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縣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1.2 制訂依據
1. 3 事故分級
1.4 適用范圍
1.5 工作原則
2 組織體系
2.1 領導機構
2.2 辦事機構
2. 3 成員單位職責
2.4 鄉鎮機構
2. 5 專家組
2. 6 應急處理小組
3 運行機制
3.1 預測與預警
3. 1. 1 預測預警系統
3.1. 2 預警級別
3.1. 3 預警發布
3.2 應急處置
3.2. 1 信息報告
3.2. 2 先期處置
3.2. 3 應急響應
3.2. 4 指揮與協調
3.2. 5 擴大應急
3.2. 6 應急結束
3.3 善后工作
3.3. 1 善后處置
3.3. 2 調查與評估
3.4 信息發布
4 應急保障
4.1 人力資源
4.2 財力保障
4.3 物資保障
4.4 醫療衛生保障
4.5 交通運輸保障
4.6 治安維護
4.7 市場秩序維護
5 監督管理
5.1 預案演練
5.2 宣傳和培訓
5.3 責任與獎懲
5.4 預案實施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應對全縣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規范和指導應急處理工作,有效預防、積極應對、及時控制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組織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
1.2 制訂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張家口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尚義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1.3 事故分級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質、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圍,將食品安全事故分為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級)、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級)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級)四級。
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級):對包括我縣在內的2個以上縣區造成嚴重威脅,并有進一步擴散趨勢的食品安全事故。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級):(1)對包括我縣在內2個以上縣區造成危害的食品安全事故。(2)造成傷害人數超過100人并出現死亡病例;出現10例以上死亡病例。
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級):出現死亡病例;出現100人以上、300人以下健康損害癥狀的事故。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級):出現50人以上、100人以下健康損害癥狀,但無人員死亡的事故。
1.4 適用范圍
本預案主要用于指導全縣的食品安全事故應對工作。適用于我縣行政區域內發生的涉及跨鄉鎮區域的,或超出事發地鄉鎮處置能力的,或者需要由縣政府負責處置的ⅰ級、ⅱ級、ⅲ級、ⅳ級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對工作。
1.5 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居安思危,預防為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依法規范,加強管理;快速反應,協同應對;依靠科技,提高素質。
2 組織體系
2.1 領導機構
縣政府是全縣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工作的最高行政領導機構,縣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委員會領導、組織和協調全縣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工作,決定啟動和組織實施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成立尚義縣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負責全縣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工作,縣政府主管副縣長任總指揮,縣政府辦公室主任、縣衛生局局長任副總指揮,縣衛生局、縣教育局、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交通運輸局、縣農牧局、縣工信局、縣工商局、縣質量技術監督局、縣發改局、縣財政局、縣文廣局、縣食品藥品監管局、縣宗教局等有關部門的負責人為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