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物品應急預案(通用3篇)
危險物品應急預案 篇1
為加強本單位的消防安全,預防易燃易爆化學試劑引起火災、爆炸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人、財、物的安全,本著“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宗旨,切實做好防火防爆工作,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特制定如下易燃易爆化學試劑應急預案,本應急預案適用于洗油加工崗、油分析崗等。
(一).組織及職責
1.一旦發生事故時,全體在崗員工統一編入中心化驗室應急組織,必須服從全室的統一指揮。
2.在崗操作人員應認真進行崗位檢查,發現事故險情,應立即上報化驗室主任,并及時通知與本崗有關聯的崗位,以便及時采取應急措施,將事故控制在最小程度,損失降低到最低的水平。
(二).報警方式
1.發生火災時,第一發現人應立即撥打119報火警,同時撥打院安全防火電話和化驗室電話報告。同時電話通知與本崗相關聯的崗位,以便采取應急措施。
2.實驗中由于大量使用可燃有機溶劑,在加熱抽提、溶劑回收、明火操作時引起火災或爆炸事故時,第一發現人應立即撥打化驗室電話報告。同時電話通知與本崗相關聯的崗位,以便采取應急措施。在災害較大,無法控制時,要立即撥打119報警。同時要立即撥打院安全防火電話報警。
3.發生人員燒傷、中毒或窒息等事故時,第一發現人在積極搶救的同時,應立即撥打化驗室電話報告,情況嚴重時,應立即撥打120或110求救,同時立即向院有關部報告災情。
(三).應急措施
1.實驗操作中發生著火時:火勢小時,在崗人立即用消防器材滅火,火勢大時其他人馬上用消防器材滅火,另一人應立即撥打電話向化驗室、院生產運行安全科報警,啟動所有滅火設施。
2.發生重特大事故時,應立即啟動化驗室消防安全應急救援預案(指揮小組可根據實際情況決定看是否需要疏散周邊居民和員工):
3.通訊、物資供應組成員打電話報119火警后,立即指派專人負責到研究院大門前迎接和引導消防車進入事故現場,并及時將事故匯報研究院指揮中心;同時打電話120,請求醫療支援。
3.現場疏散組立即前往各既定路線疏散附近圍觀居民和員工按指定路線進行撤離,同時安排人員在各路口阻止前往事故地點的無關人員和通行車輛。
5.室科研生產運行員立即調度各項化驗生產工作停止,全力投入搶險。
6.操作人員立即切斷事故發生地和鄰近實驗間的總電源、氣源及一切可誘發事故的因素。
7.中心化驗室總指揮帶領全體員工立即攜帶消防器材奔赴現場滅火
8.在事故無法控制時,現場指揮立即組織全體員工撤離事故現場。
9.專業消防隊到達后,由現場指揮負責報告火情,火場發生地連帶不安全因素等,并負責指揮消防車供水,協助滅火,聽從指揮。
10.醫院人員對傷員進行包扎,利用救護車及時送到醫院搶救。
(四).事故處理
1.輕傷事故的報告不超過20小時,重傷以上重大事故的報告不超過1小時(從發現起計算)。
2.發生事故的次日,應將事故基本事實情況、結果及責任人的處理意見,書面報所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3.發生事故的負責人在事故后,應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并在所屬單位、部門大力宣傳,杜絕再次發生類似事故。
4.立即制定整改措施,盡快恢復生產。
5.責任分析:劃分事故責任,確定是突發的責任,人為責任,還是儀器設備、材料、結構和試劑等自身缺陷引起的責任。
危險物品應急預案 篇2
一、組織機構
(一)事故應急處理指揮小組
組長:周世蓮
副組長:萬琴、許宏偉
組員:陳峰、顏俊、肖陳晶、劉喜
職責:
1、對危險化學藥品萬一發生火災、泄露、丟失等意外情況,指揮中應視具體情況迅速組織各相關人員成立應急小組,制定相關措施。
2、保障各種應急物品、器材及所需資金。
3、全面負責各種突發事故的處理;協調各小組的工作,人員配備、監督、檢查小組職責落實情況。
4、組織成員學習相關知識,明確各小組的職責,不斷提高成員防范應急能力。
5、緊急呼救電話:巡警110、急救120、火警119
(二)搶救組
組長:陳峰
成員:總務處人員
職責:發生大的事故后,要保障對外界的聯絡暢通,并掌握所有成員的通訊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高科技手段迅速做到上通、下達,同時應做好救災組織與預先人員之間、救災組織與上級領導和兄弟單位之間的信息,同時當通訊系統被破壞時做好利用其他方式進行聯絡的可能性。發生事故后對傷勢較重的人員要做好與附近醫院的'聯系,并保證急救藥品和設施的齊全與良好,同時對危險化學品的物、化性質要逐一了解,并對可能造成的傷害要有相應的搶救措施。
二、危險化學品急救措施
在實驗室中發生人身中毒時,必須采取急救措施,應先行急救,再送醫院治療。
(1)吸入毒氣:將其移到空氣新鮮處休息(冬天注意保暖),讓中毒者吸入新鮮空氣,如輕度中毒者會較快恢復正常,如果發生昏迷休克,可給中毒者做人工協助呼吸,保持安靜,注意保暖。
