部門,提供決策支持。

  4、應急預案結構框架

  對于編制的應急預案,只要適合企業的管理實際情況,能夠指導企業、船舶有效開展應急工作,就是好的應急預案,因此,企業要根據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不同風險,針對實際應急需要和自身管理模式,采取不同的應急預案結構框架。

  目前,應急預案的結構框架大致有以下幾種:

  第一,“1+4”結構

  所謂“1+4”結構,就是:綜合預案=基本預案+應急功能設置+特殊風險管理+標準操作程序+支持附件!盎绢A案”闡明應急整體框架結構及應急原則:“應急功能設置”描述組織、領導層、部門以及關鍵人員的應急職責和要求;“特殊風險管理”主要描述組織應急面臨的各種風險狀況及風險管理要求;“標準操作程序”是對“基本預案”的具體擴充,說明各項應急功能的實施細節,強調在應急活動過程中承擔應急功能的組織、部門、人員的具體責任和行動;“支持附件”是各類與應急有關的技術資料、數據、信息等,應急預案以上各部分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補充,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

  “1+4”結構層次清晰,可操作性強,應急內容全面,預案縱橫都能有效使用,但相對結構復雜,存在部分重復之處。

  第二,總預案+專項預案結構

  在“總預案+專項預案”結構中,“總預案”就是闡明應急整體框架結構及應急的基本原則;“專項預案”是根據“總預案”的要求,在危險分析的基礎上,根據事故的種類、現場區域位置等因素,確定的子預案,如水運企業的專項預案根據事故種類分為:火災應急專項預案、水上各類交通事故應急專項預案、防臺風應急預案等等;各運輸船舶的專項預案根據事故種類分為:擱淺觸礁應急專項預案、船舶失控應急專項預案、機艙進水應急專項預案、人員落水應急專項預案。專項預案越到基層越具體,同時必須保證行動與總預案和上級主管部門總預案、專項預案的一致性和有機結合。

  這種應急預案結構,邏輯關系清晰,比較容易把握,操作性強,針對特定風險或場所的應急程序比較明確,目前,水運企業預案編制工作基本上采取此種結構。

  第三,總預案+應急程序+應急行動說明書結構

  這種應急預案的結構,是由整體到局部!翱傤A案”概述應急體系框架和應急基本原則。“應急程序”則明確各突發事件的應急流程或各應急部門應急工作流程,而“應急說明書”是具體的應急行動指導。

  這種應急預案文件結構與企業建立的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文件結構形式一致,層次清晰,不同層次的人員可以有選擇地使用預案文本,可操作性較強,小型企業目前多采用此結構。

  第四,單一的應急預案結構

  單一的應急預案是指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將應急預案的應急準備、應急響應、現場恢復等所有內容都融合成一個文本,該文本既闡明了應急框架和原則,又細化到了具體的應急行動。

  這種應急預案結構的文本簡練,重復性小,操作性比較強,比較適合分公司、船隊以及風險較小的企業。

  各企業還可以采用上述應急預案結構框架中的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結構形式,將其融會貫通,聯合起來使用。如:在“總預案+專項預案”的結構框架中,可以將“單一的應急預案”的結構融入專項預案,也可以將“總預案+應急程序+應急行動說明書”結構中的應急程序和應急行動說明書融入專項預案。

  因此,企業應結合自己生產的實際情況和管理現狀,對應急預案的結構框架進行合理設計,使應急預案在實際安全生產過程中得到有效地實施。

  5、應急指揮系統的設計

  應急指揮系統對整個應急過程進行統一決策和指揮,指揮和協調現場應急行動和應急資源的調配。因此,應急指揮系統是應急工作有效開展的一個關鍵。

  應急指揮系統是隨著事故的發展和應急工作的進展在不斷調整的。在設計應急指揮系統時,應根據應急響應級別,充分考慮應急指揮系統的啟動和建立程序,所需要配置的設備設施,臨時指揮人員及其職責,系統內部職責分工等,確保應急指揮系統能適應事故應急的需求。

