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快工業結構調整的意見
為推進我市工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工業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引導投資方向,防止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結合我市工業結構現狀和發展趨勢,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樹立科學發展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壯大支柱產業,促進產業集聚,拉長產業鏈條,大力發展最終消費品和終高端產品,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盡快把我市建設成為產業優勢明顯、競爭力強的原材料加工和制造業基地。 二、工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和重點 1、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 優先發展對經濟增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信息產業、環保產業、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產業。積極培育具有我市特色和競爭優勢的高新技術產業群,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的集聚。以天泰特種材料有限公司為龍頭,研究開發pps產品;以石晶光電有限公司為依托,發展電子信息材料產業;以白云實業有限公司為依托,促進生物農藥產業化;以煤炭高壓開關有限公司為龍頭,積極培育和發展復合材料、納米材料等新材料行業。做大做強中原特鋼的限動芯棒、鑄管模、煤炭高壓有限公司、遠東電器有限公司等企業的智能化電器以及精密成型技術開發及設備制造、鑫源陶瓷材料有限公司、兄弟材料有限公司等企業的電子陶瓷用高級氧化鋁粉體材料和超級細微粉。 2、壯大支柱產業,拉長產業鏈條。 在發展壯大我市能源、冶金、化工和建材四大支柱產業的同時,要積極引進新技術、新工藝進行產品深加工,拉長產品鏈條,真正將濟源的產品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將產業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重點是: 以豫光集團為龍頭,發展鉛鋅合金、電池和礦燈及其它產品深加工,形成鉛產業鏈(冶煉-合金-電池、礦燈、電動車等),鋅產業鏈(冶煉-合金、電鍍等)和酸產業鏈(冶煉-制酸-化肥及其它合成產品)。 以煤焦化-焦油深加工產業鏈發展煤化工工業,以豫港焦化為龍頭,大力發展搗固焦、炭黑、甲醇、粗苯等煤化工產品; 以恒通化工和豫源化電為依托,積極發展合成樹脂和新型聚脂材料及樹脂粉深加工(塑鋼門窗、塑料管材、塑料合成革、塑料板材、塑料薄膜和日用塑料制品等)。 3、發展循環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 將鉛鋅、鋼鐵、化工和電力行業作為循環經濟的重點行業。加快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推廣應用,改末端治理為生產全過程控制。實現由傳統的資源-產品-廢棄物的單向直線過程向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循環過程的轉變。將煤氣轉化為化工產品,將二氧化硫轉化為硫酸,將硫酸轉化為化肥,將粉煤灰轉化為建材,使傳統產業結構向低消耗、輕污染、高素質的產業結構升級,實現我市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 以冶金、石化、化工、電力、有色、建材、輕工等資源消耗行業為重點開展清潔生產,實現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削減,創建一批清潔生產企業;以煤炭、電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業為重點,大力開展廢水循環利用,實現廢水零排放,創建一批節水型企業; 在冶金、化工、煤炭、電力、建材等企業引入關鍵鏈接技術,開發利用企業的廢棄物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