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的安全應急預案(精選4篇)
飲用水的安全應急預案 篇1
一、安全工作組織機構:
1、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救援救護小組:
組長:
成員:各處室安全員保安人員7名
3、善后處理小組:
組長:
成員:
4、事故調查小組:
組長:
成員:
二、應急方案:
1、總務處每日巡視發現、教師職工、學生發現應立即報告總務處。總務處與校醫、辦公室專職安全員到場查看。如果屬實,立即報告分管校長,啟動應急方案。辦公室向都成市教育局、公安局報告,校醫向都成市疾病控制中心報告。
2、總務處配合辦公室,立即封鎖現場,等待主管部門處理。
3、校長立即主持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布置實施應急方案。
4、教育處通知各班;教務處通知各教研組;總務處通知食堂、學生公寓、教師宿舍、以及相關部門,停止使用飲用水。
5、學校各部門按照政府主管部門制定方案,配合實施處理方案,直至恢復正常供應飲用水。
6、教育處立即組織做好學生的思想穩定工作,保持學校良好秩序。
7、學校“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小組”召集有關人員布置任務,迅速投入到搶險、救護和善后工作的處理等各工作之中。
8、由辦公室負責及時向上級匯報突發事件的進展情況。接待媒體、學生家長和教職工家屬,處理善后工作。
三、發生飲用水安全事故,如果有人員傷害時,按以下程序實施:
1、事發現場組織活動的負責人或任課老師要迅速組織學生自救互救,能到學校醫務室治療的,迅速送達,由校醫診治。
2、受傷學生、教職工不能移動或情況不明的,要立即通知校醫迅速到達現場實施救治。根據病情及時撥打“120”請求醫療救助。
3、總務處籌措資金,安排車輛由校醫護送到醫院救治。
4、由辦公室負責及時向上級匯報事件的進展情況,立即通知學生家長、教職工家屬,接待媒體和學生家長、教職工家屬。
飲用水的安全應急預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為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全市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以及6月13日第24次市政府常務會議精神,在全縣范圍內迅速開展飲用水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改、大檢查活動,通過全面細致深入的大檢查,排查整治各類飲用水安全隱患,督促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鐵腕打擊非法違法和違規違章行為,推動飲用水供水單位進一步健全并落實安全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技術規程和標準,進一步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堅決堵塞安全生產、生活安全監管漏洞,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重點內容
組織開展轄區內飲用水安全大檢查,結合災后衛生防疫工作的要求,重點加強對供水單位的衛生監督監測工作,督促供水單位建立健全飲水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供水設施,加強水源巡查和防護,每年必須對制、管水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嚴格執行飲用水消毒制度,開展水源水和出廠水檢驗,加強對飲用水涉水產品的管理。按照省衛生廳要求,組織開展飲用水衛生監測工作,把排查、整改、規范有機結合起來,及時發現飲用水安全問題和隱患,及時向縣人民政府進行報告和向供水單位主管部門等相關部門通報,及時督促落實整改措施和要求,務必把安全隱患清除在萌芽狀態,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
三、責任分工
(一)縣衛生執法監督大隊負責全縣飲用水安全大檢查、隱患大排查、大整改工作督查,按照飲用水衛生管理法規要求對縣區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工作進行督查指導,對存在問題及時報縣衛生局。
(二)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飲用水衛生監測工作的組織、實施和飲用水健康教育工作,負責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按照省衛生廳要求組織開展飲用水衛生監測,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工作,及時預警食品和飲用水風險。
四、時間步驟
結合“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在全縣集中開展為期三個月的飲用水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改、大檢查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集中排查階段(6月20—7月20日)。縣衛監大隊、縣疾控中心要廣泛宣傳,采取自查的形式,深入了解和掌握本縣區飲用水安全重大隱患和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排查和重點排查,查找飲用水安全監管工作的薄弱環節,對梳理出的飲用水安全隱患問題,要及時報告縣衛生局,縣衛生局及時向縣人民政府進行報告和向供水單位主管部門等相關部門通報。
(二)整改提升階段(7月21日至9月10日)。針對隱患排查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督促相關單位認真梳理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明確人員、明確任務、明確措施、明確期限。要倒排工期,落實整改措施和要求,消除飲用水安全隱患,切實保障轄區內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
(三)檢查總結階段(9月11日至9月25日)。縣衛生局組織對轄區內飲用水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改、大檢查活動的檢查驗收,重點檢查飲用水安全隱患排查發現問題和整改情況,對于沒有整改到位的問題進行通報。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要認真組織學習中央、省、市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進行,認真組織學習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安全工作的講話精神,充分認識到開展此次飲用水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改、大檢查活動的重要性,務必引起高度重視,主要負責人要親自抓,要將飲用水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改、大檢查工作和災后衛生防疫工作有機結合。