  比較完善的應急指揮系統內部應有指揮、行動、策劃、后勤及財務行政等五部門的管理職能,既要求內部有職責分工。指揮人員是核心,負責應急響應的所有方面;行動人員負責所有應急響應任務的運作,包括所有關于降低直接危害,搶救生命與財產,進行現狀控制,恢復正常的行動;策劃人員負責收集、評價并傳遞事故現狀信息,并負責準備和起草事故行動計劃,提供指揮部各種信息資料;后勤人員負責為應急行動提供各種應急工具、設備、物資及材料等。

  6、應急預案的編制

  應急預案的編制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作,在編制流程中需要把握好三個重點:危險分析、職責劃分和注意與外部聯系。

  第一,危險分析

  危險分析是應急預案編制的基礎。主要是通過危險識別,風險評價,確定企業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及性質,危害后果等,為應急響應和應急準備提供決策依據和足夠信息。

  危險辨識應全面,風險分析應客觀。可以組織專業有經驗的人員進行分析,研究和討論。

  危險分析時至少應包括分析周邊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以確保在實際應急過程中,能夠判斷事故影響范圍,應急措施等。

  第二,職責劃分

  對于應急編制的職責劃分,應該根據參與編制人員的專業背景,涉及到的應急職能進行分配。應急預案的編制人員至少應包括各部門的人員,各專業人員,同時還需要領導層的領導參與,確保應急預案的全面性、組織系統性。注意,一定不要把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全部推給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在編制預案前,應充分考慮,討論各部門及其人員在應急過程中承擔的應急職責,并由高層領導確認,統一應急職責,避免在應急預案編制中出現矛盾,不統一的地方而增加工作量。同時,各部門及其員的應急職責應盡量與日常工作中承擔的職責對應起來,便于實現平戰結合的原則。

  第三,與外部的應急聯系

  在事故情況比較危急的時候,企業應急往往需要社會的應急支援和主管機關的應急指導和協調,因此,企業的應急預案不是孤立的,它和所在區域、地方政府的應急預案、專業救助隊伍、水上搜救中心的應急預案都應有一定的聯系。

  企業在編制應急預案時,應充分考慮周邊環境,自身的危險事件是否會危及周邊其它的安全,并與之進行溝通和交流,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后如何通報,如何協助應急以避免應急擴大等,同時,還應及時與當地政府溝通,以便在緊急情況下,可以最快地得到政府部門的應急支援。因此,企業在編制應急預案時,應與外部的應急預案留有接口。

  7、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

  不論企業是采取什么樣的應急預案框架結構,最終編制的應急預案和必須具備可操作性。這是對應急預案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也是最終的目的。

  要使應急預案具有可操作性,必須將危險分析和應急能力評估得到的有關信息結果融入到預案的內容中,使應急預案符合企業實際情況。同時,最基層的應急預案文件(比如標準操作程序、應急行動說明書等)中應明確六個方面(為什么,什么人,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干什么,怎么干),即應急文件中應明確執行應急任務的主體、時間、地點、具體的應急行動、行動步驟和行動標準等,使任何參與應急的人員都能有效、高效地開展應急工作,而不會受到緊急情況的干擾導致手足無措,甚至出現錯誤的行為。這樣的應急文件是整個應急預案的核心和關鍵。同時,編制好的應急預案,要不斷組織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提高職工應急技能,并根據生產情況的改變,不斷完善和修訂。

  8、應急預案的完善

  第一,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為了能在突發事件發生后,迅速、準確、有效地進行處置工作,必須制定應急處置預案的相關規章制度和獎懲機制,做好各項準備和配套工作,對全體職工要進行經常性的應急常識教育,落實崗位責任制。

  第二,加強應急訓練,企業要以本企業的實際出發,針對危險源可能發生事故的規律和特點,每年至少組織一次以上的應急訓練演習。一旦事故發生,指揮機構能正確指揮,各應急組織和人員能根據各自任務和職責及時有效地排除險情,控制并消除事故、搶救傷員,做好應急搶險工作。

