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推進經濟社會制度創新工作的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大、省委八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市委九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進一步確立發展新思路,實現改革新突破,形成開放新局面,提高綜合競爭力,推動現代新昆明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范圍內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深入開展經濟社會制度創新工作。為此,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開展經濟社會制度創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經濟社會制度創新,就是按照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的要求,對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面所有不合理的制度進行變革,努力清除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制約因素,使制度進一步成為加快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推動性因素。通過經濟社會制度創新,把被束縛的生產力解放出來,把潛在的生產力激活起來,把全社會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最大限度地提高經濟發展的競爭力、區域經濟的影響力、發展資源的吸引力以及各個方面的創造力。
在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發展資源爭奪日益激烈的新形勢下,制度因素已成為極其重要的競爭因素。當前,我市在省會城市的競爭中與前位城市的差距正在擴大,與后位城市的差距正在縮小,而且舊的經濟運行規則尚未完全打破,新的經濟運行規則又沒有完全到位,制度性競爭優勢不明顯,長期形成的制度性制約因素已經成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如不下大力推進經濟社會制度創新,追趕型、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就無從實現,一切美好的規劃和設想都將落空。因此,推進經濟社會制度創新,具有極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推進經濟社會制度創新,是貫徹黨的xx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現代新昆明建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重要保證;是推進改革開放,在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求生存、圖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動各個領域改革創新,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和動力的有效手段;是抓住昆明被列為全省綜合改革試點市的重大機遇,用足用活用好省委、省政府賦予我們的特殊政策,把潛在的政策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經濟社會發展優勢的重要途徑;是圍繞富民、強市兩大目標,堅持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奮力開創現代新昆明建設新局面的必然選擇。各地各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開展經濟社會制度創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堅決的態度、完善的措施、周密的部署,抓緊抓好制度創新工作。
二、經濟社會制度創新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按照黨的xx大的要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生產力、激活生產力、創造生產力,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目的,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規定,依據發展的需要、創新的實踐、人民的意愿,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勇于用新的信念、理念、觀念指導實踐,善于用新的思想、思維、思路破解難題,敢于用改革、開放、創新的舉措謀求突破,堅決沖破穩重有余、開拓不足、怕擔風險的思維定勢,堅決沖破死守教條、固步自封、墨守成規的僵化思想,堅決沖破“等、靠、要”的唯條件論,按照政策法規具體化、工作經驗系統化、外地經驗本地化、本地工作特色化的要求,深入開展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的經濟社會制度創新,建設具有強大創新動力和雄厚創新實力的創新型城市。
開展經濟社會制度創新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堅持以科學發展為指導。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主體力量是政府,制度創新的主導力量也是政府。要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科學發展的道路,政府必須率先轉變發展觀,破除不合理的制度約束,建立健全有效的制度安排。科學發展觀既包含了有利于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制度內涵,也提出了加快制度創新的內在要求。因此,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制度創新才符合時代要求,才富有生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