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寒冷天氣應急預案范文(精選3篇)
園林寒冷天氣應急預案范文 篇1
一、災害類型
1.自然災害
主要包括:旱、澇、大風、凍、雪、災害,暴發性和大規模植物病蟲害等。
2.事故災害
主要包括:養護區內安全事故及設施安全等事故。
二、應急及防護措施
災害天氣期間,珠海清潔公司各施工小組做好與應急防護工作指導組之間的配合工作,聽從應急防護工作指導組一切指令,建立24小時專人值班制度,保障與指揮部之間通訊暢通,在接到指揮部指令時,應立即投入搶險工作;合理安排應急及治安組成員,各種搶險工具、車輛、繩索、電(油)鋸、排水泵、等設備應備齊備足,并按規范進行必要的安全檢查;同時在搶險工作時,應注意保護搶險人員自身安全,夜間操作必須穿反光背心,車輛必須打警示燈,不得帶電操作,高空操作時,應做好登高人員的防護工作,并在周邊設置警示牌,若遇確實無法操作時,應及時向指導組報告;搶險后,及時清掃殘枝敗葉,對截枝后的樹干、樹枝應統一堆放,不得影響車輛和行人的通行。
1.旱季應急及防護措施
(1)養護時應加強綠地巡查力度,對抗旱性、抗風性較差的植物應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遮蔭、修剪、抹芽和加固支撐。
(2)對一些抗旱性較差的植物,可適當采取遮蔭棚的方法防止苗木受陽光直射,但搭建的高度必須按規范,保持苗木的通風。
2.高溫季應急及防護措施
(1)珠海清潔公司合理安排養護人員和工作時間,盡可能采取每天早上提早作業,晚上延長作業時間的辦法。
(2)要選擇合理的時間段給苗木進行澆灌,在澆灌作業時,應澆足水、澆透水,避免苗木因高溫干旱缺水導致的大面積受損情況出現.
(3)高溫期間,各單位應做好養護工作人員的防暑降溫措施,對民工宿舍、材料倉庫等地的用電、用火應做好安全教育和措施。
3.雨季應急及防護措施
(1)珠海清潔公司應密切注意天氣預報,提前對喬木固定,同時組織搶險隊伍,準備足夠的防雨器材和工具,對施工區域的所有高大喬木增加臨時固定措施,一旦出現倒狀、影響交通的馬上打樁扶正固定,對建筑物可能造成危害的及時移走,要確保道路不因樹木倒伏而受阻,綠地內發生積水成澇時,及時疏通排水溝,并用水泵及時排水。
(2)各種施工機械做好雨季遮擋,確保雨后能迅速投入施工。
(3)做好臨時防雨設施的儲備,如蓬布、草袋、防滑跳板等;隨時檢查排水系統是否暢通,否則及時進行清理,施工現場臨建、生活區周圍開挖出臨時排水溝。基坑四周設擋水堤,基坑排水坡度要適宜,開挖出集中坑并設水泵以準備抽水。
(4)雨季前應組織有關人員對現場設施、機電設備、臨時線路等進行檢查,針對檢查出的具體問題,應采取相應措施,及時整改。施工現場的所有電氣設備必須設置防雨罩具及漏電保護裝置,設置防風避雷措施。臨建和堆物與高壓線之間要有足夠的安全距離。
(5)做好短、中、長期氣象預報的接受與傳達工作,設置專人每天早、中、晚定時收聽電臺天氣預報,結合氣象資料調整有關項目進度。
4.大風天氣應急及防護措施
(1)必須牢固樹立“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抓緊時間對管護綠地的死樹、危樹進行清理。
(2)對易受風害的喬木(如新種樹、淺根系、樹冠過大等)進行全面的支撐、加固,臨時性加固措施應當增設醒目標志,避免傷人。
(3)抓緊安排剪除樹木上的枯枝、病蟲枝,以防大風期間斷枝傷及行人,對樹冠過于濃密或可能對周邊建筑物造成影響的喬木進行適當的疏枝,以減少受風面積,達到防風保苗的效果。
(4)大風影響期間,各單位必須嚴格落實值班制度(應急小組),一旦出現樹木折斷、倒伏等情況立即予以處理。
5.冬季應急及防護措施
冬季常見自然災害主要有:凍害、霜害、雪害這四種類型。這些災害是由大風、降雪(或雨夾雪、冰粒等)形成的積雪、結冰現象,或由于某些樹種越冬性不強而發生干枯的現象。會對園林植物的生長、越冬造成危害。近年來在全球氣溫變暖的大背景下,本地區雨雪冰凍天氣有所減少,但極端雨雪冰凍災害發生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1)凍害
冬季主要在于對苗木的修剪,減少蒸騰面積以及人工落葉、或用干稻草、草席等進行覆蓋,包裹等均對預防低溫傷害有良好的效果。同時在整個生長期中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在土壤封凍前灌凍水,保持土壤的溫度和濕度,使苗木增加抗凍和抗風能力。對樹干涂白防凍,以對新植幼樹或不耐寒樹木進行防護,對不耐寒苗木搭建防風障和防寒棚。
