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村垃圾提案(精選3篇)
關于農村垃圾提案 篇1
案 由:關于加強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建議
審查意見:請縣城管執法局、縣愛衛辦、縣財政局辦理
提 案 者:田心鄉政協聯工委
內 容: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轉變,農村生活垃圾問題已成為新農村建設進程中必須解決的現實問題。近年來,我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著力改善農村環境衛生狀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當前我縣農村生活垃圾處置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思想認識不足。主要存在幾種思想:部分鄉鎮村干部受經濟條件等因素影響,存在畏難情緒,認為農村垃圾處理收集處理工作困難重重,沒有必要搞;少數鄉村干部認為農村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唯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資金,上面沒有資金補助難搞;部分村民衛生意識、環保意識淡薄。
二是農村生活垃圾產生量大,成分復雜,再利用率不高。其成分不僅包括日常的蔬菜、果品等廚房垃圾、還包括一些衣物、玻璃,甚至一些建材垃圾。垃圾成分的復雜,致使原先的一些垃圾處理方式不能適應垃圾形式的發展,從而影響著農民生產生活,也給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
三是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方法不夠科學合理。目前,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主要采用單純填埋,臨時堆放焚燒,隨意傾倒等方式。農村采用的單純填埋一般是利用現有的沙坑或者低洼地直接傾倒垃圾,隨著時間的推移,混合垃圾腐亂,發臭,不但釋放出危害人體健康的氣體,而且垃圾的滲濾還會污染水體和土壤,進而影響農產品的品質。另外,垃圾中的一些有毒物質的滲漏,如重金屬、廢棄農藥瓶里殘留農藥,隨雨水的沖刷,遷移范圍越來越廣,最終通過食物而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四是農村生活垃圾管理不盡到位。一是農村生活垃圾的管理部門不明確,沒有專門的部門進行管理。二是垃圾治理資金缺乏。農村地區的保潔人員和設施配置等參差不齊,一些好的做法難以為繼,在不斷要求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程度提高的同時,政府財政的支持力度不能同步,加大了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規范處理的難度,尤其是對財力薄弱的鄉鎮和行政村無疑是難上加難。三是農民衛生意識不高。隨手丟,隨地倒成為習慣,雖經保潔人員的努力,但個人衛生意識還未得到根本提高。
二、解決農村生活處理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思想認識。農村垃圾處理涉及千家萬戶,面廣量大,要通過有關會議和新聞媒體,加強對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重要性、必要性的宣傳,提高干部群眾對農村垃圾工作的認識,進一步轉變農民的傳統思想觀念,不斷改變不良的衛生習慣,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的產生。
(二)加大環衛設施硬件建設。一是大力興建新型公共廁所,徹底拆除旱廁,這是改變文明衛生習慣的重要內容;二是配齊環衛保潔和垃圾回收設施;三是建立專門的保潔隊伍。保潔人員的工資應與保潔區域的衛生效果和所回收再利用垃圾量掛鉤。
(三)建立垃圾回收模式。一是重點抓好“村收集”,收集的同時做好分類,能再利用的實行資金補貼;二是做好“鄉轉運”;三是做好“鄉處置”或“縣處置”,重點是走垃圾處理產業化道路。
(三)加大對農村環保資金的投入。一是根據不同村鎮經濟實力,以縣財政投入為主,鄉財政投入為輔;二是到社會籌措資金;三是想方設法降低成本。
關于農村垃圾提案 篇2
提案人:
案由:關于盡快對農村生活垃圾進行統一處理的建議
長期以來,我區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一直缺乏有效的管理,門前、屋后、河邊到處是“天然的垃圾場”,嚴重的污染了環境,影響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這務必要引起我們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我建議:
一、大力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增強農民的環境意識。要注重農民環境意識的培養,引導他們減少垃圾的發生和擴散,逐步形成“潔凈家園,從我做起”的新風尚。要訂立村民衛生保潔公約,動員更多的群眾自覺的投身到村莊的衛生保潔工作中去。
二、統籌規劃,加大工作力度。要堅持把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納入城鄉社會事業的工作總體安排上來,并擺上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的工作日程,研制適合當前農村實際的生活垃圾處理政策保障體系、法規管理體系和工作激勵體系,使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三、確保財政投入。要確保對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財政投入,逐步規范村、鎮、區三級投入和補助標準,還可以通過“有獎代補”等有效形式,保證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能正常運轉。
根據省政府統一部署,x年底全省要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全部集中處理的目標,作為我們一個各項工作基礎都很好的區,更有理由要先行一步,把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這項工作做好。
關于農村垃圾提案 篇3
關于加大我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提案人:
【案由】
消防安全是一項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對于我區的消防安全,更是廣大居民一直以來重點關注的問題。雖然我區高度重視消防安全工作,加大了學校、商場、賓館、娛樂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火災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力度,但重視程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建議】
1.強化消防監督,嚴格執法。
2.部門聯動,形成合力。公安、建設、商務、工商、安全監管、人防等部門要依法履行監管職責,聯合執法,認真查處學校、商場、市場存在的火災隱患和消防違法行為。
3.充分發揮派出所的基層監督職能,規范居民住宅區的消防安全管理。
4.加大違法占用消防通道糾正力度。
5.加強對管理者和從業人員的消防安全培訓。
6.加大消防安全宣傳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