  9、結束語

  隨著國家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日益重視,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編制工作應引起各水運企業的高度重視,但預案編制的方法、內容、格式還沒有形成規范和標準,我們在編制應急預案的過程中也還或多或少存在不完善、不規范等不足之處,因而,提出建議如下:

  第一,預案的制定,內容應全面、完善、有針對性、實用性、可操作性和時效性。

  第二,由于水上運輸點多、線長、分散、流動大的生產特點,僅僅依靠自身的應急力量往往難以圓滿完成應急工作。因此,在編制應急預案時,應考慮建立水運企業、專業救援和主管機關及地方政府在內的應急處置聯動機制,統一指揮,資源共享,協同作戰,發揮整體作戰能力。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 篇14

  一、總則

  為規范我鄉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明確各有關部門和企業職責,建立健全統一指揮、分級負責、資源共享、平戰結合、反應靈敏的應急機制,進一步增強應對安全生產事故風險和事故災害應急管理的能力,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損失,制定本預案。

  二、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要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

  (2)統一指揮,分級負責。鄉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

 。3)依靠科學,依法規范。依法規范應急救援工作,確保預案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

 。4)預防為主,平戰結合。按照長期準備、重點建設的要求,做好應對安全生產事故的思想準備、預案準備、物資和經費準備、工作準備,加強培訓演練,做到常備不懈。有關企業要將日常工作和應急救援工作相結合;充分利用現有專業力量,努力實現一隊多能;培養和發揮經過專門培訓的兼職應急救援力量的作用。

  三、編制依據

  依據《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定本預案。

  四、適用范圍

  本預案主要適用于非煤礦山、選廠、尾礦庫及其它安全生產事故的應對工作:

  (1)一次發生死亡3人以上死亡的較大傷亡事故;

 。2)直接經濟損失500-1000萬元的事故;

 。3)其他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或者巨大財產損失的事故。

  五、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

  1、應急救援指揮部

  職責:確定總體決策和救援行動方案,調集指揮各方面搶險救災力量,及時向上級領導和部門續報情況。

  2、救援組

  職責:及時掌握事故災害的變化情況,提出相應措施;受理指揮員的指示;根據事故變化及時向總指揮部報告,統籌調度與救災有關的各方面人力、物力;遇有特殊情況及時請示有關上級部門,協調平衡企業外部的有關問題。

  3、警戒保衛組

  職責:負責控制進入事故現場救援人員數量,維護事故現場和事故單位秩序,保證執行任務的車輛暢通,保證救援工作正常進行;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內控企業相關人員,防止有關責任人員逃逸或者轉移、隱匿財產。

  4、后勤保障組

  職責:負責事故現場所需設備、材料的供應;負責事故應急處置過程中交通等后勤保障工作。

  5、醫療救護組

  職責:負責現場傷員的運送、救治工作。

  6、信息組

  職責:負責起草新聞發布稿和事故情況公告,管理和協調信息發布和報道工作,及時、準確報道事故信息,堅持正面宣傳,引導媒體及公眾輿論,適時解答有關質詢。

  六、分級響應程序

  發生事故后,按照事故等級,及時上報上一級應急指揮機構。超出本級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時,及時請求上一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

  (1)一般事故響應:由事故發生單位同級安全監管各部門、事故單位主管部門、事故發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組成現場應急救援的指揮部,政府其他相關部門配合。原則上不啟動本預案,根據事故發展態勢,逐級啟動事故發生單位、單位主管部門、鄉政府預案及相關部門的預案。

  (2)較大事故響應:配合縣政府、安全監管各部門、事故單位主管部門、事故發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組成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啟動應急預案和相關部門預案并直接指揮現場應急救援,政府相關部門配合,同時立即向縣政府、縣安委會辦公室報告事故情況,并繼續協助上級非煤礦山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進行救援工作。