(2)霜害
噴水法:在即將發生霜凍的黎明,向樹冠噴水,防止急劇降溫。
熏煙法:根據氣象預報,于凌晨及時點火發煙,形成煙幕。以減少土壤熱量的散失,凝結水蒸汽放出熱量,保護苗木。
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以增加細胞濃度,達到抗凍效果。在霜凍發生后,及時進行葉面噴肥以恢復樹勢,對花灌木很有效果。
傷口保護與修復:樹木遭受低溫危害的傷口及時修整、消毒與涂漆,以加快傷口愈合。
(3)雪害
樹冠因積雪過多對大枝造成壓裂、壓斷,并因融雪期時融凍交替變化,冷熱不均引起的凍害。其防護措施主要是雪前設立支柱,枝量過多的樹木適當修剪;雪后及時將雪壓倒的枝條扶正,振落積雪。
6.事故災害應急及防護措施
(1)樹木倒伏占壓道路或砸壓建筑物應急處理
若發現樹木倒伏占壓道路或砸壓建筑物要立即向上應急指導小組報告,并立即通知公安、房管、電力等相關部門派員參加救援。項目部要立即組織人員攜帶搶險工具與車輛迅速奔赴現場,并撥打110報警,配合公安交管部門做好搶險區域的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導。如樹木倒伏發生傷害事故,要保護好事故現場,及時搶救傷員,配合公安部門做好取證,認真做好事故現場的調查與分析,排除險情,做好倒伏樹木的處理與加固,落實安全措施。
(2)樹木倒伏砸壓電力線路應急處理
若發現樹木倒伏砸壓電力線路要立即向上應急指導小組報告,并啟動本預案。迅速通知電力部門,立即組織綠化搶險人員攜帶搶險工具與車輛奔赴事故現場,配合公安交管部門做好危險區域的人員疏散和交通管制,防止觸電事故發生。綠化搶險人員進入搶險事故現場,要服從電力部門的統一指揮,配合電力部門進行樹木的搶險。樹木砸壓電力線路或者高壓線斷折落地,未經電力部門的同意,在未采取安全措施前,任何人員不準進入危險區域,防止觸電事故發生。
(3)綠化植物發生火災應急處理
若發現綠化植物發生火災要立即向上應急指導小組報告,并啟動本預案,迅速向項目經理部報告,同時向119和110報警,立即組織搶險人員攜帶搶險工具、滅火器材和車輛,奔赴火災事故現場進行火災撲救和搶險。在現場要協助公安交管部門做好人員疏散和交通管制,配合公安消防部門進行火災的撲救,對火災事故現場做好保護,配合公安機關做好火災事故現場的調查分析,落實安全措施。
園林寒冷天氣應急預案范文 篇2
為積極應對冰雪災害天氣,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市城區清雪除冰工作,確保降雪期間及雪后道路暢通,最大限度地減少冰雪對居民工作、生活秩序的影響,根據《銀川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冰雪災害天氣工作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部門落實、門前自包、全民參與”的原則,城區單位和社區按街巷劃分的區段及時清除。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配合做好拉運積雪工作,公安交通部門做好交通疏導工作,所有單位和個人都要牢固樹立“靈武是我家,清雪靠大家”的觀念,切實履行冰雪災害天氣工作的責任和義務,做到以雪為令、見雪行動、人人參與、及時清除。
二、組織領導
成立靈武市城區冰雪災害天氣應急指揮部,由市政府常務副市長任總指揮,分管城管工作的副市長任副總指揮,成員為市紀委(監察局)、市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各園區管委會、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市城市管理局局長兼任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應急預案啟動后,指揮部辦公室與市應急辦聯合辦公。
三、責任分工
(一)市冰雪災害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全市冰雪災害天氣應急預案的制定、啟動、組織、協調等工作。
