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
(十二)推進節能環保。實施旅游節能節水減排工程。支持賓館飯店、景區景點、鄉村旅游經營戶和其他旅游經營單位積極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廣泛運用節能節水減排技術,實行合同能源管理,實施高效照明改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創建綠色環保企業。五年內將星級飯店、a級景區用水用電量降低20%。合理確定景區游客容量,嚴格執行旅游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加強水資源保護和水土保持。倡導低碳旅游方式。
(十三)促進區域旅游協調發展。中西部和邊疆民族地區要利用自然、人文旅游資源,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東部發達地區、東北等老工業基地要通過經濟結構調整,提升旅游發展水平。有序推進香格里拉、絲綢之路、長江三峽、青藏鐵路沿線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環渤海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黃河中下游地區、泛珠三角地區、海峽西岸、北部灣地區等區域旅游業發展,完善旅游交通、信息和服務網絡。積極推動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繼續促進內地居民赴香港、澳門旅游。加強海峽兩岸旅游交流與合作。
三、保障措施
(十四)加強規劃和法制建設。制定全國旅游業發展規劃。旅游基礎設施和重點旅游項目建設要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編制和調整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海洋功能區劃、基礎設施規劃、村鎮規劃要充分考慮旅游業發展需要。制定國民旅游休閑綱要。設立“中國旅游日”。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抓緊旅游綜合立法,加快制定旅游市場監管、資源保護、從業規范等專項法規,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十五)加強旅游市場監管和誠信建設。落實地方政府、經營主體、相關部門的監管責任。健全旅游監管體系,完善旅游質量監管機構,加強旅游服務質量監督管理和旅游投訴處理。旅游、工商、公安、商務、衛生、質檢、價格等部門要加強聯合執法,開展打擊非法從事旅游經營活動,整治“零負團費”、虛假廣告、強迫或變相強迫消費等欺詐行為,維護游客合法權益。加強旅游誠信體系建設,開展誠信旅游創建活動,制訂旅游從業人員誠信服務準則,建立旅行社、旅游購物店信用等級制度。發揮旅游行業協會的作用,提高行業自律水平。
(十六)加強旅游從業人員素質建設。整合旅游教育資源,加強學科建設,優化專業設置,深化專業教學改革,大力發展旅游職業教育,提高旅游教育水平。建立和完善旅游職業資格和職稱制度,健全職業技能鑒定體系,培育職業經理人市場。抓緊改革完善導游等級制度,提高導游人員專業素質和能力,鼓勵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離退休老專家、老教師從事導游工作。實施全國旅游培訓計劃,加強對紅色旅游、鄉村旅游和文化遺產旅游從業人員培訓,五年內完成對旅游企業全部中高級管理人員和導游人員的分級分類培訓。
(十七)加強旅游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以旅游交通、旅游設施、旅游餐飲安全為重點,嚴格安全標準,完善安全設施,加強安全檢查,落實安全責任,消除安全隱患,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機制。嚴格執行安全事故報告制度和重大責任追究制度。完善旅游安全提示預警制度,重點旅游地區要建立旅游專業氣象、地質災害、生態環境等監測和預報預警系統。防止重大突發疫情通過旅行途徑擴散。推動建立旅游緊急救援體系,完善應急處置機制,健全出境游客緊急救助機制,增強應急處置能力。搞好旅游保險服務,增加保險品種,擴大投保范圍,提高理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