 。3)重大事故響應:啟動本預案及相關部門預案進行應急救援,及時向縣政府和縣安委會報告事故的事態發展和救援情況,并保護現場,配合上級事故調查組開展調查。

 。4)特別重大事故響應:立即報告縣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指揮部,同時啟動本預案及相關部門預案,進行現場救援。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 篇15

  各級人民政府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報送上一級政府及其安監部門備案;政府各部門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報送同級人民政府及其安監部門備案。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 篇16

  為有效處置我鎮轄區內發生的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及省、市、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有關規定,結合我鎮實際特制訂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鎮轄區內從事礦產資源(除煤礦外)開采活動的生產經營單位,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死亡1人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的,適用本專項預案。

  二、監管與預報

 。ㄒ唬┍O管機構及主要工作職責

  監管機構由鎮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鎮安委會)監管,各非煤礦山生產經營企業設生產安全事故預防報告員,形成鎮、企業二級監管網絡。鎮安委會應按上級下達的監管任務以及實際情況按時完成監管任務,及時準確上報監管報告。

  (二)監管種類

  自然因素或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地下開采礦石、露天采石、采土、采砂礦(場)、爆炸、坍塌等。

 。ㄈ┍O管方式

  鎮安委會對所轄區域非煤礦山企業安全生產隱患情況進行經常性巡查監管,對重大安全隱患實行跟蹤監管;各非煤礦山企業生產安全事故預防報告員負責所在企業的日常監管工作,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鎮安委會辦公室。

 。ㄋ模┍O管結果處理和預報

  鎮安委會要對有安全隱患的企業進行分析并對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及時上報預測報告。

  三、應急處理工作程序

  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鎮安委會應立即做出反應,組織相關部門在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并實施搶險救災,維護社會安定。

 。ㄒ唬⿷狈磻

  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鎮安委會應立即上報鎮政府、區安委會辦公室,并按照生產安全事故速報制度要求的內容和程序及時上報。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指揮機構要設立接警電話。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非煤礦山安全事故發生時,都應立即向應急指揮機構報告,指揮機構接到報告后,應立即派人趕赴現場,對災情、災害做出判斷并及時上報應急指揮機構。

  (二)非煤礦山安全事故應急處理

  發生非煤礦山安全事故后,鎮安委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啟動應急組織;組織非煤礦山職工進行自救互救;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分別負責現場搶險救災、應急隊伍保障、交通運輸保障、醫療保障、電力保障、后勤保障、信息報送等各項工作。在應急過程中,及時報告工作進展情況,直至應急工作結束。

  四、工作原則

 。ㄒ唬⿷本仍匀藶楸。要將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作為首要任務,不斷完善和強化搶險手段,科學、迅速組織應急救援,把人員傷亡和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二)集中力量,突出重點。要根據事故類別和現場實況,在專家指導下采取切實可行的搶險救援安全措施,組織救護人員進入事故現場勘查事故災害程度,做好搶救受傷人員、運送救災物資和設備、疏散人員等工作,防止事故蔓延擴大。

  五、預案啟動程序

  非煤礦山企業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應立即分別向鎮政府、區安委會辦公室等主管部門報告。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發生單位、事故發生時間和地點、事故類別、事故原因、危害程度、救援要求和聯系人、聯系方式等。并立即啟動我鎮非煤礦山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按照職責分工,迅速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六、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和主要職責

  (一)組織機構

  天門鎮安委會成立鎮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經貿委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經貿委辦公室主任兼任。(指揮部電話: )。

  1、非煤礦山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總指揮由鎮長擔任,副總指揮由分管工業的副鎮長、經貿委主任、共同擔任,成員由經貿委、財政所、社事委、派出所、衛生院、安監所抽調工作人員組成。

  2、職責分工

  (1)鎮安監所負責全鎮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搶險救援綜合協調、組織管理;與上級主管部門緊急聯系,迅速組織趕赴事故現場;會同有關部門和領導針對事故類別和災害程度制定相應的搶險方案及防止事故擴大的處理措施,報指揮部審定后實施;依據國家法律、法規,配合事故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理。