(二)市應急辦公室負責冰雪災害天氣指令下達,以雪為令,各單位積極應對清雪除冰工作。
(三)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負責對全市冰雪災害天氣各責任單位的督導檢查。
(四)市城管局負責城區冰雪災害天氣工作的`組織協調;負責環衛、機運、城管隊伍的統籌調度,根據我市冰雪災害天氣需要,購置清雪除冰設備、材料和物資。負責協調各沿街單位、商戶開展冰雪災害天氣工作,并進行督導和執法。
(五)市氣象局負責做好降雪預報,特別是大雪、暴雪,要在降雪前12小時向市指揮部和全市發布雪情預報、預警信息,為啟動和終止本預案提供決策依據和建議。
(六)市公安局負責冰雪災害天氣期間的交通疏導,必要時對局部道路實施封閉除雪,對運雪車輛開放禁行路段,保障清雪除冰車輛安全暢通。
(七)市住建局負責組織對建筑工地及出入口(含對應責任路面)的冰雪災害天氣應對工作。
(八)市房地產管理所負責全市物業管理住宅小區的冰雪災害天氣應對工作,雪堆由物業公司負責清運到指定傾倒地點。
(九)街道辦各社區負責轄區無物業管理住宅小區的冰雪災害天氣應對工作,雪堆由社區負責清運到指定傾倒地點。
(十)市交通運輸局負責穿越市城區的國道、省道和車站及人流、車流出入口的冰雪災害天氣應對工作。
(十一)市直各部門、各人民團體、直屬事業單位、各農林場及駐靈區屬各有關單位要根據路段責任分工負責責任范圍內的冰雪災害天氣工作,雪堆由各單位自行負責清運到指定傾倒地點。
(十二)市文廣局負責及時宣傳報道冰雪災害天氣工作。
四、區域劃分及降雪級別
區域劃分詳見《靈武市城區冰雪災害天氣清雪除冰責任區域劃分表》
依據雪天可能對道路交通、生產生活等造成的影響程度,將降雪由低到高劃分為一般(小雪)、較大(中雪)、重大(大雪)、特別重大(暴雪)四個級別。
1、當24小時內的降雪厚度達到0.1到2.4㎜/天時(積雪厚度在2.5cm以下)為小雪,即為藍色雪情預警。
2、當24小時內的降雪厚度達到2.5到4.9㎜/天時(積雪厚度在5cm以下)為中雪,即為黃色雪情預警。
3、當24小時內的降雪厚度達到5.0到9.9㎜/天時(積雪厚度在10cm以下)為大雪,即為橙色雪情預警。
4、當24小時內的降雪厚度大于等于10㎜/天時(積雪厚度在10cm以上)為暴雪,即為紅色雪情預警。
5、發生連續降雪天氣時,根據累積降雪量確定事件等級。
五、工作要求
(一)小雪:白天降雪,雪停即組織清掃;夜間降雪的,次日上班前清掃完畢。道路、辦公院落、住宅區等人流密集區要及時清理,無堆雪、散雪、結冰現象。
(二)中到大雪:按照“機械清理為主、人工清理為輔、全面參與、協同作戰”的原則進行。降雪開始時,組織人員在主要道路陡坡、急轉彎、重點路段撒融雪劑。如夜間降雪時,次日早晨7點組織清掃,需在上班前將各小區主要路面清掃完畢。道路、辦公院落、住宅區等人流密集區要及時清理。
(三)暴雪或路面大面積結冰: 應急指揮辦公室要立即組織人員就位,封鎖道路,組織人員分片、分段清理,對于已經結冰的路面撒融雪劑進行融化。
(四)降雪清理要做到隨掃、隨清、隨運,不積堆、不留底。要充分利用中午氣溫較高和道路車輛、行人較少的有利條件,加大清雪除冰力度。禁止將撒鹽的積雪倒入綠地、花壇和樹穴中。清雪后,要確保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通行基本順暢。
六、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機制
各責任單位要把冰雪災害天氣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建立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體系和責任追究機制,層層落實責任,進一步健全冰雪災害天氣工作機構,并制定本部門、本單位冰雪災害天氣應急預案,一式三份報市指揮部辦公室。
(二)強化指揮調度
出現雪情后,各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要親自組織、靠前指揮,保證本單位冰雪災害天氣應對工作按時完成。各單位接到雪情通知后,要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通報情況,確保通訊暢通。
(三)加強協調配合
