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干部應學“馬向陽”思想匯報
尊敬的黨支部:
近期,電視劇《馬向陽下鄉記》在央視一頻道熱播,受到了觀眾熱捧。它記述了馬向陽這樣一個商務局的科長到偏遠農村大槐樹村擔任第一書記,帶領村民致富的故事,該片將基層工作的瑣碎、艱苦切切實實地反映出來,讓廣大群眾對“村官”所做的工作有了清晰的認識。從之前的“三六八”、矛盾不斷的貧窮落后村到后來的年輕人都回家“打工”、一片和諧的典型富裕村,不能不說馬向陽功勞巨大,基層干部需要借鑒、學習。
首先,迅速轉變觀念,勤學習。馬向陽剛到大槐樹村就鬧了很多笑話。不知道兩壟地是多大,害怕老鼠不敢在屋里住……后來,他不再怕老鼠,對村里的情況比本村的人還熟,這就得于多請教、勤思考,F在很多選調生、村官剛走出校門,剛接觸農村工作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過慣了城市舒適安逸的生活,對農村這種臟亂差極其地反感,有些甚至一個人的時候偷偷地哭。越是艱苦地方,越是鍛煉人;鶎舆x調生、村官需要迅速轉變觀念,換下城市里的名牌名包,干一行愛一行,才能和村民打成一片,才能更快地掌握農村工作,才能不感覺到工作的苦。
其次,有耐心、愛心、責任心。在農村總有一個像“劉世榮”這樣的人,在整個村有一定威信,如果他使壞,很多工作都難開展。在面對村民劉世榮的多方刁難時,馬向陽都以對長輩的心將事情處理得穩穩妥妥,基層干部就需要耐心地勸導、不能硬碰硬。在每個村也有像“老祖奶”這樣得高望眾的人,在處理難題時,可以多請教她。農村留下的都是“三六八”,作為基層干部也最主要是為他們辦事,他們需要更多是幫助與關心,基層干部就需要對他們多點愛心。當然基層干部更重要的是記住自己的使命:為群眾服務。在劉玉彬要挖大槐樹、要想承包全村的土地時,單純的村民在眼前金錢的利誘下,都同意了,可是馬向陽沒有同意,,不是因為他想“與眾不同”,他一心為的是村民利益。因為他知道村民以后會后悔的,他想盡了辦法,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也要保住大槐樹、保住土地,這為的只是自己的這份責任心。想象一下,現在有多少基層干部愿意“自找麻煩” 呢?
再者,不卑不亢,公平對待。電視劇中圍繞的中心就是齊劉兩家的矛盾,一個是村主任、一位是村中“說一不二”的人,夾在他們中間真的很為難,稍微沒處理好他們之間的關系,就會導致辦事不公,遭人唾棄。在大槐樹村劉世榮可謂是個人物,給馬向陽制造了不少麻煩,但馬向陽沒有就此妥協、向他投降,沒有做出任何傷害劉世榮利益的事情,也沒有因為齊旺財是村主任而偏向他,始終采取公平的態度想盡辦法解決齊劉兩家的矛盾。不卑不亢、公平對待就是對基層干部紀律作風地考驗。
馬向陽為村民修路、蓋大棚,帶領村民致富的想法與方法也值得基層干部借鑒。總之,馬向陽為廣大基層干部樹立了典范,如果大家都有馬向陽這樣的心與行動,相信咱們的農村將建設得異常美好。
匯報人:
XX年10月21日