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提案范文
政協委員提案怎么寫?那么,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政協委員提案范文,僅供參考。
政協委員提案范文1
第033號
提案人:
單 位:寺上村 xx鎮等
案 由:拓寬xx鎮(---)主干道
案 情:欒城縣經濟飛速發展,百姓豐衣足食,寬暢的道路是城鄉發展經濟的根本。xx鎮唯一主干道,貫穿東西七八個村莊,西至三零八,東至,這條路近幾年路基破損嚴重,特別是東客村村南坑坑洼洼,雨天積水嚴重,非常難行,給當地百姓帶來很多不便。由于路太窄,在一中和小學上學的十幾個村子的學生,上學放學要經過此路,特別是放學,學生們把馬路面占滿了,經常發生撞車現象,也影響了交通,很不方便。
建 議:
1、上級有關部門早計劃早安排道路拓寬。
2、鎮、村領導干部高度重視,籌資金,想辦法。
3、各村干部掛帥,村村出工自籌資金協助上級拓寬主干道,營造優美交通環境。
x年3月15日
政協委員提案范文2
第034號
提案人:
程x山
單 位:紀檢委 社保局等
案 由:加強過村公路管護,改善群眾出行質量
案 情:隨著經濟發展,我縣農村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極大方便了群眾出行,推動了經濟發展,但是從近年來看,投巨資修建的村邊公路和過村公路因為缺乏有效管理維護,損壞情況嚴重,為大家出行造成了極大不便。尤其縣污水處理廠至沿村段二級路總長約x0米,經過張家莊村、東不落營村、西不落營村、西呂村、沿村、宋家莊村,多年來沒有硬化,嚴重影響群眾出行。
建 議:
1、交通局牽頭,鄉村配合,從源頭抓起,保證道路質量,在修路時考慮排水問題。
2、注重維護管理,做到修建與管護相結合
3、有關部門對縣污水處理廠至沿村段二級路重點扶持,進行硬化,改善交通狀況。
x年3月15日
政協委員提案范文3
關于讓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的建議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食品安全問題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全面解決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必須從法制、體制、機制等方面建立起長效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因此,于x年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食品安全法》并于6月1日生效施行,從此食品安全有了國家統一標準,它體現了預防為主、科學管理、明確責任、綜合治理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在維持現行分段監管的基礎上,進一步理順了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對此我們對我老秘網市的食品安全進行了調研,并發現以下存在的問題:
一是食品生產監管仍然面臨困境。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分工仍不夠明確,監管鏈條存在交叉或缺失。當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后,很容易造成相互推諉,無人問津。
二是政府應增加投入,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制度尚有待完善。我們的相關執法人員面對一些“問題”食品,只能告訴老百姓如何識別假冒偽劣。這等于把控制假冒偽劣的風險轉嫁給老百姓自己承擔,而老百姓并不是具有公權力的執法人員,對于這些危害應如何識別、如何防范都沒有明確的判斷。
三是食品檢驗制度在透明和監督方面有一定的缺失。抽樣檢驗的樣品與總體產品的關系怎樣等等,普通民眾并不知道。這就要求,檢驗部門應當對檢驗的對象、方法、標準等,在條件允許時進行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同時,檢驗部門應當對檢驗結果負責,如果出現食品安全事件,給消費者造成損害的,檢驗部門還應當與生產廠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然而,現實的情況是這方面比較缺失。
四是食品召回制度實施中有一定困難。生產食品有相當一部分的小作坊,他們連標注的生產廠家都是假的。而很多小的食品生產者、餐飲小業主一旦要求其召回問題食品或責令其作出民事賠償時,他們往往干脆關門逃跑,拒絕賠償,因此食品召回制度很難實際執行。
為此,為了保證錦州市市民健康與食品安全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一、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分段監管工作中的協調與配合。確立了分工負責和統一協調相結合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督促各部門之間及時通報信息,實現食品安全信息和食品檢驗機構等技術資源的共享。同時由衛生部門不定期地統一對外發布信息,以避免檢驗機構重復抽檢。
二、政府應當繼續加大對食品安全監管的投入。
1、對監管力量薄弱的部門增加投入。集貿市場、大型超市等消費終端配備快速檢測設備,通過快速檢測獲得初步篩查結果。而很多地方的財力不足,快速檢測設備不能配備,所以建議財政增加這方面的投入。
2、對基層的檢驗機構增加經費投入。基層的檢驗機構則大多設備落后。因此,建議政府加大投入,使得對銷售食品的檢測種類、標準、程序等方面統一起來。
3、對食品從業人員的教育與培訓增加投入。企業本身自主監測食品安全的成本,相比監管部門的監管來說會更低。有必要針對性地對其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標準的食品加工規范、食品衛生規范、誠信理念等等。
三、對舉報屬實的人員進行重獎。在“三聚氰胺”內幕被揭發之前,往奶粉里面添加“蛋白粉”據說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但是卻沒有人向監管部門舉報,這背后所反映的問題之一是政府部門的行政獎勵機制沒有發揮作用,對于舉報人的獎勵力度不夠,不能真正鼓勵和提倡舉報行為。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借鑒稅務部門的獎勵規定,推出關于食品安全的重獎計劃,同時,這種獎勵制度對于摻雜制假的生產者來說,也有著心理上的威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