 。2)鎮派出所負責抽調警力以最快速度趕赴現場,封閉現場,維護秩序,疏散人員,確保道路暢通和搶險救護車輛有序進出;保障人員和財產安全,防止并處理事故現場出現的突發事件;

  (3)鎮衛生院負責聯系、安排區急救中心和醫院,組織急救車輛、醫療器械和醫護人員,提供急救所需藥品;事故現場傷員搶救;隨時向指揮部報告人員傷亡、搶救等情況。

 。4)鎮財審所負責事故應急救援所需資金的保障工作。

 。5)鎮工會、鎮社事委負責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傷亡人員家屬安撫工作。

  (6)鎮供電所負責事故發生區域供電的應急處置。

 。7)鎮礦山救護隊負責現場搶險、救援工作。

  3、通訊聯絡

  鎮黨委辦公室: 鎮政府辦公室:

  鎮安委會辦公室: 安監所辦公室:8314059

  鎮衛生院

  (二)資金和物資保障

  鎮政府設立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準備資金,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確保應急需要。指揮部應指定有關單位做好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處理的物資儲備,資金由鎮財政解決。

  七、事故預防和監督管理機制

 。ㄒ唬┓敲旱V山企業對事故危險源的監控和管理

  非煤礦山企業對已確定易發生事故的危險源,要指定專門人員和機構負責管理,并認真做好以下相關工作。

  1、掌握危險源的基本情況,了解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嚴重程度,搞好現場安全管理;

  2、加強職工安全教育和培訓,增強安全意識,嚴禁違規作業;

  3、對危險源進行定期檢查和巡回檢查,隨時掌握動態變化情況,一旦出現危及安全生產的問題,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4、制定事故應急處理預案,配備充足、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和工具,每年至少進行1次應急預案演習。

  (二)搞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

  鎮安委會要督促有關企業,定期進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并要根據演習中發現的問題,重點從以下方面對事故應急預案進行檢查、修訂和完善。

  八、相關要求

 。ㄒ唬┓敲旱V山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由鎮安委會負責制定,并根據法律、法規制定、修改和完善和國家、省、市、縣的要求及全鎮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實際,存在的問題或出現的新的情況,及時做進一步修訂、補充、完善,經審定后報鎮政府備案。

  (二)對在實施非煤礦山事故應急救援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給予獎勵;對在事故應急救援中失職、瀆職的,依據《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ㄈ┤魏螁挝缓蛡人不得擅自向社會發布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預報。

  (四)應急預案根據事故的態勢和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修訂和補充。

 。ㄎ澹┍绢A案由鎮安委會負責解釋。

 。┍绢A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 篇17

  1、工程概況

  根據施工現場實際需求和施工現場的管理要求及規定,真正地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基本方針,落實“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貫徹落實全國“質量安全年”工作的`各項部署,進一步提高分公司項目部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嚴格控制防范安全生產事故,以穩定和諧的安全生產環境保障安全生產,結合集團實際情況,特制定項目部安全生產專項應急預案。

  2、指導思想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樹立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的理念,加強領導、突出重點、標本兼治、確保國慶期間生產安全。進一步加大安全生產監管力度,全面提高項目部安全生產管理誰水平。

  3、工作目標

  1、在此項目施工現場杜絕各類生產事故,消滅影響加大的重傷或未遂事故。

  2、施工現場環境保護工作實現“六個100%”要求。

  3、施工現場全面消除火災隱患,確保不發生火災。

  4、組織機構

  項目部成立保安全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項目部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設在一樓安全辦公室。

  聯系電話:

  為保證信息溝通渠道的暢通,所有負責人應保證24小時開機,以便緊急情況能隨時聯系。

  5、坍塌事故預防措施

  1、深基坑開發挖前先采取井點降水,將水位降至開挖最深度以下,以防開挖時出水塌方;