(二)深入排查,定期督查。縣衛監大隊和縣疾控中心要緊扣重點工作內容,結合災后衛生防疫工作,深入轄區內每一個供水廠、供水站開展自查、排查。特別是對長期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或“潛規則”,要深入研究,查找原因,積極尋求對策,務求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要落實責任,積極開展督查,及時發現隱患、消除隱患,并將檢查情況、督查情況、整改情況及時反饋縣衛生局。
(三)加強值守和信息報送。要切實加強應急值守和應急處置工作,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保證聯絡通暢,確保重大信息及時報送,并全面監測與飲用水安全相關的熱點問題,對媒體和群眾反映的飲用水安全問題,及時報告并迅速組織處置。
縣衛監大隊、縣疾控中心要將工作開展情況及時報送我局,隨時掌握動態,加強信息互通。活動結束后于20__年9月28日前將集中開展飲用水隱患大排查、大整改、大檢查活動情況總結及時報縣衛生局,重要情況隨時報告。
飲用水的安全應急預案 篇3
為保證學校用水安全,切實保護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我校對飲水安全工作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一、成立學校“飲水安全”工作小組和應急處理小組
組長:阮為
副組長:吳敏云、忻立明
組員:朱英、顧燕萍、謝嫣、施蕾、李戟、龔玲
二、針對“飲水安全”開展的工作
1、做好宣傳工作
利用利用黑板報、宣傳欄介紹有關“飲水衛生”的知識。衛生老師利用校班會課的時間向全校師生進行宣傳教育,增強師生對“飲水衛生”的了解。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提醒全校師生要加強體育鍛煉、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等,以增強自身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
3、落實班主任工作責任制度
班主任要每天統計本班學生出勤情況,如果班內有學生因飲水問題發生身體不適,應立即告知衛生老師,若發生5例以上由飲水引起的身體不適,立即與疾控中心聯系,根據有關要求做好相應措施。
三、學校的飲用水定期送檢
學校根據有關要求每學期將飲用水送到疾控中心抽樣檢測一次,測出飲用水達標方才開放飲用。
四、學校倡導、監督學生節約用水、安全飲水,保證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飲用水的安全應急預案 篇4
為進一步落實《河北省扶貧開發和脫貧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做好“兩不愁三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和《張家口市扶貧開發和脫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集中力量做好“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攻堅工作的通知》精神,并根據省、市、縣“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排查工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對全縣11個鄉鎮273個行政村的飲水安全情況再次進行徹底摸排。為使工作順利開展,特制定本排查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指示,為使貧困村、貧困人口喝上放心水、安全水。按照《河北省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評價細則》標準,對全縣飲水情況進行再次進行摸排,建立相關臺賬,并根據臺賬對相關問題采取對應措施,做到立行立改,實現飲水安全目標。
二、工作原則
(一)切實摸清底數。飲水安全扶貧專班根據方案要求,按照水質、水量、取水方便程度以及供水保障率四項指標進行組織全面摸排并建立相關臺賬,統計排查中存在的問題,準確梳理、及時歸類,確保排查工作數據的準確性,為下一步全面整改奠定基礎。
(二)壓實工作責任。嚴格落實“誰主管誰負責”“誰牽頭誰協調”“誰投入誰監管”的原則,鄉鎮認真履行主體責任,部門發揮行業監督作用,構建起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摸排整改責任體系。
(三)確保工作有效。在組織摸排工作的基礎上,將制定相應整改方案,進一步壓實飲水安全扶貧專班的主體責任,確保整改措施快速有效推進,取得明顯效果。
三、排查范圍、內容和時間
(一)排查范圍:全縣273個行政村的所有貧困和非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情況。
(二)排查內容:按照《河北省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評價細則》標準,橫向從水量、水質、取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證率四個方面,縱向從特殊困難群體到季節性供水不足兩個方面開展排查。
(三)排查時間:5月底前完成
四、排查安排
按照《河北省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評價細則》要求,依據現有檢測報告,結合各村常住人口情況,組織鄉鎮村從水量、水質、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證率四個方面對全縣11個鄉鎮273個行政村進行摸底排查:
(一)水務部門和鄉鎮排查到村
1、按照水量、水質、取水方便程度以及供水保障率四項指標要求,逐村進行摸排,逐項梳理,形成臺賬,為后期整改措施有序進行提供基礎性資料。
2、對存在季節性缺水(缺水時間超過1個月)問題的村戶要摸清底數,弄清季節性缺水影響范圍或戶數、人口數,查明原因,提出針對性措施,確保飲水安全。
3、對于水質排查:
(1)千噸萬人以上供水工程的用水戶,根據工程運行期末梢水水質檢測報告的水質評價排查。
(2)千噸萬人以下小型集中工程的用水戶,根據工程運行期末梢水水質檢測報告,或采用現場檢測方法進行評價排查。
(3)分散式供水工程(農村庭院井)的用水戶,可以進行水質檢測,也可采用“望、聞、問、嘗”等簡便適宜方法進行水質現場評價排查。
(二)鄉鎮村排查到戶
各鄉鎮要組織人員力量,對每個村每一戶的飲水按照水量、水質、方便程度、供水保障率四項指標的達標要求進行逐戶摸排,確保摸排信息的真實有效,確保摸排不落一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農村飲水安全行動工作專班將嚴格落實責任,定期召開會議,專項研究解決存在問題,確保工作取得圓滿成效。
(二)加強督導檢查。飲水安全工作事關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攻堅工作成效,按照“補短板、強監管”工作要求,把安全飲水納入縣督查重點,建立績效考核機制,切實保障安全飲水工作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