(2)消化道誤服中毒應立即洗胃,使中毒者嘔吐。常用的洗胃液是食鹽水、肥皂水,3——5%的碳酸氫鉀溶液或1:50的高錳酸鉀溶液(千萬不能太濃,防止灼傷胃粘膜)。洗胃液要大量喝,邊喝邊使中毒者嘔吐。如果沒有洗胃液,可以引用大量溫開水,沖淡毒物并使中毒者嘔吐。洗胃藥反復進行多次,直到洗胃中基本沒有毒物,然后再服解毒劑。常用的有生蛋清、牛奶、淀粉糊、面湯等。主要毒物的毒性癥狀及其急救措施。
三、善后處理調解要求
(一)、事故發生后,應對事故發生的原因、經過、涉及的人員和事故的性質進行全面的調查,形成完整的書面材料,并向上級有關部門呈報。
(二)、動員各種力量,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穩定受傷者家人的思想情緒,會同有關方面協商確定善后處理方案。
(三)、對受傷者進行全面徹底的治療,務求對受傷者的傷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召開事故分析會,研究落實整改措施,杜絕事故的再次發生。
危險物品應急預案 篇3
為了更好地適應現代化醫院管理的需要,預防火災造成的危害,保護人員及醫院財產的安全,根據我院住院患者多、人員密度大,如遇突發火災把我們的損失降到最低點,特制定突發事件預案。
一、院內成立突發事件領導小組
如遇火災或其它自然災害等,由醫院突發事件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并安排疏散、救助及滅火。
防火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二、組織機構及成員電話(內部)
火災應急領導小組設在總值班室。電話: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按以上名字先后排列次序依次為后備總指揮和副總指揮。
三、各機構成員職責
1、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預案總指揮,負責起動應急預案,向外界求援和新聞發言人。
2、副總指揮:負責事故現場應急預案的實施。
3、后備總指揮和副總指揮:在總指揮和副總指揮不在的情況下,按以上名字先后排序執行總指揮和副總指揮的職責。
4、通訊聯絡組:負責對外聯系,保障通訊暢通。
5、物質保障組:負責救援物資的保障供給。
6、維修及運輸保障組:負責保證醫院水、電的正常運行及各種車輛的完好狀況,出現故障快速搶修,保障救援。
7、應急器材和人員調配:負責調用醫院所有消防器材和救援人員,保障器材和人員的到位。
四、救援設備、設施的分布
1、病房樓每層有4個消防栓,各科內均有8公斤滅火器2具。
2、院內共有滅火器121具,分布在主要危險源及各科室。
3、車輛共有小車2臺,面包車2臺,救護車3臺,客貨車1臺。
4、總務庫房備有鐵鍬30把,掃帚50把,應急燈20套。
五、通訊聯絡方式
1、用醫院內部電話聯系,每科護辦室均有電話。每個病房內均有201電話。
2、用外線電話或手機聯絡。
3、電話號碼:醫院內部電話直接撥后4位和手機:
六、事故報警
報警者必須說清楚事故地點、部位、事故性質,向外界求援報警,要說明車輛行駛路線,以免延誤救援。
總值班接到報警電話后,立即向供水站打電話啟動消防泵,并通知防火領導小組全體人員。
供水站電話:
七、可能發生火災的原因
1、吸煙:病人使用的床上物品均為純棉制品,吸煙不慎將引起火災。
對策:
1)醫院是無煙場所,在住院時向病人及陪護人員講清楚。加大值班護士的巡查力度。
2)由醫院公安科組織人員每天五次進行檢查,發現吸煙者,一次罰款10元,上、下午各二次,晚上一次。
2、病人用火不慎:醫院不允許病人及培護人員用明火熱飯,病人為自己方便,違規使用酒精爐等明火熱飯有可能引發火災。
對策:在病人來醫院住院時對病人講解清楚,醫院每個科室均有微波爐,并對病人開放使用,需熱飯時可以使用。科室人員發現病人違規使用,應立即制止。并說明危害性,請同病室的病人互相監督。
3、電器火災:由于電路老化,打火可引發火災。
對策:維修工作應對病房樓線路老化的地方定期進行檢查,條件成熟時進行更換,在插座上增加漏電保護器。
八、如遇火災發生,各科室值班大夫、護士應立即報警,迅速組織好人員撤離,并關閉防火門,引導現場人員從安全通道迅速撤離疏散到安全地帶。
九、應急預案的演練及培訓計劃
1、應急預案演練、培訓每年一次。
2、通過演練測試預案的有效性,檢驗應急設備、設施的實效性,確保應急人員熟悉他們的`職責和任務,通過演練修訂預案的不實之處。
3、培訓內容:報警、疏散、防護、急救和搶險。
4、培訓要有針對性、定期性、真實性、全員性,通過培訓,提高全員的應急能力。
十、事故處置
1、發生火災事故現場人員要奮力撲救,控制火勢發展,立即向醫院領導報警組織撲救,根據事故發展是否起動應急救援預案。
2、發生火災事故,應首先保證病人及陪床人員的安全。
十一、事故后的恢復
1、由應急救援總指揮發布停止應急救援程序,恢復正常狀態。
2、現場副總指揮布置、清點人數,統計傷亡人員,數據要準確,派人保護事故現場。
3、協助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分析,檢查事故現場和受影響的區域受到的損害。
4、組織有關部門對事故損失進行評估,同時評估應急反應程序。
十二、外界救援
市消防支隊電話: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