各責任單位要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加強溝通,協作配合,統一行動,有效做好冰雪災害天氣應對工作。同時積極發揮新聞媒體的宣傳、引導和監督作用,及時報道冰雪災害天氣工作動態,同時,要加強宣傳引導,增強廣大市民自覺履行清雪除冰義務的意識。
(四)強化督導
市冰雪災害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及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強值班巡查力度,做到有效防范,及時應對,對完成任務較好的單位給予表揚,對不能按時完成任務的給予通報批評。
園林寒冷天氣應急預案范文 篇3
為避免和最大程度減少因強降雪及強降溫天氣對我市園林綠化植物造成破壞或因其產生的次生災害及安全隱患,特制定市園林處雨雪冰凍天氣應急處置工作預案。
一、組織機構
為積極有效防范、應對雨雪冰凍天氣,市園林處成立應急處置工作領導組。領導組組成人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職責范圍
領導組下設五個責任組、一個綜合保障組。責任組主要負責對公園、廣場、游園、道路綠化進行安全隱患排查、處置;督促指導綠化養護單位做好雨雪冰凍天氣的防范應對工作。綜合保障組主要負責后勤保障、車輛調度、信息報送、災情統計等工作。
張春浩聯系負責第一、二、三責任組,王自然聯系負責第四、五責任組和綜合保障組。
三、工作任務
(一)積極防范
入冬后,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和氣象變化,在雨雪冰凍天氣來臨前,采取有效的防寒、防凍措施,做好園林植物、設施設備的越冬防護工作。
1.植物防護。對新植苗木及不耐低溫的植物進行裹干、搭棚等御寒措施,降低極端天氣對植物的損害,保證植物安全越冬。
2.設施防護。做好公園廣場供水、供電設施的防凍維保工作,保障極端天氣下公共設施的正常運行。
3.隱患排查。將防滑、防凍、防觸電以及景觀小品、危舊房屋列為重點排查對象,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4.加固除險。對管理用房、公廁及臨時活動板房進行檢修加固,保障施工人員人身安全。
5.警示提示。在坡道、臺階、湖埂、河道、水體周邊及綠化作業現場設立醒目的安全警示標識,提醒過往市民注意安全。
(二)應急處置
出現雨雪冰凍天氣后,應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各責任小組成員、各綠化單位應急隊伍要迅速到崗到位,做好人員自身安全防護,全面組織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1.清雪除冰。一是及時清除公園廣場鋪裝、臺階、園路等積雪、冰層;二是及時清除綠化植物積雪;三是及時清除公園廣場建(構)筑物、景觀小品等屋面積雪。
2.清運加固。對雪壓斷枝、折椏進行清除、清運,扶正傾斜、倒伏苗木,并做好支撐等加固措施,及時排除安全隱患,保障交通與市民安全。
四、相關要求
(一)嚴明紀律。做好雨雪冰凍天氣應急處置工作是保障市民正常生產生活的重要民生要事,各綠化養護單位要高度重視,制定相應應急預案,組建應急處置隊伍,配齊應急器具,備足應急物資,服從應急處置工作領導組的統一指揮調度。雨雪冰凍天氣警報未解除前,所有人員無特殊情況不得請假,手機24小時開機,保持通訊暢通。各綠化養護單位要加強信息反饋、報送工作,對開展情況、成效實行一日一報。
(二)加強巡查。各責任組要全員上路,現場檢查、督導,靠前指揮,及時處置雨雪冰凍天氣造成的突發狀況,重大事項應及時報告。各綠化養護單位要組織應急人員開展不間斷現場巡查,排除安全隱患,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處理,確保市民出行安全;全力做好綠植清雪除冰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綠化損失。
(三)責任追究。因行動遲緩、處置不力,延誤最佳處置時機,造成安全事故或重大損失的,由各綠化養護單位承擔全部責任。對人員不滿足要求或不能及時完成處置任務的,園林處將指定安排其他單位代為實施,費用從該單位養護費中直接列支,并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