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和諧社區實施意見
3、法律進社區。司法部門要以“加強法制教育,搞好法律服務,維護社區穩定”為指導思想,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強社區普法、社區調解和法律咨詢、援助等工作,把法律服務工作落到實處。
4、衛生進社區。按照“普及健康知識,搞好衛生服務,提高健康水平”的原則,突出加強社區衛生設施建設的重點,提高社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按照社區衛生服務標準,努力做到每個社區都有一個衛生服務站。大力培養社區醫療衛生技術和管理人才,逐步做到每個衛生站都有全科醫生。建立有效的社區衛生服務管理和運行機制,努力實現“大病進醫院、小病在社區”的目標,使社區衛生服務站真正發揮公共衛生網底的功能,提供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綜合性服務。
(四)加強社區治安綜合治理,創建平安社區
要按照“責任上移、重心下移、關口前移”的總體思路,全力打造“社會政治穩定、刑事發案減少、治安秩序良好、執法公正文明、人民群眾滿意”的平安型社區。要堅持打擊與防范并舉,治標與治本兼顧,防范為主,治本為上。社區管理與社區治安緊密結合,建立社區安全防范的長效機制。要充分發揮居民小組、樓層中心戶、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和樓門組長的作用,做好人民調解工作,把重點放在排查調處多發性、易發性和容易激化的矛盾糾紛上,立足平常,重在防范,從苗頭性抓起,細微處抓起。要進一步完善綜合治理工作網絡,建立健全以派出所為骨干,以治安巡邏隊、聯防隊和保安力量為依托,以治保、調解、社區矯正安置和幫教等有關組織為基礎,專業隊伍與群眾相結合,人防、物防、技防并舉的群防群治體制。要堅持社區管理與社區治安相結合,增強治安防范的整體效能,充分發揮社區內單位組織的作用,尤其是單位保衛組織,公共場所、特種行業、物業管理部門的保安隊伍,在社區民警的統一協調下開展聯防,把綜合治理工作延伸到社區內各個角落。要積極創新安全文明社區創建活動的形式和內容,把安全單位、安全校園、安全市場等創建活動統一起來,減少社區內違法犯罪活動的空間。要全面落實并規范社區警務工作,積極探索警民共建、資源共享、家園共管的方式,形成防范一點、巡查一片、輻射一方的防控網絡,創建平安社區。
(五)深化社區環境建設,創建綠色社區
要加強社區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增強社區居民的環保意識和公德意識,倡導節約型可持續綠色消費模式,大力整治各種環境污染和損害居民利益、破壞人居環境和諧的行為。要深入開展“綠色社區”創建活動,社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不少于 平方米,不斷提高社區環境質量和生態水平。社區居委會對本社區的環境整治要切實負起責任,動員、組織社區內單位和廣大居民積極參加社區環境衛生活動,義務植樹、種草、護綠,義務打掃居住區環境衛生,使美化社區環境成為居民的自覺行動。到XX年,社區環境達到硬化、凈化、綠化、美化、亮化的“五化”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