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比賽:傳承中華美德
女: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 ,勤儉、廉正,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
男: “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整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女:比如: 傳統節日的春節是親友之間要相互拜年,從而營造了仁義、重禮的濃厚氛圍;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祭祀節日,通過祭祖和掃墓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尊老敬祖美德;重陽節的登高習俗具有敬老、祝福老人長壽的意蘊。
男:尊老愛幼又是我國傳統美德的精華。它起始于原始社會,這項傳統美德有著她經久不衰的生命力。
女:當今,關心下一代教育和繼承中華傳統美德有著十分的重要意義。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文明素質如何?直接影響到我們的下一代,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命運。
男:于是,我們必須推動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國家民族法律法規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使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使我國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
女:然而,有愛才有家,夫妻的恩愛和尊老愛幼會給人帶來身心健康,讓幸福的家庭更加的和睦。
男:“和”是中國文化傳統的基本精神,也是中華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
女:老祖宗留下一句話: 家和萬事興,妻賢福星廣,母慈兒孝敬,眾人拾柴火焰高,十指抱拳禮千斤。
男:優美的人居環境、文明的社會氛圍,是增強城市魅力的重要砝碼。為吸引更多的外來投資者和創業者,我們每個公民都應當同心同德,做文明中國人——我們56個中華民族兒女人人有責!
女:因此,我們每一位中國公民都應該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摒棄各種陋習,恪守行為準則履行文明公約,遵守公民道德。讓中華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我們相信:中華各族兒女會一代代的將中華傳統美德永遠傳承下去。
合: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一份極其豐厚、極其珍貴的文化寶藏。我們應該珍惜、保護和發掘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并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否則,不僅愧對我們的偉大祖先,也愧對我們的后世子孫。
下面請欣賞……歌曲,由……帶來的……有請各位!
第三篇章 振奮民族精神
女:“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每當聽到這雄壯激昂、催人奮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時刻,無論身在故土還是異國他鄉,深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驕傲,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便會油然而升,不知有多少人為此而流下激動的熱淚。
男:就像看到“神州六號”飛向太空,看到香港、澳門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看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中國女排二十年后重新登上奧運冠軍領獎臺時一樣,心朝澎湃,熱血沸騰,淚水再也無法忍住。
女:這僅僅是平凡的淚花嗎?不!她是一種化身,一種超越時間、空間的精神力量的化身,她有一個崇高而偉大、流芳百世傳頌萬年的名字——中華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