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解決我國室內空氣污染問題刻不容緩
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建議:解決我國室內空氣污染問題刻不容緩,下面是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等15名全國人大代表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交建議:解決我國室內空氣污染問題刻不容緩。
鐘南山等代表指出,人類80%以上的時間在室內度過,因此,室內空氣質量直接影響人類健康。室內空氣污染物包括了生物燃料不完全燃燒產物、裝修或家居釋放出的醛類和苯系物、燃煤釋放的多環芳烴,以及吸煙所致的二次污染。
但我國目前關于環境流行病學和室內環境毒理學的研究仍相對滯后,政府層面缺乏全面、權威的報告。
鐘南山等代表主要從兩個層面闡述了為何我國室內環境空氣質量堪憂。
首先,在他們看來,我國室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混亂。
“我國現行的室內空氣質量仍參照國家質量技術監督總局和建設部聯合發布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內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xx)和由國家衛生部(現為國家衛計委)、環境保護總局聯合發布的《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20xx)。這兩個《標準》,來源于不同部門、執行力度不同,檢測項目不一,具體的檢測數據要求不一。
同時,代表們介紹,上述兩個《標準》均忽略了帶裝修的商品房、寫字樓等室內空氣質量的管理,令公共場所的空氣質量的監控甚為欠缺。
除此之外,鐘南山等代表強調,空氣凈化器市場亂象也是拉低室內空氣質量不可忽視的因素。
事實上,《空氣凈化器》國家標準從20xx年3月1日實施以來已一年多,其初衷便是規范整個空氣凈化器市場,對行業進行大洗牌。
然而,鐘南山等代表認為,即便如此,空氣凈化器市場品牌亂、定價亂、標識亂、消費觀念亂,令人擔憂。仍然有部分企業拒不按國標的要求向消費者明示產品的“容塵量(CCM)”等性能指標;根據廣東省業內對市場流通產品進行抽檢的調查,有超過三成空氣凈化器虛標了性能指標。
針對上述突出問題,鐘南山等代表建議加快“室內空氣質量”立法,并盡快統一修訂現行的《室內空氣質量標準》。由行業協會出面,制定強制性國家標準,使《標準》更具權威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在工作場所對‘衛生信譽度等級(室內環境空氣質量指標)’在醒目位置進行公示。在這方面,政府辦事大廳、機場、車站、碼頭、嬰幼兒環境要帶頭。”鐘南山等建議道。
對于空氣凈化器,代表們認為,政府應鼓勵行業部門建立“性能指標分級”標準,根據“分級標準”進行“星級產品認證”和“標識管理”,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