  2、材料準備:開挖前準備足夠優質木樁和腳手板,裝土袋,以備護坡,為防止基坑出水,準備2臺抽水泵,隨時應急。

  6、物體打擊事故預防措施

  1、為防止物體高空墜落,時刻組織人員人員檢查安全網是否牢固,如發生松動部位應立即加固。

  2、建筑物周圍掛牌示意,靠近時注意上下左右觀看。

  3、時刻教導靠空作業人員不得隨意向下扔東西。

  4、有確實需要向下扔東西,要確保下面有人看守,并注意安全。

  7、機械傷害事故預防措施

  1、大型機械旁邊掛牌示意,標明機械名稱、型號等。

  2、告誡現場施工人員,非機械操作工務必遠離機械,防止發生傷害。

  3、經常給現場人員講解機械的危險性,使他們意識到危險性。

  8、觸電事故預防措施

  1、電源處掛牌示意

  2、電氣工長及電工人員經常檢查電線線路,如發下線路有膠皮老化或脫落的,要及時作出處理。

  3、開關電閘之前一定要確保是否有機械在用電或維修,防止放生意外。

  9、食物中毒、傳染疾病預防措施

  1、定期檢查各食堂衛生情況,嚴格控制食物素菜的來源,并檢查其票據。

  2、檢查操作人員是否持有健康證、是否食用扁豆等禁止蔬菜。

  3、定期檢查職工宿舍,告誡員工要經常打掃,保持室內通風良好,防止病原滋生。

  4、項目上的各種垃圾要盡量做到及時歸類,且日產日清。

  10、消防安全事故預防措施

  1、現場各部位消防器材由安全等相關人員進行定期檢查,確保符合規定使用標準。

  2、現場消防重點部位設置防火禁煙標志。

  3、繪制現場安全設施、器材平面圖。

  4、執勤人員24小時定期或不定期對上述消防重點進行巡查。

  5、保安按規定對進出場的人員,車輛、物資進行檢查;對可疑人員、物資或易燃易爆物品進入現場嚴格盤問檢查。

  11、應急響應

  1、項目部成立義務小組,由現場經理擔任組長,生產經理,項目技術總工及安全員,各施工隊隊長為組員,主要負責緊急事故發生時有效有力地進行搶救或處理,外包隊管理人員及后勤人員,協助現場經理作相關輔助工作。

  2、如發生腳手架坍塌事故,按預先分工進行搶救,架子工組織所有架子工進行倒塌架子的拆除和拉牢工作,防止其他架子再次倒塌,現場清理由外包隊管理者組織有關職工協助清理材料,如有人員被砸應首先清理被砸人員身上的材料,集中人力先搶救受傷人員,最大限度地減小事故損失,將傷員送進最近的醫院河北中醫學院附屬平安醫院。

  3、事故后處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2)以書面形式向公司寫出報告,包括事故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即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 篇18

  應急預案的演練與實施。州、縣人民政府應根據轄區內安全生產工作重點領域的具體情況和需要,組織開展應急預案的演練;高危行業、人員密集場所等生產經營單位,每年應組織一次應急預案演練,其他生產經營單位要結合各自安全生產工作的特點,開展針對性的應急預案演練工作。

  一旦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或其他突發事件,應按照“分級、屬地”的原則,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規范、迅速、有效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種損失。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 篇19

  應急預案制定單位應當對與實施應急預案有關的人員進行上崗前培訓,使其熟悉相關的職責、程序,對本單位其他人員和相關群眾進行培訓和宣傳教育,使其掌握事故發生后應當采取的自救和救援行動;生產經營單位還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崗位應急措施的培訓;應急預案所涉及的'有關單位對應急預案中明確的與其相關的職責應當組織落實。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 篇20

  本制度所稱的應急預案,系指安全生產事故預案。應急預案管理應按照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為主的原則,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監督、指導應急預案的制定、培訓、演練和宣傳教育等工作,協調相關應急預案的銜接關系,對應急預案所涉及的資源和保障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最新(通用20篇) 相關內容:
  • 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整改方案(精選12篇)

    按照省安全生產工作緊急視頻會議精神和遼陽市部署,為認真吸取“6.5”本溪炸藥爆炸事故教訓,進一步加強全市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 運輸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預案范文(精選15篇)

    為確保交通安全生產工作有序進行,從根本上有效遏制各類道路交通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保證旅客走得安全、走得及時、走得滿意,不斷增強交通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工作,為我縣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結合我縣道路交通工作實際,特...

