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的年度工作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縣委十屆五次全會和縣xx屆人大三次會議精神,全面完成縣委、縣人民的政府確定的文化工作目標任務,繁榮民族文化事業和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結合實際提出本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縣委十屆五次全會和縣xx屆人大三次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認真落實市委提出的“文化和市”戰略,把握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推進文化創新,繁榮民族文化事業,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為富裕文明生態和諧新平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持,促進文化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二、工作目標
努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進一步落實文化扶持政策措施;加快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落實市委提出的“文化和市”戰略,繁榮群眾文化;堅持弘揚優秀民族文化,推進旅游與文化的協調互動發展;加強文化市場監管,營造良好的文化經營環境。
三、工作重點
(一)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1、完成3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項目;積極整合資源推進村級“農家書屋”建設。
2、充分發揮圖書流通站的作用,完善農村科技圖書流通站點建設和運行管理,積極解決農村群眾看書難的問題。
3、鞏固鄉鎮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實現全縣文化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強化業務管理,積極探索建設面向社會的服務窗口并發揮作用。
4、健全和完善農村電影放映工作管理機制,確定每個月的放映宣傳活動主題,明確責任單位協調配合部門及責任人,采取有效措施,主動與相關部門協作,聯動實施,強化監督考核,抓出實效。
5、成立廣場文化活動機構,加強活動的組織管理;充分調動和整合各種社會力量,廣泛開展群眾性廣場文化活動,繁榮農村文化和廣場文化,豐富農村群眾文化生活;采取富有實效的措施提升廣場群眾文化活動質量,廣場群眾文化活動亮點突出。
6、把加強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作為貫徹落實市委提出的“文化和市”戰略的重要舉措,結合實際突出當地民族文化特色強化輔導;在全縣12個鄉鎮中依托村組文化活動團體,每個鄉鎮明確一支骨干隊伍進行重點扶持培養,實現個個鄉鎮都有文藝隊;每年組織一次全縣性的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比賽并進行評比表彰,不斷提高群眾文化活動質量,年內在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上形成新的特色,創出新的亮點。
7、研究制定民族文化保護條例,加強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和開發;完成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積極申報文物保護單位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推進旅游與文化互動發展。
1、研究制定專項的普及傳承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方案,積極開展民族文化進校園、進村寨(社區)活動。在中小學生中普及推廣民族民間傳統文化課和主體民族歌舞課間操,傳承民族文化,培養民族自豪感;以花腰傣特色旅游村寨創建活動為重點,積極開展鄉村文化示范工程,發現和培養民族民間藝人,提高少數民族群眾學習和展示自身文化的自覺性,營造濃厚的民族文化氛圍,搭建起充分展示民族文化魅力的平臺,為游客提供感受和參與民族文化活動的便利。
2、培養旅游文化服務人才和文藝表演隊伍,提高旅游景區景點文藝表演活動的質量和檔次;繼續抓好花腰傣少兒藝術團的教學業務拓展,全面培養民族文化和文藝表演后繼人才;依托新平花腰傣文化研究學會成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協會,吸納民族服飾加工生產經營等市場主體人員為協會骨干,發揮行業管理作用,規范、提升和創新民族服飾的生產經營活動,加強民族服飾的開發和研究工作。
3、積極爭取實施戛灑鎮大檳榔園文化惠民工程建設。
(三)切實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完成花腰傣藝術團管理體制改革;積極依托旅游產業發展民族文化產業。
(四)加強文化市場管理。
充分發揮文化市場聯合執法隊的作用,規范農村文化市場,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引導培育健康的文化娛樂消費,不斷提高文化消費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