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力公司的應急預案范文(精選3篇)
熱力公司的應急預案范文 篇1
一、編制目的:
根據我公司化學品可能發生燃燒和化學品皮膚燒傷的特點,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完善應急管理機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處置可能發生的事故,保護職工人身和公司財產安全,本著預防和應急并重的原則,制定本預案。
二、危險性分析:
1、企業概況:
我公司位于臨朐縣冶源鎮宮家坡村東,公司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其中庫房面積520平方米,車間540平方米,職工50人,生產工人20人,主要生產造紙化學品。
2、危險性分析:
本公司所用的化工原料硬脂酸和AKD原粉能夠燃燒。丙烯酸對人體有強腐蝕,易灼傷皮膚,眼睛直接接觸能造成灼傷。
三、應急組織機構職責:
公司成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和相應的應急救援工作組。
1、指揮部組成人員和職責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指揮部主要職責:
⑴、組織制定公司安全生產制度。
⑵、組織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⑶、組織制定并實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⑷、負責現場急救的指揮工作。
⑸、及時準確報告和生產安全事故。
2、工作組成員和職責:
滅火組:負責消防、搶險。
救護組:負責現場醫療、救護。
通訊組:負責通訊、供應、后勤。
警戒組:負責現場治安、疏導、交通管理。
運輸組:負責運送傷員。
四、預防與預警:
1、事故預防措施:
⑴、建立安全生產制度,落實安全責任制。
⑵、定期安全檢查,強化安全教育。
⑶、加強車間通訊,完善避雷設施。
⑷、減少車間存料,原料與電器氧化劑障離。
⑸、保證消防器材設施可靠有效使用。
⑹、采用便捷有效的報警措施。
2、報警與通訊:
公司的消防救援,防護通訊器材確保處于完好狀況。
①應急電話:
火警:119
匪警:110
醫療急救:120
②應急物資:
干粉滅火器、防火沙、消防泵、防火锨、水桶。
③通訊器材:
固定電話一部、移動電話管理人員人均一部。
④防護用品:
安全帽、防護鏡、工作服、膠手套。
五、應急響應:
1、事故預防措施:
⑴、發現火情現場工作人員立即采取措施處理,防止火勢蔓延并迅速報告。
⑵、滅火組按照應急處置程序采取適當的消防器材進行撲救,而且首先切斷電源。
⑶、總指揮根據事故報告立即到現場進行指揮(總指揮不在現場由副總指揮負責指揮)。
⑷、警戒組依據火災類別危害程度級別劃定危險區對事故現場進行隔離和交通疏導。
⑸、救護組對需要送醫院的傷員送至醫院。
⑹、運輸組對急需消防物資和保管員負責運送到指定地點。
⑺、通訊組視火情撥打110報警求救,并到明顯位置迎接消防車。
⑻、撲救人員要保護好自身安全。
2、化學品皮膚傷處置方案:
丙烯酸燒傷:
①、立即移離現場,脫去被污柒的衣服鞋襪等到。
②、立即用清水沖洗創面10-15分鐘。
③、新鮮創面不要隨便涂油膏或紅藥水。
④、視燒傷情況由急救組和運輸組送醫院治療。
⑤、如果眼睛被傷立即用清水沖洗,沖洗時一定掰開眼皮。
六、應急結束
熱力公司的應急預案范文 篇2
州熱力有限公司承擔著宿州市企業生產用汽和冬季居民采暖用汽,為了能夠及時有效的應對影響正常用熱的緊急情況,結合本企業供熱實際情況,制定此預案。
一、建立供熱故障應急處置系統
成立供熱應急處置指揮部,在遇有緊急情況時,負責重大事件和事故緊急處置的組織指揮工作。
總 指 揮:總經理 副總指揮:副總經理 成員:總經理助理
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總經理助理擔任。 成員:各部門負責人
二、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1、供熱支線管網設備在運行中突然損壞,影響局部管網運行。責任部門及時匯報事故處置辦公室,及時隔離支線管網閥門,降低事故影響或防止發生次生災害。并聯系檢修公司組織人員和所需物資、工具進行搶修,盡快恢復熱用戶用汽。
2、供熱主管道設備損壞、漏汽嚴重,威脅人身安全或泄露點附近設備安全,責任部門立即匯報事故處置辦公室,協調各熱用戶,聯系當班值長關閉相應熱網總閥,防止事故擴大,降低事故影響或防止發生次生災害。聯系檢修公司組織人員和所需物資、工具進行搶修,爭取最短時間恢復正常供熱。如城區熱網泄漏嚴重,應及時匯報城管局通知交警采取道路封閉等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如遇到節假日發生事故,值班人員按照上述預案負責指揮事故處置,并及時匯報公司領導。
三、事故調查處理
開展事故調查、分析事故原因,接受事故教訓,杜絕事故發生。在調查處理事故中,對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有意毀滅證據及現場者,應追究其行政責任,觸及刑律的,追究刑事責任。
熱力公司的應急預案范文 篇3
快遞是兼有郵遞功能的門對門物流活動,即指快遞公司通過鐵路,公路和空運等交通工具,對客戶貨物進行快速投遞。快遞的特點是一個點到另一個點,快速方便。近年來,隨著網上購物的普及,地區間的物流增多,快遞行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同時作為服務業,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為我國經濟增長貢獻了一份力量。