  • 2023年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預案(精選16篇)

    一、應急救援指揮體系與職責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組織體系由安全生產事故領導機構、綜合協調機構、應急救援隊伍等組成。1、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領導機構為德石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

  • 2023年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范文(精選17篇)

    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我局接到市局《關于制定和完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的通知》后,局領導班子非常重視,及時召開了局長辦公會,研究部署在我縣生產經營單位全面開展制定和完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工作,并以縣安辦名義下發了《關于...

  • 2023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精選20篇)

    1.總則1.1編制目的和依據為有效預防和控制生產安全事故,規范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提高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效率,建立統一領導、職責明確、規范有序、科學高效的應急體系,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維護社會安定,促進本轄區內...

  • 電力施工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精選15篇)

    1、工程概況根據施工現場實際需求和施工現場的管理要求及規定,真正地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基本方針,落實“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

  • 有關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精選17篇)

    1、總則為快速、及時、妥善地處理我公司區域和活動范圍內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做好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的組織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危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

  • 道路運輸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預案范文(精選16篇)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為確保安全生產工作順利進行,充分做好本系統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險情事故造成的生命財...

  • 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范文(精選20篇)

    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國發〔20xx〕23號)和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通知)精神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安委辦〔20xx〕25號)及國家安監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20xx年...

  • 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制度(精選19篇)

    第一條本制度適用于本縣行政區域內發生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本轄區內建筑工程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應按《建寧縣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試行)和《建寧縣建設系統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規定執行。...

  • 汛期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通用3篇)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和某某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區、街等上級有關部門對防汛工作的具體要求,結合我公司實際情況,為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使汛期各項工作順利進行,編制公司防汛搶險應急預案”。...

  • 單位處置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精選19篇)

    一、總則為規范我鄉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明確各有關部門和企業職責,建立健全統一指揮、分級負責、資源共享、平戰結合、反應靈敏的應急機制,進一步增強應對安全生產事故風險和事故災害應急管理的能力,最大限度降低事...

  •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范文(精選16篇)

    (一)施工現場的火警火災急救1、火災急救施工現場發生火警、火災事故時,應立即了解起火的部位,燃燒的物質等基本情況,撥打"119"向消防部門報警,同時組織撤離和撲救。在消防部門到達前,對易引燃易爆的物質采取正確有效的隔離。...

  • 道路運輸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預案(通用19篇)

    一、總則(一)編制目的為切實加強樂昌市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提高應對安全生產事故的處置能力,及時有效實施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制定本預案。...

  • 工業園區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通用4篇)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加強“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的要求,全面提升學校消防應急能力,保障全體師生的生命安全,結合學校人員聚集、年齡差異較大、自救能力相對較弱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學校應急疏散預案,通...

  • 應急預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源市| 龙口市| 满洲里市| 云阳县| 鱼台县| 平定县| 绥宁县| 祥云县| 陇南市| 无锡市| 沙雅县| 前郭尔| 霍林郭勒市| 犍为县| 永善县| 双辽市| 内丘县| 万源市| 安图县| 南皮县| 乌恰县| 汉源县| 阳春市| 宝丰县| 通州市| 夹江县| 万安县| 喀喇沁旗| 漯河市| 兰西县| 定州市| 永川市| 吉首市| 青田县| 义马市| 白银市| 涪陵区| 常山县| 景东| 桂阳县| 武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