周口師范學院在校學生作為大學生消費市場的一部分,使得快遞行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繁榮。因此,我們以校園快遞狀況為主題,對我校周圍快遞進行了隨機調查,希望通過調查能夠真切的了解校園快遞現狀。
(一)活動主題
有關校園快遞現狀的調查
(二)調查目的
了解校園快遞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上發現總結分析快遞發展存在的問題、快遞公司應該改進的地方以及提出解決問題的方針。
(三)調查方式
隨機抽樣調查、面談
(四)調查內容
一、學校基本信息
周口師范學院是一所省屬普通本科高校,位于周口市川匯區文昌大道,在校本科生22000余人,教職工1318人。
二、學校快遞的基本統計信息
周口師范學院作為一所高等院校,全校師生較多,市場較大,所以說周邊的快遞也十分多,我們大概選取了幾家有代表性的快遞作為調查對象,其中包括申通、韻達、天天等在內的七家快遞。
綜上分析可以看出,日均發貨量以申通、圓通居上,其次是韻達、天天、匯通,郵政和國通最少。與幼師相比,則是韻達、天天、匯通較多,申通卻并不多,可見市場門面也占有一定的重要性。另外由于師生男女比例不同,所以總類比例則多以服裝居多。
從快遞運營體系來看,申通比較重視校園市場的營銷,尤以其有固定門面為特點,可以上門自取件,所以同學們可以自由安排取件時間,增加客戶的信任度和安全感。但是,申通的要價相對較高。
圓通、天天等快遞則無固定地點,一般需要同學們在中午12點~14點盡快取件,采用業務員個人聯系送貨的方式,而業務員的素質參差不齊,造成其服務不好的印象。并且,在運營上,對于中間環節出現的差錯不能很好地予以解決,尤其丟失和拖延問題,一直阻礙業務的擴大和公司的發展。但其要求支付的費用較低,所以仍有不少人會貪圖便宜選擇圓通來寄送一些不很貴重、不很急的物件。中國郵政的費用不比同類公司低,但其網點的覆蓋率是其它公司無法比擬的,所以不少外地郵件為了確保安全可靠,仍會選擇中郵。中郵的“國字”背景,和1%的較低保價比率,使其在貴重物品快遞方面占有較大優勢。
三、物流特點
1)代理點多而雜
針對上述快遞公司代理點的所在地,校園快遞顯現出多而雜的特點。代理點數量雖多,但由于租金問題,店家往往選擇施工簡易房或與其他商鋪共同租用很小的店面來維持日常的經營。地方狹窄簡陋,師生難以對其產生信賴感;貨物擺放零亂無序,給師生造成以易丟失,安全系數不高的感覺。
2)不穩定性大
單個代理點由于現有的市場份額有限,所賺取的利潤同樣有限,而在租金和人工費等成本的開支下,凈利潤額就相對不高的情況。在這種大的背景下,各代理點就會出現經常性換址或經常性更換代理人,乃至于更換營業業務的情況。
四、主要問題
大量的快遞服務在方便了廣大師生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問題。
1)周圍環境較差。大部分快遞都集中聚集在學校門口,同學們拆封后經常隨手把包裝丟棄在門口,導致大量的垃圾散落在校門口。
2)快遞人員服務態度時好時壞。因為學校是快遞行業的巨大市場,學校周圍的快遞每天的單子都比較多,所以各快遞也都不把服務態度作為提高其競爭力的手段。
3)寄送物品時收費高而且標準不統一。校園快遞面對的是學生,很多同學都認為快遞收費不太合理
4)對快件不太負責,經常出現破損件。快遞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快、準的基礎上還要保障物品的安全,但在安全這一方面還是有很大不足。
五、改進措施
為了促進快遞行業更好的服務大家,使得其更好的發展。我們針對存在的問題從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幾點解決方案。
1)針對物流公司根據對物流公司的調查發現,有相當大部分的表示,校園物流模式需要改變。現有的房屋租金較高,而主營業務主要為發件至師生處賺取的相當于“代運費”的數額有限的金錢。而一旦經營時間變長,很容易發生虧損的情況,如不改善,就很再在這個市場生存。
2)針對派件員物流公司應該著眼于長遠發展,不能只拘泥于現狀,要始終將顧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要對派件員進行培訓和指導,提高其服務素質,不光要及時把貨物送到,而且要保證物品的完整性,盡量不出現破損件。同時要改善派件員的服務態度。
3)針對學校學校的校園秩序是其必須規范的。而雜亂無章的物流公司代理點,極易給校園環境的穩定造成不安定的因素,因而新的校園物流模式是必要的。
4)針對師生通過對在校師生的走訪,絕大多數希望在提、派送貨物及時性、降低價格和改善服務態度方面進行改善。
5)基于高校校園物流的上述現狀,我們提出了一種將現有校園物流資源整合、優化的新模式:在高校校園設立一“校園物流中心”,與各物流公司簽署合作協議,統一接收各物流公司郵件,進行分配管理,從中收取中轉費用;并針對師生拓展送貨上門、寄送業務、個性化服務等。該模式的產生符合校園市場的發展規律,是校園市場物流行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五)調查總結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了解了快遞工作的一些基本情況,我們發現由于現代物流飛速發展,中國的快遞業也有了飛快的發展,但由于中國的物流最后發展,我們的物流公司規模比較小,物流公司的功能不全。但實際上我國的物流業是先進的,落后的是我們很多的快遞公司,他們的運作不合格,本身也有企業提升和產業提升的問題,相信經過幾年的整合,在全國一定能真正形成上百個在國內和國際上有影響力的物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